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大學觀后感1000字
《風雨哈佛路》是一部感人的勵志電影,看著這一部動人的電影,我仿佛已經沉浸在其中,有時還不禁潸然淚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風雨哈佛路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雨哈佛路大學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1)
《風雨哈佛路》講述了麗茲八歲沿街乞討,十五歲喪母步入社會,重回學校考取哈佛大學的故事。
母親去世的那一天,麗茲沒有哭,也沒有應朋友的邀請回去教養院,母親的去世像幾個巴掌打在她的臉上,她曾經照顧過的“孩子”去世了,她迷茫、混沌,終于,她背著書包,穿越大大小小的街道去了一家公立學校。她要變強,她要去外面的世界,她要過幸福的生活!誰說在黑暗里成長就會沒了明天?誰說她不可以過新的生活?“我很聰明,我可以改變我現在的生活,改變我的一生。我需要的只是這個機會。”這樣的自信與勇氣又有幾人在經歷了一系列變故后,依然可以平靜地說出口?
“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差勁的媽媽,就算在世人的眼里你是人見人怕的癮君子,媽媽,我依然那么地愛你。”可以說,麗茲逃學,沒有了幸福的童年,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她的母親造成的——吸毒、精神分裂。家里唯一的購買的食物的100元給了母親去吸毒,麗茲不忍心她那樣痛苦,她只希望母親一個微笑,但那微笑隨即伴著母親轉身離去的背影消失了。“呯——”是重重地關門聲,顫動、什么東西碎了……但她依然愛自己的母親,只是因為她是母親!一顆堅韌而感恩的心,這也是她經歷了那么多歷史依然沒有被扭曲的原因吧。
母親去世了、爺爺拒絕收留、父親進了收容所、朋友回到了教養院……麗茲失去了一切?不,還有她自己,她要開始照顧自己了。她很聰明,更很用功,全級第一的成績是她在地鐵、在夜晚、在課堂……在她所能用的所有時間換來的,她對老師信心滿滿地說她要用兩年時間學完高中四年的課程!她做到了,她做到了常人很難做到的事,她通過競爭獲得了獎學金、進入了哈佛,但她最終選擇離開哈佛,她相信她可以很好地走自己的路,她也一定可以做到吧!
麗茲是鏡子,是所有學子的鏡子——也許,不知不覺地,自己變得驕傲、懶散、甚至在學習中墮落了,一切的一切,并不是沒有發生,只是自己不曾知道而已。過去的一年,忙碌嗎?我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那么多浪費的時間在慵懶里怎樣度過了呢?那些不以為然的時間又去哪兒了呢?如果否定回答,那一年的努力又去哪了呢?因為沒有堅持比別人更強的意志力,像一條尾巴拖在班級的最后。現在的今天,終于有了目標,終于明白了一切,“不要以為世界會隨你的意志而改變,因為別人的意志比你強大得多。”未來的未來,一切的一切,漸漸明朗。
勇敢地相信奇跡!
“放下負擔,讓它過去,這樣才能繼續前進。”
風雨哈佛路的觀后感4
你有想過你的人生嗎?也許你正在為你父母給少了你生活費而埋怨;為你周圍的同學、朋友對你的態度而悶悶不樂;為你自己沒有多余的時間、多余的錢可以去玩而呼天喊地。憑什么你可以對你的人生如此不關心呢?觀《風雨哈佛路》,我深深地被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感動了。無論生活如何,她堅持改變了她的人生。
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利茲的父母都是癮君子,母親患了精神分裂癥,雙眼失明、后來死于AIDS。利茲的生活顛沛流離:住過收容所,睡過地鐵站,撿拾垃圾......從來沒有一個像樣的家的她,青少年的歲月多半是在慌亂的流浪中度過的。一日復一日,她活在一個沒有希望和夢想的世界裡。終于有一天,她在她母親的葬禮后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要改變她的人生!每個人在自己生活中某一件重要的事會突然長大,然后作出一個堅定的決定,而這個決定的最終結果就是你堅持了,你就勝利了!如我們所猜想,她的確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天賦考上了她的人生轉折地——哈佛。在哈佛金色的秋天里,女孩仰起臉,眼睛里是堅毅的光。
你的生活比她更糟嗎?你的努力與她差多遠呢?我們之所以是平庸之人,大多是因為我們的懶惰!生活的苦難催使Liz告訴自己要改變命運,而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就是讀書,上學,她的童年比一般人都慘痛,但或許是這糟糕的童年,讓她變得不平庸,她敢于去想敢于去做,改變命運的決心促使她在艱難的條件下,克服困難,最終進入世界最高的學術殿堂。
在觀看的過程中,我第一個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影片中的父母不僅沒有為孩子提供一個可供成長的環境,反而還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我的父母,他們沒有高資歷,沒有高收入,獨獨為了家中孩子賺錢讀書的念頭而盡全力工作。因為父母,我對我自己的大學感到內疚。我現在所經歷的大學和我自己想象中的大學完全是不一樣的,就如同回到了初中時代,三點一線的生活中去,偶爾會埋怨自己生活的糟糕,甚至是沒有目標。"我努力過了嗎?"我認真地反問自己。不管問心中的自己還是現在的自己,我的答案是沒有。我沒有努力,我又憑什么去埋怨。我的父母面對他人的無視、不屑居然還努力在微笑,僅僅只為了他們的孩子。難道我在埋怨的時候就不可以多為父母想一想嗎?
我們都是普通人,但可以讓自己的生活不普通。如果你還想繼續對自己的人生抱怨,那么你的一生就是這樣的了。影片中的利茲說過“世界在轉動,你只是一粒塵埃,沒有你,地球照樣在轉動。現實是不會按照你的意志去改變的,因為別人的意志會比你的更強些。生活的殘酷會讓人不知所措。于是有人終日沉浸在迷茫彷徨之中,不愿意睜大雙眼看清形勢,不愿去想是哪些細小的因素累積在一起造成了這種局面。”因此,明智的人會作出正確的選擇,改變自己,讓自己平凡的人生不再普通!
許多人認為 把對生活的種種不滿都化為滿心的不在乎,笑對一切風雨,看輕挫折與不順就可以了。然而,在這不恭的心態里,忘記了去反抗,忘記了努力去爭取,以及改變自己可以改變的。只是默默的承受著一切,內心糾結與找尋一切的真相。 而今發現,這漸漸是中了生活的圈套,自己一直以來都錯了。挫折和逆境不是用來看輕的。不要因為自己可以承受就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有多么悲壯,有多么偉大。 其實,它們都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接受它們,然后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改變他們,走向更好的生活。 改變、 堅持、奮斗是我們人生所要做的重要的事。想了一千次,還不如奮斗一次!
除了奮斗,你還能干什么呢!大家,我們是時候努力了,再不努力我們就老了!
風雨哈佛路大學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3)
終于又到了看電影的時候了,我們這次看的是《風雨哈佛路》。我們被麗斯那堅強不屈的精神所感動。麗斯生長在一個十分不幸的家庭,她很小時父母就酗酒,她在父母的爭吵和打罵聲中長大。后來母親開始吸毒,并因此染上了艾滋病,精神恍惚。父親又酗酒,外公又不肯收留她,麗斯只好流浪街頭。不久,母親去世了,麗斯很受震動,她意識到如果沉淪下去,將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悲慘。她決心告別過去,開始全新的人生。
她像她父親一樣是一個天才。盡管不去學校上學,他依然能考出好的成績,可是麗斯生活環境的如此惡劣和糟糕,小小的年紀內心的安全感卻被一點點地剝奪,沒人照顧,還要照顧媽媽,因為她知道,媽媽愛她,她也愛她的媽媽,盡管她酗酒,她吸毒,她雙目幾乎失明,她還患有精神分裂癥,她犯起毒癮來是如此可怕。她依然如此深地愛她媽媽。后來,她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很優秀。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有回報,她也一樣。她的經歷、她的真誠、她的論文深深打動每一位評委。10000美金的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讓她獲得了進入哈佛的通行證——她成功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向她敞開了雙臂。憑借著對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對改變生活困境的強烈愿望,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還記得麗斯和父親從學校辦理完擔保手續出來,她說:“爸爸,我愛你。”“我也愛你。”父親說。然后她的父親就穿著破舊的衣服走了,寒風吹著他凌亂的頭發,那一刻,我真的覺得麗斯,真的是獨立,完全的獨立,所有的一切都無情地丟給她,她除了前進、奮斗,就沒有別的了。可能我們在生活中,只有自己獨自生活時,自己的潛力才能發揮至極致。
她終于成為了哈弗大學的一名學生了,她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自己是最棒的,改變了自己所處的生活環境。
從這部影片我懂得了:人只有自愛自強,不斷努力,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生活,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里。人生其實可以改變,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風雨哈佛路大學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4)
《風雨哈佛路》這一部勵志電影,給我感受頗深。該片講述的是利茲的人生經歷:父母吸毒、8歲開始乞討、15歲母親死于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17歲開始用2年的時光學完高中4年課程,獲得1996年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進入哈佛學習,一個真實、努力女孩的人生經歷。利茲無疑是特別的,同時,也是幸運的。但是與她有著共同經歷的克里斯卻沒有她這份幸運,上帝無疑也是公平的,你付出了多少,上帝會回饋給你同等的,甚至更多的幸運!這?哈佛路,是一個真實、努力女孩的人生經歷、一段自強不息昂揚奮斗的生命歷程。
“我一直都愛著我的媽媽,無論何時何地,我一直都愛著她,盡管有的時候連她自己都忘記了,但是我一直都愛著她,一直如此,對,一直如此,All?the?time”。這句經典臺詞在電影開頭出現,劇中的面試中又再次出現,像一柄小錘敲擊著我的心。她生活在這樣一個讓一般人無法想象感覺恐懼的家庭,而卻一直持這樣的心態:“我愛你,媽媽。”?“我愛你,爸爸,你是我遇到的最有趣的人。”讓我陷入了沉思……
“世界在轉動,你只是一粒塵埃,沒有你地球照樣在轉。現實是不會按照你的意志去改變的,因為別人的意志會比你的更強些。生活的殘酷會讓人不知所措,于是有人終日沉浸在彷徨迷茫之中,不愿睜大雙眼去看清形勢,不愿去想是哪些細小的因素累積在一起造成了這種局面”。
“我覺得我自己很幸運,因為對我來說從來就沒有任何安全感,于是我只能被迫向前走,我必須這樣做。世上沒有回頭路,當我意識到這點我就想,那么好吧,我要盡我的所能努力奮斗,看看究竟會怎樣”。
“我為什么要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為什么不能做到?”?
陰晴圓缺,悲歡離合,春華秋實,盛衰榮辱,這些都不過是人生常態,生活是美好的,但需要我們努力。
我們要克服懶惰,像利茲那樣接受自己現在的生活。
我們要克服迷茫,像利茲那樣思考的多,嘗試多。
我們要克服消沉,像利茲那樣追尋擁有自己的想法并追尋。
風雨哈佛路大學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5)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和多年以前的心境略有不同,當時是大學放假在家期間看的,兩耳不聞窗外事,只覺得電影很感人很勵志,但是現在看來,除了感人勵志,更多的是啟發。現在的我需要工作,身上更多的是責任,看完這個不免反思自己目前的狀況:工作穩定,但是缺乏奮斗目標。
麗茲說過哪里有母親,哪里就是家,母親的去世意味著最后的依賴都不存在了,面對裝著母親尸體的木棺,麗茲陷入美好生活的回憶,她想要擺脫目前生活的窘境,她不想當傻瓜,想要去上學,面對這樣的生活,遭受這樣的打擊,麗茲能夠堅強振作起來,她說她無法不去做到獨立堅強,如果我們是麗茲,是振作還是沉淪?麗茲的朋友克里斯的命運和麗茲截然不同,因為克里斯不想上學,仍然過著游蕩的生活,她沒有想過改變自己的現狀,沒有想過自己可以走的更遠、甚至獲得成功。麗茲不同,她知道自己很聰明,懂得用學習上的聰慧來為自己贏得尊嚴和掌聲,她在高中用了兩年修完四年的學業,用課余時間打工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利用每一分鐘去學習,所以才能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哈佛游學的機會,也才會有后來為了能夠進入哈佛所作出的萬分努力。
通常我們樹立目標之后不付諸實踐是因為缺乏動力,如果和麗茲一樣有著強烈擺脫頹廢生活狀態的動力,和麗茲一樣沒有誰能夠去依賴,沒有誰給予關懷和溫暖,那么我們還能天天坐著空有理想不去行動嗎?那個時候只有兩個選擇:向前或者被黑暗吞噬。因為生活環境的安逸,很少能夠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我們在工作中決不可安于現狀,要給自己制定目標,讓自己能夠在工作中不斷取得進步。
麗茲的遭遇雖是不幸,但她能夠進入高中也是幸運的,她說:需要一次機會爬出那個環境,每個人我認識的人都是憤怒、疲憊,他們只是掙扎著活下去,但我知道有一個世界,更好的世界。高中老師給了她這個機會。正是這個機會讓她能夠通過學習取得優異成績獲得自信,能夠更加堅強直面自己苦難的過去,展望輝煌的明天。麗茲知道自己擅長什么,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面試的時候常會被問:你的特長是什么?你最擅長什么?這個問題是很難回答的,畢竟自己沒有時間把世間所有的嘗試一遍,來找出自己最擅長的,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通過不斷的學習,讓它成為你的特長。
此外,麗茲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她對爸媽充滿愛意,她爸媽一個吸毒一個酗酒,家里臟亂差,但這個家仍是麗茲最留戀的地方。這種愛應該會讓某些嫌棄自己爸媽沒錢沒勢的人汗顏吧。我在想如果自己哪天成為一個媽媽,絕對不能放縱自己過如此糜爛的生活,要擔起作為媽媽的責任,要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