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專題片觀后感800字
《基石》專題片講述在血雨腥風的革命戰爭年代,廣東人民為支持黨的事業,舍家為國、舍生取義的感人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基石》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基石》專題片觀后感800字(精選篇1)
在二月二十五日中午,公管第三黨支部在啟林黨建工作室組織全體支部成員一起觀看《基石》,在觀看的過程中大家都十分投入。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我們廣東多個地區涌現出的“英雄媽媽”以及其他為抗戰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們,講述了多個讓人潸然淚下的感人的光輝的故事。其中讓我至今仍然還有深刻的印象的有:村民被抓然后日本人從村民的鼻孔灌水直到腹部鼓起,之后又用棍子擠壓腹部讓水從鼻孔出來然后再灌水,如此反復。
這是多么殘忍的一幕啊,只有當時那些喪盡天良的侵略者才能干得出來,這些場景反應了當時侵略者的無人性,同時也襯托出南粵人民的不屈不饒誓死保衛中國共產黨偉大事業的精神。再有就是在一次游擊戰中,敵人進行瘋狂的搜山活動,而此時幫游擊隊做飯以及其他的一百多名老百姓也在轉移的隊伍中。在這個隊伍中,有一位年起的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其中有一個是剛剛出生一個月而已。在一次敵人搜山的時候,這個一個月大的孩子因為饑餓的原因哇哇大哭,母親為了掩護隊伍而用力捂住在哭的孩子,當敵人離開的時候,媽媽放開捂住孩子的手,但是發現孩子已經沒有呼吸了,多么慘痛的一幕。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都不自覺流下了淚水,這淚水既有對敵人的痛恨,也有對孩子以及媽媽的同情。為了黨的火苗,母親寧愿犧牲自己的孩子,這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完美詮釋啊!
我對這偉大的母親產生了崇高的敬意。還有就是在戰斗中為了保護番禺區植地莊的村民而堅守陣地的勇士們,其中有一個是當時僥幸生存下來的一位戰士,現在仍然健在,看到這位老奶奶現在雖然已經不能夠看書了,但是她仍然每天堅持讓女兒讀之前戰斗的回憶錄給自己聽。她說她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再聽一聽曾經那些熟悉的名字。這句話里摻雜著很多復雜的感情,我在想每次聽到那些熟悉的名字的時候,她是會有多懷念那些曾經一起并肩作戰的戰士啊!還會回憶起那段艱辛的歲月。
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就是密切聯系群眾,而最大的風險就是脫離群眾,所以不管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在改革開放乃至當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都要堅持走群眾路線,要一切從人民出發,一切利益都要為了人民,走人民擁護的道路。《基石》影片中很好地反應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群眾擁護黨的事業,也甘愿為我們黨的偉大事業而獻出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也是因為有了群眾的力量,我們的抗日戰爭以及我們黨的事業才能夠取得勝利。在當代的社會主義建設當中,政府及以黨員干部們都要時刻牢記群眾路線的重要性。《基石》是當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生動教材,是對黨員進行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教育的重點教育片,也是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教育、聽取意見環節的一項重要內容和規定動作。我們大學生黨員通過此影片也應該從中得到啟發,堅持群眾路線。
《基石》專題片觀后感800字(精選篇2)
《基石》介紹了王輝同志作為一名組工干部為黨的事業甘當基石,愛崗敬業、埋頭苦干、無私奉獻,堅持原則、公道正派、清正廉潔,默默無聞地在平凡崗位上爭先創優的先進事跡;展現了一名優秀組工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時代風采,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
《基石》選題從身邊的基層黨組織入手,透過各地、各部門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典型事跡,展現了新時期農村、社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國企、教育、機關、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等基層黨組織在黨的領導下和黨員的帶領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闡明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片中的先進典型事跡讓我深受教育,下方結合本支部的具體狀況,談談我的感受。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我們基層工作很重要。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特點。中國共產黨正是靠著一個個像牢固基石的基層組織,鋪就了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道路,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從戰爭歲月走向和平年代,從封閉落后走向繁榮富強,從小米加步槍走向神十進天宮。做好支部的黨建工作,發揮好社區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對社區乃至地區的生產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好處。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是社區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礎之源。面臨著市場的競爭,社區人才如何挖掘、培養,人才如何穩定,新一代人才隊伍如何建設?是當今社區發展亟需思考及解決的問題。我們就要透過加強黨的建設,透過思想工作使大家樹立一種為國企、為黨的事業做出奉獻的一種精神;透過關心、解決社區居民的切身問題和困難,為群眾做實事,同時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從而帶動地方政策創新、服務創新和體制創新,創造出更好的地方經濟效益,推進社區更好更快發展。
《基石》專題片觀后感800字(精選篇3)
今天上午,我進入廣東省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點擊專題片《基石》,觀看片中內容,接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 使我心靈震撼的是,身體柔弱的母親,為了紅軍、為了革命、也表現出強大、堅毅的勇氣。李淑桓從香港回來,先后送三個兒子參加東江縱隊和八路軍,在與日軍的戰斗中,三個兒子不幸先后壯烈犧牲,她懷著悲憤的心情,也毅然加入了組織參加革命,直到犧牲。李梨英送三個兒子參加紅軍,并不顧個人安危,以堅貞不屈的氣節,照料潮汕紅軍傷員,贏得紅軍阿姆的稱號。何麗清,為了保護紅軍不被敵人發現,為使僅出生幾個月沒有奶吃的兒子不發出哭聲,捂住了兒子的嘴巴,致使兒子夭折,為了革命,她成了悲痛而又偉大的母親。這一個個生動的歷史再一次告誡我們:沒有人民群眾的傾力支持,沒有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就沒有共產黨領導事業的偉大勝利,是人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鑄就了黨的銅墻鐵壁,是人民,用他的對黨的信仰和忠誠,為黨的事業奠定了強大的基石。
使我思想敬佩的是,他們有著富裕的家境,為了革命的理想,取大義,放棄了家業,甚至親人,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雖壯烈犧牲,卻永垂青史。彭湃,大地主的兒子,日本留學歸來,看到佃戶食不果腹,自毀田契,他領導的海豐農民運動,贏得當地農民的支持,為了革命,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年僅33歲。陳鐵軍,追尋理想和光明的少女,原本出生于佛山的一個富商家庭,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了逃避婚姻的束縛,從佛山走到廣州,從此,走上了追尋革命的道路,最后,與革命伴侶周文雍舉行刑場上的婚禮。這一幕幕悲壯的歷史警醒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敬畏他們,他們為了大多數人民追尋明天的太陽,而把自己永遠留在暗夜中,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他們如星光匯聚,照亮我們追尋光明的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黨的偉大目標,亦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聲。實現夢想,就要實行改革,黨的_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改革路線圖,我們要深入領會,要認真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刻認識“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事業的生命線”,懂得“大樹扎根于沃土,高樓立足于基石”的哲理。作為一名農業工作者,直接與農民群眾打交道,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農民群眾,我們的工作成效,亦會關系到農村社會穩定。因此,我們農業工作者,要轉變工作作風,要密切聯系群眾,要為民辦事問民意,要認真做好本職工作,認真服務好“三產”中的以現代農業為特征的第一產業,促進“三化”中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共同實現“高要夢”、“中國夢”。
《基石》專題片觀后感800字(精選篇4)
通過收看《基石》專題教育片,讓我再次從一定的理論高度上明確并檢討自己做為一名黨員,肩上責任之大。“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特點。
《基石》選題從身邊的基層黨組織入手,通過各地、各部門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典型事跡,展現了新時期農村、社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國企、教育、機關、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等基層黨組織在黨的領導下和黨員的帶領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闡明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片中的先進典型事跡讓我深受教育,下面結合本支部的具體情況,談談我的感受。
學習、借鑒《基石》精神,貫徹落實創先爭優活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是時代的呼喚,我們的選擇。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動高校建設發展,提升教學質量的實踐上來,把創先爭優活動貫徹到各個基層黨組織,堅持“把方向,謀全局,出思路”,發揮黨員標桿的先鋒作用,走在改革的前沿,走在發展的前沿。建立黨組織,開展黨組織工作,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引領社會進步和發展,所采取的一個重要措施,對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進一步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都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是社區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礎之源。面臨著市場的競爭,社區人才如何挖掘、培養,人才如何穩定,新一代人才隊伍如何建設?是當今社區發展亟需思考及解決的問題。我們就要通過加強黨的建設,通過思想工作使大家樹立一種為國企、為黨的事業做出奉獻的一種精神;通過關心、解決社區居民的切身問題和困難,為群眾做實事,同時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從而帶動地方政策創新、服務創新和體制創新,創造出更好的地方經濟效益,推進社區更好更快發展。
《基石》專題片觀后感800字(精選篇5)
學習、借鑒《基石》精神,貫徹落實創先爭優活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是時代的呼喚,我們的選擇。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現實生活中來,提升學習質量的實踐上來,把創先爭優活動貫徹到各個基層黨組織,堅持“把方向,謀全局,出思路”,發揮黨員標桿的先鋒作用,走在改革的前沿,走在發展的前沿。建立黨組織,開展黨組織工作,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引領社會進步和發展,所采取的一個重要措施,對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進一步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都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沒有大革命時期無數優秀中華兒女的革命奉獻、無數先烈血肉之軀的付出,就不會有今天的新中國的誕生。正是他們拋棄個人和家庭私利,慷概激昂、英勇就義,為國家為民族作出重大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壯舉,包括千千萬萬未留下名字的革命者,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石。作為新中國的建設者和分享者,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我們要沿著革命先輩開墾的道路堅持不懈的走下去;我們要永遠懷念他們,并教育下一代時刻緬懷其豐功偉績。這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好好學習,努力工作,愛護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真心誠意地為人民服務,從小事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努力推動本行業、本地區的經濟繁榮、生態健康、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直至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世界大國、世界強國,這就是我們必須做的,我們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
尤其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環境。不要太計較個人私利,跟集體、地區、國家的利益相比,個人利益算什么!不要搞內斗,這樣只會使人力、資源白白消耗,損害集體和社會!不要貪圖安逸,不肯付出,為國家、為社會、為集體出一把汗出一把力,才不會讓人生枉來一遭,愧對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和科研技能,爭取把自己鍛煉和修煉成為對社會有價值的新一代共產黨員,不斷完善自己,努力報效社會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