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火星是紅色的
在浩瀚的銀河系中,有著許多的行星,我們所熟知的行星有火星、木星、金星、天王星等等八大行星,而火星是離地球非常近的一顆行星,我們看到的火星的表面是火紅色的,這也是火星名稱的來,那么為什么火星的表面是紅色的呢?
火星曾經經歷了3個差異明顯的時代,隨著時間推移,水在各個階段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弱化。 這是科學家迄今為止對火星表面礦物進行的一次最復雜的研究,來自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德國以及美國的科學家參加了此次研究,法國巴黎大學的Jea-Pierre Bibrig是這個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他們的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上。 [被屏蔽廣告]據美國&ld;Spae&rd;網站報道,研究總結說,如果類似地球生命的物質在火星上曾經存在過,那么它們只可能在火星的幼年時期存活,即最早期的那個時代。研究小組成員、美國布朗大學的地質學家Jh stard說:&ld;從35億年前開始,火星的環境變得日益干燥,酸性也越來越強‐‐不適合任何形式的生命生存,哪怕是微生物。&rd;此次研究采用的火星礦物分布數據來源于EGA‐‐歐洲&ld;火星快車&rd;上的主分光計,以及其他火星軌道器和探測器搜集的相關數據。通過分析,研究小組將火星的地質年代分為三個差異明顯的階段:第一個時代大約從46億年前到40億年前,此時的火星是一個相當濕潤的星球。那些被腐蝕、碰撞或者斷裂的最古老的巖石表明,火星存在黏土礦物,如鐵紋石和綠脫石,這些物質都需要充足的水、適宜的溫度以及低酸性環境才能形成。第二個時代發生了環境巨變,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將硫磺噴到大氣中,并在落下后覆蓋了個行星表面,使得火星原本潮濕、堿性的環境變得干燥和酸性。這一時代大約出現在40億年前到35億年前,有石膏和灰赤鐵礦為證,這些礦物在火星上的Valles arieris和eridiai兩地被發現。前者相當于火星上的&ld;大峽谷&rd;;后者是美國&ld;機遇&rd;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的地方,科學家還在當地發現了富含硫酸鹽的礦石。硫酸鹽的形成需要水,不過EGA探測到,一些硫酸鹽也可能在酸性的環境中形成。第三個時代大約從35億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科學家所發現的礦物表明,它們的形成和改變都沒有液體水的參與。這些富鐵礦物大部分是氧化鐵,可以在火星的很多地方找到,表明火星寒冷而干燥的環境一直延續到今天。這一新研究還解釋了為什么火星看起來是一顆紅色的星球。科學家說,火星呈紅色的原因不是早期水的影響的延續,最可能的原因是赤鐵礦或磁赤鐵礦的細小微粒所呈現出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