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檢察官覺得案件內有隱情
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發展,人們的思想教育也在不斷提高。相信大家對法律都有一定的了解吧,檢察官關注過嗎?知道為什么有時檢察官會覺得案子有隱情,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有一位檢察官,在審問一名殺人嫌疑犯時,只聽到這個人在不停地重復著一句話:&ld;我沒有殺死她(被害人),我沒有這么做,兇手絕不是我!&rd;這些話,誰信呢?誰會主動承認自己殺了人?況且,公安機關呈送的案件材料明確顯示,該人具有重大的犯罪嫌疑。
但是,出乎同事們的意料,檢察官做出判斷,案件內有隱情!
于是,繼續調查。最終水落石出,真正的兇手果然不是那個嫌疑人,而是被害人自己的丈夫。
為什么檢察官會判斷案件內有隱情?
這是檢察官的直覺告訴他的。心學研究認為,直覺是一種不用經過太多思考過程,就能很快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通常來講,人類對信息的加工依賴兩個系統:一個是經驗系統,一個是性系統。經驗系統借助眼、耳、鼻、口等多種感覺器官捕捉豐富的非言語線索,從而對事物做出判斷。這類判斷來得既快又容易,是一種習慣化或自動化的思維,也就是直覺。檢察官做出案件內有隱情的直覺判斷,主要依賴自己對犯罪嫌疑人的現場觀察。因為他注意到,犯罪嫌疑人在反復申明自己沒有殺人的時候,目光堅定而不游移,面目緋紅而不濕熱冒汗,語調平和而不含混不清。所有這些表現讓他覺得,這個嫌疑人可能是無辜的,案件必定內有隱情。
直覺是人類的一筆寶貴財富。經常從事某類活動的人,憑直覺往往就能夠在不需要花費太多力氣的情況下做出準確判斷。例如,一位有經驗的機械師,僅憑聽聲音,就能夠判斷機器的故障在哪里。有經驗的醫生,僅憑對患者的觀察,就能夠確診疾病。而一個科學家,憑借自己的直覺,也可以有偉大的科學發現。例如,地質學家魏格納提出著名的&ld;大陸漂移說&rd;,便是得益于他的直覺。據說,在他閑看地圖時,偶然注意到南美洲巴西凸出的部分恰好與非洲喀麥隆海岸的凹陷部分吻合,于是,他馬上聯想到&ld;大陸的漂移&rd;。
但是,依賴直覺的判斷也并不總是正確的。例如,請閱讀下面一個問題,并做出判斷:
一枚硬幣有兩個面,H代表正面,T代表反面。若反復擲硬幣6次,下面兩種序列HHHHHH、HTHTHT,哪種出現的可能性大?
多數人的答案是HTHTHT序列出現的可能性大。
事實上,多數人都錯了,兩種序列出現的可能性一樣大。這個例子是心學家卡尼曼做的一個實驗。他通過這個實驗告訴人們,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于用直覺做判斷,但是,直覺判斷可能會讓人犯錯誤。最好的做法是,既相信直覺,又要通過分析思維(性判斷)檢查直覺判斷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