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科技館觀后感三年級
.我們所說的“科學”指研究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技術泛指根據自然科學原理生產實踐經驗,為某一實際目的而協同組成的各種工具、設備、技術和工藝體系,但不包括與社會科學相應的技術內容。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參觀科技館觀后感三年級5篇,供大家參考。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三年級精選篇1
元旦放假的最后一天,我和爸爸去了無錫科技館。
來到科技館一樓,門口的地面上,有一塊很大的玻璃投影屏幕,上面是一幅由許多嬌艷的花朵組成的畫面,當人一走上去,花瓣就會向四周散開,就像人真正走進了花叢中一樣。
進了門,看見一棵高大的假樹,旁邊有塊牌子,上面寫著“太湖生態”。再往里,是一臺巨大的“循環水鐘”,它由很多粗細不同的玻璃管組成,里面充滿了染成藍色的水,水在不停地流動,用左邊的粗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表示幾點,右邊的水柱表示幾分,通過這兩根水柱,可以準確的知道時間。再往里面,是一臺電腦,電腦讓我了解了許多太湖特產方面的知識,如:白鰱的長相和藥用價值,旁邊還有臺顯微鏡,我十分好奇,看到里面有許多奇怪的東西,看了解說詞才知道,原來是花鰱的細胞。
我們來到了二樓,這里是介紹與人體相關的知識,先來到一臺測定人體脂肪的儀器旁邊,它可以測定身體的脂肪含量,再根據輸入的身高和體重數據,算出你身體的肥胖指數,并根據結果給出相應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議,生活中,如果有了這種儀器,我們就能隨時對我們的胖瘦程度進行監控,讓我們及時調整飲食,這樣,就不會變得太胖或者太瘦了。我們來到一臺顯微鏡前,通過鏡筒,看到很多毛茸茸的東西會來回擺動,把我嚇了一跳,其實,這就是沙門氏菌。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三樓,這里是關于新發明的,在顯微鏡里看到了微小的納米材料,它可以為人類完成許多特殊的工作。一轉身,猛地看到“玻璃刀”三個字,開始還以為是用玻璃做的刀呢,心想:玻璃很容易碎,怎么能做刀呢?原來不是這樣的,是用鋼制成的刀,用來切割玻璃的。另外,還看到了用鈦合金制品和航天服等,一些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
四樓陳列的是一些十八、十九世紀的發明創造,如蒸汽機、懷表等現在幾乎見不到的東西。
科技館不僅好玩兒,還能讓我們學到許多科學知識,我們只有從小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長大以后才能為社會多做貢獻!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三年級精選篇2
今日,我去了科技館,那豐富多彩的科學技術,讓我受益無窮.,讓我體會到了現代科學技術的發達與先進.
進入大廳,有利用滑動摩擦減小摩擦力的拉力器,有利用動力發電的顯示屏,有觸摸感應的電子書,還有能夠看到人體骨骼的鏡子.再往里走,有妙趣橫生的喊泉,有人工發電的娃娃,有另人捧腹大笑的哈哈鏡,還有人工發力的小鐵環.走到樓上,有趣味的猜生肖游戲,有好玩的踩泡泡游戲,有辯色游戲,有轉轉盤餓游戲還有模擬打排球游戲.進入二廳,有彬彬有禮的機器人,有測試體重的機器,有會彈琴的機器人,還有會轉動的機器人,真是另人回味無窮!
在學習中,在生活中,我們也應當學會探索和實踐,把一個可樂瓶做成筷子調羹盒,把舊瓶子做成一個東西,把舊報紙做成精美的小禮品............只要我們去發明,只要我們肯堅持不懈地創造.
科學技術真神奇啊!讓我如醉如癡.
科學技術真偉大!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我們應當多多鍛煉自我,,堅持探索知識.
同學們,此刻科技真是發達,讓我們努力學習知識,勤動手,多創造,為社會做出貢獻,哪怕是一分綿薄之力,讓我們在科學的海洋里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三年級精選篇3
今日我又一次來到了中國科技館,那里面有許多奇妙的、趣味的、富有科學性的知識一向吸引著我,交給我知識,讓我百看不厭。
進了科技館后,我們先分了組,然后便開始參觀了。
我們先去看的是一支歡樂的機器人樂隊,一個機器人指揮家正在十分投入地指揮著他的那些鋼絲做的小樂手們,他們也不負眾望地奏出了美妙的樂曲。大廳的中央有一列磁懸浮列車,它沒有車輪。開車時,列車利用電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懸浮約1厘米后開始運行。
二層主要是現代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電子與計算機應用技術。我在一間小屋里看到了許多計算機病毒,它能使計算機系統癱瘓。我心里暗暗地想:如果此刻的“黑客”要是像真正的黑客那樣,進入別人的電腦,發現漏洞及時補、發現病毒及時殺,那該有多好啊!
來到三層,它主要是環境、生命、聲、光、電磁學、腦科學與數學的幾大展區。其中有一個展覽項目是“傾斜小屋”,我好奇地走了進去。啊!我的身體好像要摔倒了似的,總是往低處傾斜。同時我在屋里還看見了一個球,球的周圍有軌道。但這個球可不像我,它總是頑強地往高處爬。出來后,我才明白其實這圈軌道相對于平地的傾斜方向與小屋的傾斜方向正相反,所以我看到球停在高的那頭,實際上是一種視覺錯誤。世界萬物真是奇妙呀!我想。
四層是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展覽。我在那里看到了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紙、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
這次參觀中國科技館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也讓我明白了祖國取得的偉大的科學成就。我此刻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要為祖國做一點我力所能及的貢獻。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三年級精選篇4
寒假的一天,爸爸帶我去科技館參觀,館內奧妙無窮的科技成果,可真讓我大開了一下眼界,讓我感受頗多。雖然我平時不大愛說話,但對科技知識,卻異常感興趣,因為我熱愛科學。
那天,我們懷著完美而新奇的心境,踏進了科技館的大門。科技館里陳列著許許多多趣味的實驗作品:《自我提升》、《把手旋轉》、《虛擬翻書》、《靜電乒乓》、《尖端放電》、《人體電池》、《拔河比賽》、《磁力圓盤》、《磁力連鎖》、《虹吸現象》、《懸空的奧妙》等等,都十分強烈地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前來參觀的學生。
我們來到了《機器人世界》展廳。那里有旋轉機器人、有撓癢癢的機器人、還有會彈鋼琴的機器人……。另外,我見到了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一桿碩大的秤,還有一臺能自動把乒乓球推上去的動量機。這些科技作品真是淋瑯滿目,希奇古怪,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接。
當我來到陶泥作品展臺的時候,展臺上的景觀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這是一幅大型的陶泥作品,它取名為《屹立》,展示了汶川大地震殘留下來的一座期望小學。它是陶藝小作者用靈巧的雙手,采用陶泥材料充滿活力地創作而成的。它是那樣地生氣勃勃,猶如巨人般屹立在一片廢墟之中;這是地震災害留給汶川人民唯一的期望,也是最美麗最耀眼的一道風景,它牽動著祖國人民的心,燃燒著汶川同胞不畏災難,創造未來的決心。我駐足在展臺前,久久不忍離去,它使我想到了遠在汶川的同齡兒童:他們此刻的學習、生活怎樣樣了呢我在深深地牽掛著他們!
這次參觀,讓我學到了課本上從未學到過的知識,親眼看到了創新超前的科技作品。這些作品都是愛好科技的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用智慧和心靈感受所創造的成果。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用心去體驗生活、觀察生活,在生活中探索科學奧妙,用自我的智慧和雙手去創造、去領先。科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相信經過鉆研必須會有新的發現,也能創造出新的科技作品來的。
在如今科學突飛猛進的年代里,我覺得我首先應當要學會科學地讀書,科學地生活,努力加入到創造科學未來的隊伍中去。
我們要從小處著手,好好地學習,把握住知識的鑰匙,去打開明天科技的大門--明天必須會屬于我們的了。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三年級精選篇5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位于北京“鳥巢”附近的中國科技館。遠遠望去,新建成的中國科技館氣勢恢弘、非常壯觀。我們走進去,發現這是一個四層的建筑,有一個主展廳和一個附廳。其中,主展廳按照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學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主題分為四個展廳,展品之多、面積之大,真是嘆為觀止。我經常去的天津科技館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每個展廳里都有我非常喜歡的展品。在華夏之光展廳,主要展出的是中國古代的發明,有碾米機、水車、趙州橋的模型和計里古車等。計里古車車上設計有兩個手持鼓棰的小牧人,我們在推動車子時,小木人通過齒輪地運轉,每一公里敲打一下面前的鼓,通過敲打的鼓數來計算這輛車共走了多少公里,體現了古代人的聰明才智。在探索與發現展廳里,主要展出的是自然科學的展品,有恐龍骨骼、基因遺傳、很多植物的標本和生長了2550年的古樹的年輪等。生長了2550年的古樹是一顆巨杉,原樹高65米,根部直徑5米。
在自然環境中,成活時間如此之長,實屬罕見。在科學與生活展廳中,主要展出的是生活中的科學應用,有擺游列車、電子珠算、星球引力和模擬機艙等。游客可以進入模擬機艙,體驗親自駕駛飛機的樂趣。
我乘坐過飛機,但是從來沒有進入過駕駛倉,因此我對能夠駕駛飛機非常的好奇,也充滿了期待。當我駕駛飛機時,面前的顯示屏出現機場跑道、天空的情景,我好像真的翱翔在藍天上一樣。
在挑戰與未來展廳中,主要展出的是現在的最高科技水平和人類對未來的科技想象,有宇航服、神州一號的返回倉、太空站模型和轉基因利用等。進入太空站模型,我體會航天員的生活,在失重的情況下,航天員的生活有很多的不方便。當然,太空站中也有很多很人性化的設計,比如安裝了跑步機等。
到了閉館的時間,我仍然不愿離開,中國科技館使我留連忘返。我要好好學習,刻苦練習繪畫,長大后,要將繪畫的技巧與現代科技的運用相結合,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