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寶寶講故事 建議讀三遍(2)
每一次我講這個故事都有新發現。
第一次講,小泥對這個故事還沒有什么解,只會情境再現。她說薛老爹會大笑,會唱歌,他一唱歌,所有的動物都會停下來,孩子們也會轉過身來。小男孩沛德是壞孩子,因為他不聽老爹的話。小泥在故事里加進自己的意愿:動物本來只有幾種,她自作主張給增加了蜜蜂跟小草,說他們也為這老人著迷。
第二次講這個故事,小泥已經開始思考了。她說沛德進森林后立即認為薛老爹錯了,雖然薛老爹從前沒有錯,但是沛德相信現在他錯了‐‐其實是沛德誤會了,他沒有看見森林里藏著一頭閃著紅眼睛的狼(我也沒有看見,講到第三次,小泥自己在書中發現了它)。她開始明辨是非,她要分清這個大人跟小孩的矛盾中,她應該支持誰,站在誰一邊。
第三次講,小泥很細膩善感。小泥說:&ld;媽媽,薛老爹早就知道要出事的,是不是?&rd;我說:&ld;是啊,他太了解這些小孩子了。&rd;小泥說:&ld;薛老爹了解他們,他還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名字,知道他們的優點和缺點。&rd;我說:&ld;是的。&rd;想了想問:&ld;你知道什么是優點和缺點嗎?&rd;小泥說:&ld;知道啊,就是好的和壞的。&rd;在沛德抱頭痛哭的當兒,小泥十分興奮地說:&ld;媽媽你看,薛老爹已經趕過來救他的孩子了。&rd;
第三次,小泥已經開始更深層次的思考。她認為沛德太過分,但是她沒有覺得他不好‐‐不知道她在心里會不會拿自己跟沛德比呢?而薛老爹的愛與寬容令她覺得十分安全,發現老人的救援行動令她感覺到一種朦朧的情感‐‐那就是愛。
一本繪本你五分鐘可以讀完,但是領悟它的內涵享受它的樂趣,五天五夜的時間都不夠。重復講述非??少F‐‐正因為重復講述,才令小泥淺及深領悟到繪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