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電商玩具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些年來,網上購買玩具已經成為了現在的流行趨勢。但是網購玩具的風險很大。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選擇安全、益智的玩具。新年就快到了,2015年電商玩具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呢?趕緊和小編具體來了解一下吧。
梳多年的電商發展脈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電商正在經歷從低價到向高價延伸的維度遞增,而貫穿個電商進程的關鍵一環就是產品是標準化的,而且我們可以看到越是客單價比較低,標準化程度越高的行業,進入電商的時期就越早,具體到行業的話,先是圖書、其次是服裝、化妝品等,這些行業我們發現它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客單價比較低,消費頻次高,不需要太多的決策難度,所以教育成本也就低很多,率先發展也就更容易。再往下我們就可以看到是3等產品,這一類產品屬于客單價較高,消費決策難度較高,其標準化程度高再加上電商對于消費者多年的市場教育,發展起來也就順成章了。
而到了2014年,我們看到移動互聯為電商打開了新窗口。其便捷性和碎片化特點延伸了更多的消費場景。使得需要線下體驗的高頻低價服務電商也快速成長起來了,例如餐飲外賣、票務等,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2。而到明年老兵認為低頻高價的行業會開始迎來風口,例如房產、家居,汽車行業,而這幾個行業也將成為未來最有想象空間的電商行業!雖然這幾個行業的消費頻次低,但客單價很高,今天我們做電商要考慮的是成本和客單價的關系,比如你的客單價是300元,如果20%的營銷成本來算,你最多能承受的成本就是60元,超過60元你的商業模式就會受到巨大沖擊!但我如果是3萬元客單價,那我就能承受6000元的營銷成本,是你的100倍!
樂蜂網的被收購、凡客陷入困局均代表著垂直電商的生存困境,預計明年會繼續倒下一批低價高頻的垂直電商,屬于低價高頻的垂直電商平臺的窗口機會已經過去。特別是在阿里京東上市后其對垂直電商的擠壓效應會越來越明顯。而移動互聯今年帶來的新機會卻沒有幾家垂直電商抓住,縱使連京東這樣的巨頭都沒好好把握,在自有APP的推廣里鮮有作為。
相反阿里卻全線撲入到了移動端,迅速占領了移動電商的新高地。今天移動端帶來了很多三四線城市新的消費增量,但同時一二線城市的消費人群卻從P端向移動端遷移,當移動端購物的消費心智被電商占領時垂直電商的機會會越來越低。
之所以老兵并不看好低價高頻垂直電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低價高頻的垂直行業往往無力支撐每年不斷上漲的營銷成本,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做電商非常需要的一種能力就是成本控制,今年的電商流量都掌控在BAT中,每年上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如果客單價太低,你只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是提高復購率,像唯品會一樣,另一種是提升產品客單價并且還要能追上營銷成本的上漲,又有多少低價高頻垂直電商平臺能堅持到最后?
標品實物電商已經隨著阿里京東的上市終結了,留給后來者的機會已經并無多少,而一個可以爆發的方向可能是個性服務電商。這里不得不談談今年火爆的2概念,在老兵看來,所謂的2它實際上就是電商的延伸,它解決的是電商的銷售通路和服務體驗問題。
真正有價值的2電商行業我認為就只有兩類,一類可以叫做是體驗式2,這類行業集中在房產家居汽車等低頻高價的行業,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還沒轉過來,決策周期也很長,需要線下體驗才能決策。第二類是天然2,比如餐飲等需要線下體驗才能完成交易的行業,你不在線下無法完成交易環節。這兩類2的本質就是服務電商,而無論是哪一類,都涉及到個性化服務問題,而且往往是個性化程度越高的行業,越不容易被改造和模仿。
而至于電商下鄉、海淘、雙11等今年的熱點仍然會是明年的熱門電商關鍵詞,只不過是在阿里京東上市后,電商從此再也沒有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