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逆襲勵志故事
高考對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有著其重要意義;你是否在尋找“高考逆襲勵志故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逆襲勵志故事
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 代表人物:張藝謀
張藝謀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
在下鄉插隊做了三年農民,又在咸陽棉紡織廠當了七年的搬運工之后,1978年,機會終于來了:北京電影學院到西安進行全國恢復高考后的首次招生。
他趁著去沈陽出差的機會,帶著前妻肖華給他連夜煮的雞蛋,從自己拍攝的大堆攝影作品中挑出60幅作品,奔赴北京電影學院招生的考場……
張藝謀回憶說:“進了電影學院,我發現同學大多是電影或藝術世家子弟,像我這種從外地來的很仰視他們,我不覺得電影學院是我能進的學院,我覺得它更像一個貴族學校。”而從農民、工人再走進“貴族學校”非易事。
張藝謀說:我上大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謀出路。再實際就是得到免費教育,包分配,是大學生出身,地位好像不一樣,要是體院收我,那我就進體院了。
無疑他是優秀的。
1982年,他畢業后被分配到廣西電影制片廠。張藝謀新的人生命運再次開始。
時勢弄人。時勢造人。這兩句話同時體現在了他身上。
與張藝謀同期的另一個"人物",是鄭淵潔。
說到拒絕高考,他應該算得上韓寒的前輩。
據說他是因為覺得自已思維太發散完全不能適應考試而堅決不參加高考,而后又因為賭氣說不參加高考也要混出點樣子來給拋棄他的女朋友看,就開始了寫作。
鄭淵潔與張藝謀現在都是功成名就的人,很難說兩人誰對社會的貢獻更大,不過張藝謀拍出紅高梁的時候正是我只識看鄭淵潔的年紀,如果單就這一點來說,我還是投鄭淵潔一票。
而且,鄭淵潔這件事是真挺有意思:
他拒絕高考。他的兒子也沒經歷過高考,而是在老爸編織的童話故事里成長了。鄭淵潔甚至不讓自己的孩子去學校受教育,他親自編寫了50萬字的教材,自己給孩子上課。有趣的是,也許是由于逆反心理,鄭淵潔的小女兒卻因為喜歡學校而上了學。對此鄭淵潔說,要是將來女兒參加高考,他也會和別的考生父母一樣:"等閨女高考的時候,我就在在考場外等著,手里拎著一桶王八湯。"
70年代——代表人物:高曉松
"高考前本來我是被推薦去浙江大學的,我特別想去,那里山清水秀美女如云多好呀。開始我爸媽不知道,后來看我整天不看書才知道,我父母都是清華畢業的,我從小在清華園里長大,上清華是他們從來沒有懷疑過的必然選擇。這也是我后來為什么一定要退學的原因,我太想去遠方了。后來他們讓我選,如果要民主就去上浙大,但是學費自理,如果聽他們的話就必須上清華,他們供我讀到博士后也沒問題。"…………
"我們那會兒心理壓力倒不大,家里都好幾個孩子,不會把所有的希望傾注到一個人身上,當時我上了清華,家里人一點反應都沒有,連輛自行車也沒獎勵我。唯一高興的是拿分那天我們老師告訴我,我一向學得最爛的化學居然考了北京市最高分。"
這是一個"一帆風順"的人,雖然最近看起來似乎在韓寒處栽了個小跟頭,但并不妨礙他在東方衛視"好男兒"的評委席上侃侃而談。
在看了他的高考經歷后,我想,嗯,太順的人多摔幾下才是好的。
80年代——代表人物:韓寒
嚴格意義上說,不參加高考的他好像是一個反面教材。
"其實高考的壓力是完全的經濟壓力,如果高考前一天,忽然告訴你你爹媽都死了,但是居然賣燒餅的爹媽有幾個億的遺產,我想絕大部分的人會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參加考試,并且在碰到一個諸如叫你分析"居然"和"竟然"兩詞除了筆畫不一樣多以外有什么區別之類的.題目的時候高呼一聲:爺不考了!"
"很多人有這種觀點,你初中辛苦三年,高中再辛苦三年,到大學的時候就輕松了。這種想法是很多父母、老師的想法,所以他們就不把大學當成學習知識的地方,而且我們學生也不把大學當做一個學習東西的地方。很少人會說把考大學當做學習知識的地方,很多人回答是想到大學體驗一下大學的生活,大學的生活不就是談戀愛嗎?我想還是把大部分人趕到大學去感受生活。"
高考逆襲心得
1、淡定縱觀高三
初入高三的考生都會發慌:一年時間,那么多內容要復習,怎么辦?這時候,首先要坦然面對,因為所有高三生都要面對大量的知識,大量的習題,大家都一樣艱難。大家先了解高三各個時間段的復習任務:
第一階段,也就是高三第一學期,約5個月,這是基礎復習階段,每一個科目都要逐冊逐章節復習,而且要細到字句,做到毫無遺漏。
第二階段,從寒假至第一次模擬考試前,約4個月,任務是把前一個階段中較為零亂、繁雜的知識串成線,記住知識之間的橫向、縱向關系。這個階段十分關鍵。
第三階段,從一模結束至高考前,約2個月,這是綜合復習階段。這個階段不必再做過多的習題,更不應死摳難題和偏題,建議花些工夫研究歷年高考的題目。然后,通過試卷檢查自己薄弱的知識模塊,如果是基礎不扎實,那么在第一階段復習中留心補缺;如果是答題不完整,做題的時候有意識地訓練規范答題。
2、自問激發信念
面對高三嚴峻的學習任務的時候,每次考試成績總也上不去的時候,很多同學會懷疑自己,也會因此打了退堂鼓。我當時就萌生了放棄的想法,想著壓力太大了,不想再逼自己,不如放棄。后來,我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學習?我為誰而學習?我今后想要怎么樣的前途?我如何實現我的夢想?我的學習跟我的前途有什么關系?當我想明白這五個問題后,學習的信念就來了。為了夢想,我必須堅持幾個月。
3、高效學習攻略
高效課堂。我認為,提高聽課效率的關鍵是預習,將下節課要講的內容大致在心里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課上,老師講很熟悉的內容時,可以適當地放松一下,講自己稍陌生的內容時要聚精會神地聽。另外,記筆記時,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解法。
限時學習。自行復習時不妨給自己定限制時間,例如給自己限定一小時內完成某份練習,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完成后還會有成就感。以后,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先思后行。學習的過程,主要思考的過程,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瀏覽或漫無目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但如果你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又比如,做一道題,你不能想到一步做一步,要先縱觀整道題的解題思路,理通以后再下筆。
其他的就是,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不要長時間復習同一門功課,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效果也很差。
4、自信就是力量
高三一年很短,我們的身心可能會很疲憊,但是我相信大家都能找到放松的好方法,讓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態,擁有自信和健康的身體。我相信,只要你真正努力了,你就一定會有回報!全力以赴吧!
高考沖刺階段的復習方法
1.回歸課本,鞏固基礎。課本是命題的依托,也是考生答題的載體,考生只有熟練掌握課本才能應對各種高考試題。綜觀近幾年的高考,綜合能力測試也是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因此要在頭腦中建立起基礎知識的框架,把知識盡可能系統化,理解每個概念或定律的準確涵義。在沖刺階段讀書應不留邊角、死角,像物理中熱學、光學和原子物理學等知識,該記憶的就要記住,特別要記住物理學發展史上重要的事件。
2.研讀考綱,縮小目標。沖刺階段一定要認真學習考試大綱,根據大綱制定明確的復習策略,力求根據大綱把握好總復習的重難點。對于考試大綱上不要求的,就不再投入精力復習,對于要求較高的知識板塊要重點復習。
3.抓規范訓練,突出提高解題準確與速度。復習要講求效率,要正確地對待考試。平時的每一次檢測都是練兵的絕好機會,都能暴露出自身存在的問題,這有利于在后續復習中進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總結經驗教訓,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題要精當而有效,爭取做到“訓練一道題,覆蓋一大片”,而不是用十道百道題去押高考一道題。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解題思路的訓練。審清題意,明確考查內容的實質;聯想類比,找到解題的依據;擬訂具體的解題方案,書寫解答過程。考場上,審題階段的錯誤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致命傷。
4.重視對實驗原理的復習。從近幾年的高考情況看,實驗試題的設置要求特別重視實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因此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課本已有的實驗內容和實驗原理,在此基礎上,利用所學知識提高自己的實驗設計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