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進口量創(chuàng)新高 外媒:浪費的占進口量一半
時間:
fby2
公益活動
節(jié)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現在一直提倡的低碳生活也是建立在節(jié)約的基礎上,可是近日外媒報道中國進口糧食創(chuàng)新高,但是浪費的糧食占進口的一半,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下面一條公益資訊。
參考消息網近日報道,外媒稱,新發(fā)布的政府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前十個月的糧食進口量幾乎相當于2013年的全年進口量。因此,世界第一人口大國2014年的糧食進口量將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紀錄。
美國《彭博商業(yè)周刊》網站11月14日發(fā)表題為《中國浪費的糧食相當于進口量的一半》的報道稱,今年1月至10月,中國總共進口了7250萬噸糧食,包括大豆、大麥和高粱。另一方面,美國玉米的出貨量在過去一年大幅減少,因為中國對轉基因作物頒布了更嚴格的禁令。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yè)咨詢有限公司分析師馬文峰日前對獨立財經媒體財新網說,全球價格下跌導致中國的糧食購買量增加。馬說,進口糧食的成本在過去兩年下降了30%。
報道說,不過,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大約相當于糧食進口量的一半。中國國家糧食局上個月發(fā)布的數據顯示,由于設施簡陋、糧食裝卸運輸拋撒遺漏、過度或粗放式加工,每年造成的糧食損失在3500萬噸以上。糧食局官員陳玉忠對《中國日報》記者說:“這些損失相當于兩億人一年的口糧,這是可恥的。”
報道稱,糧食儲存不當也造成大量的水果、蔬菜和肉類變質。在美國,近四分之三的糧食從離開農場或屠宰場的那一刻起就被冷藏,直到擺在雜貨店的貨架上。但是,中國的食品運輸系統(tǒng)從安全角度講比美國落后許多。只有約四分之一的肉類在運輸過程中被冷藏。如果你在中國生活過,你大概見過餐館員工把僅用塑料購物袋包裝的肉從自行車或卡車上搬卸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