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學會寬容待人的良好品德
俗話說得好“宰相肚里能撐船指的是有些人很大度,總是可以寬容別人的良好品德,寬容待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你寬容待人,別人就會寬容的對待你,那么家長應該怎樣教會孩子寬容的良好品質呢?更多家庭教育相關的資訊內容,請看怎樣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美德。
寬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更是一種孩子在社會上健康發展的能力。它是一個人必需的智慧,家長應該注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教會孩子寬容。
我有一個性格特別執拗的女兒,在與同學相處時總是表現得斤斤計較,這就難免經常會出現一些矛盾。作為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告訴她從心底里能原諒與她發生矛盾的同學,改變自己和對方的態度才是最直接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記得在女兒上五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她回來告訴我說班里有一位女同學排斥她,無論她怎么對待那個女同學,那個女同學都不理睬,并且將她身邊的好朋友全部搶走了。她當天晚上便十分傷心地哭了起來,還想把這件事情告訴老師。這時作為家長就要告訴她:別人為什么會這樣對你?是不是你們之間有什么誤會?要先檢查自己的缺點,不要將責任全推到別人身上,更不能因為這事去找別人理論。我想她應該明白這是什么意思了。果不其然,第二天她一回家就很高興。
她說已經把事情問清楚了:是由于上次在合唱團里老師抽查的時候那個女生沒有通過,她習慣性的說了一句:“哈哈,唱得真難聽!”而傷了那女生的自尊心。就這么一句不經意的話,破壞了她與那女生之間的友誼。這件事足以說明理解別人的重要性。所以,要讓孩子學會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別人,真正理解別人。
因為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而只有學會理解別人,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理解能帶來寬恕,寬恕能帶來和諧。其實,一句“對不起”,一句“沒關系”,就完全可以把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這種話語上的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寬容。
在孩子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家長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理解和寬容比自己強的同學,比自己“差”的同學。幫助孩子學會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學,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學。孩子真正學會了理解,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強的同學學習,幫助比自己“差”的同學。也只有通過交往,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到寬容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