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高中生的觀后感
《十月圍城》將會改變觀眾對于商業大片的偏頗看法,真正好的娛樂電影,不應該只是講求火爆的動作場面,劇情的嚴謹才是一部經典電影誕生的基礎。《十月圍城》是一部悲劇,最后的結尾更是令人揪心,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十月圍城高中生的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十月圍城高中生的觀后感【篇1】
星期一晚上學校組織了看紅色電影《十月圍城》,以往看過的任何關于革命或者激進運動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贊美革命的,而且電影的視角無非都是集中在革命的領導人身上,少數偉人的英明決策和叱咤風云。但是《十月圍城》卻重點突出底層的平民,正因為如此,許多革命的細節得以披露。
每一部影片中都有一些使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我最愛《十月圍城》中的崇光父子。深深佩服他們的勇氣與擔當。
李玉堂他雖然是個商人,但是他卻是個愛國的商人。他在封了報館之后。仍然堅持把孫中山回國的消息散播出去。他有一個兒子叫李崇光,老來得子。他不希望兒子卷進這場殘酷的戰爭,希望他專心讀書,光宗耀祖。然而當國家的命運和個人的.安危面臨選擇的時候,他選擇了舍棄,舍棄自己的兒子,為了更美好的未來。而崇光,年僅十七歲,瘦陳少白影響極深,擁有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一心想拯救四萬萬的人民。當他成為孫中山的替身時,面對敵人是追捕,他對小四說:原來我活了十七年,就是等這一個小時。他還說:我閉上眼就是中國的明天。多么的令人敬佩!
看這部電影之后,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多少仁人為了革命而犧牲了自己。我們如今美好的中國是多少血淚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今天,同時也要為祖國而奮斗。
十月圍城高中生的觀后感【篇2】
近來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觀看了有鐘漢良,吳孟達等新主演的新作《十月圍城》影視劇。深刻領悟到一個道理:時事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改變一個人的夢想。“時事造英雄”!
晚清時期,大清王朝風雨飄搖,各地反清斗爭風起云涌。同盟會組織在全國各地秘密組織“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爭。香港和廣州地區是革命斗爭的前沿陣地。
生活在當時的香港的普通車夫王阿四,也是本影視劇的主人翁,和阿純姑娘一齊過著平淡而貧窮的生活。整天為著生活和治好阿純的眼睛而努力工作著。有時候為幾個銅板勞累了一天,卻發現離治療好純姑娘的眼睛卻是那么的遙遠。需要500大洋。這時候的他,只為這些錢和過自我的小日子,對世事變化毫不關心。“革命”兩個詞在他那里就是亂黨作亂。
李重光,跟阿四長相相似。再一次掩護孫中山安全離開的時候被當時正在上任途中的廣州將軍鐵山刺殺。其父親李玉堂悲痛之下為了保住李家,防止鐵山對李家的追查,不得不以高價聘請阿四替李重光。這是的阿四,極不情愿,被逼的答應。這時候幫忙李家,在他看來,就是找死。之所以留下,僅僅是因為李玉堂給了他較高的費用。這時候的他是一個為個人利益是圖的人。
在李家,他逐漸的幫忙李玉堂化解了多次來自鐵山的追查和挑釁。保住了李家,贏得了李家的贊賞。直到李玉堂為阿四而死那一刻,阿四真正意識到當李重光的使命---整個家族的安全,李玉堂的革命遺愿。這時候的他幾乎接近革命黨。雖然偶爾也會鬧鬧脾氣。但大方向已定。他實際上已經走上革命道路。
當阿四把自我經營的廣州華南機械制造總局炸掉之后,他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有一次其岳父區肇新問他為何放著好好的日子可是要去玩命。他說,自我一點家產能夠幫忙自我過好的自我的小日子,可是這些錢能幫忙那些勞苦大眾關上好日子嗎自我會安心嗎不會……這話雖然簡單,可是里面已經濃厚的包含著革命的“天下為公”理念。著實讓人感動。
即使在革命黨和鐵山都把他當叛徒的時候,他依然堅定的為革命做事。用種種實際行動挽救了眾多革命者的姓名。保護了孫中山的安全。保護了革命的勝利果實。
這一條線走下來。一個動蕩的年代,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是人民大眾生活痛苦的年代,也是人才輩出的年代。一場場的挑戰,斗爭,抗爭,逐步的把一個平庸的世俗百姓塑造一個堅定的革命者。這其中除了他本身的聰明才智外,最重要應歸功于時事。英雄從時事而來!時事造英雄!
十月圍城高中生的觀后感【篇3】
昨晚看了《十月圍城》。
影片講述的是: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戲班主等在香港浴血拼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
影片的人物不多,對白也不是很多,但影片借助了各個階層的人物代表,用了大量的飽含深情的鏡頭語言,描繪了那個時代的中國風貌:政府孱弱,外強入侵,民不聊生。一些愛國人士不顧個人安危以自己強大的人格魅力,喚醒了民眾沉睡的意識——商人、學生、腳夫、苦力、賭徒甚至乞丐,這些人參與營救中山先生的目的多種多樣——為了老板、為了哥們兒、為了愛情、為了救贖,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這么做事為了誰。這些小人物各自懷著夫妻情、父子情、兄弟情和兒女情加入到這次保護救援行動中,當塵埃落定之后,那些安靜的靈魂已浸染了一份革命的崇高,值得所有人仰望和銘記。
平時這樣題材電影很少看,尤其是和抗日有關的,不是不愛國,主要是看過之后會很生氣,是真生氣,會連飯都吃不下,憎恨外強的侵略,痛恨政府的無能,可憐那些被涂炭欺辱的生靈。
這部電影每個小人物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商販老板李玉堂,一個守舊但愛國的商人,最初只是出錢不出力,反對獨子參與革命,最后危難關頭強烈的民族使命感,使他義不容辭的參與這場生死革命。
賭徒沈重陽,嗜賭如命,為了賭資,無所不作,妻子離他而去。李玉堂的車夫阿四,一個淳樸可愛的小伙子,忠誠主人,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那就是等這次保護救援任務完成后,和心愛的姑娘結婚。外表粗糙,內心細膩的`小販大個子王復明;乞丐劉郁,因愛上父親的女人,氣死父親,戀人自殺,整天渾渾噩噩,墮落成乞兒。外表文弱,內心無比堅定的革命黨人陳少白等等。
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李玉堂的獨生子李重生。一個十七歲的孩子,稚嫩天真,血氣方剛,對革命有著堅定的信念,不顧父親的強烈反對,毅然參加革命,這次活動中他的任務是假扮孫中山,轉移清政府的視線,孫先生是這次清政府刺殺的目標,也就意味著這次任務是死亡之旅,影片沒有給這個人物多少豪言壯語,更多地運用了人物的內心語言,面目表情和眼神:有一些恐懼,有一些緊張,有一些擔心,但更多的是對革命成功的堅定信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讓我留下了眼淚。
與以上人物形成巨大反差的人物刺客閻孝國,印象也很深。這是一個愚忠、頑固又有些病態的人物,師從陳少白,受過西方文化教育,但思想偏激,效忠于朝廷,認為任何有悖于朝廷的事都是忤逆不道的,必誅之。這次血腥的刺殺活動就是他策劃的,最后被恩師陳少白槍殺。死前對老師陳少白說的一句話讓我很堵:“學生..以報國恩……”恩師的教誨他沒忘,可恩師參加的革命活動和授知與他的教育相矛盾,他不能理解。如果都像閻孝國這樣的忠于祖國,效力于政府,服務與人民,何愁我們的國家不強大!
歷史的車輪在滾滾向前,每一個后來者都在享受著革命先烈用熱血澆灌出的希望和繁榮,珍惜現在的生活吧,盡管還不完美,但會讓你衣食無憂~
寫得不夠好也不全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一下,也許我們會有相同的感悟哦。
十月圍城高中生的觀后感【篇4】
《十月圍城》是一部好電影,看得很過癮。世界變了,我們也變了,看《十月圍城》,找回最初的感動。
《十月圍城》是大陸和香港合拍的影片。在我看來,無論從哪個角度——題材的選擇、明星的搭配、精細的制作、豐富的主角、編劇和導演的本事,陳可辛制造的這部商業巨著絕對是完美的典型。它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業影片,是一部新主流的商業電影。從夢想主義的革命情懷到糾纏不清的男女情感,從君臣、兄弟到父子、父女、主仆,那么多復雜的人物關系,交雜在兩個小時的影片里,不僅僅將劇情講清楚了,每個人物還都很飽滿,實屬不易。
《十月圍城》講述的是在1906年的一天,孫中山要在香港停留半日,召集同盟會各路精英計議武裝起義,推翻清廷。而清室亦聞知此事,派出一百名殺手在港截殺孫文。于是,在亂世中的凡夫俗子,用生命去保護陌生的革命者的故事就此上演。影片中的精神領袖孫文是一個資料支點,就露了一次臉,但這個鏡頭卻牽出兩條線:刺殺與反刺殺。
《十月圍城》里的人物幾乎是些平頭老百姓,甚至僅有一兩個人如陳少白、李重光明白自我背負著民族存亡的歷史使命,有著尋找救國之路的夢想,并愿意為這種夢想獻出所有、甚至生命,義薄云天。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懂得那么些大道理,有的只是堅定地信念,完美的愿望,以及善良的本能。
他們當中有的人是為情而死。如車夫小四就是為了感激主子幫他成家立業和多年來給他的穩定生活,為了明天能夠娶媳婦,此乃主仆之情。
剛開始如行尸走肉般的賭棍沈重陽,為了錢能夠出賣靈魂。之后前妻用他女兒的命運與尊嚴說服了他,他為了能做一個有尊嚴的父親,實現人生涅槃而犧牲。
戲班的方紅為了完成父親沒完成的心愿,為了能安心的帶死去的父親回天津老家,毅然決定加入了這次行動,此乃父女之情。
有的人是為義而死。如乞丐公子李郁白為了報答李玉堂每次經過他身邊時扔給他的那一塊大洋的恩義,為了還替他贖回鐵折扇的恩義,換得他答應“保護一個人”的性命交換。
有的人是為節而死。如賣臭豆腐的李復明為了能夠名正言順的回到少林寺,讓世人明白自我是好樣的,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他們都為革命犧牲了,但他們甚至都不明白什么是革命,盡管各自的信念不一樣,但最終卻凝聚在了一齊,保護孫中山。在參加行動時沒有人豪言壯語,看似動機都很平常,但就是因為這么平常的動機,才引人共鳴,更讓他們的犧牲顯得更加悲壯。中國能從腐朽的滿清時代一向走到今日,歸根結底就是由這些帶有“瑕疵”的老百姓一點一滴創造出來的。
從反刺殺這條線看,我最喜歡商人李玉堂和李家車夫阿四這兩個主角。李玉堂,應當算是保護孫中山的第一大功臣,也是帶動整部影片向前發展的人物。他一向都明白如果清朝繼續領導中國,只會讓人民更加民不聊生,他是贊成革命的;但最初他只同意以錢物資助,自身絕不涉及政治,并堅決反對兒子參加革命。當李玉堂第一次在街頭看見兒子活力澎湃的發著革命傳單、喊著革命口號時,他震驚了、錯愕了、氣憤了,但更多的是不安。當他在兒子的書房發現有關革命的書籍時,他立馬跑去責問將此書送給兒子的陳少白。他憤怒了:“我40歲才有這么一個兒子,你為何要把他拉進來!”對兒子安全的擔憂在這位父親的臉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隨著情節的遞進,陳少白失蹤了,李玉堂不得不擔負起保護孫中山的重任,但他只想自我加入戰斗,并不想愛子也卷入其中,反復提醒兒子“這些天外面亂,少出門”。這時的李玉堂很溫情,是個慈祥的父親。當他發現兒子就是孫中山的替身時,他的血液凝固了,他明白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兒子已經進入了這場生死的決斗中。
當他看見兒子身亡時,他失控了,這個被他視為比他自我生命還珍貴的獨子再也回不來了,這時的他是多么的無助與彷徨啊!這樣讓一個兒子懼怕的父親,在此時讓我淚流滿面。李玉堂由被動革命變為主動革命這一過程,其性格與心理的改變與時代的發展相吻合,頗具文學意義。
車夫阿四,是個孤兒,心性善良,老爺李玉堂和少爺李重光對他很好,為了感激老爺和少爺的恩情,毅然加入了這次行動,并幫忙要求小時的玩伴加入進來。影片中阿四有個鈴鐺,一共響過三次。第一次是少爺沒有和家人一齊吃飯,老爺生氣的沖上樓,阿四搖響鈴鐺為少爺報訊,少爺所以才得以把被父親視為“禁書”的書藏起來,避免了挨罵,這次的鈴鐺聲充滿了孩童的稚氣。第二次是阿四拉著老爺從阿純旁邊經過,搖響鈴鐺,對阿純打招呼,充滿了愛意與柔情。最終一次是玩伴包十被閻孝國用竹竿刺穿時,那鈴鐺刺耳的“叮”了一聲,定住了,悲壯的氣息開始彌漫。其實,細細想來,那鈴鐺就是阿四自我。
影片中的反派閻孝國……不,我并不覺得是反派,我覺得他也是一個英雄,他有自我的夢想和追求,但只是一個悲情式的英雄。他沒有眉毛,不茍言笑、陰毒、兇狠,但卻與革命者一樣執著,一心為國。也許他的執著是一種可笑的荒謬,但那僅僅只是因為選錯了信仰,愚忠清廷,他這才把一心想推翻清廷的孫文等革命黨人視為不共戴天的仇人。刺殺孫中山在他眼里是一次維護國家利益的行動,最終為報效朝廷而死在教師的qiāng下。
閻孝國受過西洋教育,但他是一個很傳統的中國男人。他做人很有原則,他認為,他們針對的是孫中山,一切與孫中山無關的人都不要傷害。他手下幾次想綁架孫中山的母親來威脅孫中山,但都被他嚴厲制止了。對于既是敵人又是恩師的陳少白,為報師恩,他同樣不傷害。結尾已經癲狂的閻孝國高呼,“教師,學生以報國恩”,我突然產生了一種悲憫的情緒,不禁再次落淚。
影片中陳少白有一句臺詞“革命是要流血的,玩命的”,孫中山在會議結束時的一句“欲求禮貌之幸福,不得不經禮貌之痛苦”,以及影片中的很多相當血腥的打戲遙相呼應,影片至此完美落幕,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感嘆。
十月圍城高中生的觀后感【篇5】
這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十月圍城》。影片雖然已經播完了,但是,只要我一閉上眼睛,心里想的,腦海里浮現的,全都是革命者壯烈犧牲的那一幕……
《十月圍城》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拼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由此可見,孫中山先生是多么的偉大,受到了多少人的愛戴!因此,我們才得以有了這天繁榮富強的祖國,這天幸福快樂的生活!
眼看著劇中人一個接一個地倒下,犧牲時的慘狀,看得我眼眶都濕潤了。那么多革命義士,為了革命的勝利,做出了那么多的發奮,甚至于付出自己的生命。我們都生活在新時代中,都是嬌生慣養的一代,根本就不懂得這幸福生活是怎樣來的。
將軍朝聞道,草民夕死可。有人說過,革命就是用我們這一代的犧牲,換來祖國的明天,換來人們的幸福生活。這天,我看了《十月圍城》這部電影,我最后知道了,解放前的舊中國有多少烈士,多少巾幗英雄用鮮血鑄成了我們此刻的祖國?他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造就了我們此刻完美的生活。盡管有些革命者只是一個小小的車夫,只是一個做生意的商人,只是一個討飯的乞丐,只是一個正在讀書的學生,只是一個只會賭錢的賭徒……但是只要他們一心向革命的道路奔跑,哪怕貢獻的只是一份保護別人的力量,還是會對我們這天的祖國,這天的生活有著很大的成就。
看完這部影片,我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看的不是電影,是革命,是歷史!
這天,我們生活在幸福中,我們更要珍惜此刻的生活,用心去呵護。我們生活在蜜罐中,我們更就應為我們中國增光添彩。
記得有一次,我作業做錯了,這是一道老師強調了好多遍的題目,但是此刻我卻做錯了。我想,老師必須會罵我的,但是不給老師看的話,老師會在課堂上點名批評我。于是,我只好在辦公室門口徘徊著,猶豫著……這時,英語老師茅老師正巧從外面進來,讓我進去。當我來到老師面前時,我的心一向怦怦地跳,我開始環顧四周了,正因我怕老師的目光會把我“吞”了,要知道在所有老師當中,我最害怕的就是茅老師的眼神。沒想到,老師沒有批評我,只是對我說:“以后要仔細一點。”走出辦公室門口,我的心才漸漸地平靜下來。
這件事讓我明白,我們此刻只有好好讀書,長大以后才好建設祖國,讓我們的祖國更加飛黃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