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開講啦觀后感學習心得
《黨課開講啦》這個節目是面向世界更多人,將更多中國好故事講出來的重要平臺,是講述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史、凝聚青年紅色力量、自我精神洗禮的思想前沿陣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黨課開講啦觀后感學習心得7篇,以供大家參考!
黨課開講啦觀后感學習心得(精選篇1)
百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與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始終高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等品格,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行穩致遠,在造福人民的征途上披肝瀝膽,在社會變革的進程中勇于擔當。
百年來,我們黨逐步弄清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革命向何處去”“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課題,在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問題上正本清源,為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百年來,我們黨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與時代特征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進程,在不同歷史時期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理論,堅持人民立場,堅持實事求是路線,堅持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同時以寬廣視野和長遠眼光認識和把握當代中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理論上不斷作出新的概括與創造,是堅持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光輝典范,譜寫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
黨課開講啦觀后感學習心得(精選篇2)
百年奮斗路,啟航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起了為人民謀福祉的初心使命,帶領人民向著光明一路走來,一路輝煌。在10月16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黨課開講了》第一期《黨的光輝歷程》,在中央電視臺一套節目開播。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為我們回顧了黨的光輝歷程,闡明了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永遠銘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曹妃甸區職教中心黨總支按照區機關工委、教育體育局黨組安排,周密組織三個支部所有黨員教師在家中收看了本次黨課。
謝春濤從中國共產黨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成就入手,通過大量實例、數據,深刻詮釋了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永恒主題,全面解讀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和歷史性貢獻,深刻闡明了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系統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正如謝校長擲地有聲的那句話,“一百年來,我們黨回答了很多問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來沒變過!”無論是歷史還是當下,中國共產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他倡導廣大黨員要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銘記黨的光輝歷史,賡續紅色血脈,行穩致遠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黨的光輝歷程給了我們前進的勇氣和動力。黨課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學習現場氛圍濃厚,青年黨員的成長讓我們感受到新一代青年人的堅定信仰,“如果信仰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大家心中。身為黨員教師,大家紛紛表示更應該立足本職,牢記立德樹人的責任所在,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弘揚“厚德勤學,匠心筑夢,技能報國”的學校精神,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課開講啦觀后感學習心得(精選篇3)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前赴后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集中體現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
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三是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__,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中國共產黨永遠值得自豪的偉大成就,也是中國人民永遠值得銘記的偉大成就。
黨的歷程全面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價值觀、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觀,對全黨深入貫徹群眾路線提出新的要求。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真誠服務群眾,多辦得人心暖人心的好事實事,著力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讓人民共享文化改革發展成果。要緊緊依靠群眾,把群眾實踐創造作為推進工作的源頭活水,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第一標準。
著眼于繼往開來,我國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記住黨的歷程,將黨銘記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一定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把理論化為實踐。作為教師把立德樹人把在首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黨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黨課開講啦觀后感學習心得(精選篇4)
頂天立地胸懷偉業,奮勇前行不負人民。“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號召,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發揚下去。在神州歡慶、天地同歌的日子里,我們致敬黨的生日,汲取勇氣和智慧,從偉大建黨精神中匯聚前進動力。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一路櫛風沐雨、砥礪奮進,從未忘記“我是誰”。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鐵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發展突飛猛進、捷報頻傳。在革命、建設、改革發展實踐中,鐵路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聽從黨的指揮,先后形成了“二七”精神、“毛澤東號”精神、青藏鐵路精神、成昆鐵路精神等一系列具有鐵路特色的精神,熔鑄了鐵路人始終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紅色基因。從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到完成“四橫四縱”鐵路線建設,再到走向“八縱八橫”的遠大圖景,黨中央的指示明確有力,軍民齊心,開山架橋,鐵路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奏響了中國鐵路建設的奮進樂章。步入高鐵時代,我們起步晚、技術落后,幾代鐵路人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上的世界性難關。今天的中國高鐵,“超級工程”比比皆是,“世界冠軍”屢見不鮮,實現了從追趕到引領的歷史性跨越。中國鐵路,是一張國家的“名片”,更是一面歷史的“鏡子”,照射出中國鐵路人在黨的領導下永遠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激發出永遠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蓬勃力量。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一貫赤子情懷、始終如一,從未忘記“為了誰”。“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中國鐵路人永遠聽黨話、一直跟黨走,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印刻著在共產黨領導下無私奉獻、忘我奮斗的堅實足跡。新冠疫情期間,黨中央一聲令下,鐵路人聞令而動,人員物資星夜馳援,運送了大批防疫用品、生活物資,以及援鄂醫護救援人員,為打贏“武漢保衛戰”創造了有利條件。高鐵時代,全國81對“慢火車”仍然堅持開行,以低廉的票價、站站停靠的服務滿足著落后地區的民生需求,傳遞著“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堅定信念。中國鐵路一路走來,有雷厲風行的“快速度”,又始終不忘“慢溫情”,努力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黨旗引領未來,書寫交通強國新篇章。“黨的號令”如定海神針,“為了人民”似沖鋒號角,中國鐵路的未來無比輝煌。近些年來,生產發展了,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人們更期盼一張織得更密更安全的現代化交通網。中國鐵路人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張張藍圖繪到底,讓1小時、2小時、3小時高鐵出行圈逐步形成,更完善、更先進、更優質的鐵路“新基建”發展布局呼之欲出。從“閃著淚光的事業”到“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在持續攀升,中國鐵路也將在“人民需求”的驅動下,創造出更多更大的輝煌成就。
風雨百年砥柱人間,交通強國開創未來。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進動力,兩百萬鐵路人與全國人民一道,“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永遠弘揚偉大的建黨精神,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攻堅克難,迎接這個充滿莊嚴感和自豪感的偉大歷史時刻!
黨課開講啦觀后感學習心得(精選篇5)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振衰微于亡國滅種之際,救萬民于水深火熱之中,建共和于革故鼎新之時,興百業于一窮二白之上,倡改革于曲折前行之途,成小康于砥礪奮進之中,煌煌然成復興之大氣象……”回望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堪稱偉大。
從當年“紅旗到底打得多久”,到今天“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精神的種子里,蘊藏著我們“從哪里來”的基因,更標定我們“走向何方”的路標。因此,我們要讀懂偉大建黨精神,掌穩前行之舵,砥礪奮進新征程。
以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目標“鑄魂”。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建立,為增進中國人民福祉而奮斗。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民族復興的信心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篤定與堅持。在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的支撐下,中國共產黨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無論前方還有多少“婁山關”“臘子口”,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總能為黨員干部點亮前行的“明燈”,指引中國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以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責任“強心”。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決非為一衣一食之自為計,而在四萬萬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足以自樂,而在四萬萬同胞之均能享安樂也”。為此,彭湃拋棄“鴉飛不過的田產”投身革命,俞秀松立志“做一個有利于國、有利于民的東南西北的人”,鄧中夏在獄中堅信“為了勤勞大眾的利益而死,雖死猶生,比泰山還重”……中國共產黨人深厚的人民情懷、強烈的使命擔當,挺立起中華民族的脊梁。無論當今世界如何變,黨員干部將永葆赤子之心、砥礪復興之志,堅定報國為民的純粹破浪前行。
以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力量“奮進”。百年黨史是一部艱苦奮斗史。開天辟地,從來是九死一生;改天換地,注定會風雨兼程。多少革命先驅義無反顧、無怨無悔,哪怕付出寶貴生命;多少中國共產黨人滿腔熱情、百折不撓,始終站在攻堅克難最前沿。正是有中國共產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一腔熱血,“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英豪肝膽,讓中華民族從“一窮二白”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開啟新征程,即使沒有了革命年代的殘酷戰爭,但是面對國內外新矛盾新挑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永遠都是黨員干部的精神坐標,引領奮進前路。
以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忠心“聚力”。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沒有被困難壓垮,沒有被任何敵人打敗,靠的就是千千萬萬個黨員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凝聚起磅礴的力量。無論是反貧困、建小康、斗洪峰,還是戰疫情、化危機、應變局,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將對黨忠誠貫徹到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斗爭中,蓄積“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性,砥礪“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品格。今天我們正處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時刻,要想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更加需要黨員干部堅定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忠心,發揮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寫好“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新篇章。
追根尋源頭偉大建黨精神,將助力黨員干部培“根”鑄“魂”,知其所來、明其將往,向著新征程闊步前進。
黨課開講啦觀后感學習心得(精選篇6)
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斗,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經濟管理系學生會組織各班于10月31日晚8點觀看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播出學習由楊鳳城主講的《黨課開講啦》第三期——《黨的偉大成就》。“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人均GDP是多少?”節目主講人楊鳳城教授首先提出這一問題,再與如今的GDP相比較。讓我們了解中國快速的發展,讓我們明白這些發展這些變化都離不開我們偉大黨的努力。再通過上海自貿區浙江下姜村的事例詮釋“共同富裕”這一偉大目標。
黨的百年,是人民英雄浴血奮戰、前仆后繼的一百年,是中華民族頑強拼搏、奮勇前行的一百年,也是青年一代接力傳承、持續奮斗的一百年。在楊教授解答“與一百年前相比,中國共產黨面對的考題是更難了還是更容易”這個問題時,明確提出如今的中國已具備抵御國際風險的實力,能夠經受更大的風險和考驗,這說明在黨的帶領我國綜合國力得到顯著提升。我們要毫不動搖的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參與黨史學習,以史為鑒。希望同學們在學習黨課的道路上不斷充實自己,為自己的理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黨課開講啦觀后感學習心得(精選篇7)
10月16日晚,在家觀看了中央一套《黨課開講啦》,聆聽了謝春濤教授關于黨的光輝歷史的一堂黨課,深切的感受到我們黨從嘉興南湖上的一只小船,經過百年風雨洗禮,成為一艘無懼驚濤駭濤的巨輪。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戰勝了新冠疫情,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人民的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指數直線上升。同時也加深了對“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這32個字的理解。作為一名高新人,我們要時刻以偉大的建黨精神激勵自己,傳承紅色基因,在高新區新一輪發展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一是要提升政治擔當。一百年來,我們共產黨人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多少革命先輩付出了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強大的祖國,屹立于世界東方。《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描述的是一個在美西戰爭爆發時,美國總統麥金萊必須立即與古巴島的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將軍取得聯系的故事,安德魯·羅文,沒有任何推諉,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完成了這件“不可能的任務”。這些很值得我們學習,區黨工委、管委會對高新區發展謀篇布局,我們能做的就是落實、執行,不講任何借口,去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去為高新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擔當作為。
二是增強工作責任感。每個人都是高新區的一員,正是因為有高新區這個廣闊的平臺,我們每一位才有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們要珍惜機會,發揮自身所長,在各自工作領域發光發熱。《三國志·蜀志傳》中講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我們日常工作中,有時會出現文稿有錯別字、漏字,溝通銜接上有小誤差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看似無足輕重,實際上就體現了一個人的責任感和工作態度。“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
三是要保持干事創業熱情。其實,我們每一個干部職工都是高新區這艘船上的一顆螺絲釘,工作崗位各有不同,有的是在招商引資一線,有的是在項目建設一線,有的是在后勤保障一線,分工不同,但在高新區奮進前行的道路上,每顆螺絲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組宣部牽頭負責的人才工作,在園區發展中就十分重要。人才是第一資源,做好人才工作,釋放人才活力,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服務優,人才留;人才留,產業興。我們要在日常點滴之間,細枝末節之中,關心人才,提供精細化、一站式的服務,不斷優化人才服務環境,讓人才打心底里愿意留在高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