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香港出口展望 困境中不斷前進(2)
另一方面,隨著歐洲多國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并進行溫和的財政頓和結構改革,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大致減退。不過,于歐元區失業率高企、預算緊縮和減債壓力持續,歐盟的復蘇仍然受制。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危機進一步阻礙歐盟的增長。即使前幾年的亮點德國,亦受到歐盟制裁俄羅斯的溢出效應波及。因此,盡管歐洲中央銀行預計將采取更多政策措施來推動增長,消費信心不可能明顯改善。但是,在歐元區以外,英國因就業改善及樓市轉強,需求較旺,應有更穩健的增長勢頭。
美國收緊貨幣政策,資本市場料將波動,不少新興經濟體可能會受到影響。盡管如此,在2015年,新興經濟體將大致以堅穩步伐增長。可以肯定是,于經常賬狀況穩健、外匯儲備龐大,以及外債處于可控水平,大多數新興市場應能夠應付資金流入流出的問題。此外,發達經濟體的需求轉強也將刺激來自新興經濟體的進口。
在日本,2015年安倍經濟學將進入關鍵階段,早前積極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措施所釋放的復蘇勢頭,需要通過結構性改革來維持。 2014年4月,消費稅稅率從5%提高到8%,對消費開支造成壓力,原定2015年10月再提高兩個百分點的計劃亦要推遲。更有甚者,日本銀行大力推行刺激經濟的政策,導致日圓疲軟。即使價格競爭力提高可刺激出口,有助增加本土對工業物料的需求,但亦會影響該國的消費品進口。
亞洲發展中國家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區,但其前景可能因某些地區的政治不明朗因素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而蒙上陰影。在中國內地,增長速度將較溫和,追求更加可持續及平衡的增長。雖然中央政府可能接受較低的增長率,但預計會推出刺激措施來保持經濟的增長勢頭。從長遠來看,內地或會進一步推行經濟改革和自化,其中可能包括在上海以外的地區實施自貿易區改革,促進經濟升級轉型,并加強與全球經濟一體化。凡此種種,應可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同時,城鎮化擴大將刺激國內需求,為香港帶來新機遇。
中國內地需求持續,加上美國進一步復蘇,應可支持亞洲其他經濟體的增長。東盟經濟共同體將于2015年底前啟動,預料可進一步推動區域一體化和經濟增長。這個有6億多人口的單一市場將促進貨物、服務、資金和勞動力的流動,不僅為東盟企業,也為區外企業創造商機。新的消費品增長市場將會出現,尤以印尼為然,港商可從中獲益。新的低成本生產基地崛起,特別是緬甸,也值得注意。越南反華暴亂的負面影響逐漸消退,因此該國依然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和生產基地。東盟以外,印度經濟穩定,加上新政府加速推行改革,也是一個前景可期的市場。
在其他發展中國家,港商也不乏商機。在拉丁美洲,于商品需求增長預期放緩,加上供應增加及美元上升,以致價格呆滯,資源豐富國家的前景大受影響。然而,巴西在總統選舉結束后政治不明朗因素消除,未來幾年經濟應可穩定增長。2014年世界杯對巴西經濟的刺激不大,預料該國將汲取經驗教訓,主辦2016年夏季奧運會時可從中獲益。同時,墨西哥與美國的聯系密切,美國經濟持續回升,墨國應可受惠。
中東和北非方面,盡管原油價格回軟,石油生產及政府開支持續應可支持石油出口國的增長,然而區內政治動亂及軍事沖突不斷,依然令人擔憂。因此,香港出口商應借助迪拜這個地位穩固的地區貿易中心,吸引遠至非洲的買家。非洲將繼續吸納更多資金及投資流入,從中獲益。
歐洲新興市場方面,雖然歐盟復蘇停滯不前,仍會對該區的增長發揮一定的推動作用。例如,波蘭、匈牙利、捷克和土耳其或多或少會在歐盟痛苦的恢復期中獲益。另一方面,烏克蘭危機引起的不明朗因素及緊張局勢,對俄羅斯有負面影響,而石油和商品價格趨跌亦使俄國經濟情況惡化。
通縮壓力明顯對歐元區構成威脅。失業率高企,加上債務負擔沉重,繼續拖累收入增長,對經濟復蘇造成強大壓力,并且抑制需求,從而加劇通緊趨勢,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危機亦使問題進一步惡化。鑒于歐盟部分成員國的基本因素疲軟,歐元區一旦再度動蕩,勢將波及個地區,對全球經濟和體貿易環境帶來不利影響。日本經濟一旦再陷衰退亦會令情況雪上加霜。
于美國聯儲局逐步收緊貨幣政策,與歐元區及日本的寬松貨幣政策南轅北轍,全球資本市場也可能繼續波動。這種情況對外部融資需求龐大的新興市場構成相當大的壓力。美國貨幣政策若迅速恢復正常,出乎所料,相信會導致金融市場動蕩,波及世界各地。
最近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就根據現行世貿《資訊科技協議》削減關稅事宜達成諒解,并同意打破僵局,實施去年12月達成的世貿《貿易便利化協議》,為世界貿易進一步自化注入新動力。不過,匯率走勢飄忽會擴大外匯市場的波動。特別要注意的是,越來越多人擔心,日圓再度貶值會引發貨幣戰爭,世界各國可能爭相把貨幣貶值,最終打擊世界貿易增長。
此外,雖然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訂立了推動實現亞太自貿易區的路線圖,不過區域貿易協定越來越多,可能會窒礙香港的出口前景。隨著各項區域貿易協定產生的規章制度日增,出口商更難以適應,況且這些區域貿易協定可能直接及故意歧視非簽約成員,造成真正的威脅。美國倡議并有12個成員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或會循此方向發展,簽約國共占全球GDP的38%,全球貿易的26%。
最后,地緣政治不明朗因素亦可能使貿易前景蒙上陰影。在中東和北非,多國政治動亂及軍事沖突接連不斷,尤以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拉克為然。此外,烏克蘭危機不僅威脅地區穩定和俄羅斯的經濟增長,也會沖擊歐盟的復蘇前景。盡管目前局勢平靜,東海和南海的領土爭端、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以及印度支那的不明朗社會政治因素,將繼續威脅地區穩定和貿易流動。另外,西非爆發伊波拉疫情,可能會打擊該區的經濟,并破壞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雙邊貿易。
盡管逆風持續,但在石油及商品價格回軟等因素下,預期世界經濟將可輕微改善,香港出口仍可從中獲益。原材料價格下跌,加上消費者依然審慎,香港出口產品單價的上調壓力應可紓緩。因此,預測2015年香港出口總值將增長3%,較2014年略為放緩。出口量的增長則會比上年為快,可見海外市場對香港多類產品有較強的需求。
產品方面,隨著智能設備特別是穿戴式電子消費品日趨普及,占香港總出口60%的電子產品,仍將是增長引擎。據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的現場調查顯示,92%買家及90%參展商預計,2015年的產品銷售額將保持不變或增加。這些百分比較春季電子產品展所得結果為高,當時分別有86%的買家和參展商對2014年業務作出同樣預期。另一方面,家用電器將受到內地本土出口的挑戰,但照明產品的表現應較佳。
服裝方面,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搖擺不定,業界出口表現僅比2014年略好。雖然消費者逐漸恢復購買時款產品,不過市場焦點仍會是舒適實用及物有所值的產品。生產方面,于內地生產成本不斷上漲,把生產和采購活動分散進行的趨勢日盛,港商的海外服裝訂單將繼續受到影響。孟加拉、印尼、越南、柬埔寨和緬甸等新興生產基地冒起,將繼續為香港服裝出口帶來新挑戰。
海外市場經濟狀況有所改善,多少也會刺激玩具的銷路。雖然網絡游戲市場蓬勃發展,依然是強勁競爭對手,而且不斷壯大,但智能玩具和益智玩具仍受追捧。供應方面,鑒于香港制造商較能滿足海外有關玩具安全的嚴格監管規定,買家不大可能將生產和采購基地從華南遷移至其他生產地區。然而,香港玩具企業的業務大部分屬離岸貿易,不經香港付運,因此出口統計數字未能全面反映業界實況。
至于香港的鐘表出口,只要全球市場復蘇即會受惠。隨著消費需求轉強,預料高檔貨的表現會較佳,不過,于消費者普遍講求物有所值,時款手表等廉價產品仍有不俗表現。穿戴式科技逐漸流行,智能手表的銷售前景亦會不俗。這些手表可與智能手機配合,監測運動表現和量度生命體征。
隨著全球經濟渡過逆風吹襲的難關,珠寶首飾的消費需求與鐘表一樣將會轉強,香港出口商應可獲得更多訂單。于全球主要中央銀行采取的貨幣政策互不協調,港商必須應付寶石及貴金屬的價格波動,尤以黃金為然。原材料價格的漲跌是一項主要的不明朗因素,對珠寶首飾業構成的風險和挑戰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