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兒女觀后感
在《英雄兒女》影片里,“為了祖國,向我開炮”讓影片到達了高潮,也讓“生命誠可貴,祖國價更高”的精神得到了完美詮釋,即使粉身碎骨,但為了祖國和平發展的崇高目標,主角王成心甘情愿。那么你知道《英雄兒女》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英雄兒女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英雄兒女觀后感(篇1)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經典的老電影——《英雄兒女》。
這部影片是由巴金爺爺的小說《團圓》改編而來的。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并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英雄兒女》觀后感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這才知道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朋友王復標的兒子。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后雙方失去了聯系。
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并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后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后,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影片的經典片段——王成背著發報機,看到敵人已把自己包圍,對“延安”說:“為了戰斗的勝利,向我開炮!”然后就拿起一個爆破筒,拔掉導火索后英勇地跳下陣地,與美國鬼子同歸于盡。
看完電影,我的感受很深。戰士王成英勇頑強,不怕流血犧牲,雖然中彈了,但對美國鬼子的仇恨讓他把疼痛放在腦后,繼續單獨與眾多敵人作戰,直至壯烈犧牲。
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有多少戰士在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光榮犧牲。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又有多少父母,兒女,妻子,在背后默默流淚……
英雄兒女觀后感(篇2)
星期五的下午,我們看了一場電影——《英雄兒女》,在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和王芳很勇敢,很有膽量,體現了當時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王成為了守衛陣地披著一身戰火,威武昂然的與美國鬼子英勇頑強的戰斗,他最后拼死一搏與敵人同歸于盡,就像歌里唱到的一樣:“一聲呼叫炮聲隆,翻江倒海天地崩;雙手緊握爆破筒,怒目噴火熱血涌,敵人腐爛變泥土,勇士輝煌化金星”“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王成雖然犧牲了,但他是為祖國而戰,為人民的幸福而獻身,他的英雄事跡鼓舞著戰士們更加勇敢的戰斗。像他這樣忘我勇敢、先人后己、舍生忘死的烈士,為祖國輝煌的歷史寫下了壯麗的篇章!正如法國作家大仲馬所說的:“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王成用自己堅實的胸脯保衛著共和國的安寧,人民的幸福,維護著民族尊嚴。
王成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做出的這一驚人舉動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心里不盡的為他自豪和落淚。我想,正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這樣的英雄兒女的獻身,才有了我們新中國的和平安寧;正因為有了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正因為有了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主義精神的發揚和傳承,才會有今天涌現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在航天事業中勇于獻身科學的楊利偉,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任長霞……我們應讓社會提倡這種精神。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戴著象征烈士鮮血染紅的紅領巾,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緬懷英雄,回報祖國!
英雄兒女觀后感(篇3)
《英雄兒女》這部電影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戰士王成雙手緊握爆破筒與敵人同歸于盡,戰死沙場。妹妹王芳含淚寫下《英雄贊歌》來歌唱英雄、贊美英雄,并發揚哥哥王成的精神為戰士服務,也走進了時代英雄的行列。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深深地被王成同志的英勇行為震撼了。
讓我最難忘的是主人公王成奮勇殺敵,最終壯烈犧牲的場面。只見王成孤身一人抵抗著像潮水一般向山上涌來的美國兵,不斷地用機槍向他們掃射,不時地將一個個手榴彈用力向敵人扔去。我在心里默默地為他捏了一把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明白,要是守不住無名高地,敵人可就贏了這場戰斗,這將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帶來多大的損失啊,可王成你一個人能行嗎
王成一面打擊敵人,一面用步話機指揮著我軍的炮火。“向我開炮!向我開炮!”他居然要把自我當成活把子!我感到我的呼吸都要停止了,我的眼睛眨也不眨了:他的子彈打光了,手榴彈也擲完了,赤手空拳的他就用石頭砸。幾個敵人已經爬上了山,可又被王成打退了!我內心在祈禱:王成,加油!加油!你不能倒下!支援的軍隊快來吧!
正在敵人蜂擁而上時,王成忽然發現地上插著一個爆破筒,立即把它拔了出來。只見王成一手舉起爆破筒,一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閃著火花,把那些美國兵嚇得目瞪口呆……他要干什么,啊,他不會要……還沒等我想什么,只見他縱身向敵群跳去,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震撼著大地,只見滾滾的硝煙彌漫著群山。英雄王成與敵人們同歸于盡了!
這次戰斗最終取得了勝利。可王成卻長眠在無名高地地上了。看到這一幕,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熱淚。
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學習時,請想想這完美的生活從哪里來;當我們在公園里安逸地曬太陽時,請想想這和平的日子從哪里來;當我們駕著小車馳騁在祖國美麗的原野時,請想想這現代化的發展從哪里來……這正是革命烈士犧牲自我的生命才換來的呀!“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熱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我們必須不辜負他們的囑托,成為當代中國的棟梁之才。
英雄兒女觀后感(篇4)
《英雄兒女》這部電影記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者們的英雄事跡。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愿軍某軍政治部主任王文清,意外地遇到了老朋友王復標的兒子王成,從而獲悉與自己失散了20--年的女兒王芳的消息。王成在一次戰斗中負傷,正在醫院養傷時聽說部隊要打大仗,傷未痊愈便跑回連隊請戰。戰斗打響了,為了堅守無名高地,部隊傷亡慘重,增援部隊一時又無法趕到,沒過多長時間,陣地上只剩下王成一個人。王成一人堅守陣地,消滅了無數進攻的敵人,為了消滅更多的敵人,他對著報話機向首長喊道:“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最后,在彈藥用盡,敵人再次進攻時,王成抱著爆破筒跳進敵陣,壯烈犧牲。 王芳知道后,十分悲痛。后來在一次演出中,王芳為了掩護一名炊事員,不幸身負重傷,被送回國內治療。不久,王芳返回朝鮮,知道了王文清是自己的親生父親。王文清鼓勵王芳要做工人階級的好女兒,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王成叔叔負傷請戰,始終沖在隊伍的最前面,不放過一絲機會。好一個“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王成叔叔英勇地倒下了,為了任務,為了使命,更是為了和平。他是我們民族的英雄!王芳也是好樣的,她為了他人而身負重傷,回國內治療痊愈后仍然不忘抗美援朝。他們愿意犧牲自己,換取勝利。這種無私的精神,這種無畏的精神,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驕傲!王成和王芳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這部電影中不僅體現了這一種革命精神,也表現出了骨肉親情的感人。
今后我們一定以這些英雄為榜樣,學習他們的精神,刻苦學習,勇攀高峰。我們還要懂得維護和平,發揚和平精神。祖國的未來需要靠我們來發展,我們一定要以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讓我們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做跨世紀的接班人!
英雄兒女觀后感(篇5)
以前的我對《英雄兒女》這部老電一影并不熟悉,但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了解了它。
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王成、王芳兄妹倆參加志愿軍,來到了硝煙彌漫、槍林彈雨的朝鮮戰場,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一同打擊美國侵略軍。哥哥王成在前線與敵人直接戰斗,妹妹王芳作為文工一團一員用歌聲和舞蹈鼓舞中朝人民的斗志。
一次,王成參加了保衛陣地的戰斗。戰斗十分慘烈,戰友們先后都英勇犧牲了,整個陣地上只剩下王成一人孤軍奮戰,但因為敵眾我寡,無法擊退蜂擁而至的敵人,此時,王成作出了一個我意想不到的決定:王成拉燃了最終一支爆破筒,毅然撲進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
王芳得知哥哥犧牲的噩耗后十分悲傷,但沒有只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化悲痛為力量,用自我的歌聲和舞蹈來鼓舞戰友們更加狠狠地打擊敵人。
王成寧為玉碎也不為瓦全,哪怕獻出自我的生命與敵人同歸于盡,也要守住陣地,決不投降。那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無比珍貴,深深地震撼了我。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是啊!千千萬萬個王成把他們的鮮血灑在了異國土地上,用他們那年輕的生命守住了陣地,保衛了祖國,這種舍生忘死保家衛國的英雄一精一神多么值得我們學一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