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里的刀子上映后評價如何 電影口碑怎么樣
4月3日,由知名導演爾冬升、張猛、萬瑪才旦監制、青年導演王學博執導的國產文藝佳作《清水里的刀子》在北京舉辦電影首映禮。那么你想看看電影上映后評價如何嗎?電影清水里的刀子口碑怎么樣呢?一起來看看吧!
清水里的刀子上映后評價如何 電影口碑怎么樣
電影《清水里的刀子》講述在十年九旱的寧夏西海固,一個偏遠的農村里,一個穆斯林老頭的老伴去世了,老人和兒子舉意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來搭救亡人。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老人和兒子對牛精心照料,并且也流露出對牛的不舍和對老伴的思念。在祭日的前三天,這頭牛在飲它的水里看到了將要宰它的那把刀子,于是開始不吃不喝,為了以一個清潔的內里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后老人就陷入了對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映后現場,導演王學博首先感謝了影片的三位監制:爾冬升、張猛和萬瑪才旦導演,他提到,當初很多電影公司的人看完劇本都哭了,就是不投錢,直到遇到爾冬升導演。他很喜歡這個劇本,于是果斷答應、協助他操作整部電影。而監制萬瑪才旦作為導演過去的合作伙伴,也教會了他許多,王學博感性說道,“是他讓我變得更堅韌一些”。
據導演介紹,現身首映禮的另一位監制張猛導演其實很早就想拍攝這個劇本,“我們認識后,發現他已經做了很多前期工作,但是他對我說,我就幫你監制吧,君子不奪人所愛,就放下了這個項目”。對于這部舍棄執導、主動轉做監制的作品,張猛則對影片的質量夸贊有加,他評價道,“看完后我感覺確實很好,讓我對于一個民族,對于死亡,對于自然,有了一個真正的了解。并且看到了電影里邊,對于我們少數民族,對于死亡的詮釋“,他更激動地向導演握手致謝,“謝謝導演,能把這樣一部好電影帶給大家,我代表我們少數民族謝謝你!”
影片改編自作家石舒清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同名小說,用極簡古典的獨特風格講述了一個在西海固地區少數民族的習俗故事,傳遞了關于生命與死亡的意義。影片在2016年釜山國際電影節上奪得最高大獎新浪潮獎,又在全球二十多個國際電影節上斬獲多項獎項,受到評委和媒體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