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烈士陵園中小學觀后感
新中國來之不易,讓我們踏著先人的腳步,用我們的雙手,共同建造這完美的家園。我們定要倍加珍惜無數先烈用生命給我們換來幸福生活,勤奮學習努力成才,牢記烈士遺愿,踏著烈士足跡用自我生命和才智去實現先烈們未竟共產主義事業,去創造共和國無限完美明天。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供大家參考。
參觀烈士陵園中小學觀后感精選篇1
每年清明節,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烈士陵園座落在望奎城的東北角,占地十多公頃,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去處。
來到烈士陵園,蒼松翠柏,古樹參天,土山上的小涼亭隱約可見,一潭清澈見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時有小魚游出水面嬉戲……
烈士墓掩映在樹從深處,我們在教師帶領下打掃了烈士墓,朗讀了碑文,敬獻了花籃……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學們,此刻也都很莊重。去年清明節看到的那個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又靜靜地佇立在烈士墓前,出于好奇,我們圍攏上去,嘰嘰喳喳地和老爺爺攀談起來。
原先老爺爺是馮耕夫等烈士的戰友,是當年河口事件的親歷者。他經常到陵園看看戰友,和他們聊聊天,告訴他們國家的大事,日新月異的家鄉變化。老爺爺回憶起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伴隨他的思緒,我們也仿佛來到了六十年前的衛星河口,馮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與土匪們激戰,他們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讓子孫后代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戰場上,流盡了最終一滴血。
老爺爺的眼睛濕潤了,我們也浸滿了淚水。烈士墓更加莊嚴肅穆,烈士紀念碑在同學們心中更加高大了。作文
陵園中還有很多游人,有老人、小孩、學生,他們或看書,或散步,或聊天,和諧安逸寫在每個人的臉上。我想,此刻的完美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嗎?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期望嗎?
走出陵園,我耳邊回蕩起老爺爺在烈士墓前朗訟的那首詩,“呼蘭水中英雄血,妙香山頭壯士魂。投身革命他鄉死,不求馬革裹尸還。”
作為中小學生,我們更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更好地緬懷烈士,告慰先輩。
參觀烈士陵園中小學觀后感精選篇2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去烈士陵園。我們乘坐大巴車去了烈士陵園,可惜我們班的班主任沒有去,我很遺憾。我以為坐大車很慢,可是不一會兒就到了。 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情,手里拿著小白花。
走進了烈士陵園看見到路中間立著一個大石碑,我看見了石碑上面的戰士,想象到了當時那炮火連天和戰士們拿著刀槍和敵人戰斗,想象到那時戰士們不管死活的和敵人戰斗,想象到那時戰士得奮斗不息、英勇獻身的精神。戰士的身上有許多頑強的精神,我們以戰士為嬌傲,為自豪。
在石碑的后面有四個雕塑,我看見他們的表情非常嚴素就知道是個個雄武的戰士。過了石碑我們又去了大廳,在大廳里我知道了許多事情,指導員在受傷的情況下指揮戰斗,解放日在1949年。我們又去了墓地,那里有許多沒有名字的戰士,我們一個個給烈士鞠躬、獻花,最后我們乘大巴車回到了學校。
參觀烈士陵園中小學觀后感精選篇3
去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時,正是夏季一天之中最為心曠神怡的清晨,空氣里還含著水汽,時不時地徐來一陣清風。
一下車,抬頭便看到一塊巨大的牌匾,上頭刻有孫文先生手題的“浩氣長存”四字,讓人不覺肅然起敬。穿過牌匾,是一條兩旁種有柏樹的石板路。走在已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我突然有一種時空錯雜的感覺,兩邊森森翠柏,四周蒼天喬木,仿佛幻化成一個個模糊的影像混雜著歷史往事的痕跡,在我眼前不斷地晃動,我的心不禁有點緊,邁出的步伐變得細心翼翼,我怕我的腳步聲驚擾了那些模糊的影像和安睡的亡魂。
在這紛繁的思緒中,我們上了一座橋。橋的兩邊都有一個小小的水池,水池上都一個噴泉。過了橋,遠遠的看見一個西式建筑,由四根柱子撐起,柱子圍成的中心是一塊棱柱狀的巨石,上頭刻有七十二烈士之墓幾個遒勁的紅色大字,我猜七十二位熱血志士便長眠于此。
在它的后面,是一座“山”字形的建筑,在建筑的頂端站著象征自由光明的自由女神像,在車上導游給我們講過女神手里所拿的物件曾變更過三次,但不管怎樣變,自由光明是人們共同的追求。建筑一共有兩層。下層僅僅有一大兩小的門,左右兩邊有小樓梯上第二層。第二層從正面看是一個三角形的石墻,它由不一樣的牌碑組成,牌碑上刻有捐獻人的姓名。第二層的背面和正面一樣,可是從那里看下去便能看到一塊巨大的碑,距離太遠使得碑上的字像是隱形了,還真有點像武則天的無字碑。
走近了才發現,上頭密密麻麻全是字。資料是關于黃花崗起義的經過和埋葬在那里的七十二名烈士的姓名。石碑經歷上百年風雨的洗刷,留下了斑駁的雨痕,有些字字跡已經變淺甚至有些模糊,輕輕撫摸一個個名字,“廣東人:徐佩旒,徐禮明,徐日培徐茂燎,徐松根,徐滿凌,徐昭良,……福建人:林覺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廣西人……四川人……安徽人……”重若千斤,當年那些戰士們究竟要拋下多少的親情,拋下多少大好的青春去完成這一場壯烈的革命呢?冷石無語,石碑上寥寥數語又怎能描繪當年那場驚天動地的起義呢?
旁邊有個白發老人在喃喃說道,沒有他們,哪有廣州今日的繁榮。不禁悵然。不由想起昨日參觀廣州塔的場景,想起那座中國最高的塔,想起那部一分半鐘就能升到108層的電梯,想起那些環繞著塔的鋼化玻璃。從廣州塔鳥瞰全景真是一種又驚又喜的感受,驚的是那些大路成了羊腸小道,汽車僅有米飯大小仿佛伸手可握,驚的是感覺不踏實,踩在云上似的輕飄飄。喜的是廣州是那么的繁華,是那么的發達,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樓,臥波的長橋,飛虹似的立交橋,富有特色的城市雕塑……無不印證著城市的飛速發展。
然而過上富足生活的人們,你們是否不曾忘記今日之幸福是無數無數的革命戰士用鮮血和無數我們無法想象的代價換來的?是否已經忘記了那一段段用鮮血烙出來的慘痛歷史?是否被物欲沖昏頭腦?
今日這個烈士安睡的園陵已儼然成為了市民們休憩游玩的公園。一大早許多老頭老太們或帶著小孫子小孫女玩耍,享受著天倫之樂,或來晨運,有獨個打太極的,有三五個在一齊練唱歌吼吼幾嗓子的,有十來個聚在一齊跳廣場舞的……小孩的打鬧聲,老人的歌聲笑聲,音響傳出來的舞曲聲,讓這個莊嚴靜謐的園陵很有幾分熱鬧,也許長眠在此的英烈所以而欣慰,當年你們奮力追求的不就是這樣的生活嗎?不就是想中國有今日之局面嗎?
可是作為生者,我們不該淡忘他們,而是懷著感恩的心去懷念他們,因為他們,我們已經不用飽受國亂的痛苦,不用拋妻棄子的去參加革命,才有今日的生活。我們應學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銘記他們“菊殘猶有傲霜枝”的精神,“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品質,不浪費向子孫們借來的資源,努力為國為民造福。
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以往有那么一群人,用生命成全過我們的幸福。
石碑雖然會被時光所腐蝕,但你們的完美品質將會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活在后代人的心中,正如孫文先生所說的那樣——“浩氣長存”。
參觀烈士陵園中小學觀后感精選篇4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南約500米。陵園以自然山林與名勝古跡為依托,綿延數里。那里山丘疊繞,松柏高聳。沿路灌木成林,綠茵如氈。自1927~1949年,約有10萬革命志士殉難于此。5月1日,我們《今日家教》小記者下江南采訪團來到那里,緬懷用熱血和生命造就完美河山的烈士英雄。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雕像。一個共產黨人,年輕而英俊,強健而魁梧。身上卻衣衫襤褸,傷痕累累,雙腕還帶著被掙斷的沉重鐵鏈。那緊握的雙拳,那緊閉的雙唇,那憤怒的眼神,仿佛正怒視著兇惡的劊子手。
巴金在散文《日》中寫道:為了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棄自我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的死。這些偉大的革命先烈,正是懷著這樣一種信念,為了新中國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筑成了我們新的長城!作為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我們應當了解新中國的來之不易,并繼承革命前輩遺志,努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完美!
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視下,我們莊嚴的宣誓:“……緬懷先烈,牢記傳統;不畏艱苦,努力拼搏,踏實做人;為青春的夢想而努力拼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展努力奮斗!”
當我走出陵園,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再次擁入在祖國的懷抱之中,我感覺我的心已移植入這塊神圣的凈土,理解這場靈魂的洗禮!
我愛我的祖國!祖國在我心中!
參觀烈士陵園中小學觀后感精選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轉眼間又是清明節了,這是一個追思的季節,學校組織我們來到烈士陵園,為革命先烈掃墓。
進入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直入藍天的青松,它們像一個個戰士守衛著烈士的英靈。再往里走,我們便來到了烈士碑前,在主持人的宣布下,從黨員代表到少先隊代表一一作了宣誓,并向烈士墓前敬獻了花圈,我們在低緩的哀樂聲中,陷入了深深地追思,我心里想要不是這些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我們就不會有今日這樣幸福的生活,也許我們還在忍饑挨餓,也許早已死去。
默哀完畢后,我們來到墓碑后面,瞻仰了烈士的英勇事跡的介紹,我想他們可真厲害呀,要是我們遇到那樣的嚴刑拷打,早就嚇得昏過去了,對于烈士那種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為了祖國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充滿了敬意!我想我們也要學習先烈的精神,多多磨練自我的意志,讓自我也成為一個堅強勇敢的人,這樣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挺身而出!
陽光是那么明媚,已經完全沒有了冬天的陰冷,仔細地看樹梢上已經吐出了嫩綠的新芽,我們說著、笑著,呼吸著春天的氣息,三三兩兩的圍坐在一齊,開始了我們的午餐。
大家一齊開心的吃了起來,不知真是零食好吃還是因為我們餓了,我們把零食吃了個精光!“酒足飯飽”之后,我們在一齊玩了起來,我和幾個同學抓了條蚯蚓,準備搞個小惡作劇,我把蚯蚓突然放在了女生的肩膀上,然后我表情嚴肅的指了指她的肩膀,便立刻跑開了,果然我跑了沒多遠就聽到女生們的尖叫聲,隨后我們就被追殺了,我們笑鬧一團,整個陵園里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我想先烈們必須能夠聽到,我們幸福的生活就是他們的心愿!
臨走前我們在陳潭秋烈士的雕像前合了影,結束了今日的掃墓活動。我們看著先烈們的墓碑,在心中暗暗下定了決心,必須要好好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讓先烈們的犧牲和心血不會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