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湄公河行動觀后感300字
《湄公河行動》高度還原了“湄公河慘案”發生前后中國人民警察以身犯險,深入虎穴,為犧牲的十三位中國船員找回公道,搗毀金三角地區販毒集團的故事,《湄公河行動》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高度還原案件過程,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精彩的電影。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三年級湄公河行動觀后感3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三年級湄公河行動觀后感300字(篇1)
《湄公河慘案》案發近5年后的今天,鄂托克旗交通運輸局同事們一起走進電影院觀看當年震驚世界的慘案。我本人無法想象甚至不敢去相信這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情。就無法想象在那樣一張看似溫文爾雅的面孔之下竟然隱藏著如此骯臟、丑惡、陰險、狡詐的心靈。 當看到因毒梟迫害而肢體殘缺的普通百姓時,你會無比慶幸且感恩此刻的生活, 當看到制服上的五星紅旗時,你會油然而生寬慰與心安。
人們總覺得戰爭離自己太過遙遠,但事實是它從未停止過罪惡的步伐,我們從小被教育五星紅旗是用無數革命先輩的熱血染紅的,而事實是,不僅如此,此時此刻,我們所度過的每分每秒的和平安定生活,都是在當今的“和平年代”無數不知名的戰士以生命為代價所成全的。我們沒有那么大的能力,去保證每一名同胞的安全。可是,我們有能力成為最好的自己。我們光明,中國便不會黑暗,我們自強,“那些人”便是下輩子都會后悔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敵!
這樣一部影片帶給我們太多的震撼與思考,我們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那些低劣的、虛假的事物終有一天會被評判能力日益增長的大眾所厭煩。 紀念在湄公河慘案中遇難的同胞們,致敬為此案的偵破付出力量的人們,緬懷在行動過程中英勇犧牲的戰士們。
我們,會更好!
中國,會更好!
三年級湄公河行動觀后感300字(篇2)
《湄公河行動》是十月初上映的,不過我直到十月的尾巴才去學校禮堂買了一張20塊錢的票(當然,順帶解決了一次形勢與政策活動)去觀摩一番。看完這部電影,我就簡單……講四點吧。
第一點,這部電影,一句話總結,是成功的商業化主旋律大片。再加一句話,就是公安部的戰斗力比中宣部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此為戲言)。
我昨天晚上觀看的時候,坐在身邊的女生不時發出驚叫和感嘆,可謂與主人公同呼吸;出來之后碰到室友(和他妹子),室友表示看這部電影“很累”,因為“情節緊湊”(當然,對于我這種一般不把動作戲當情節的人可能部分片段算不上緊湊)。
除去開頭結尾的新聞聯播畫風(我認為完全可以用人物對話交代事件和宣傳境外利益保護的觀點),就是“標準”的大片,基本做到了,把正面人物當人寫。所謂把正面人物當人(而不是當神)寫,就是他們也有家庭有缺陷有難言之隱,會受傷會失敗會死亡(雖然高剛最后也算開了一點微小的主角光環)。 除了最后高剛對糯卡的追擊略微有點主角光環之外(我很奇怪河上那場戲為啥只有一架直升機,出發之前可是有三架的…………)每次實戰行動,都是團隊間的戰術配合,不顯擺單兵作戰能力;甚至耐著性子演戲設局一步步引誘糯卡團伙入甕(雖然失敗了),可謂有勇有謀,不是單純刺激腎上腺素;毒販持刀斧揮向高剛,高剛專打要害,兩下搞定,絕非為打而打。雖然高剛私闖毒梟老巢救人質,方新武給毒販上私刑逼供差點鬧出人命不知道是不是對以往警察形象的矯枉過正,不過顯然是符合藝術真實(至少是對觀眾而言的真實)的。(生活的虛假可以處理成藝術的真實,比方說我有同學寫了一篇她那個實際上對她很溫柔的爸如何“苛求”她的記敘文,在一大票議論文中脫穎而出拿到高分;生活的真實也可以處理成藝術的虛假,比如……部分人眼中的《沖出亞馬遜》。)
當然,這部電影也是有缺陷的,最明顯的缺陷就是對反派頭目糯卡的塑造:電影中都提到了糯卡是坤沙投降之后二十余年金三角的毒王,換句話說,人家領導根據地建設二十多年,怎么著也是有幾把刷子的,然而電影中活脫脫就是一自大狂,臺詞的主要內容是抒發自己的狂放,看不出任何智商。影片中他控制根據地的手段主要就是毒品和武力強制,換而言之就是純靠恐怖統治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然而真這么干的羅伯斯庇爾和波爾布特都撐不了那么久,一來會有外敵入侵,二來這種統治結構并不能阻止集團內部的火并——尤其是頭領只有影片中的糯卡表現出來的那種智商。
第二點,真實的“糯卡”是怎樣運作自己的根據地的呢?
“糯康為了在當地生存發展,獲得當地居民的支持,經常拿錢出來賄賂當地的基層軍人、警察和‘村干部’,與當地的老百姓稱兄道弟。糯康集團施以小恩小惠,看哪里橋塌了、路壞了,就拿錢來修。一來二去,就得到了當地人的信任。一旦有要抓糯康的消息,都會有人給他通風報信。”
上述描述充分說明,群眾工作并不是共產黨人的專利。事實上,經營基層根據地的事情,共產黨做過,中情局的綠色貝雷帽做過(越南戰爭前期訓練南越前線村莊民兵防止越共游擊隊滲透),糯康做過,將來還會有人做。大概是影片中糯卡建設根據地的手段太過拙劣,又顧及國際觀瞻,沒法表現出根據地建設的威力。實際上,中國警察作為“外國人”攻入根據地,面臨的應該是當地官員,居民組成的嚴密的監視網,情報網,“人民戰爭”,而不是僅僅有幾個隨主要反派行動的娃娃兵。當然,這也充分說明了,成功的軍事斗爭離不開成功的政治斗爭,成功的政治斗爭離不開成功的經濟斗爭——不然為啥方新武要去幫曾經被糯卡脅迫的居民搞茶山,替代種植?
第三點,真實的湄公河行動與其說是中國公安的特種作戰,不如說更多的是外交手腕的成功:中國設法讓四國聯合指揮部將糯康逼入老撾(社會主義好基友),然后從老撾警方手中順利提走糯康(如果糯康是在與中國有各種瓜葛的緬甸或者殺良冒功的泰國被捕,指不定又要有多少波折)。也就是說,這部電影是精彩的動作大片,但是如果更加依據真實,其實應該拍成中國干警和外事人員們縱橫捭闔,折沖樽俎的燒腦片(當然能不能拍的出來那就另說了)。
最后,整個湄公河事件反映出的中國境外利益保護問題,其實算得上是新時期隨著中國海外利益擴展越發突出的新問題了,事實上湄公河出事之后此地的貿易不說一落千丈起碼也是大受影響,不少中國船員都鬧著要回去,實在不想拿命換錢,直到首犯被抓湄公河才逐步恢復往日的繁榮——很遺憾,這點在影片中似乎沒有很好表現,雖然“還中國公民一個清白”比“保護中國在該航道的貿易利益”聽起來更加偉光正,但是后者明顯更加真實,公安部領導不方便公開說,可以安排商務部領導私下抱怨嘛!
呃,拉拉雜雜說了這么多,卻似乎又什么都沒說透……就這樣吧。
三年級湄公河行動觀后感300字(篇3)
這是一部反映中國警察跨國緝兇的電影,真實彈的干,很酷,很威風。
電影有真實的事件做背景,中國商船確實在湄公河上遭到毒犯的洗劫,十多個船員通通被殺害。那些罪犯心性之殘暴,手段之狠毒,確實是一種沒有人性的表現。泱泱大國,怎能坐視國民在多國共有的湄公河流域被壞人隨意殘害?采取行動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何況我國是湄公河流域里最強大的國家,不可能忍氣吞聲,什么都不做吧!?
電影故事可能有點夸張,火暴場面也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是,通過這部電影,我覺得是中國向外界傳達了幾個信號:
一是中國人權是不可侵犯的;
二是中國政府有能力保衛護自己的公民或旅外僑民;
三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即便其他國家在工作配合與情報共享等方面不那么積極的提供幫忙,我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資源和情報系統達成想要的目的;
四是對那些再可惡、再強悍的罪犯,不管你躲到天涯海角,我們都有能力和實力抓住他們,并給與他們應有的懲罰。
我看了這部電影,感覺真還有點提氣兒,心里挺自豪的。中國強大了,平時還是比較低調,從來不炫耀武力,這次高調出擊,跨國去抓捕那些殺害中國人的毒犯,可能也有點其他方面的考量。不是我們不能打,而是我們不想擴大事態;如果非要動手,我們從沒有怕過誰!
三年級湄公河行動觀后感300字(篇4)
《湄公河行動》的故事是根據發生的“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編,電影中的人物全部以“湄公河大案”中的真實罪犯為原型作為基礎來呈現出的。據說,為了最大程度接近真相,工作人員把金三角慘案制造者“糯康”的庭審過程作為拍片參考,并深入“金三角”考察環境,甚至為了探秘當地的毒品交易,主動接近與毒品有過接觸的人。拍攝時期,該片首次拿到“境外持槍”許可,公安部為本片的道具、裝備提供了極為有效的支持,可以說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反毒品大片。
糯康因中國商船不肯交保護費與緬甸方面曾征用中國商船攻打販毒團伙老巢等原因一直對中國船員懷恨在心,所以,才發動了一起讓人驚心動魄的慘案。
10月5日,“華平號”和“玉興8號”兩個漁船被糯康手下分押到泰國清萊府清盛縣央區清盛湄賽路一果樹處停靠,商船被拴到樹上,他們將13名中國船員殘忍殺害,然后拋尸入水后乘坐快艇逃離。事后,糯康對手下進行了訓話,要求千萬不能說出去,誰要說出去不但自己死,連子女也不會放過,最后給每個人發了1萬泰銖以及一部分毒品。
案件發生后,經過10個月驚心動魄的追捕,糯康及兩名手下在老撾孟莫碼頭被警方抓獲。“范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終于兌現了。
在金三角一帶,糯康被當地武裝分子稱為“教父”,他掌控著“金三角”地區最大的非法武裝販毒集團。并殘忍的訓練了一批童子軍作為殺人武器,情節極其惡劣。
面對作品中主人公的正直表現、以及拿出正義之劍的形象,進而看到還原真相的那份閃亮。而我們,不僅僅因為它是警匪題材便去關注和分享,更多的時候,想必是讓我們看到了那個發出溫度的正義情感。更讓我們看到了公平、正直、勇氣與果敢!
正義必勝!鏟除邪惡!
三年級湄公河行動觀后感300字(篇5)
憑著好評如潮,近日,去看了電影《湄公河行動》,確實撼動人心。盡管事件已經過去多年,但隨著電影的還原,自己仿佛也置身其中,感慨萬千。
國之美,在于水,水曰潤下。該片從13名中國公民在境外遇害為引線,到國家組成此次案件的特別行動小組,以高剛為隊長,潛入金三角查明真相,揪出案件的真實幕后黑手。彰顯出維護國民生命安全、捍衛國家尊嚴的強國形象。擁有一個中國籍,我們的國家便不會丟下任何一個公民。所以,當海外華人在湄公河,在巴基斯坦……遭遇危難的時候,第一個站在你身后的永遠是你的國家,一個不斷崛起且有足夠強大的能力保護自己公民的國家。
國之美,在于火,火曰炎上。“力服不能久,心服方為上”該片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直奔主題——抓糯康!并且必須是活捉,要抓到中國來審判,死了就沒意義了。這種在世界上的重大影響遠遠高于一個死人,中國在告訴全世界“犯我中華。雖遠必誅”
國之美,在于木,木曰曲直。在《湄公河行動》中,我國從接到消息、核實情況到安排部署,反應之迅速。面對矛頭指向中國運毒、顛倒是非的輿論,我國更是挺身而出,成立特別行動小組并提出建立中老緬泰四國聯合護航機制,務必還遇難同胞一個清白,還中國一個清白。
國之美,在于金,金曰從革。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的科學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對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湄公河行動》中我國在衛星定位追蹤及無人機方面的應用,已經直接反映出科技成果在軍事領域的重大意義,同時也從側面展現出我國在科技領域的日新月異。
國之美,在于土,土爰稼穡。土為萬物之母。作為毒品罌粟是利益產物,讓我們感受更為震撼的是小孩, 影片中多次出現小孩,眼睜睜看同伴死亡的小孩,吸食毒品的小孩,眼中有殺氣熟練地開槍殺人的小孩,做人肉炸彈的小孩,還有特殊的,高隊的女兒,這樣的對比很出色。最可怕的正是人性泯滅,最純真的孩子成了最可怕的工具。而我方警員開槍時眼中的無奈,危急時護住這些孩子,表達了人性的關懷,這是一種高尚的視角,也是呼吁,還表達了對英雄們舍小家為大家的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