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
作文是一種用文字表達思想、感情和情感的方式,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篇1
今天國慶節小長假的第一天。我早早起了床去外婆家。媽媽帶我騎著電瓶車,我坐在媽媽的電瓶車的后座上。路上,我邊和媽媽聊天,邊看路邊風景。一路上張燈結彩,人聲鼎沸。熱鬧極了。
到了外婆家我下了電瓶車就幫著外婆干活。因為今天妹妹也要來吃飯,所以我應該幫助忙碌的外婆分擔一些事情。過了一會兒妹妹就來了。我們一同玩了拼圖,跳繩,走棋。玩了許久,外婆就大聲說:”可以吃飯了!“”知道了。“我們回答道。我和妹妹馬上就吃完了飯,看來一會兒電視就睡午覺了。午睡后,吃了一些點心就去天井踢球。我倆玩得滿頭大汗,汗流浹背就回家休息?;氐郊彝馄炮s忙給我們擦了汗。我兩又回房看電視了。
晚上,一家子坐在一起吃晚飯。我夾了一塊又大又香的紅燒肉,吃得津津有味。我覺得節日本來就應該一家子開開心心得過。
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篇2
一年一度的國慶節到來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秋風像一把剪刀把樹葉一片片剪下撒落滿地。
我和媽媽帶著愉悅的心情來到總部玩。我看見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都布置得異常漂亮,到處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氣氛。街道每家店門口都插著一面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微風吹拂,一面面紅旗迎風招 展,一路上我還看到了很多汽車也插著紅旗,有的在車頂上,有的在車身后視鏡側,有的干脆在車的前蓋上整片鋪著一面紅旗,這些都顯示了中國人堅強不屈的精神!
隨后我和媽媽又來到文化宮附近,這里熱鬧極了,有綠色的草坪,有五顏六色的花朵,還有空中搖搖擺擺的風箏,像一個個手舞足蹈的小娃娃,給節日更增添了幾分喜慶!一到文化宮廣場正前 方我就被遠處文化宮階梯上用花卉拼擺出的四個大字“祖國萬歲”所震撼! 心中更加崇敬祖國。
今天我很快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了祖國明天的更美好,我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篇3
國慶節對每個中國人來說是個充滿喜氣的日子,61年來中國人民鑄就了一部輝煌歷史。
在我們家,我們使用旅游來歡慶的。我們全家再這次小長假,去位于銀川的沙坡頭滑沙,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和激動。到了目的地時,我放眼向四周望去仿佛到了沙的海洋。周圍都是被風“修砌”成的沙山,我急忙把鞋子脫掉在沙子上即快樂又瘋狂地奔跑起來。就在這時,我忽然發覺這里的沙子不是我們平時看見的那種顆粒狀的沙粒,而是那種摸起來柔綿的粉狀的沙面,怪不得摸著是那么的舒服呀!。而且被陽光一照十分的耀眼,好像是灑滿了金子般。向下一看,一條漂亮的銀色“項鏈”彎彎曲曲從沙山之中穿過。啊!原來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從高處看那黃河水是那么得文靜、緩緩地、無聲的流著。伴隨著人流我們一起來到了滑沙處,在爸爸的再三鼓勵下我終于鼓足勇氣坐上了滑板,飛快地向下“沖”去,當時真有一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到了黃河岸邊,這時再看黃河水已不像剛才那么平靜了。當遇到大石塊或漩渦時也會翻起一層層的浪花。岸邊種著各種各樣的花草,和供游客們休息的八角亭及回廊。不時的能看到沙漠中那特有的植被“駱駝刺”。
爸爸為了鍛煉我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我們又乘上了黃河岸邊的人們,常用的一種獨一無二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在水流湍急的河水中進行了驚險的漂流。再回去的途中,我們坐在享有“沙漠之舟”美稱的駱駝背上。伴隨著落日的余輝,傾聽著那清脆的駝鈴聲,結束了一天的旅途。我的國慶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沙湖之行讓我回味無窮。
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篇4
今年是國慶節_周年,遠遠的就看到梅園的大門口掛著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人們都在國旗下拍照留影,以此紀念祖國的_歲生日,我也忍不住跟國旗來了個親密接觸。
走進梅園里,到處人山人海,可熱鬧了!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節日的喜悅。這里國慶期間正在舉辦火龍燈會,各種各樣的紙燈造型十分好看,有小猴、有白兔、有青蛙、還有天鵝……我最喜歡的是巨龍和孔雀的彩燈,它們是用瓷盤、瓷碟、瓷杯、瓷勺拼扎而成的,做得栩栩如生,非常漂亮。
在梅園東面的廣場上有一組天安門和華表的模型,就像是北京天安門的縮小版,做的很逼真。我還站在“天安門”前留了個影,那張照片去洗的時候,人家還以為我是在北京天安門拍的呢!
今天可真熱鬧啊,平時很少出來玩,雖然今天玩的很累,但還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的很開心!
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篇5
今天是國慶節的第四天了,上午爸爸媽媽陪我在家復習功課了,我把以前學過的拼音和數學在媽媽的指導下都復習了一遍,以前不會的東西,經過媽媽的指導我又學習了一遍,感謝媽媽的指導。
下午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一起去一家賣樓的地方,過去之后人很多,小朋友也很多,他們都在玩泡泡,我看見了有個姐姐讓我站在里面然后用一個大圈圈把我給套住了,就看見姐姐把大圈圈從泡沫里面提起來,然后就看見五彩繽紛的大泡泡把我給圍在了里面,感覺好玩極了,然后我一個人又玩了很多好玩的泡泡,媽媽還幫我拍了視頻,回來的路上我又看了一遍,感覺到今天玩的太開心了。
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篇6
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盛大的、舉國歡慶的節日——國慶節。祖國媽媽已經68歲了,在這里我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今年國慶節對我來說與往年不同,以前我每次都在家看著歡慶祖國的舞會,今年我要走上大街,看看別人是怎樣喜迎國慶的。
我和爸爸媽媽先來到了拱宸橋后面的文化一條街,街上彩旗飄飄,每家店鋪的門前都掛著飄揚的五星紅旗,顯得喜氣洋洋,光看著就高興!一些書店精明的店主借著國慶節打折促銷,使市民能買到便宜的書籍,學習知識,店主也可以賺錢,這真是一個一舉多得的好主意。還有一些書店還把一些關于建國的一些書籍放在了離門最近的書柜上,這樣我們一進門最先看到的就是一整片紅色,而且這些書籍還免費讓市民閱讀······看著這些豐富的活動不竟使我聯想起革命英雄的光輝偉業,也讓我想起了曾經用生命保護杭州的杭州三杰:岳飛、于謙、和張蒼水······
我們接著又去坐了運河上的游船,那條船很仿古,看上去十分典雅,是木質船。棕色木質船,船尾插著一面五星紅旗,看上去十分喜慶,鮮紅的紅旗在空中飄動,顯得特別耀眼??粗〈诤由蠟R起浪花,瞧著紅旗在風中隨風飄動,我的心中不竟感嘆起來:杭州,這座風景如畫的城市是來之不易的。先輩們揮灑了多少汗水才換的!我們長大也要去守護這杭州!為杭州的建設出一份力!
通過這次去運河一行,它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一路上我不僅從街上體會到國慶的那種喜氣洋洋的氣氛,我也從船上領略到人們歡度國慶的興奮。我對這一行的映像非常的深刻。
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篇7
快樂的中秋節剛過去,又迎來了大家期盼已久的國慶節,在這個全國歡慶的日子里,我還要參加個晚會,我顯得十分高興。
晚上,老師帶領我們去化妝,我們化好妝來到廣場,哇,廣場上可真熱鬧啊!那里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在這絢麗多彩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我們大家都各自做好了準備,晚會開始了,隨著歡快的音樂,我們大家跳了起來,跳了一會兒,我就把緊張的心情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我們一跳完,臺下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老師也說我們跳的很好,我們大家心里都甜滋滋的,隨著晚會的進行,眼看就要結束了,我的心里還真有點舍不得呢!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真希望時間能夠永遠停留在這一刻,同時,我也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有了您才會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祖國萬歲,愿你更加富強美麗!
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篇8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國慶節到了!國慶節是一個舉國歡慶的日子,那天,媽媽帶我去公園玩。
一進公園大門,我就覺得節日的公園比往常更熱鬧,有的地方飄著彩旗,有的地方掛著氣球,來游玩的人都開心地笑著,人們都三五成群地簇擁著,用一個詞“人山人海”來形容,一點也不夸張。小朋友們一個個喜笑顏開,像魚兒一樣,在人群中穿來穿去,打打鬧鬧,毫不顧忌大人的擔心與呵斥。突然,我被一首優美的音樂吸引住了,我尋聲走過去一看,原來是打地鼠游戲機發出來的聲音。這個游戲看起來很簡單,只要打中一只地鼠就可以得一分,但是動作要快,等地鼠鉆進洞去就來不及了。我趕緊要媽媽投幣。這些地鼠真是太狡猾了,它們讓我手忙腳亂,打中了這只,那只溜了;擊敗了那只,這只又逃了。媽媽來幫忙了。我們母女倆一邊打,一邊笑,開心極了。在場的人們看著我們母女倆,都情不自禁地笑了。
此時,我們都沉浸在節日的熱鬧氣氛中……
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篇9
這個中秋節和國慶節里,別人回老家的回老家,可我去了鄉間玩了一趟。
早上一起來,我便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坐著車子去到鄉間的同學家去玩。過了一個小時之后終于到了鄉間了!
可是,我們到鄉間的同學家時,已經到了中午。我們便到稻田里轉了一會兒。稻田里,風光無限好,這時,我才發現原來,鄉間也如此美妙!
這時我也才發現原來屋子里的一條小狗也跟了過來。它一開始一直走在我們的后面一聲不響,當我的媽媽正在摘豆角的時候它居然跑的了我們前面了,到后來它又見我們不更上來之后又跑上了對面的馬路上不回來了。還是我和叔叔一起吧小狗給抱回來的。
吃完了飯,我又與小狗分享了我帶的零食,看著小狗吃的津津有味我也很開心。我又和小狗互相撓癢癢,我把小狗搞的都翻了身子,而小狗也不甘示弱也撓了我的腳,癢死了。
在中秋節和國慶節假日里這是我覺得最快樂的一天!
二年級國慶見聞的作文篇10
國慶節的一天,我們全家去車溪玩,進入風景區的大門,我看到了一只可愛的小狗,還有很多的游客,那里的風景真美麗。有綠綠的山、清清的水、還有水車、火紙制造、石磨、陶瓷加工、織布染色等傳統工藝和豐富多彩的土家歌舞。我親身體驗了怎樣做陶器,在手工藝人的指導下,我學做了一個筆筒,并刻上了我的名字,我還踩了水車、知道了傳統水車的作用和原理,了解了傳統的造紙方法;我還騎了馬,欣賞了蓮花洞、小小水簾洞的風景。
今天的一天是我快樂的一天,我不但觀看了美麗的風景,而且還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風情,還有快樂體驗,真是快樂多多,收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