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朽觀后感500字
《開學第一課》是以“英雄不朽”為主題,圍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4個篇章,通過一個個英雄故事的真實講述,讓我們回顧歷史。那么你知道關于《英雄不朽》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英雄不朽觀后感500字,希望你喜歡。
英雄不朽觀后感500字(精選篇1)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就如同上了一節教育意義非常深刻的一課。節目用孫悟空的造型引出每一節的內容,很新穎。本課的主題是:英雄不朽。
第一課講的是愛國。首先請出的是秦怡老奶奶,她給我們講述了國歌歌詞是聶耳和金焰爺爺怎樣創作出來的,特別是那句: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新的長城,完全不是創作而是真實的戰斗過程,讓我們聽了更加覺得先烈們的偉大。還有東北抗日聯軍中的其中一位大家都熟悉的女英雄趙一曼。我看過《東北抗日聯軍》的電視,知道趙一曼為了祖國,受盡了日本鬼子百般的嚴刑拷打,卻始終鋼骨錚錚,不屈服,最終壯烈犧牲。還有一位在戰場犧牲的職位最大的將軍,就是左權將軍。他的女兒左太北奶奶在講述過程中,我也跟著幾次落淚。左權將軍犧牲的時候她才兩歲,而現在的孩子氣是多么的幸福,天天有很多的親人陪著,要什么有什么,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確實來之不易。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民族的解放,革命前輩們拋頭顱灑熱血,肝腦涂地,他們都是民族的英雄,他們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第二課講的是勇敢,在這節課中主要講述了王二小的'故事和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烈場面。王二小是我們少年兒童學習的榜樣。南京大屠殺死的30多萬的中國人更加讓我們對于日本的惡行永不能忘記,這是我們的國恥,更是日本侵略中國的證明。聽朱館長講南京大屠中每十二秒就有一個中國人被日軍人殺害,我是多么的悲痛,這讓我更加堅定的相信,少年強則中國強,只要勇氣不滅,就會迎來春暖花開,就能夠戰勝侵略;只要不怕困難,就能永往直前。
第3課講的是團結。1937年蘆溝橋事變后,日本的侵華戰爭就全面爆發,在這長達8-14年的抗戰中,我們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抵抗日本的侵略,美國和蘇聯的盟軍的加入,更加地讓日軍喪膽,最終在1945年的今天簽署了停戰協定。孫九宏爺爺講述了美國盟軍幫助我們,我們如何救護他們的故事。這恰恰說明了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任何時候,只要大家同心協力,為了共同的目標,互相幫助,一定會取得最大的勝利。
第3課的講是自強。肖江河爺爺是兒童團團長,那時的孩子都是十歲左右就幫助八路軍放哨站崗,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安危,知道國家在危難關頭需要大家貢獻自己的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唯有自強,才能無畏; 唯有自強,才能不被欺負。勇敢、堅定、自強不息。學習英雄主義精神,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強、自立,做祖國未來的主人。我們要帶著勇敢, 懷著希望前進!
英雄不朽觀后感500字(精選篇2)
幸福不忘英雄血??箲?年、傷亡3500萬人,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部最為壯烈、不屈不撓,為民族獨立解放而戰的英雄史詩,寫下了無數英雄故事,譜寫出一曲曲英雄戰歌。
抗戰時期,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出川抗戰的350多萬川軍,有64萬多人傷亡(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
川軍在前方抗戰,而英雄的四川人民同樣書寫了大后方抗戰的可歌可泣的業績。四川是日軍戰略轟炸的首要省份,但大轟炸并沒有摧垮四川人民的意志,反而增加了他們的反抗精神和凝聚力。雖然轟炸頻仍,但工廠不停工,工人們加班加點為前線趕制被服和武器彈藥。藏匿山中的工廠更是夜以繼日地不停運轉,每到夜晚,廠房車間燈火通明,機器轟隆,這一景象構成了“中國工業史上的'壯麗詩篇”。
抗戰故事,令人震撼。愛聽故事,是人類的天性,特別是孩子們。往事如昨,抗戰的故事始終縈繞在心頭。抗戰故事中噴張著血性,充滿了智慧:楊靖宇、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等一個個英雄的故事驚天地、泣鬼神;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戰法中蘊含著無窮智慧。
講好這些抗戰故事,應當是政府、干部、文化、宣傳、教育部門的責任與擔當。無論影視片發行、圖書出版,還是文藝宣傳,都必須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這一主題,以對歷史和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把抗戰故事講好,讓抗戰精神成為激勵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大精神力量。
就拿閱兵這事來說。在微信視頻上看,在上周末演練的新式戰機拉著彩煙從空中呼嘯而過,一列列坦克從身邊隆隆開過;再翻開報紙打量整齊的閱兵方隊那威武的軍姿、奪人的氣勢,70年來國力的日益強盛讓人豪情萬丈。
梁啟超說過,國家自有其精神,自有其形體,與人無異。即將開始的紀念活動,以及國家在修法立制、還原歷史、善待英雄等方面做的工作,就是要讓抗戰精神代代傳承,讓抗戰英雄成為我們的民族魂。大閱兵,讓學習抗戰英雄作為開學第一課;紀念抗戰,對于廣大學子來說,就是要將偉大的抗戰精神轉化為奮發向前的不竭動力,勤奮學習,創業創新!
英雄不朽觀后感500字(精選篇3)
五星紅旗迎著朝陽冉冉地升起,晨風中飄揚。它鮮紅如血,仿佛火團,在這鮮血染紅的大地上空熾烈地燃燒。它是被革命先烈的熱血染紅的,包含著多少革命先烈對祖國的赤誠與火熱。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中華兒女為祖國振興而犧牲的英雄史,那些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前仆后繼烈士,他們從星火燎原,到萬里長征,從轉戰南北,到抗美援朝……他們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是埋骨青山,無須馬革裹尸還的英雄!
巾國英雄趙一曼,因叛徒告密,與所在部隊被圍困于道北一帶,為掩護部隊主力突圍,身負重傷而被捕。關押期間,受盡酷刑,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依然堅持斗爭。郭沫若為其題詩紀念:蜀中巾幗富英雄,石柱猶存良玉蹤。四海今歌趙一曼,萬民永憶女先鋒。青春換得江山壯,碧血染將天地紅。東北西南齊仰首,珠河億載漾東風。
革命烈士劉胡蘭也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的把入黨信物——萬金油盒交給母親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和利誘面前不為所動,她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坦然躺在刀座上……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的機槍口;邱少云烈火燒身,紋絲不動;狼牙山五壯士為了不做俘虜,而跳入懸崖,英勇就義……
他們是偉大的英雄兒女,他們是英勇的革命烈士,他們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榜樣。他們為國捐軀、勇于獻身,他們的名字被深深刻在歷史長河中,被刻在人們心里。
英雄不朽觀后感500字(精選篇4)
九月四日晚上八點,我準時守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
一首《游擊隊之歌》開啟了第一個課題——”愛國“。
說道“國”,首先想起的是《國歌》?!秶琛肥谴笞髑衣櫠鷦撟鞒鰜淼?。一位嘉賓,有著93歲高齡的秦怡老前輩給我們講述了關于《國歌》背后的故事。
聶耳以前家里沒有鋼琴,便去金焰——秦怡前輩的丈夫家借用鋼琴。老前輩說,1931年的時候,日本軍隊打到了長城。1933年3月11日,日軍將長城打出了一個大缺口而八路軍戰士們從三個方向飛奔來守在那個缺口處與日軍英勇奮戰。
倒下一批,又上來一批,英勇的八路軍戰士是在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生命擋住來勢洶洶的日本軍隊,保護長城上的這一缺口,不放一個日本人進入長城內。
這便是聶耳先生在《國歌》中寫的:“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一句歌詞的由來。所以,秦怡老人說這首《國歌》是在戰場上作成的。
同學們,你知道左權是誰么?
左權是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領。當他空閑的時候,喜歡給妻子女兒寫信,共寫了十一封信。在左權寫完最后一封后的三天,在隊伍撤退時犧牲了。而那時他的女兒左太北才僅僅一兩歲。
主持人也請到了左太北奶奶。左奶奶說,當她四十多歲的時候,翻看父親留下的十一封信,一邊看,一邊哭。然后屏幕上又出現了一張照片,那是左權在一個開滿蘭花的院子,因為他的妻子的名字中有一個“蘭”字。最后,主持人送了一個特殊的禮物給左奶奶——一個仿照博物館的左權的銅像!左奶奶十分感動,她激動地抱住了她父親的銅像。
大家還記得南京大屠殺嗎?那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恥辱,那一次日本人殘殺了三十多萬的中國人,朱成山先生說,如果將這三十萬人排成一排,可以排成180公里,如果將他們的名字都數一遍,三天三夜也數不完。
“平均每12秒就有一個中國人失去生命。”朱成山先生說。
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應該銘記的歷史!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的感觸很多,抗日戰爭使我們失去了無數的中國同胞,所以我們跟應該熱愛我們的國家,熱愛這個由無數中國人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和平的生活!
英雄不朽觀后感500字(精選篇5)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就如同上了一節教育意義非常深刻的一課。節目用孫悟空的造型引出每一節的內容,很新穎。本課的主題是:英雄不朽。
第一課講的是愛國。首先請出的是秦怡老奶奶,她給我們講述了國歌歌詞是聶耳和金焰爺爺怎樣創作出來的,特別是那句: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新的長城,完全不是創作而是真實的戰斗過程,讓我們聽了更加覺得先烈們的偉大。還有東北抗日聯軍中的其中一位大家都熟悉的女英雄趙一曼。我看過《東北抗日聯軍》的電視,知道趙一曼為了祖國,受盡了日本鬼子百般的嚴刑拷打,卻始終鋼骨錚錚,不屈服,最終壯烈犧牲。還有一位在戰場犧牲的職位最大的將軍,就是左權將軍。他的女兒左太北奶奶在講述過程中,我也跟著幾次落淚。左權將軍犧牲的時候她才兩歲,而現在的孩子氣是多么的幸福,天天有很多的親人陪著,要什么有什么,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確實來之不易。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民族的解放,革命前輩們拋頭顱灑熱血,肝腦涂地,他們都是民族的英雄,他們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第二課講的是勇敢,在這節課中主要講述了王二小的'故事和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烈場面。王二小是我們少年兒童學習的榜樣。南京大屠殺死的30多萬的中國人更加讓我們對于日本的惡行永不能忘記,這是我們的國恥,更是日本侵略中國的證明。聽朱館長講南京大屠中每十二秒就有一個中國人被日軍人殺害,我是多么的悲痛,這讓我更加堅定的相信,少年強則中國強,只要勇氣不滅,就會迎來春暖花開,就能夠戰勝侵略;只要不怕困難,就能永往直前。
第3課講的是團結。1937年蘆溝橋事變后,日本的侵華戰爭就全面爆發,在這長達8-14年的抗戰中,我們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抵抗日本的侵略,美國和蘇聯的盟軍的加入,更加地讓日軍喪膽,最終在1945年的今天簽署了停戰協定。孫九宏爺爺講述了美國盟軍幫助我們,我們如何救護他們的故事。這恰恰說明了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任何時候,只要大家同心協力,為了共同的目標,互相幫助,一定會取得最大的勝利。
第3課的講是自強。肖江河爺爺是兒童團團長,那時的孩子都是十歲左右就幫助八路軍放哨站崗,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安危,知道國家在危難關頭需要大家貢獻自己的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唯有自強,才能無畏; 唯有自強,才能不被欺負。勇敢、堅定、自強不息。學習英雄主義精神,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強、自立,做祖國未來的主人。我們要帶著勇敢, 懷著希望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