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觀后感
《星球大戰》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千年隼號”及銀河系中最受愛戴的漢索羅,迎來了全新的銀河系探險旅程。那么你知道《星球大戰》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星球大戰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星球大戰觀后感(篇1)
首先,這部片子我是在周一看的,劇情上有很多地方可能很亂,看劇情的人自己去豆瓣吧。然后就是劇透比較嚴重,因為這部片子有幾個點不提不行,但是提了劇透就很大了。另外我只是個小學生,吐槽水平業余,可以去豆瓣看更專業的(我去看過,黑得太狠,沒敢看下去)。
首先劇情,我真的是很沒弄清楚,義軍的人是不是腦子有問題,為什么這么說呢,感覺違背邏輯的地方太多了。我們慢慢講,一開始,波帶了一堆人去炸了對面一個“大家伙”,然后就跑了,然后就跑了!!!全義軍最優秀飛行員犧牲那么多人,炸了對面一個飛船不是為了抗戰,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裝!!!實在是想不明白。好,那行,你跑就跑吧,被超時空追上以后你想出去反抗,很好,終于有種了一把,結果被一個凱洛倫帶著兩個人炸了大本營,和——武器庫。唉我就想不明白了,那么大一個主艦,好說歹說也有四百持槍軍,被三個人愣是壓住了。據劇情描述,是因為“第一秩序”的主艦在提供火力支援,不讓他們的小飛機出去狂轟濫炸,那難道抵抗軍的主艦沒有火力嗎,那么破大個飛船,一挺炮都沒有。抵抗軍是偷了個運輸船就造反了嗎!還有那四百個人,完全只活在主角的口中啊,我咋沒見到呢。接下來大本營被炸了,沒錯,公主要死啦,要去那邊陪索羅和馬上就來的盧克啦。但是,沒死成,睜著眼睛用輕功飛回了主艦,還被救了,唉我又想不通了,精神飽滿的回去之后瞬間就生命特征微弱了,鬼知道她經歷了什么。而且既然你們搞新時代,弄死了上一批幾乎所有主角,干嘛不斬草除根呢?后面就是芬恩和一個配角一起計劃了一個很猛、很牛的行動,最后——失敗!三個人就敢闖“第一”,你們當那幫白兵白吃的啊,還有傳說中的高手居然是在賭場監獄里找的,我覺得周潤發應該都比他牛吧(起碼還會扔個牌)。總之這邊就是逃了兩個半小時。
總的來說,還行,為什么這么多槽點,還是還行呢,因為跟七比起來,真的還行。總比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槽點要好說,不過差的也不遠了,希望下一部會有驚喜。
星球大戰觀后感(篇2)
星期六,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電影院觀看目前最火的電影——《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第7部。爸爸媽媽都是星戰迷,他們看過前面所有的電影,我是第一次看,與他們的興奮與迫不及待相比,我可淡定多了。
但觀看完電影之后,我的想法已完全改變,我準備把前六部都看看
這部電影展現了一個奇異的世界,城市可以在空中,也可以在水中,建筑都華麗精美、美輪美奐。故事講第一帝國想要用太陽的能量來摧毀抵抗組織,正要成功之際,千年鷹號帶著一個原力很強的少女,前來阻擋,在不懈的努力下,少女打敗了第一帝國,成功找到天行者。近3個小時的電影從頭到尾一氣呵成,既有緊張激動的時刻、又有歡樂搞笑的部分、還有溫暖感人的情節,真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好片。
在這一部電影中,我最羨慕的,就數導演的無限現象力。想起了我看過的一句廣告語“想象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那么多星球、那么多飛船,都一一有名字對號入座,真實的就像真實存在。來自不用星球的各種各樣的人物,或可愛或兇猛或聰明或愚笨,每一種族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與風格,各不相同,呆在一起又不覺得沖突。我最喜歡莫過于絕地武士,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充滿正義,如有兇惡,必定大打出手,武藝高強。他們都有不同的光劍,有紅的、綠的、藍的,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光劍?原來紅色表示強壯、綠色表示躲避、藍色表示敏捷。還有神秘的原力,這可是只有絕地武士才有的,原力可控制意志不堅定、心懷鬼胎的人,也可以控制物體。在電影中,想象力可謂天馬行空、無限大。
回到家,我把樂高千年鷹號重新組裝,發現腦海中有了一個故事藍本,玩具的好玩指數立即飆升,我覺得我的腦海里也有很多奇思妙想,很想和導演盧卡斯認識下,把我的好點子告訴他,說不定在下一部作品中可以用啊。
星球大戰觀后感(篇3)
首先要提的一點就是,和前傳性質的EP1幽靈的威脅不同,原力覺醒作為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第七部,它是真正意義上的一部續集作品,盡管JJ導演一再強調沒有看過星戰的觀眾也能看懂它,但從電影的實際表現來看并不是這樣。拋開那些彩蛋和讓人會心一笑的臺詞與場景,天行者家族、原力的設定以及老一輩人物之間的關系等等,這些內容在電影里并沒做什么介紹與解釋,但它們對理解這部電影又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對于沒有星戰世界基礎的觀眾而言,觀看原力覺醒之前最好先把之前的星戰電影補一遍(尤其是三部正傳),不然不少情節都會看得一頭霧水。
那么,原力覺醒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一名反抗軍士兵獲得了一份秘密情報需要將其送反抗軍基地,但此時邪惡勢力突然襲來,這名士兵在被捕前把情報放進一個小機器人并送離了它。隨后電影的主人公機緣巧合之下發現并救下了這個小機器,在遭到邪惡勢力的追擊下被迫與之同行,中途結交了另外幾位主角并經歷了各種歷險后成功將其送到反抗軍手中,最后各路人馬聯手摧毀了邪惡勢力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達成了的階段性勝利。所以,有沒有感覺這個故事有些似曾相識?本片的故事套路和正傳第一部也就是EP4新的希望幾乎一模一樣,不僅如此,電影大量的實景拍攝、傳統模型和化妝的運用等等都是對老星戰的一種回歸。這種新瓶裝舊酒的做法個人并沒有什么反感,只要拍得精彩好看就行,比如年一部可以完全同原力覺醒作類比的奎迪,就是我的年度最佳電影之一。
說到電影本身,看完后最大的感受還是顯得過于保守,JJ導演在影片的節奏把控上要比慢熱的EP4更加均衡,但其在各方面回歸的同時卻沒有做出什么變化,不管是各種情節的設計還是鏡頭處理等等都臨摹得太過刻意了,導致電影整體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的個人創作痕跡在里面(甚至連標志性的JJ光暈都沒了),完全就是在翻拍舊作。新希望從開始的爭奪設計圖到結局的攻防戰全篇都是圍繞死星展開,但原力覺醒中的故事核心卻是尋找盧克,所以如何在這個基礎上引出死星3.0版的軾星者是電影的一大難題。片中通過新共和國這樣一個毫無鋪墊的第三方勢力來引出軾星者,用一個新元素帶出另一個新元素,這種做法顯然是很欠妥的。另外從軾星者登場后尋找盧克的主題就被淡化,一切都奔著炸球而(當然后面炸沒炸掉軾星者也顯得無關緊要了。。。),劇情上銜接得也不太好。(所以對于星戰電影而言,不管劇情如何,炸死星的這種情懷是必須得有的。)另外第三幕開始之后雙線敘事的嚴重不平衡也是電影最讓人遺憾的地方。本應是里應外合的作戰變成了單方面的內部作戰,由奧斯卡.伊薩克扮演的飛行員波.達默龍主導的太空戰被過度壓縮,致使全片都缺少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星球大戰”這樣的高潮段落,同時也讓波這個本來戲份就少的主要角色變得更加的可有可無,著實可惜了。
說到亮點,其實就是片中的三位人物。近年來哈里森福特由于年事已高,演起戲來多少有些力不從心或者面癱的意味在里面,但這次在原力覺醒中他居然又重新演出了30多年前韓索羅的那種精氣神,這點著實讓我意外,這種感覺甚至比見到奪寶奇兵4里的印第安納瓊斯更甚。簡單點說,觸動我的并不是韓索羅這個角色,而是哈里森福特本人的表演,這個真的挺很奇妙的。另外一點就是星戰每個三部曲的第一集都會有一名長者主導這一集的故事,比如幽靈威脅中的魁剛金,新希望中的歐比旺,以及原力覺醒中的韓索羅。但本片特別的一點就是韓索羅這個角色不會像其他兩人一樣擔負過多的吐設定談說教這類任務,所以相比之下人物要更加純粹一些。
第二位人物毫無疑問就是本片的女主角蕾伊,電影中對其形象的塑造要比幽靈威脅中的阿納金和新希望中的盧克都要更加細膩。像開篇對人物的描繪中阿納金和盧克的形象更多的.都是通過人物對白和側面描寫(阿納金的奴隸主與母親,盧克的養父母等)來展現,而蕾伊在登場后的一段時間里甚至都沒有臺詞,完全是通過鏡頭、場景和人物表演來表現出這個角色的獨立、勇敢但又孤獨與恐懼的角色形象。而且蕾伊的身世之謎也是貫穿全片的重要劇情,甚至可以說是電影中最吸引人的故事線。影片中大量的對其身世的暗示情節也對其第三幕各種行為的有著相對合理的解釋,當然前提還是觀眾自己要能明白這些情節所表達出的信息,不然就會認為這又是一個全程開掛到最后怒艸反派的主。
最后要提的是電影的反派凱洛倫這個角色,片中對其人物的塑造力度僅次于女主角蕾伊,份量非常重。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受到黑暗面誘惑而倒戈的原絕地武士,再加上他的地位和行頭,無疑不讓人聯想到正傳三部曲中的達斯維達。電影開篇他迅速反應停住了背后射向他爆能光束,顯示出他具備非常強大的能力,讓人覺得這確實是個厲害的家伙,但隨后對其人物的描繪卻并不是這樣。片中有一段和新希望中相似的情節,就是軍官向他報告他們跟丟了主角一行人,新希望中維達的反應是直接掐死軍官后對他的繼任者說不要再讓他失望,體現的是一種威嚴和穩重,而凱洛倫是怎么做的呢?直接掏出光劍像個小孩一樣瘋狂的砸東西,這種表現就和維達截然相反了。事實上,本片對于凱洛倫的塑造更像前傳第三部也就是EP3西斯復仇中的阿納金,一名在光與暗之間猶豫徘徊的年輕武士。電影花了大量的筆墨來體現他內心的矛盾,這點和維達以及幽靈威脅中的達斯摩爾那種純粹的邪惡也完全不同。在他弒父之后和阿納金在西斯復仇結局部分的狀態非常相似,怒火中燒同時心理接近崩潰,這也為他最后的失敗埋下了伏筆。所以,凱洛倫就是這么一個表面像年長的維達,但內在卻是另一個年輕的阿納金的這么一個人物形象,電影中對這名角色的展示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和反轉的意味,看完后我覺得挺讓人驚喜的。
星球大戰觀后感(篇4)
沒有按照影片拍攝的時間,而是根據影片內容的時間來欣賞的這一部系列電影——《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以及《星球大戰》三部曲。前者三部曲拍攝于,而后者三部曲拍攝于20世紀80年代。不過一開始不了解內情的我,對于二十多年的變遷竟然沒有讓影片的畫質和效果受到影響而震驚不已,結果看了相關報道才知道,六部影片都是21世紀新創的,只不過對于前傳的三部曲采用了數碼手段進行了修善,所以才會看起來在圖畫效果繼承性上比較一致,當然最明顯的時間烙印就是人物造型上的差異,發型、衣著、化妝、人物形態都是關鍵點。
前傳的主角——阿納金天行者——一個很有潛質但血氣方剛的絕地武士,最終沒有戰勝恐懼、死亡、悲傷的力量,墮落于黑暗力量的支配下;而正傳的主角——阿納金的兒子,盧克天行者——同樣也具有相當的潛質,甚至超過乃父,最終也依靠著父親的幫助,戰勝了黑暗力量的支配,完成了成為絕地武士最后的考驗,走向了一條光明的道路。
要戰勝這些,只有自身的努力和強大是不足夠的,還需要外界的各種力量的幫助,才能化險為夷,度過內心的激烈斗爭。兩代天行者的例子就能很好地體現出來:阿納金彼時妻子面臨死亡,只有歐比旺師父能夠對他有所幫助,但并沒有對他的內心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再加上絕地會議各位長老的堅決態度,才逼迫他走了一條不歸路;而盧克此時雖然面對著黑暗皇帝對整個聯盟設置的圈套無能為力,感到悔恨無助,但好友們順利突出重圍就已經給了他一個很好的客觀支持,再加上原本就存在的信任,又有了回到良知的父親的最后一擊,使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各種人物的經歷當中,不同的高科技產品也讓人興奮不已,全息圖像信息傳輸、超光速穿梭機、禮儀機器人、核能利用下的致命武器都讓人應接不暇。而各種不同生物種類造型的塑造,簡直都快趕上動畫片的效果了。影片的背景也不乏迷人的景色,浩瀚無邊的大沙漠、危機四伏的湖底城市、巍峨雄壯的都市建筑、注重細節設計的室內環境,都讓人難以忘記。
回想起童年時期,作為“麥克斯二號”的戰斗成員,同樣追逐著在星空下馳騁翱翔的夢想,代表地球的人們反抗外星黑惡勢力的侵蝕,和各種機器機械打交道,神奇地完成各種各樣的危險任務,刺探情報、調查敵情,和戰友們并肩作戰,都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現在的我們,依然在各自的戰場上奮勇戰斗,只有實現戰勝自己的內心恐懼和悲傷,追求更高層次的關愛和希望,才能無往而不利。
愿原力和你同在!
星球大戰觀后感(篇5)
3099年,人類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十分和諧。可是,這時卻來了一位“不速之客”——E星球。
E星球位于銀河系之外,當它通過星際望遠鏡發現地球這塊“肥肉”——礦產資源、林木資源、勞動力資源都很豐富,便對它發起攻擊。E星球發出了一顆威力巨大的“響尾蛇”導彈,其破壞力相當于普通導彈的300倍,足以摧毀二十個日本!地球人也不是吃素的,聯合國秘書長馬上下令還擊兩顆“霹靂—6”導彈進行攔截,這種導彈的威力是“響尾蛇”的1。5倍。“響尾蛇”被兩顆“霹靂—6”夾擊,在“轟”的一聲巨響中爆炸了。
正在地球人彈冠相慶的時候,可惡的E星球不肯罷休,又發射了十顆原子彈,分別投向地球聯合軍的軍火庫、物資儲備庫、地球作戰指揮中心等地,幸虧有宇宙級星際雷達,敏銳的發現并識破了E星球的陰謀。正在地球人感到措手不及的時候,有一顆體積小巧的導彈突然出現,成功連續引爆了這十顆原子彈。
誰也不知道這顆小導彈的“家鄉”在哪里,經過仔細查找,發現是一向討厭侵略者,反對侵略戰爭的C星球發射的“CR—CPQ”導彈。這是一顆“特務”導彈,潛伏到敵星作戰隊伍內部后,連續打破敵人作戰計劃,完成任務后回到母星。
在C星球軍事部長的勸說下,E星球軍事聯盟主席決定不再發動戰爭,并且與地球人握手言和。
經過這次的星球大戰后,人類更愛自己的家園——地球了,也更珍惜和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