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講文明、樹新風是我們應該從小就給孩子灌輸的知識,孩子良好的習慣從講衛生開始,很多小孩子喜歡用手吃東西,這樣是非常不衛生的,手上有很多的細菌,將這些細菌吃進肚子里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問題。更多早教知識介紹給大家,請看
讓寶寶上封面如何培養孩子講衛生?好多媽媽都希望擁有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但是經常看到不少的孩子玩累就伸出黑黑的小手拿著餅干吃,這讓我們的媽媽很是苦惱。那么到底如何培養寶寶講衛生?其實媽媽們讓孩子自地探索世界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孩子把細菌吃進肚子,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即使學習了再多的知識又有什么用呢?培養孩子講衛生是媽媽給孩子一生的財富。那該怎樣培養孩子好的衛生習慣呢,經過小編的大體有以下5個方法:
當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玩累了想吃東西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及時提醒孩子先去洗手,洗干凈了才可以吃東西。如果在外游玩,也最好用自帶的白水洗手。媽媽要告訴孩子,因為手上有細菌,如果不洗干凈就會把小蟲子吃到肚子里,這樣就會生病。小蟲子最喜歡和小朋友搶好吃的,這樣孩子就會明白洗手的重要性,慢慢就會樂意配合。
讓孩子的兜兜里隨身帶著紙巾和手絹,當孩子玩累了需要吃東西的時候,就提醒孩子隨時拿出濕巾紙等把手擦干凈,孩子需要擦鼻涕的時候,要提醒孩子使用手絹擦干凈。剛開始可能需要媽媽的耐心提醒,孩子有時不配合或是忘記了,我們也不能訓斥,只有耐心引導,孩子才會慢慢養成使用紙巾和濕巾的好習慣。
稍大的孩子自己用過的小手絹和小毛巾,媽媽可以引導孩子自己來洗,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養成愛勞動的習慣,而且也可以體會到勞動的辛苦。孩子通過自己參與勞動,可以體會到媽媽給自己洗臟衣服時的辛苦,這樣我們適時地引導,告訴孩子要注意講衛生,因為衣服臟了,媽媽洗衣服也會很辛苦,因為寶寶愛媽媽,所以要做講衛生的寶寶。
2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通過講故事或是自編故事的形式,讓寶寶成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講個正面的事例,在講個反面的事例,讓寶寶自己來當裁判員,告訴媽媽,她喜歡哪種行為,媽媽及時地點評,加強孩子的印象。讓好的衛生習慣深深地印進寶寶的腦海,成為講衛生的好寶寶。
試想一下,一個天生活在臟亂環境的人能有好的衛生習慣嗎?所以爸爸媽媽從小就要給寶寶創造一個干凈潔的環境,讓寶寶明白講衛生的好處和重要性,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也會慢慢參與到勞動中,就會體會到講衛生的好處,成為一個講衛生的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