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玩具行業盤點 玩具業精英們眼中的2014
2014年過去一個多月了,在過去的一年里面,中國的玩具發展是怎樣的呢?在玩具行業有哪些是最新的高科技成果呢?在玩具精英的眼中這一年里面玩具市場又有哪些變化呢?針對這些問題下面就來和5068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玩具資訊嗎?請看
近年于人民幣升值、歐美市場經濟復蘇緩慢 ,國內玩具業的對外貿易情況都表現一般。東莞永輝輕膠制品有限公司總經馬輝告訴記者,今年在廣東感覺經營工廠的難度越來越大,在東莞已有一些工廠轉型甚至倒閉。&ld;以前在東莞到處都是工廠,去年在路上看到更多的卻是各種借貸公司,可以看出運營工廠對資金的需求之大。經營出口代工工廠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原來出口貿易發展的格局已經被打破,企業需要找尋新的平衡點。&rd;為此,馬輝擴大了開拓內銷市場的步伐。
&ld;我們公司原來主要做出口E,但是近年也看到出口情況不容樂觀,我們選擇加大產品內銷的力度。&rd;為了進一步打開內銷市場,馬輝瞄準了今年上海迪士尼開業的重大契機。&ld;2014年我們買下了迪士尼玩具的形象授權,希望借助這一形象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內銷業績。取得授權之后,我們還會在今年不斷豐富產品類別,滿足市場的需求。當然我們也不會放棄出口,而且會爭取更多大品牌玩具的E加工業務,改善公司的出口表現。&rd;據記者了解,今年上海迪士尼的開業的確是很多玩具業界人士十分關注的熱點事件。主營商超和電商渠道的北京永華嘉業科貿有限公司總經馬龍也向記者表示對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開業十分看好,認為這能夠激發消費者對相關產品的購買熱情。因此今年他將加大迪士尼相關產品的引入。
浙江丹妮嬰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兵回顧過去一年玩具市場,他認為隨著國內居民生活條件的提高,玩具消費也越來越高。玩具不再是僅僅作為人們童稚時期相伴的階段性產品,而是以其獨特的方式與人們的一生相聯系。&ld;玩具的功能也已從單純的育兒工具,轉向人們尋求健康、快樂、時尚等生活方式的物質載體。人們更把它當作裝飾、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和禮品,使生活增添更多的情趣。&rd;就浙江丹妮嬰童用品有限公司而言,他用&ld;創新引領時尚與發展&rd;總結 2014年的企業成果。
&ld;2014年,丹妮在產品、品牌、營銷、管等多方面實現了不同的創新。首先,去年我們自主產品設計專利就有幾十項,每個月都有新產品問世,產品貫穿早教、益智、安全、環保的念,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其次,公司加大了品牌推廣力度,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線下展會活動等,為品牌發展奠定了強勁的動力。此外,去年公司還把主要的銷售渠道做了重大調,使原來的業績有了突破性的提高。最后是管創新,公司加大了對員工的培訓與制度調,對突出貢獻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rd;崔兵認為,未來孕嬰童用品市場的需求還是會很強烈,但是要在市場上突圍而出,靠的還是不斷地創新去打造更大的品牌優勢。&ld;預計新生人口產業的市場需求將在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間呈現,屆時全國每年新增出生人口約100~200萬人,這有助于拉升兒童產業擴容。就孕嬰童類產品而言,屆時家長在選擇給孩子的產品上將更注重品牌,因此丹妮需要不斷創新打造強大的品牌效應,因為品牌優勢是遠比優惠的價格更能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rd;
去年的&ld;雙11&rd;,國內電商又再一次因為火爆的銷售業績成為消費者茶余飯后討論的熱點話題。去年香港貿發局針對國內玩具消費市場的調查顯示,電商渠道已經成為第二大玩具消費渠道,并且與百貨渠道之間的差距大大縮短,而電商渠道的火熱更加凸顯商超和批發渠道的衰弱。成都成都發斯特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厚洪總結其公司業績的時候指出,雖然體銷售比較平穩,但是于電商渠道的侵蝕導致實際業績與預期相差約30%。&ld;電商渠道崛起反映的是消費者購物行為的變化,隨著80后父母的增加,網絡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而且線上線下的價格差距更加吸引他們選擇網上購物。特別是對批發渠道的沖擊更大,兩者的產品定位都差不多,電商的便利性優勢就更能體現。&rd;
石家莊南三條金正商貿廣場招商部的張麗華也表示,去年的批發渠道并不好做。主要原因一是玩具市場低迷,二是電商沖擊十分厲害,三是批發市場自身的租金上漲。&ld;就去年的情況而言,老商戶還是能維持的,但是對于新入行的商戶來說,難以支撐,導致批發市場中商戶的淘汰率有所上升。此外就是一些新的批發市場落成,如山東臨沂那邊的新市場,給商戶更多優惠,因此老批發市場的招商也面臨很大的競爭。&rd;
在香港貿發局的調查中,百貨渠道雖然保持排在首位,但是有運作百貨渠道的經銷商已經意識到這一渠道的問題。杭州萬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裘國昌認為百貨渠道因為聯營模式一直沒有改變,商場對于利潤的要求比較高,扣點制因此也沒有改變,而電商渠道的出現使產品利潤的透明度不斷加大,百貨渠道的利潤空間大減。此外,百貨渠道于面積小,能夠展示的產品不多,給予經銷商發揮的空間不大。他預料未來電商渠道會繼續增長,運營百貨渠道需要經銷商緊抓經營效益,通過商品的排列、舉辦活動、提高服務等工作吸引更多客流量,提高成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