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節目個人觀后感作文
這個時代變化得太快。人們習慣了拿“變化”去衡量很多東西,《感動中國》中的一些“不變”也會讓一些人覺得不適應。不少網友都覺得《感動中國》的人選不外乎那么幾種:鄉村教師、舍己救人、大科學家,再配一個少數民族。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感動中國節目個人觀后感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
感動中國節目個人觀后感作文(篇1)
2月18日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晚會,獲獎的十大人物都很值得我學習,尤其是守島衛國32年的王繼才、王仕花夫婦這種舍小家為大家默默堅守、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和啟發了我。
江蘇灌云縣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他們在環境艱苦的孤島日復一日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民兵之歌,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邪惡勢力面前更是表現出一位守島衛士的凌然正氣,20__年7月27日王繼才在巡邏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王繼才用生命詮釋了自己的諾言,用行動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雖然他是一名普通的民兵,卻在平凡的崗位寫出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作為公司的一員,我要以他們為榜樣,要有默默付出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永遠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公司就好比一艘船,宋經理相當于船長,我們就是船員,只要我們每個人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群策群力創新工作方法,共同努力我們這艘大船就能駛向勝利的彼岸。所以公司是我們的平臺,公司的利益永遠高于個人利益,每個員工要真正關心公司,腳踏實地、不畏艱苦、默默地付出,認真地工作,不要像有些人整天把“工作多、工作忙”掛在嘴邊,忙可能是你的工作方法不對,也可能是你的專業知識不夠,遇事要多從自身找原因,不能光強調客觀。假若王繼才光想自己,估計在島上待不了32個春秋,假若王繼才心里沒有國家,也不可能在這么惡劣的環境清貧度日,假若王繼才……一句話,因為他知道沒有了國哪還有家。其實當你死心塌地熱愛你所做的工作時,工作就不再是一份苦差事,工作就變成了樂趣。
作為公司的一員,我要以他們為榜樣,遇事要敢于擔當不推卸責任,把領導、同事交辦的事情,在第一時間并且還要高標準嚴要求的把它做好,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做到“處大事不糊涂、處小事不疏忽、處慢事不拖拉、處急事不忙亂”。如果要想贏得別人的敬重,也應該勇敢地承擔起責任,一個人只有具備了敢擔當的精神,時時刻刻為單位著想,才會獲得全面的信任,才會擁有更廣闊的工作舞臺。俗話說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我要有勇于擔當的精神去對自己的工作,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踐行好我公司的企業文化,實實在在履行好“三好原則”和“首問責任制”,敢于承擔責任為業務開綠燈,發揚王繼才這種始終把責任當成一種使命,勇于擔當的精神。
作為公司的一員,我要以他們為榜樣,發揚這種感恩奉獻的精神,作為職業人,就應該把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為沒有企業就沒有你現在的一切,沒有企業給你提供這舞臺,你就無法實現你的價值,所以要感恩我們的企業,是企業成就了你,感恩企業給了我們展現的機會,實現了自身價值;感恩我們的同事在同一個舞臺同耕耘共奮斗;感恩我們的客戶是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給我們帶來商機和利潤;感恩父母給了我生命和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們享受家庭的幸福和快樂……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謝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這樣才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愿意為別人默默付出,心甘情愿,不圖回報。
作為公司的一員,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帶領大家不斷的對企業文化進行討論,讓它成為我們做人做事標準,不斷的學習、積累、沉淀,不斷成長。因為比我優秀的人依然還在努力,所以我更要抓緊時間奔跑,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的責任,扛起責任就扛起了一份堅定和執著,扛起了自己的職業信念。
總之我將以他們為榜樣,一如既往的以強烈的事業心與責任感,以勇于創新、樂于奉獻的精神,以積極向上、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以“馬上辦、辦的好、敢擔當”的工作作風,完成領導交給的每一項任務,我堅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明信偉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
感動中國節目個人觀后感作文(篇2)
今日,我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讓失聰的兒子理解正常教育,和兒子同桌16年的陶艷波;默默捐款二十余年從不留名的普通市民張紀清;打擊暴恐分子囂張氣焰,被譽為沙漠“飛鷹”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普江……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十三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的孝女朱曉暉。
朱曉暉的父親在患了彌漫性腦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她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辭去了工作。為了給父親治病,她將房子賣掉了,但依然欠下一身債務。她和父親便在社區的車庫里安家,一住就是十三年。他們生活的唯一來源是她父親每月一千余元的養老保險,常常只能讓父親一人吃飽,她也有十余年沒買過新衣服,生活的重擔使她才41歲就頭發灰白……
看了她的故事,我忍不住問自我:“她在那么艱苦的情景下也能將”孝“這個字的本意作出最好的詮釋,那我呢?”我想,我以后也要和她一樣孝敬自我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做一個孝順的人,讓父母更歡樂!
感動中國節目個人觀后感作文(篇3)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動,如熏人欲醉的海風。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變得純凈而又寬敞。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
當這個世上已無感動的足跡的時候,那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冷酷,亦無情。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感,可是它補心,并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里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么多人,有尊嚴,善良堅強的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
當我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節目中的10個英雄人物,偉大的感人事跡令我的心靈震撼,并為之動容。同時也引發了我的深思。其中,有幾個人物令我記憶猶新。“春風化雨,秋月生輝,用救贖的力量點燃心燈,用堅強的意志見證奇跡。”這是組委會給孫炎明的頒獎詞。
從警28年來,孫炎明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扎根基層,默默耕耘,把全部精力與心血都奉獻給了公安事業。7年前得知自我患有腦癌時,樂觀向上的他決定只給自我一個小時時間的悲傷,并在手術后以高度的熱情和職責心投入到工作中,用自我的愛心感化羈押在看守所的失足人員。
對于孫炎明來說,20__年過得十分充實、幸福、歡樂,十分有收獲,這讓他有強大的信任感,用心去做值得做的事情。他的體會是:如果你想人生有意義,就從本職崗位、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孫炎明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沒有振聾發聵的豪言壯語,有的只是樸實的情懷和默默的奉獻,一朝愛崗不難,難就難在從業幾十年如一日地敬業,孫炎明難能可貴地做到了,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對事業與崗位的執著堅守,讓他這個平凡的基層監管人民警察不再平凡。說完了愛崗敬業的孫炎明,再來說一說誠信仁義的孫家兄弟。人間有真情,有真愛。“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他們兄弟倆20__以誠信為本,每年堅持大年三十前將工人們的工錢一分不少地發到每一個農民工手中。
20__年年關,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孫水林為趕在年前把工錢發到農民工手上,返鄉途中遭遇車禍,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的遺愿,來不及處理哥哥的身后事,趕在臘月二十九回到湖北黃陂,在賬本丟失的情景下,按照農民工自我報的賬目,給60余位農民工發放了33、6萬元工錢。信義兄弟堅守“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道德的真義、職責的力量和人格的偉大。
“不論是建筑領域還是其他領域,無論干任何事,誠實守信最可貴,得信義者得市場,誠信是立身之本。孫家兄弟的壯舉,足以讓那些克扣工錢拖欠工資的老板汗顏,”有關專家認為,孫家兄弟的義舉是一個家族對忠信的傳承,是一個商人對傳統道德的堅守,是一個企業家對現代契約職責的履行。哥哥遇不幸,弟弟義無返顧接力送薪,替哥哥發放良心工錢,這是誠信仁義的真誠體現,是中華民族恪守的道德標準,是對傳統道德的可貴堅持。孫家兄弟的行為充分體現了道德與職責是社會前行的基石。
感動中國節目個人觀后感作文(篇4)
今年的《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如約而至,有哪些面孔讓我們凝視?有哪些聲音讓我們傾聽?有哪些瞬間讓我們心動?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相同,但總有那么一些人,只要提起他們,我們的心都會被久久觸動。他們就是今年榮獲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鐘陽、杜富國、呂保民、馬旭、劉傳健、其美多吉、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張渠偉、張玉滾、程開甲。不管是經年累月的堅守,還是剎那華光的選擇,他們都讓我感動與欽佩。讓我看到了一個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物,值得我深思,值得我去學習。這些人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杜富國
“你退后,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贊。這是排雷戰士杜富國的頒獎詞,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詮釋什么叫“舍生取義”。同時也用行動向我們展示了軍人的初心與使命。那么我的初心是什么,我的使命又是什么呢?我覺得“創健康偉業”是我的初心,“業績領先”是我的使命。
作為一名業務人員就應該具備杜富國這種沖鋒在前,不怕吃苦、不畏犧牲的精神。面對危險的時候,我不信他的心里是不害怕的。他盡管害怕,仍能迎難而上。這就是讓我最為感動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做事情就不能害怕,不能見到危險就退縮,遇到困難就發愁,必須鼓起勇氣,想方設法地去攻堅克難。我覺得自己就應該是一名“排雷戰士”,就要想方設法掙品種,全心全意為醫院服務。不單單是我這樣做,科里其他同事全部都是很好的“排雷戰士”。
“你退后,讓我來!”這六個字讓我想到了經常聽到的一些話。每次裝車時我都能聽到“你下來歇會,讓我來”,找兩票時會聽到“放下吧,什么時候要”。還有這些:“票開好了,我給你拿過去”;“什么時候送貨?馬上給你拿”;“那個品種著急,入完給你打電話”;“數對了,開發票嗎”等等。這些都是我的“戰友”經常對我說的話,現在想想這些經常聽到的話十分讓我感動。我現在就想對他們說“謝謝”,我會經常對你們說“你退后,讓我來”。
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正匯聚著這樣一個個有勇氣、有信念、有夢想、有大愛的人。當我們看到他們的事跡的時候,不能讓感動只成為一瞬間的花火,要由感動而心動進而行動,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身上的價值和力量。
感動中國節目個人觀后感作文(篇5)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上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使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
張玉滾老師數十年如一日的支援山區教育發展,堅守擔當,敢于奉獻的精神再次感動著我,清華園學校校長楊道全說:張玉滾同志除了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感動人以外,他在18年的鄉村教學實踐中還摸索出一套科學、務實、管用的教學方法,更是令人敬佩。
江蘇灌云縣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祖國的海防事業。
他們身上所體現的是善良、正直、樂于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我要凈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美多吉,雪域郵路上忠誠信使,一位穿梭在六千米海拔的雪域山峰的英雄,在遇到惡劣天氣,為了就是把車里的郵件送至終點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一走就是29年,他遭遇歹徒身負重傷,清醒的第一念想就是郵車,這是一位用生命在輸送郵件的使者,是一位用心服務、攻堅克難的使者,同樣也是行駛在路上的傳遞者,他的毅力堅韌不拔……身上值得我學習的閃光點實在是太多了。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我不單是感動,更要學習英雄事跡,把這種精神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其實工作就是無數瑣碎、細致的小事組成的,我們就是在這無數平凡的小事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做一種樂趣,腳踏實地的認真對待工作,并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這才是走上成功的路。任何一位成功者都是磨練出來,人的生命具有無限的韌性和耐力,只要始終如一的腳踏實地走下去,無論怎樣的處境,無論任何事情都不會放松自我,便可以創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撼的成就。
我們還要有責任感,無論對工作、對家庭、對親人還是對朋友,做好應做之事,一定能夠承擔責任。只要不把借口擺在前面,就能做好一切,就完全能夠做到對工作盡職盡責。比如在工作中不能推三阻四,老是抱怨;最大限度滿足客戶的需求,盡力超出客戶預期提供優質服務;工作要有激情,不要推卸責任,學會自我檢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準則,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要把事情做好,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既然選擇這個職業,選擇這個崗位,就必須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只享受它帶給你的利益和快樂,就是屈辱和責罵,那也是這個工作的一部分。
作為明信偉業一名員工,首先擺正心態,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來看,努力完成本職工作都是分內之事,如果沒有企業給我們提供施展才能舞臺,我們再有天大的本事,也將一事無成,企業為我們提供者平臺,為我們涂色彩,所以工作所給予的要比你為它付出的更多,每一次工作都給了我們成長的機會,以積極心態對待工作,工作也會以積極的回饋于你,由此我應該增強愛企如家情感。
感恩、忠誠、回報公司、誠懇待人、一切為業務著想,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提高工作效率,急業務所急,想業務所想,這是我的目標和動力,做一個積極樂觀正能量的人,為明信偉業美好的明天出一份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