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兒女》觀后感個人領悟
《家有兒女》是一部喜劇,主要是講了一個在北京生活的重組家庭,三個孩子與父母、老師與同學之間有趣的事,就像我們在平常生活中正經歷的故事一樣。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家有兒女》觀后感個人領悟,希望大家喜歡!
《家有兒女》觀后感個人領悟【篇1】
觀看《家有兒女》這部電視劇后,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快樂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旁。
一位媽媽帶和她的兒子劉星,一位爸爸帶著他的兩個孩子夏雪和夏雨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無論發生了多大的事,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他們總是笑著去面對,最后快樂地去解決。它沒有過多的說教,看完后卻能讓人明白如何輕松愉快地去處理家庭矛盾,如何跟孩子相處。
確實,有這樣一個家是幸福的,有這樣的父母是幸運的。其實想一想,我也是很幸福的。我有有一個勤勞、溫柔,對我百般體貼的媽媽,還有一個愛笑的爸爸。他們把我當掌上明珠來對待。可任性的我總是認為我不快樂。當爸爸給我買了18色水彩筆時,我一個勁地嚷道:“我要24色水彩筆,我要24色水彩筆!”當媽媽要我練古箏時,我總是那樣不配合,從來都不認真去練,害的媽媽只好想各種方法來激勵我。正是在媽媽的激勵下,現在的我的古箏水平已經達到8級啦!還獲得了許多獎項呢!細細想來,爸爸媽媽為我付出實在太多了,我每一刻都是快樂無比的,不是嗎?
快樂如花一般散發著清香,快樂如蜜蜂一般在花叢中歡樂采蜜。快樂無處不在,如同空氣一般。
《家有兒女》讓我感到快樂,你呢?
《家有兒女》觀后感個人領悟【篇2】
同學們,你們一定看過《家有兒女》這部電視吧,你們覺得它好看嗎?我也看過,而且看了不下三遍。
其中有一集講了這樣一件事:夏雨期中考試數學考了十分,坐在路邊哭泣,心想:完了,回家老媽非打死我不可。劉星看見了,問小雨怎么了。小雨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劉星聽后,連忙從書包里拿掏出紅筆,在十后面加了一個零,神氣地說:“瞧!十分變成了一百分。”小雨揉揉眼睛,拿起卷子,高興地回家去了。
看到這,剛開始我被劉星的聰明逗得哈哈大笑。可笑后仔細想想,覺得劉星這樣做太不應該了。小雨考了十分的原因是因為他上課不認真聽講,沒把知識記在心,是學習不好造成的。只要以后上課不開小差,認真聽老師講課,學習還會進步。可把10分改成100分,就不單是學習不好,還欺騙了媽媽,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不誠實的孩子。即使騙得了媽媽的表揚,那也不是自己用真正的本領換來的,自己會好受嗎?而劉星作為哥哥,更不應該幫著弟弟欺騙媽媽,而應該幫助小雨找出題錯的原因,幫助他改正,讓他不但要做一個學習好的孩子,而且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我們現在正處于和小雨一樣的年齡,一樣的學習環境,如果我們不認真讀書,成天光想著玩,到頭來也會落得跟小雨一樣的下場。那樣,我們只會得到別人的嘲笑。
《家有兒女》觀后感個人領悟【篇3】
《家有兒女》這部電視劇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感觸頗多,今天我也來說說觀后感吧!
《家有兒女》采用重組家庭作為故事展開的平臺。主人公夏東海曾跟隨前妻到美國陪讀工作,離婚后帶著7歲的兒子夏雨歸國發展,并與在國內長大的女兒夏雪團聚,后與某大醫院的護士長劉梅結婚,劉梅也曾離異,并帶有一子叫劉星。本劇的主要故事就發生在這個特殊家庭中,夏東海和劉梅的共同特點都是富有愛心,關心孩子的成長,期望“整合”兩人的愛心和智慧,培養出快樂生活的下一代。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姐弟仨,盡管血緣各異,年齡層次不同,倒也相處得猶如親生一般。不過由于三人生長環境的迥異,使他們有著迥然的個性和愛好,所以爭執在所難免。三人時而團結一致,聯手對付難纏的父母,時而又會相互爭斗,爭取自己的權益。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這一家五口,由于性格各異、習慣各異,孩子和父母之間、孩子們中間、父親和母親中間,難免有爭執和沖突,再加上他們的爺爺、姥姥、生父、生母時常介入,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情趣連連。在形式風格上,該劇喜劇色彩濃郁,人物語言幽默詼諧,富有個性,劇情讓人忍俊不禁,在不知不覺中,將觀眾帶入捧腹大笑的情境。
劇中人介紹:
夏東海:一個知識淵博,和藹可親,通情達理的好爸爸,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好,他的教育方法與眾不同,就是與孩子“打成一片”去傾聽三個孩子的心聲,他很會為小孩子著想,孩子做錯了什么事,只要能改正錯誤,他都會寬大處理,既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讓孩子感到慚愧,更能主動改正錯誤。
劉梅:是個標準的“刀子嘴、豆腐心”母親,她很賢惠,做飯,洗衣服,擦地,樣樣都行,她為全家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她每次說要打孩子,可總是嘴上說說罷了。她從學習到生活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三個孩子,但她又很嚴厲,無論誰做錯了事或出現了什么問題,只要是被她知道了,都不會輕易放過,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她對這個家付出的愛是不可估量的。
夏雪:聰明又漂亮,活潑又開朗。她學習認真,成績優秀,是很多小女孩的偶像。她有著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毅力,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劉星:一個頑皮鬼,他學習成績不好,上課睡覺,搞小動作,經常考試不及格,平日里調皮,愛搞惡作劇,闖禍次數最多,比如:撞壞玻璃,打破別人的鼻子等等。他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眾人皆知的“搗蛋大王”,老是給爸爸媽媽惹麻煩,搞得爸爸媽媽暈頭轉向。不過他對同學的大度,對朋友的熱情,仗義,也是男孩子必須學習的。
夏雨:是一個可愛又天真的小弟弟,說起話來還時不時的擺出一副“小海歸”的模樣,他最喜歡學哥哥,姐姐的樣,經常會鬧出一些笑話來。他還愛打小報告,是爸爸媽媽的小間諜。他雖然沒有劉星的滑稽,沒有夏雪的聰明,但是那個貪吃的樣子也是讓人感到很可愛的。
整體感覺它雖然沒有過多的說教,但看完后卻能讓你明白許多道理,知道應該如何輕松快樂地處理各種家庭矛盾,如何去與孩子相處。比如其中有一段劇情是這樣的:
由于劉星“生在福中不知福”,還有一種逆反心理。有一次,他因為反對媽媽不讓他畫畫,被媽媽趕出家門,然后劉星就非常氣憤,在外邊生媽媽的氣,還在同樣“遭遇”的小女孩的支持下畫了三幅畫。
第一幅畫的是媽媽瓷牙咧嘴地打他,第二幅畫的是他被媽媽趕出家門,第三幅畫的是劉星孤苦伶仃一個人在外流浪。這時爸爸過來了,看見他畫的那幾幅畫,先是表揚了他一番,說:“你畫的漫畫非常好,可以上雜志呢!但是你這上面畫的是什么呀,是不是應該給它起個名字呢?”劉星說:“我就給它起一個—————更年期的媽媽”然后他爸爸就笑了笑,說:“如果你起這個名字,那你的畫里邊就少了一副圖畫,還是我幫你補充一副吧。”接著爸爸拿起畫筆就在上面補充了一幅“媽媽偷偷流淚”的圖。
劉星很是奇怪,為什么爸爸要補充一幅媽媽在哭的圖呢?他就問爸爸:“爸爸,這幅圖里邊不是在說媽媽在鏡子面前哭嗎”爸爸對劉星說:“是啊,這幅圖是在說你媽媽在鏡子面前哭呢!你媽媽在每次打完你后,總會一個人在鏡子面前哭上老半天呢!”劉星終于明白了媽媽是很愛他的。
我覺得劇中的主人公夏東海這個爸爸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好,即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讓孩子懂得了道理,作為家長應該學習一下夏東海,我希望自己以后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能像他一樣。
《家有兒女》觀后感個人領悟【篇4】
家有兒女這些天我都一個人呆在家里,看電視連續劇“家有兒女”。
我給你們說一說劇中的角色吧:媽媽劉梅—宋丹丹扮演;爸爸夏東海—高亞鱗扮演;夏東海的大閨女小雪—楊紫扮演;夏東海的兒子小雨—尤浩然扮演;劉梅的兒子劉星—張一山扮演。
我最喜歡劇中的劉星,我覺得他又滑稽又可愛,他雖然不愛學習,成績差,但是有時有點小聰明,歪點子很多。
有一次,他歷史考試得了100分,家里人全都不相信他。每個人給出一道跟歷史搭邊的題目,他們想考考他。結果,他都答不上來。最有趣的兩道題是,劉梅問他:“孔子的老師是誰?”他想了想,回答說:“是鉆子,沒有鉆子,那里來孔子!”夏東海問他:“你口口聲聲說自己比竇娥還冤,那你給我們講講竇娥的故事!”劉星問:“竇娥!竇娥是誰?”
最后還是夏東海還了他清白。原來是劉星的親爸爸胡一統給他買了一套《三國演義》的游戲軟件,那段時間他一直都在玩那套游戲軟件,所以他對三國的這段歷史很熟悉,考試時才會得100分。就說到這里吧,“家有兒女又開始啦!”
《家有兒女》觀后感個人領悟【篇5】
每天都在收看教育臺的《家有兒女》,因為它貼近生活,演員演得形象逼真,所以我一集不落,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幾個主人公:劉梅、夏東海、夏雪、夏雨和劉星,因為他們是個重組家庭,所以有三個孩子,特別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又機靈又調皮,“不務正業”的兩個小男孩:劉星和夏雨。
記得在第一部中劉梅給劉星請家教的那集:劉星為了逃避家教,想盡一切辦法想把那個老師給轟走,當爸爸夏東海找衣服找不找了,讓媽媽劉梅幫著找時,趁這點時間,流星想出了自以為“特高招”的計謀:他從廁所里拿來毛巾,在毛巾上灑上辣椒粉,還拿來一個杯子從冰箱里拿出獼猴桃汁,再在里面放上芥茉油,這時門鈴響了,劉星立即裝成很用功的樣子,裝模做樣在一心一意地做題目。當老師口渴時,把水給老師一喝,頓時見老師口吐長舌,一臉苦像,老師搖了搖頭,走了。劉星高興極了,又瘋又叫,一蹦三尺多高。看完了這個故事,我哈哈大笑。
我從中學到了許多的道理:劉星雖很調皮和機靈,還有一些小聰明,但他都不用在學習上,就不能象他姐姐夏雪那樣努力地用功學習,如果他的聰明全都用在學習上,那他的學習肯定會在班上名列前茅的,這一點也是我要改進的,而他對同學的大度,為人熱情,助人為樂,坦誠也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