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最喜歡什么樣的玩具 什么樣的玩具適合兒童
寶寶最喜歡什么樣的玩具,或者說不同的年齡段的寶寶最適合玩什么樣的玩具呢,這是很多家長都非常的關心的問題了,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兒童最喜歡什么樣的玩具吧。
10個月的暢暢已經有了一大箱子玩具,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她最喜歡的玩具竟然是一截截的草棍‐‐她從一把扇子上堅持不懈地、辛辛苦苦地拆下來,如今這把扇子已經呼扇呼扇了。
最初我很奇怪,為什么那么多號稱開發潛能的玩具就是不能引起她持久的興趣,事實上,這些玩具從設計上說還是能符合一定的兒童心。比如色彩上都注意到用紅黃藍綠這類暖色,聲音上也是選取孩子可能喜歡的音樂等等,幾乎每一種玩具也都有安全警告,孩子的適應年齡,注明開發孩子的哪部分能力。然而就是這樣的看似已經很精準的玩具,往往也只能吸引暢暢玩上一小會兒。
那些信手拈來,最原始的東西卻能引起暢暢持久的興趣,她愛一把搶過大人拿著的紙巾,耐心地撕成若干小條,愛用手去摳自己小床上的一個螺絲的孔,甚至拿著一顆米粒都能玩上半天。
為什么玩具設計者老是難以把握住孩子的心呢?我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些玩具設計得太&ld;刻意&rd;,并且與環境剝離。所謂的開發孩子潛能的說明,都只是為了滿足家長的心需求,尤其是那些言必成蒙臺梭利的產品。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我曾經給暢暢買過一套用布做成的積木,方形的六面體是各種不同顏色的布,并且畫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布的中心海綿填充,并且有一個能發出聲音的鈴鐺。按照設計者的初衷是讓孩子能用這六塊積木進行各種各樣的組合,并且在游戲中認識這些小動物‐‐我買的時候也是這樣想。暢暢拿到玩具后,玩了一陣,并沒有按照我們的設想去做,而是愛上了其中的一塊,圖案和色彩沒有任何特別之處的一塊,原來,她是在用手捻起這塊積木上的標簽玩,對積木本身興趣不大。
事后,我反思,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一是現在暢暢正好處于對細節比較敏感的階段,所以她能一眼發現小標簽,并且耐心的揪上半天,另一個原因很重要,那就是,無論是我,還是玩具設計者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10個月左右的孩子到底能拿多大的東西?一般來說,孩子肯定喜歡能用一只手拿起來的東西,而這個&ld;九厘米的積木&rd;對她的小手來說太大了,難以把控,必須用一雙手才能捧起來,這就是暢暢寧可去玩標簽,或者用手推倒我碼好的積木,而不愿意動手單拿一塊的原因。
玩具需要情境,這個很重要,我們小時候玩的玻璃球、方寶等等,都是極其普通極其廉價的玩具,但她們卻能與我們的童年記憶緊密相連,為什么?因為玩具之外還會有故事,攢糖紙、換玻璃球,甚至有苦苦尋覓不可得的&ld;痛楚&rd;,因而令人難忘,幾年前,我拍過一系列這種老游戲的節目,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都吸引了不少家長。這是現在光鮮的兒童玩具不能做到的。
再回到開頭的話題,暢暢為什么愛上那些已經成為廢品的草棍?很簡單,她自己參與了制作,這樣的玩具是有情境的,而不是刻意制造出來的工業化產品,這個差別就如同農家菜和麥當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