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嬰幼兒佝僂病 缺的是維生素d
現在很多嬰幼兒的一些疾病都是和缺少一些維生素有關系的哦,各位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多多的注意哦,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維生素缺乏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吧。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期常見的營養缺乏癥,不少人常誤以為該病是“缺鈣”。福醫大附二院兒科主任醫師周維佳表示,這是錯誤的看法,該病其實是缺乏維生素d。
周醫生說,在人體骨骼的發育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嬰幼兒的骨骼生長發育迅速,因此需要足量的維生素d才能維持正常的骨骼發育。主要有五大原因導致嬰幼兒維生素d缺乏。
陽光照射不足。人體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后可轉變為維生素d,缺乏室外活動者因接觸陽光少易患該病。一些年輕父母不了解嬰幼兒室外活動的意義,或因怕孩子外出生病及不安全,限制兒童外出。當光照減少時,皮膚中合成維生素d的量就會隨之減少,導致肌體吸收鈣的能力下降,血中鈣濃度降低,使骨中的鈣成分減少,進而發展成佝僂病。
食品搭配欠合理。乳類中含的維生素很少,如單純乳類喂養不另加維生素d制劑,嬰兒就可能發生維生素d缺乏。某些年輕父母由于缺乏營養知識,在為嬰兒添加食品時,一味講究高糖、高蛋白、高熱量,從而導致幼兒期兒童偏食、挑食,使其體內維生素d及其他微量元素攝入量過少。
生長發育過快。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營養供應充足,某些嬰幼兒生長發育過快,維生素d“供不應求”,維生素d攝入相對不足也是導致該病的原因之一。
胃腸、肝膽疾病。這些疾病會影響維生素d和鈣磷的吸收和利用。當維生素d缺乏時,血鈣、血磷下降,致骨骼鈣化過程發生障礙,骨樣組織在骨骼局部增生,堿性磷酸酶分泌增加,進而引發該病。
濫用藥物。某些嬰幼兒由于體質較弱,常有頭痛腦熱,而年輕父母愛子心切,往往有點小病就打針、吃藥。其實,濫用治療性藥物、特別是較長時間使用抗生素、抗酸性藥物、鎮靜劑及某些清熱沖劑,都將影響兒童體內代謝,特別是影響人體對維生素d2、d3的正常吸收,從而導致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