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道答案觀后感800字
水是自然界的瑰寶,他反映了我們大家的內心,讓我們大家看到自己內心的美丑善惡,水就是我們大家的心。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水知道答案》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知道答案觀后感800字精選篇1
近日,在報紙上看到介紹一本日本作家江本勝著的《水知道答案》,看到這書名,我有種想一讀為快的沖動。
《水知道答案》又一次揭示了精神與物質之間具有聯系,這種聯系不同于唯物論的"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也不同于唯心論的"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我們看到,精神與物質之間的聯系是一性的。作者的波動論是他用自己的方法認識世界的方法,他發現了一個事實,就是精神是具有波動性的。既然精神具有波動性,說明精神是有物質載體存在的,從而進一步證明了精神與物質是一性的。其實,早已有科學家發現了人在思維的時候能夠發出象大腦一樣的物質,一般人發出的這種大腦形態的物質時間不長就散掉了。不管時間長也好、短也好,精神和物質是一性的是真實的事實存在,任何人都不能抹殺的。
這個世界多姿多彩,具有無窮的魅力,這是世界對于我們物質一面的展現,它對于我們精神一面的展現又在哪里呢?我們都知道了,精神與物質是一性的,世界對于我們物質一面的展現,其實就是對我們展現了精神的一面。我們好象并沒有接收到世界對于我們精神一面的展現啊,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我們自己!讓我們想一想,人——看看自己吧,老是在想、嘴也在講:多掙點錢,生活得更好;孩子要好好念書,長大了要有粗細;某某對我不好,這口氣我咽不下;自己搞點什么名堂,出出名……很多人把追求達到什么目的作為自己生活的目標和樂趣,沒有追求就沒有樂趣,甚至還把"執著"當作人的優秀品質,這樣的人,確實很難接收到世界對他精神一面的展現,這是因為他自己追求的想法所形成的物質早已經把他自己包圍住了,想法越不好,這個物質的范圍越大越厚,那么這個人就走向毀滅!
有這樣的生活態度:一切隨遇而安、隨其自然;是我的,我就拿著,不是我的,我也不稀罕,也不追求;在個人利益受到損失的時候,還能一笑了之。一般都會說這樣精神境界已經很高了。那么按照"精神和物質是一性的"道理來衡量,他在物質上會真的有損失嗎?在我個人體驗來看,沒有真正的損失,反而一切都和和美美!
這不是阿Q精神,而是真正符合自然規律的做人態度,明明白白的做人,這樣的態度不是我看這本書學來的,我在這里不是在宣揚這本書有多么多么好,我是說這本書的內容反映了"精神和物質是一性的"道理。
古人或老人有句話"積德"、"損德",這背后的內涵恐怕很少有人去琢磨了,也很難相信了。
水知道答案觀后感800字精選篇2
在課堂上,我們觀看了一部紀錄片,叫做《水知道答案》。
這部紀錄片我一開始看得津津有味,可到后來對它卻有了一絲不屑。
沒錯,作者的出發點是好的,他是想要呼吁人們多些關心多些愛。但是,他的說法太過于絕對,古人留下的的確是精華,只是歷史不可能重演,有些東西不能一味的去模仿,這樣下去,只會想袁世凱的“祭孔”丑劇般。時代在進步,我們需要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一味地追尋所謂的修身養性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都不相信“念經”能拯救世界。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類是群居動物,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互相接觸與溝通的。自然而然,肯定就會有一些摩擦,競爭以及其他的一些碰撞。既然這樣,那么誰又敢保證自己百分百不犯錯呢?我們是需要去學習古人的智慧,但一味地追求所謂的世外桃源是不可取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也沒有絕對的正與負。就像死并非生的對立面。對與錯都作為對方的一部分生存著,我們不可能完全扼殺兩者即便是之一。
這也跟看事情的角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作者認為孟子的話很有哲理,對他的信仰也流露于整部片中。他聲稱在古代優美環境的熏陶下,冰晶會變得晶瑩剔透,他也過度地追求那個完美的世界。可我認為,他是在刻意刻畫過去的美好以及在宣揚信仰能改變一切,這讓人有一種在看某些教派的宣傳片。況且,在古代也不是如作者所說的那樣美好,也有一些封建惡習。作者同時也一直在強調現世的骯臟,在貶低著大都市的車水馬龍,而我認為,他只看到了現世不好的一面,卻未曾看到時代進步給人們帶來便利的一面。
還有作者提到的金屬搖滾樂,個人認為那只是審美觀的問題。如果說,人們一聽那類音樂血管就會扭曲,那豈不是意味著那類音樂的聽眾都在自尋死路?
雖然說這部紀錄片有很多違背科學的道理,但他的出發點還是好的。
它教會我們世界就像一面鏡子,你付出了,就會有一些回報,即使回報并非對等;它教會我們要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看待世界,因為世界其實很美好;它教會我們要學會愛,愛人、愛物、愛生活……
只是,它不應該以這種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有些觀點太過偏激,有些結果也有違科學依據,這很容易扭曲一些未成年人的思想以及給他們灌輸一些不正確的知識。它應該換成另一種更柔和的姿態,告訴我們如何學會愛與奉獻,讓它們一泓一泓汩汩淌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水知道答案觀后感800字精選篇3
上一個星期,語文老師組織觀看《水知道答案》,我霎時明白了許多。
第一眼看到片名時,我的心中充滿了許多疑問。水會知道什么答案?水怎么會知道答案呢?它有自己的想法嗎?看完短片后,我心中許久的疑問終于解開了,但更多的是深深的震撼!也讓我明白:做好事,積功德,我們便會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一、水能看
當水看到世界各國“愛和感謝”的話語時,水結晶的形狀變得無比美麗,而美麗的水結晶則因為詛咒的話語而丑陋不堪。
二、水能聽
當播放不同的樂曲時,水結晶會產生不同的形狀,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和許多美妙絕倫的樂曲,水聽后,水的結晶立刻變得完美無暇。
這也就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明白:我們的心靈,我們所保持的積極的心態,都會因我們的思想而改變。世界上有太多丑陋現象,大到戰爭,欺壓,槍殺,動亂,小到隨地吐痰,隨地亂扔垃圾,闖紅燈,損壞公物。都給我們的地球媽媽添上了一筆筆污點。我們生活的環境能是美好的嗎?我們的心靈又能是美好的嗎?世間萬物,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溝通方式,但只要用心,我們便會知曉世間萬物的情感。
在現在社會中,許多人擁有無盡的財富、至高無上的地位,和顯赫的家世,但是他們有的卻缺乏了我們人類最重要的東西,愛與感謝。人們生活在現代的大都市中,每天過著起早貪黑的忙碌生活,每天想著怎樣掙更多的錢去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再加上如今社會上的混亂,以及工作中的人心叵測,人們的心變得越來越污濁,人與人心靈間很難去溝通。這樣持續下去,我們的生活又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違背天性是惡,符合天性是善,語言行為想法,通通都是能量”讓我們抱著一顆真誠的心,去跨過人心間的溝壑,“做好人,行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我們便會用行為去影響更多的人,讓水和萬物更加美麗!
水知道答案觀后感800字精選篇4
以前我也想過水是有感情的,可一直不能證明他的存在,今天看了這個視頻我終于看見有感情的水好漂亮,這真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了, 觀看了江本勝博士《水知道答案》的視頻資料,那些奇妙的水結晶圖片非常美麗,我驚奇的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水,竟然有如此美麗如夢幻般的一面,如生命般有了靈性,水可以根據它自己看到的圖片、聽到的音樂和聲音形成不同的水結晶,甚至像人一樣有自己的思想,當你對它說不友善的語言或咒罵水的時候,水結晶表現的圖片就有些混亂不規則,而當你贊美它的時候,水的結晶就會有規則,非常美麗。更神奇的是,不管你用哪個國家的語言對著水表達愛與感謝的意思,水都能聽懂,并且表現出有規則的六邊形的狀態,給人的感覺非常美麗,當你對著水說混蛋的時候,水結晶就變成了一個急速旋轉的黑洞,隨時就會將你吞噬。
水的姿態是萬千不同的,不同的美,水給我們展示的是不同形狀的結晶體。水是自然界的瑰寶,他反映了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看到自己內心的美丑善惡,水就是我們的心。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是佛家的一句話,我覺得是非常有道理的。先說這個“境”,這里的境指環境。良好的環境會隨著人心之善惡而改變,如果一個人上善若水而又有博愛之心,那么他周圍的環境勢必是和諧美好的,但如果一個人他聲名狼藉,想必他周遭的環境也好不到哪里去。至于“相由心生”,就是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了。一個人的相貌善惡是會隨著心地而改變的。心地善良的人,面貌必然快樂而安詳,久而久之,快樂的紋理就定格在了臉上,給人的相貌必定是善相;平時遇事暴怒囂張的人,其紋理也就會定格在臉上,給人的印象必然是兇惡的臉相。我們每個人都要人心向善,懷有博愛之心。
當今的社會為什么會如此動亂不安,這全是因為人導致的。人是一個很大的能量體,無論做什么都會爆發出相當大的能量。因為人們現在常常對自己和生活有很大的不滿,人比啊的越來越自私,貪欲越來越重,對外爆發出憎惡、妒忌、不滿、貪心、自私、的不良能量嚴重影響了地球,導致地球的環境也越來越差,常常發生一些連科學家也解釋不了的事件,人的思想嚴重影響著我們,影響著地球。水就正好真實的反映了我們的環境。
水告訴我們,在我們的社會交往中,保持一個平和、善良的心態,表達出友善的語言,就可以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工作做得更好;而煩躁、惡劣的心態,表達不友善的語言,就會給我們美好的生活增加不和諧的因素,甚至升級到仇恨、沖突和暴力。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用愛和感謝來創造我們的社會環境,讓社會更加和諧,讓仇恨等一切不和諧的現象遠離我們。
水知道答案觀后感800字精選篇5
初看《水知道答案》,是在今年的三四月份左右。這套書共有三本,里面大部分是由圖片組成。作者把水結晶遇到的文字后或是一些情形后所形成的文字,用圖片的方式保存下來,向這個世界分享。
初初略翻,感覺很平淡:不過是一些圖而已嘛,有什么好奇怪的。再翻,卻是另一翻滋味。你不會想到,水的世界是那么的豐富,你不會想到,水也是那么的有靈性,形狀和感受都是那么的精彩。
我們的人體,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就是水分,那是,是不是可以說,書里的原理,也是可以應用到我們的身體里的水分上?雖然這有點異想天開,但我知道,如果一個人懷著感恩的心,帶著愛去面對這個世界,那么那個人一定很從容,很自在,而且他一定很美。
看完這本書的我,傻傻的做了一些形式而不實際的東西。我把我平時喝水的水杯(是一透明的塑料杯子),在它的底座貼上“愛、感謝”的標簽。我滿心以為這樣子做,我杯子里的水,里面的水結晶,遇到這幾個字,應該就會變得很漂亮,很有靈性。那么我喝了這個水,我應該也會很感恩,也會有所改變。當時不知道怎么的,內心就是篤定會有改變會發生。可是,喝了兩三個月的“愛、感謝”的水以后,我還是什么變化也是沒有。
到后來,再看《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我也是看過幾次了,每次看都會覺得有不同的收益。開始對“家庭排列系統”這個名詞關注,開始搜索這方面的資料。再到后來,遇到了網絡家排,遇到了單老師,做了網絡排列。再再后來,進行了網絡辟谷,再然后還去到了嵩山少林寺辟谷,還自己親身排列了兩次,一次是別人的個案,一次是自己的個案。到此,我終于,覺得把自己整合了。
如果說,以前我所做的感恩,我所要自己去接受的愛,總有一些分裂的因子存在,總有一些不知道的原因的因素令自己感覺并不由衷。那么,現在的我,隨時所發的感恩,不時的涌現著內心的平靜的感覺,這些,都令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愛、感謝”這兩個字的存在。
我現在已經沒有再在杯子座底貼標簽了,但是我把這兩個詞帶到了心里面,存在了心上。
從最初的形式主義,到現在親身親心實行,整合自己,中間的過程,我體會到很多。如果當初我沒有那么樣的想要獲得“愛、感謝“的信念,如果當初我沒有各種各樣的行動去讓自己擁有這樣的體驗,比如貼標簽,比如網上找資料,那么我也不會有今天內心的真正的豐足,真正的寧靜。
那是因為我遇到了,然后,我去想了,再然后,我跟著我的思緒去做了。所以,我得到了。如果中間我少了哪一步:沒有遇到;或是遇到了沒去思考,沒去憧憬;再或是也遇到了,也去憧憬了,但沒有去做。那么都沒有今天的我。
一路的前行,一路的變化,我現在回想,都感覺到很幸運。因著內心愛的指引,所以我找到了內在的自己,我獲得了內心寧靜的力量,我贖回了自己勇敢而豐足的心。謝謝這些際遇,謝謝我這一路遇到的每一個人,謝謝給我最多指引的單老師,謝謝勇敢追著自己的心跑的自己。
其實,不僅僅,《水知道答案》,你自己,也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