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怎樣讓孩子學會做人的道理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力也最大,家庭教育并不是教育孩子學習和知識,而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讓孩子學會做人的道理,這樣才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長,那么父母應該怎樣讓孩子學會做人的道理呢?更多家庭教育相關的資訊內容,請看怎樣讓孩子學會勇于承擔責任。
我的女兒很平凡,是個普通的高中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從小就受到來自親戚、朋友、老師、鄰居甚至陌生人的各種贊許:“這孩子真有禮貌,真懂事”、“有是非觀念,愛憎分明”、“功課棒,不用大人操心”、“歌唱得好,琴彈得不錯”、“很有同情心,樂于助人”等等。
女兒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大隊、班級、團委、學生會擔任社會工作,并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或“優秀學生干部”。常有家長朋友問我:“你是怎么教育的呀?”仔細想想,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教她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愛國、愛家,正直善良、有責任心的人。我很少講大道理,而是經常把身邊發生的、廣播、報紙、電視中聽到看到的各種我覺得她應該了解的新聞事件講給她聽,然后分析、評論。從最初的她問我答,到現在的共同分析、評論、探討,這已經成為我們家飯桌上或休息時必不可少要做的一件事。
其中,從“9.11”事件為何會發生、美國為何打擊伊拉克等國際大事,到國家體制改革、對臺政策等國家大事,再到老師該不該為學生洗腳和有關中學生早戀問題等社會小事,十幾年來,通過對無數國際、國家、社會、正面、反面的大事小情的了解、分析和正面引導,不僅使她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更使她樹立了良好的人生價值觀、正確的道德觀。同時養成了關心國家大事的好習慣。并且極其愛國,視國任為己任,產生了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去年,我同學的孩子回國探親,聊天中不屑地說到中國比較落后、自豪地說美國很先進時,女兒嚴肅地告訴他:
“我們正在努力趕上,只有中國強大了,海外華人才能挺直腰桿做人”。在當今許多年輕人崇洋,羨慕國外優越生活的情況下,聽到她不卑不亢的言辭,感到她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真是由衷的欣慰。這些年我們都在強調素質教育,有人認為素質教育就是減輕學習壓力,減少作業。有人認為學彈琴、學畫畫兒就是素質教育。其實不然,我覺得素質教育應該是培養教育出具有愛國心、責任心、善良、正直等優良品質和素養的人。我可以驕傲地說:我的女兒是一個有良好素質的人。
在學習上,我不給她很大的壓力,只希望她往上看,努力用功,盡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我相信懷著理想,帶著愉快的心情輕裝前進,學習一定會有進步。
在生活上,則希望她往下看,不追求名牌和奢侈,不攀比,心態健康,知足而長樂。順境時不驕,逆境時不餒,泰然處之。因為良好的心態一定會使你事半功倍。
十幾年的溝通,已經消除了“代溝”,我們成了無話不說的母女,也是朋友。我從不擔心她會早戀或是學壞,因為我了解她的所思所想,也了解她的理想志向。也許將來她成不了科學家、企業家等名家,但我確信,至少在普通的崗位上,她一定會是一個有責任心的、積極進取的、樂觀面對生活的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