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不合格現狀頻發 誰為孩子的健康買單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成長,所以愛護有加,可是毒玩具真的是防不勝防,再好的品牌都會有差錯,那么誰為孩子的健康買單呢。
據央視《新聞直播間》報道,經檢測,山東臨沂丁南村(音)一家玩具廠生產的玩具,增塑劑中鄰苯二甲酸酯含量普遍超標,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竟然超標368倍。據了解,玩具中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超標,可能導致兒童性早熟、損害肝腎、甚至致癌。
&ld;毒玩具&rd;的存在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早在幾年前,一家國際環保機構公布了一項抽樣調查結果,國內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塑料玩具,含有危害兒童健康的鄰苯二甲酸酯。
顯然,導致有毒兒童玩具在國內暢通無阻的根本原因是,我們的產品質量標準實在是太落后了。目前我國玩具安全技術規范中,還沒有對鄰苯二甲酸酯做總含量的限制,我國玩具企業特別是出口玩具企業依據的是歐盟的規定,歐盟規定所有的產品中增塑劑中的鄰苯二甲酸酯總含量必須小于等于百分之01%。
歐盟對玩具中特定重金屬的限制有19種,而我國玩具國家標準只對8種重金屬有限量規定,面對這巨大的產品質量標準差距,生產廠家在利益的驅動下,內銷產品使用有毒的染料和原料,而外銷產品使用無毒的染料和原料。顯然,&ld;毒玩具&rd;只傷害中國孩子,外國孩子卻能免于受害,這樣鮮明的事實對比,讓人情何以堪?
誰該為國內孩子的健康買單?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可國內大量有毒玩具的泛濫,卻深深拷問著我們社會敏感的神經。我曾有過小小的心愿,希望兒童身心健康擁有法律支撐,希望兒童自身權益得到保護,但遺憾的是還有太多制度并不完善,就算一些已經出臺運用的制度,在實行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或許,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公共運轉體系來推進,比如,教育、公安、衛生、環保、工商等公共管部門,在維護孩子的安全與權利方面,不要存在任何漏洞。
所以,從某種程度說,讓國內企業生產的玩具更加安全,需要一種&ld;合力&rd;。比如,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嚴格的行業標準,不讓有毒玩具繼續傷害我們的孩子;企業加強自律,監管動真格;家長選擇玩具要認準&ld;3&rd;。只有這樣,我們國內企業生產的本土玩具才能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