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學會去愛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所謂家庭教育,就是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那家庭較的是情感教育,主要是為了教育孩子們情感。父母應該學會怎樣讓孩子學會如何去愛這才是關鍵。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4月1日,留日學生汪某在上海浦東機場因學費問題和母親發生爭執,并拔刀刺傷母親。事件發生后,很多人都在疑惑,這個23歲的男孩究竟為了什么會傷害自己的親人。而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看來,從1991年留美博士生盧剛殺人案,到最近發生的藥家鑫事件、留日學生刺母事件,這些屢屢發生的極端惡性事件背后,都能找到一個共有的因素:家庭教育片面強調知識與技能而割裂了其他情感。
&ld;父母過度關注知識、技能,把其他的情感都割裂了,孩子變成了分數機器,這時危險就快發生了。表面上看,他們學習成績好,掌握很多技能,但他變成了一個沒有感情的人,一個冷漠、視別人為地獄的人,他的目標僅僅就是超過別人。&rd;孫云曉說。
在孫云曉看來,情感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它有兩個層次:第一,父母給孩子真正的愛,其中包括物質關心與精神關懷;第二,父母引導孩子學會愛。&ld;因為兒童的學習是觀察學習,兒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rd;孫云曉說,盡管家庭教育中一定會有說教,也有許多知識和技能的教導,但家庭教育的本質不是知識教育,也不是說的教育,而應該是情感教育。
在很多家庭里,常能聽到的一句話是:&ld;只要把學習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這不是你該干的事。&rd;
孫云曉認為,在這一問題上,父母要負主要責任。造成孩子情感缺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父母錯誤地解了教育的本質,對孩子的培養&ld;重智輕德&rd;,家庭關系變得像鋼管一樣封閉、堅硬、冰冷,而且沒有其他選擇。另一個原因,則是對孩子物質第一、沒有原則的愛,孩子變得任性,為了自己享樂可以去踐踏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