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守衛戰防御塔攻擊次數技術分析帖
最近玩第10關,突然想炮王流路線改魔炮平衡流,于是注意到了火魔塔和電魔塔的選擇。很多人都說火魔塔性價比更高,我持懷疑態度,于是乎自己做了些試驗求驗證,后來又把研究面擴展到了毒炮、火炮、火魔、電魔、毒魔等各種后期常用防御塔。
大多數人計算性價比的時候都是以單次攻擊所造成傷害(包括持續和附加傷害)來考慮,但其實這里面有個很大的漏洞,尤其是對那些帶持續傷害的塔而言。因為一個塔不會平均的對每條船只攻擊一次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對第一條船攻擊次數最多,但是持續傷害卻不是以攻擊的目標數目來計算的,而是以時間來計算的。所以,即使毒炮的毒傷害能完全發揮作用,對單船的毒傷害可以與單次攻擊傷害相媲美,這個毒炮在一次戰斗中所造成的總的毒傷害也遠低于總的直接攻擊傷害。從這個角度說,電魔塔其實還是有相當效率的傷害輸出的,因為它的每次攻擊都能完全發揮出來,不像其它很多塔那樣需要時間或者船間距等來輸出持續和附加傷害。當然,這還僅是停留在感觀判斷的層面,我將在后面用數據來說話。
我們應該把塔放在個地圖中,計算它在某一次戰斗中的總傷害輸出(包括各種持續和附加傷害),然后才能對各種塔的性價比進行比較。它不僅會受到塔的類型和等級、寶石的類型和等級等影響,在船的類型、船隊的數量、造塔位置、周邊塔布置等各方面發生變化時,該性價比都會發生相應變化。
本文當中有多處創新,不僅體現在研究方法上,更體現在結論上。這是凝聚了我近一周心血之作,希望進帖的都能尊重下我的勞動成果,花點時間看帖的你一定不會虧著。有耐心的看標藍和標紅的部分,沒耐心的就看標藍的幾個結論,最沒耐心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部分,超級有耐心的可以一字字看完(我得向你敬禮)。
本文基本不對同一種防御塔鑲同一類型、不同等級寶石時的性價比進行比較,這個比較已有很多前人做過。我們大多數時候都只會用到碎片和晶體兩種寶石,對這兩種寶石差異的分析,本文中也會略有涉及。本文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是,在鑲同樣等級寶石的前提下,我們該如何選擇防御塔和寶石類型。
一、攻擊次數的試驗
之前看到過一篇通過一個極具創意的方法精確計算船移速、塔攻速與塔攻擊次數之間關系的帖子,可惜現在找不到了,只能用自己的試驗數據。這些數據是后面所有計算分析的基礎。
我選擇一個攻擊范圍覆蓋河道長度達5個船位的造塔位置(比較好的彎道,但沒有兩次攻擊機會),如圖1。5個船位指的是有5個船身和4個船間距完全包括在其中(前面船頭未出,后面船尾已進)。一般的直河道上造塔也會覆蓋3個船位左右。
通過每種幾十次的試驗,得到每條船的受攻擊次數為,
75速炮塔,打35速重船,第一條船10次,后面的船每條19次;
75速炮塔,打9條50速中船,第一條船7-8次,后面的船每條135次;
75速炮塔,打9條65速輕船,第一條船5-6次,后面的船每條105次;
50速炮塔,打35速重船,第一條船6-7次,后面的船每條125次;
50速炮塔,打50速中船,第一條船5次,后面的船每條085次;
50速炮塔,打65速輕船,第一條船4次,后面的船每條07次;
其實第一條船的攻擊次數就是河道長度上船位數*每條船攻擊次數+05左右(因為第一條船的船頭進入攻擊范圍后就會受攻)。利用這點,我們只要在戰斗時,看一下攻擊范圍覆蓋河道的船位數,就可以估算出任何地形下第一條船的受攻擊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