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碳鐘”可以測定古文物的年齡
時間:
小崔2
為什么
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好奇過,為什么我們能夠知道古文物存在的年齡呢?都是通過什么來看出來的呢?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瞧瞧這個碳鐘,看看它是怎么樣幫助我們探測年齡的吧。
考古工作者對碳-14的別稱是&ld;碳鐘&rd; ,這是因為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即經過5730年,碳-14的含量才減少一半。如此長的半衰期,碳-14足以擔當&ld;歷史鐘表&rd;的重任。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碳-14和其他碳原子一起,進入了植物體內跟氧原子結合成二氧化碳分子。一旦植物死亡后, 它的光合作用也停止了,碳-14不再進入它的體內, 而已留在植物體內的碳-14因放射性衰變,含量會逐漸減少。不過這個過程是極其緩慢的,經過5730年,碳-14的含量才減少一半。因此,在遠古年代的物品中,都能檢測出尚未衰變的碳-14。所以,考古工作者從遺址、 古跡中采集到一塊木片, 只要測定一下其中碳-14的含量,就可以推算出這木片的年代,從而得出該遺址、古跡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