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孕婦鞋 孕婦穿鞋的注意事項
人們在買鞋的時候,常常要花很長的時間來選購。款式喜歡但是不合腳,不行!剛好合腳樣子太丑,不行!結果千挑萬選好長一段時間才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更別說孕媽媽媽們了,排除掉款式,只是一心找到一雙合腳舒服的鞋子都難了。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如何挑選孕婦鞋,以及孕媽媽們穿鞋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吧。
一般的狀況下,人類雙腳的體積與形狀在一天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點不同,而這個變化在人類足部軟組織當中算可被接受的,也就是說這個變化量是在可忍受范圍內但是,可忍受范圍的決定又與可忍受時間相關,簡單的說,時間越短可忍受范圍越大,時間越長可忍受范圍越就越小了。因此,在平均一日的著鞋時間的狀況下,腳部圍度或稍為肥度的最佳可忍受范圍為3-5。
孕婦的雙腳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狀況,有著許多生性的變化,一天當中的腳部圍度變化(腫脹)量在10-25之間,遠遠超過人類雙腳的可忍受范圍。而孕婦腳型的變化僅止于圍度(肥度)的變化,腳長的變化量則是隨著體重(即坐姿、站姿及走姿)的有無而改變,坐姿與站姿的平均變化量約為4-7,站姿與走姿的平均變化量約為3-6。
因此,孕婦在懷孕期間,尤其是懷孕末期的三個月間,孕婦專用鞋的需求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選擇孕婦鞋的尺碼應該注意以下的幾個原則:
(1) 鞋類尺碼依腳長而定,必須注意坐姿、站姿及走姿之延伸量,約比腳長多出10。
(2) 選擇圓頭且肥度較寬,鞋面材質較軟的鞋子。
(3) 鞋型選擇上開式,即系鞋帶式或魔術黏貼帶式較佳,其次可以選擇有松緊帶或可調寬度的鞋類款式。
(4) 懷孕十個月間,可分前期(0-6個月)及后期(6-10個月)換穿不同的鞋子,即孕婦前段鞋與孕婦后段鞋,而孕婦后段鞋宜選擇具有足跟杯墊(heel p)的保證裝置。
(5) 選購孕婦鞋要注意鞋跟高度,想的鞋跟高度為:15-30毫米,平跟的鞋子雖然可以接受,但是隨著孕婦體重的增加及步能重后移的影響,在產后往往會帶來足底筋膜炎等腳跟部位的不適。
(6) 最后,鞋底要選擇耐磨度好且止滑性較佳(如雙密度P材質)的大底。
以上為一般性選購孕婦鞋要注意的地方,如已經產生懷孕末期的異常癥狀,則必須與醫師診療配合其他鞋類特殊裝置處。
很多婦女懷孕3個月左右,腳趾即開始浮腫;孕6個月左右,腳浮腫更明顯;在分娩前夕,腳和腿的浮腫相當突出。因此,孕婦走起路來難以掌握身體平衡。為了做好孕期保健,婦女懷孕后在穿鞋時應注意:
1、鞋跟要低些婦女懷孕3個月后,應穿行走比較方便的鞋,最好穿后跟高度在2厘米以下的鞋。因為鞋跟過高會增加孕婦腰和腳的負擔,加劇孕婦的腰痛。
2、材料要輕便婦女懷孕后宜穿寬松、輕便、透氣性好的鞋,不要穿合成皮鞋和尼龍鞋,以防因穿不透氣的鞋加重雙腳浮腫。
3、尺寸稍大點雙腳浮腫比較嚴重和懷孕6個月以上的孕婦,要選擇比自己雙腳稍大一點的鞋,但也不要過于寬松,以防走路時不跟腳。
4、需防滑孕婦穿的鞋應有防滑性,宜選用有彈性、又柔軟的材料做的鞋,以防走路時跌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