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之大圣歸來觀后感600字
《大圣歸來》是另一種視角的《西游記》外傳。在情節上,用時空中的一個點,延展了唐僧的成長和孫悟空的內心,平添了許多的驚喜。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孫悟空之大圣歸來觀后感6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孫悟空之大圣歸來觀后感600字篇1
對于我們這代看著86版西游記電視劇和99版西游記動畫長大的一代,從情懷而言每一次在銀幕同猴王重逢都是一次“歸來”。就沖著這點我也會一次又一次沖進影院貢獻票房。童年男神銀幕重逢,想不激動都難。
而這部西游記之大圣歸來是一種新的嘗試,借用了西游記的故事內核,加以嶄新的鋪墊,從而鋪展開一段全新的故事。這個故事沒有(長大了的)唐僧,沒有取經,沒有九九八十一難,簡單概括下來就是一個猴王打敗深山老妖的故事。從本片的排檔也不難看出,瞄準暑假檔,旨在針對“真·少年兒童”和我這種一輩子動畫畢不了業的“偽·少年兒童”。
并不走獵奇路線的相對簡單的劇本,卻是這部成功的影片一個堅實的骨骼。在此基礎上,敘事張馳結合,笑點與段子一個接一個,娛樂性足夠強也沒有國產電影常見的詬病之心靈雞湯的教育。上映第一天的今天是工作日,我所在的影廳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兒童觀眾和三分之二的成人觀眾,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大家整體的投入度都非常高,相當罕見。
劇本與敘事的流暢只是動畫電影成功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不得不贊頌一下本片的作畫。流暢度與精美度簡直令人瞠目結舌,色澤華麗而充滿古典韻味,打斗場面相當緊湊連貫,細節上的處理也十足的有誠意。從作畫的層面而言絕對是國內的超一流水平和世界領先水平。看皮克斯的動畫電影所能感受到的視覺震撼也不過如此。這么多年來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霸氣、逼真而充滿魄力的中國龍的形象,制作的就這么好頂贊,讓同檔期某位從片名到內容都抄襲的國產動畫導演情何以堪最好直接跳黃河得了。
人設上借鑒了相當多的傳統元素,在這一點上和本片的OST有著密切的呼應。民樂器的大量使用包括京劇自身的融入,和近二十年世界主流的電影配樂模式相輔相成,相當有存在感,卻又不會宣兵奪主。
從這個意義而言,對傳統元素的挖掘絕對是接下來很長一段時期國產動畫可以著手的一個途徑。我們有浩瀚的歷史可以挖掘,有無數像西游記這樣人人皆知的經典可以取材。這對編劇來說是一項既省力又費心的事兒。省力在于你不用在短短的兩小時內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觀來呈獻給觀眾,而費心則在于要讓觀眾買單并喜歡上這樣一個他們從小就知道的故事。
孫悟空之大圣歸來觀后感600字篇2
沒有原創的本子,用傳統故事演義,永遠只是孵蛋,不是下蛋。
我們牛就牛在有太多的精神遺產,毀也毀在跳脫不出這精神遺產。
不是非要寫一個全新的故事,但在原本的殼下,完全可以再灑脫些,演繹一個有著自身靈魂的故事。
這大圣,尚未歸來。
在故事的多數預設的笑點里,我分明看見的還是喜洋洋熊出沒式的暴力,打斗沒有機巧,主角光環過度,都是沒有為情節和人物塑造服務的炫技而已。這些場景在最終呈現上達到了令部分觀眾感覺“國產動畫技術上好牛啊”的效果,但恰恰暴露了導演兼編劇(同一人)孱弱的敘述能力,屬于十分明顯的“劇情不夠特技湊”。而正因為這些動作場面與故事內核不能緊密結合,我們能夠從其中輕易地看出對諸多動畫與動作電影的借鑒之處,這些場面放在哪部動畫電影里都可以成立,而汪峰那首mv的“強行燃”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假使這一段單獨剪出放在《寶蓮燈》或《星游記》里,相信也不違和。
普遍適用說明了獨特性的缺失。為什么對于片中BGM,觀眾也產生了兩極反應,亦同此理。京劇?大話西游?流行歌曲?整體的BGM沒有一以貫之的風格,使得敘事節奏竟被背景音效喧賓奪主,以音效提示我們故事的轉折,一時間竟有不輸于影院里響起手機鈴聲的糟糕體驗。
同樣的突兀也出現在對人物形象的設計上,全片最出彩的設計竟然是江流兒手中的大圣布偶,而其他的設計都陷入了一種各自為營的詭異混亂中。除了人類形象保持在同一風格上,豬八戒的過度肥膩,白龍的過度華麗,大BOSS變身后的“漢江怪物”……總教人覺得這是一部人設向《Toy Story》致敬的片子。
在技術呈現上的自信可能導致了整部片子其他地方的疲軟被一再忽略,這種忽略里能感受到整個團隊對這部“國民經典”深入人心程度的高估。在終極BOSS的設定上,觀影過程中一直有人在問:這是不是沙僧啊?不論他是不是吧,他和悟空的糾葛到底緣何如此之深也是毫無交待,甚至弱于八戒和悟空的羈絆,這可教人如何相信他花費巨力但求大圣一死?這個過于龐大的漏洞也是故事中的主要bug。而劇情里其余的大大小小的不自洽更不必一一細數。
曾經,我們“不高明沙龍”里討論過評論時的毛病。我們是否也過于苛責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國產作品,總是不肯用更普羅大眾的欣賞水平去窺看內里的好。但評論就是評論,如果書評樂評影評都只是內容介紹或贊美吹捧,那文藝作品的進步可能就更加渺小。
世間的歌頌已是夠多了,這電影的好我也不是沒有說到。在看國漫的圈子里,技術水平早就不是能引為驚奇的角度。我們還是更看重故事本身。當然看到了制作團隊在全年齡受眾上所做的權衡:女妖怪雖然設置了足以色誘的胸,但八戒的內心繚亂還是出于吃而非出于欲。仍舊有朋友的評價嘲諷得十分準確:此片使得國產動畫的觀影年齡從5-8歲提高到了8-12歲。這個局限是審查的局限,但更多的,還是敘事水平在螺螄殼中做不出道場的能力欠缺。
愛之深,責之切。冷眼看過也寫下臧否國漫的一切,但不管是懷抱猶豫的《魁拔》系列,或者跳票萬年的《大魚海棠》,需要我們真金白銀的支持,我們永遠會走進影院。
孫悟空之大圣歸來觀后感600字篇3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超級英雄。在我尚年幼時,還不知道外國的威漫人物,認為全天下最厲害的就是齊天大圣——孫悟空。“握發長空古鎮穹,掀髯大陸靜聞鐘。百變金箍威長在,駕云將軍志自雄”它真的是戰無不勝的英雄,桀驁不馴。
混沌為了自己的利益,準備拿童男童女煉丹,多么歹毒啊。這正是現實中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衣冠禽獸的真實寫照。幼小的生靈是無辜的,他們還沒來得及好好地認識這個世界,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就被強行扼殺在搖籃里,山妖在做這些的時候,卻無一絲憐憫之情,罪該萬死。天蓬元帥豬八戒雖然愛顯擺,靠著自己會36變騙吃騙喝,但是富有同情心,理解大圣,開導大圣,并一起護送江流兒回長安城。大圣一開始冷血,后來還是放不下心,暗中追隨江流兒去妖洞保護他。江流兒的師傅法明也非同凡人,就像是佛祖身邊的小將一樣,居然可以順利地尋找到江流兒。還有不時從泥土里鉆出的小小土地公,簡直萌點十足。在十世輪回中的第一世,唐僧還只是一個孩子,名為江流兒,他無意間打碎封印,救出了孫悟空。圍著大圣團團轉,不斷地問東問西,大圣雖然心里不耐煩,但還是為了這個天真的孩子,變成了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孫悟空早年大鬧天空,是曾經風云一時的大人物。
但是,它被壓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已經太久太久,被滄桑歲月磨去了鋒利的菱角。都說“好漢不提當年勇”。往年威風凜凜的大圣,面對現在這蒼茫的時空,忘卻了自己最初的夢想。這就像是如今21時代落魄大叔的形象,放棄了理想,沒有了追求,不知真實的自我在何方。但是大圣真的頹廢了嗎?沒有,大圣才是那個不甘墮落的有志青年啊!朝氣澎湃的江流兒,激發起了他內在的渴望,重新開始找尋自我。直到最后,江流兒瀕臨死亡,燃起了大圣的熱血,終于激發了它所有潛能,破開封印,法力重回。碎石收到大圣的召喚,成為了刀槍不入的鎧甲,紫金冠從虛空中緩緩顯出,整個造型如犀利加強版“黃金圣斗士”。此時的大圣,就像現實中有志未遂的人士,雖然經歷了百年的孤獨,隱忍,落魄,卻始終保有最強者的狀態,從不松懈。最初的那個大圣就是這樣的的,它已經被人扭曲太久。現在,它終于回來了,看完電影,我滿腦子都是那只曾經陪伴著我的猴子。古琴,戲劇,皮影這些最經典的東西,都在這部電影里一一展現。大圣,是一個纏繞我整個童年的夢。
我們每個人都是“江流兒”,看你創造的輝煌,堅信你是英雄。可惜,我無法穿越時空,此生,也無緣再見,唯有依托一個江流兒,讓他代替我去說一句“你好,大圣。”
孫悟空之大圣歸來觀后感600字篇4
暑假里媽媽帶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大圣歸來》,故事的開始,要從孫悟空大鬧天宮被鎮壓在五行山下500年后講起。由于人間經常出現妖怪,人們把“孫悟空”當成他們心中的神。
一天夜里,兇險的山路上遠遠走來一支走路的行人,回家的父母忙著給懷里的孩子講大鬧天宮的故事,此時,突然出現一群山妖,把人們撕咬著甩下山去,一位母親被山妖逼到懸崖邊,只好抱著孩子跳下懸崖。
轉天順間,一位行腳僧在一條小河邊喝水,發現小孩子的哭聲,行腳僧把孩子從河里救下來,從此,這個孩子就與行腳僧相依為命了,行腳僧為這孩子取名“江流兒”。
山妖在長安城里橫行霸道,百姓們在朝夕不保中惶惶度日,有一天,山妖來劫持童男童女,江流兒不意中就下一個小女孩,惹怒了山妖,在一路的追殺中
,江流兒帶著小女孩跑到了一座大山下,又誤打誤撞解除了壓在孫悟空身上的封印。
這時,自由的悟空只想回到它的花果山,卻無奈手腕上的封印未解開,又欠江流兒的一個人情,勉強地護送他們回長安城,一路上,八戒和白龍馬也因緣際化的現身。
另一邊,山妖王為了搶女童,布下了夜迷局,妖王卻發現解除封印的悟空法力盡失,輕而易舉地搶走了女童,悟空不愿再去就女童,江流兒決定自己去就女童。
日全食之日,在懸空寺妖王準備將童男童女投入丹爐中。這時,江流兒卻沖進了道場要與妖王決一死戰,在混亂中,江流兒被壓在亂石堆里,悟空以為江流兒已死,在巨大的憤怒中,猴子終于破除封印,成為孫大圣。
最后一場,孫大圣用盡了全身力量打敗了妖王,救出了大家。《大圣歸來》主要講的是孫悟空回歸伏魔的故事,但江流兒卻讓我印象深刻。他為了大圣,還差點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也要像江流兒一樣,做一個勇敢、樂觀的好孩子。
孫悟空之大圣歸來觀后感600字篇5
或許是“歸來”兩個字碰觸了內心深處的悸動,恍惚的選擇了這部電影,盡管是動畫。而電影最感染我的,不是唯美的布景,也不是精致的畫工,甚至不是炫麗的特效,而是主題。
王者歸來,是多少落寞騎士自始至終不斷為之涅的夢想。我們,曾有過奪目耀眼的過去,有過引以為傲的歲月,頭戴皇冠,身著華服。而天道無數,那些曾經意氣風發的日子轉瞬即逝,留給我們的竟是時光的殘骸,我們就像被封印的孫悟空,法術盡失,曾經輕而易舉的事,在今天卻寸步難行。于是,我們一次次的努力,努力沖破封印,沖印回到我們本該達到的高度。
然而,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每一次的嘗試都會比上一次更加虛弱,也許,我們會惱怒,我們會絕望,我們開始迷茫,開始懷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足夠的能力去支撐搖搖欲墜的夢想。但無論我們經歷了怎樣的苦痛掙扎,我們都不該忘記,我們是誰,我們擁有著怎樣燦爛的過去。頭頂的王冠應該踩在腳底,但心中的王冠卻必須經常擦拭。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大圣,或者說,我們每個人就是大圣,皇冠生銹,華服破碎,法術盡失,被牢牢的封印著,在我們一次次的嘗試沖破封印又一次次失敗時,在我們不斷的懷疑自己的能力時,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的過去,那是我們能力的徽記,也許,我們這一次失敗了,下一次也失敗了,下下次還會失敗,但不要停下對夢想狂熱的追求,總有沖破封印的一天,也許,就是下次,王者就會歸來。
那時,我們所失去的,要,親手,一件一件地,奪回來。
待我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