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玩計算機游戲還能幫科學家得世界大獎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孩子的娛樂項目也越來越多了。在網吧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孩子都在游戲,游戲使得他們頑疾了學習,忘記了時間。可是為什么玩計算機游戲還能幫科學家得世界大獎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有一種計算機游戲,它既不是魔獸世界、紅色警戒,也不是實況足球,而是可以幫助科學家進行科研的Fld游戲。打開游戲程序,你會發現里面并沒有怪物和武器,只有一些五顏六色、彎彎曲曲、形狀各異折疊在一起的鏈條。你可以像搭積木、揉橡皮泥一樣用鼠標拖動和旋轉這些鏈條,改變個鏈條的形狀。游戲里面列出了很多規則,你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推能力,搭出的形狀越好,得分就會越高。玩家還可以和各個國家的朋友一起組成小隊來互相比賽,像很多網絡游戲一樣,Fld游戲得到了很多游戲玩家的青睞。
有意思的是,這款游戲并不是游戲公司開發的,而是科學家的作品,計算機游戲怎么會和科學搭上關系呢?這首先要從計算機的運行能力說起了。
家用計算機計算能力很有限,科學家制造了體積龐大的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是家用計算機的很多倍,來解決小型計算機解決不了的問題。可是這些超級計算機造價昂貴,制作復雜,不是每個人都能使用的,況且很多時候超級計算機的計算速度還是不夠用。于是科學家想了一個好辦法,如果我們每個人的個人計算機貢獻出一點計算力量,凝聚到一起不就變成了一臺&ld;超超級計算機&rd;了嗎?
這個好點子被稱為分布式計算或者網格計算。很多科學家在做研究的時候需要大量地計算,比如生物學家要對數以億計的基因進行計算,天文學家要對觀測的海量數據進行處,可身邊的計算機沒有那么多,速度也沒有那么快。于是他們把這些計算任務分解成了很多小塊,通過互聯網發給了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讓志愿者的計算機去進行計算,再把收回的結果匯總到一起。我們平時在用計算機的時候,計算機P常常只開動了10%、20%,剩余的計算資源處于閑置狀態,通過下載一個小程序參加這些項目,就可以將剩余的計算資源利用起來,且不會影響到自己計算機上的工作,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讓分布在各地的計算機參與科學家的計算項目,志愿者自己也能親身參與其中。美國幾位科學家把蛋白質研究項目制作成了好玩的游戲讓志愿者來玩。游戲里積木一樣的東西代表了一個蛋白質分子結構,每一條鏈是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科學家需要大海撈針一樣搜索可以幫助治療癌癥和艾滋病的蛋白質結構,可有限的人力和有限的計算機完成這樣繁瑣的任務顯得力不從心。是數百萬的游戲玩家幫科學家解決了這個難題。在游戲里,玩家不需要了解很多生物知識,只要按照游戲規則&ld;擺積木&rd;就可以,游戲玩得分數越高,就越有可能幫科學家找到有用的蛋白質結構或其他科研成果。
到目前為止,&ld;眾人拾柴火焰高&rd;,Fld游戲的參與者已經幫助研究者做出了好幾項世界頂級研究成果,發現了多個有用的蛋白質結構,有些科學家10年都沒有解決的難題在游戲中迎刃而解,研究者在發表的論文里還特地感謝了這些網上的游戲迷。不少人因為玩計算機游戲玩進了網癮治療所,可這些玩家卻有可能玩出世界科學大獎。你如果有興趣在玩游戲的同時為科學家提供幫助,就來加入這些分布式計算項目吧。有朝一日人類攻克了癌癥、艾滋病這些科學難題之時,或許其中也會有你的一份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