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別淘氣怎么辦 怎樣教導淘氣的孩子
孩子愛玩是天性,適當的玩是正常的,但是過于淘氣的孩子就不好了,面對特別淘氣、不聽話的孩子,家長朋友們應該怎么辦呢?相信許多家長朋友們都沒辦法,下面就和小編一塊來了解一下吧。想要了解更多家庭教育相關知識內容嗎?請看
教育孩子,肯定要&ld;言傳身教&rd;,錢教授認為&ld;身教&rd;的力量大于&ld;言傳&rd;。曾有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缺少母愛,父親忙于工作,無暇照顧他。平日在學校里,他經常會打傷同學,父親常常會因此去學校給被欺負的小孩賠償醫藥費。因為孩子沒有媽媽,父親始終覺得對孩子有虧欠,所以一次又一次原諒孩子,并囑咐他冷靜。但是孩子終于有一次激怒了父親,父親不再說教,只是到學校領了孩子回家,然后告訴老師,明天就把300塊錢醫藥費帶過來。父親帶著孩子走到一個建筑工地。低聲下氣地找到包工頭,要了一份扛石板的活兒:4塊石板,扛到6樓,每一塊石膏板,都有他們父子兩人睡的床那么大,父親就用兩根帆布繩子,勒著自己的肩膀和胸,一步一步地扛上樓去。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當爸爸從包工頭手中接過60塊錢的&ld;扛活兒費&rd;,孩子哭了,他終于懂得父親賺錢養家的艱辛。
錢教授解釋:&ld;當你把肯德基、麥當勞直接擺在孩子面前時,他們不會珍惜,也不會想到父母賺錢的辛勞。而從父母口中說出的辛勞,對孩子來說,又太過抽象,不能解。那么為人父母,就應該在生活中,讓孩子感受到任何東西都是來之不易的。&rd;錢教授推薦,現在&ld;70后&rd;、&ld;80后&rd;的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做一頓飯,或打掃一次房間,并且讓孩子參與體驗,這樣就可以用&ld;身教&rd;的榜樣力量來教育孩子。
錢教授贊同中國傳統家庭的父母角色定位。&ld;父親是一個家庭的承載,是責任的象征,嚴父的形象深入人心。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在兩個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智慧的啟迪,二是人格的引導。父親要教育孩子德行和做事方法,傳遞更多智慧的因素;而母親則是慈愛的象征,是孩子的&t;避風港&t;。&rd;錢教授舉了一個簡單有效的日常教育方法:&ld;在孩子犯錯并屢教不聽時,母親一定要學會告狀,而父親則需保持嚴厲。&rd;
舉例來說,孩子犯錯誤,母親首先應該做的是提醒,&ld;寶貝,這樣不好,媽媽不喜歡這樣&rd;;二是警告,&ld;你再這樣媽媽就生氣了&rd;;第三步是忽視,&ld;媽媽沒你這樣的孩子&rd;;第四步是嚴重警告,&ld;你要再這樣,媽媽就告訴爸爸&rd;;如果還不改,就要威脅:&ld;你等著,你爸爸馬上就回來了&rd;;這還不行,母親最后做的事情就是告狀。&ld;母親不要動輒伸手打孩子,父親也要保持頭腦清醒。當愛人告狀后,父親一定對孩子要嚴加教育,父親的職責就在這里。&rd;
當父親教育過孩子后,媽媽應該發揮&ld;橋梁&rd;作用,用語言和行動來撫平孩子同父親之間的&ld;裂痕&rd;:&ld;你看爸爸多辛苦,多不容易。你把他氣成這樣,這有杯水,給爸爸端過去,同時叫爸爸不要生氣,請爸爸過來吃飯。&rd;錢教授解釋,這就是母親在家中扮演&ld;調和&rd;角色的最簡單方式,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ld;慈母&rd;的形象,更能讓孩子感到愧疚,從而改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