為什么“氫海綿”能“吸”氫氣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氫氣看不見、摸不著、輕飄飄的,是一種極佳的燃料,但是它的存儲和運輸都非常的困難,甚至還存在危險。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氫化物i,比如一些電池中,可是大家知道為什么“氫海綿”能“吸”氫氣嗎?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原來,氫是很活潑的元素,它不僅能夠與氧結合生成水,還能與許多金屬化合,生成金屬氫化物。金屬氫化物在受熱時,又會分解并釋放出氫氣。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用稀土元素(主要是鑭系元素)與過渡元素組成的鑭鎳類合金或鈦鐵類合金來與氫結合,這些金屬就像海綿吸水一樣“吸住”氫氣,本身就成了存儲氫的“載體”。氫被“固定”在金屬中后,儲存和運輸都變得更方便、更安全了。一旦需要使用,可以隨時加熱金屬,從而釋放出氫氣。因此,這些具有儲氫功能的金屬氫化物又被稱為“氫海綿”。
除了金屬型的“氫海綿”外,還有其他一些儲氫方法也正在研究試驗中,比如有機化合物儲氫、碳納米管儲氫、碳凝膠儲氫、玻璃微球儲氫、配位氫化物儲氫等。無論是哪種方法或材料,其意圖都是將氣體狀的氫固定成為固體的形態。例如,處于科研前沿領域的有機化合物儲氫技術,就是利用一些有機液態化合物,如苯,使之和氫結合,在需要時通過“脫氫”技術把氫放出。這些有機液態化合物的儲氫本領很大,而且可多次循環使用,壽命長達20年,因此是未來極具發展潛力的儲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