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10篇
《領航》專題片展示了新時代的中國風貌,那么央視《領航》觀后感作文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參考10篇,以供參考,歡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喲!
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篇1
生活,像一把五彩繽紛的糖果,好好把握,便會灑落一地。生活,不僅詮釋著人間的愛恨情仇緣,還意味著征程路上的酸甜苦辣咸……
在這個暑假,我考上了豪邁第二小學,有幸成為這里的一員。開學的那一天,媽媽陪我來報到,等媽媽走后,我瞬間覺得整個世界都懸空了,我如一只小魚,離開了大海的呵護;我如一朵小花,失去了陽光的照耀;我如一只小鳥,離開了媽媽的翅膀,感覺整個天空都是灰暗的。
出乎意料的是,一向健康的我竟然出現了各種不適應。一連幾天晚上,我總是睡不好,每天晚上十點鐘左右就會被驚醒,在床上輾轉反側,一晚上都不得安寧。吃飯總是想吐,覺得惡心,很不舒服。不僅如此,我感覺自己的學習壓力還特別大。因為在我的潛意識里,知道這里的學生都是出類拔萃的優等生,我害怕自己不如他們,使我瞬間失去了自信。不知是不適應還是壓力大,我總是出現胸口悶不安的狀況。
這一切,都是我難以承受的,但是老師的開導和爸爸媽媽的鼓勵和照料,讓我漸漸放松了心態,坦然的去面對種種困難。在我選擇放棄的時候,爸爸媽媽的話就會在我的耳畔響起:“這個社會,就是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社會。記住,爸爸媽媽永遠都是你的堅強后盾,你只需放手一搏,只要你堅持下來,你就是最棒的!”這嚴厲卻又溫暖的話語,給了我前進的動力!從此,我也常對爸爸媽媽說:“你們放心吧,我在這里挺好的,我一定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做得更好!”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征程的路上,我一定且行且珍惜……
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篇2
“無規矩不成方圓” ,規矩就像藤條束縛著人們的行為規范,如果剪斷了這些藤條,就會像斷線的風箏一樣遠走高飛,不知要被風兒帶往何方。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合理的制度,公正的法治,就得不到人民的認可。相反,只有確立公正合法的規章制度,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建立友好和諧的社會關系,國家就必將團結穩定走向更好更美的明天。很慶幸,我的家在中國,法治伴著我成長!
近年來,中國的法治建設越來越完善,人們安居樂業,生活樂融融。當然,莆田,這座小城市,也發生了不少翻天覆地的變化。
還記得 “非機動車需靠右行駛”制度實施之前,許多兩輪車輛騎手對這條規定視若無睹,我行我素,騎著電摩在機動車道上穿梭,造成不少道路擁堵,人員傷亡等事件。“沒有傷害就沒有壓力”,這一件件交通事故,最終換來了交警對電摩騎手的“嚴加看管”:換牌,戴頭盔,按道行駛……一項項交通制度公布于國,而交警也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上全力抓捕違規騎手,以罰款、扣分的形式,進行“道德教育”。就是在這樣的嚴抓嚴打之下,不少騎手悔過自新,開始遵守交通規則。學校對學生進行交通方面的安全教育,而學生,又將從校園學到的交通秩序告訴家長,“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給莆田這座城市的交通,帶來了不可計數的好處。
學校后門,那一條十分窄小的道路,也發生了驚人的變化,先是在道路中央建上柵欄,現在更有稱職的交警在上下學,甚至其他時間進行安全疏導,一條看似擁擠、狹窄,人來車往的道路,卻在交警的指揮下暢如流水。
“擁抱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這一切美好的變化,都離不開公平公正的法治,讓我們一起齊心協力,遵紀守法,建設更加美好的家園。
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篇3
一個漫長的寒假已經悄然度過,美好的新春已經到來。“一年之計在于春”,伴隨著這個萬物復蘇,煥然一新的季節中,新學期啟程了;伴隨著上課鈴聲,我們重新走進美麗的校園。
距中考還有僅僅四個月的復習時間,為了考上一個理想的高中,為了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我在學習中對七大科目各一些新的規劃。
語文,平時多積累一些優美的句子,為作文打好基礎。像古詩、文言文不要死記硬背,首先要清楚地理解大概的含義,然后要求細節問題,從整體到單一逐字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做到倒背如流,滾瓜爛熟。
數學,基本概念復習好,平時做題時,要從錯題中吸取經驗。不要一昧盲目的做,做一些不同類型的題,嘗試挑戰更多的難題,才能激流而上,勇往直前。
英語,平時應多聽一些英文電影或歌曲,練習口語交際能力之類的,能有助于提高寫作文理,而且對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每天背一些單詞,是一定要堅持的。持之以恒,必然會成功。
物理,要熟記物理公式以及定義,清楚那些概念的含義,計算題要心細如發。對于不同的題型,總結不同的方法。
化學,背誦的方面要學會詢找規律,要不定期的復習鞏固,時不時地翻一翻筆記,才不容易被忘記。
歷史和政治,是已記憶為主的科目,把每一單元的重點知識整理歸納,要及時消化。看到題目,就要分析出知識點,做到耳熟能詳,熟能生巧,巧妙利用答案。
俗話說得好“早起的鳥有蟲吃。”我還要改掉愛睡懶覺的壞習慣,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為了更好的明天,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要成為行動的主人!成功不是靠夢想來實現的,而是靠自己的'行動一點一滴積累的。新學期,新起點;新計劃,新面貌。讓我們憧憬更加美好的明天,整理好行囊,讓我們再次踏上全新的征途!
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篇4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總理年少時的一句令人振聾發聵的話語,讓人不禁為他的遠大理想而震驚,但他卻做到了。
在那戰火紛飛的時期,中國,不是富裕的秦朝,也不是聞名世界的唐朝,而是一個正在受欺辱的國家!曾經的輝煌也已不再繼續了。但一位位愿為國犧牲的烈士們,用一雙雙流淌著鮮血的雙手,為我們重新托起了一片片和平的土地。
歷史,是要用來紀念,而絕不是用來享受的!總有那么一些人,為祖國發展,為祖國的強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解決了當時七億人口的吃喝問題;中國“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因放射性物質而患絕癥;中國鐵路先驅——詹天佑,翻山越嶺讓中國南北天塹變通途,他們一個又一個地投身到祖國的建設發展當中,身處在這樣和平環境里的我們,雖然只是一名小學生,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
雖然現在我們還無法解決國家大事,但我們依舊可以去為未來做一些大膽的創想,并用我們自身的努力讓它變成現實,因為新時代就應該要有新夢想、新起點、新方向!記得我去過的深圳,那里高樓樹立,景象繁華,全是一派現代都市化,可誰能想到,在改革開放前,那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呢!我們的創想,我們的夢,誰敢說它是維娜斯殘缺的雙臂,抑或梵高的抽象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呢?說不定它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呢!
時代發展迅速,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我們更需要好好學習,來回報祖國,為走向新時代作出一份貢獻!
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篇5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葉小船,夢想是小船的風帆,只要你撐起鼓鼓的風帆,人生就可以到達大洋彼岸,一個有夢想追求的人,可以把“夢”做得高些。雖然開始時是夢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輕易放棄,夢想終能成真,老師的誨人不倦、軍人的無上功勛、科學家的睿智思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我想當一名歌手!
那是來自一年前的一個晚上,我正在沙發上悠閑地享受著《熊出沒——奇幻空間》的精彩,忽然之間,爸爸把頻道調到了中央臺音樂節目,看著電視上的那些歌手們深情投入地歌唱,自己被深深地吸引了。
聽著美女歌手烏蘭圖雅的《站在草原望北京》,“瓦藍藍的天上飛雄鷹,我在高原眺望北京,側耳傾聽母親的聲音,放眼欲穿重山峻嶺……”,那美妙的聲音直擊人的心靈,大氣磅礴的歌詞配上既悠揚婉轉又鏗鏘有力的曲調讓人不由生出一種崇敬和誠服,仿佛我們已經身臨其境到了科爾沁大草原。啊!我們的祖國有著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
聽著華仔劉德華的《中國人》,“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八千里山川河岳象是一首歌,不論你來自何方將去向何處……”,他那流行震撼的曲風,唱出了愛國歌曲真正精氣神兒,拉近了億萬中國人的心,凝聚了五千年的民族血脈,把我們堂堂中國,上下五千年“龍的傳人”歌唱得繪聲繪色。啊!我們的祖國有著海納百川的開闊胸懷!
聽著氣勢雄壯,節奏鏗鏘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____打敗美帝野心狼!……”,一眨眼之間,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英勇向前的豪邁氣概,我們的幸福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啊!我們的祖國有著勇敢勤勞的先輩子民!
忽然之間,內心對祖國母親那一絲絲敬意油然而生,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為能享受到偉大祖國榮光感到幸福,于是我想當一名歌手,用我的歌聲來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深深敬意和無限崇拜。
如果我成為了一名歌手,一定會像烏蘭圖雅那樣,用最美妙的歌聲歌唱新時代,傳遞正能量,爭取做一個人人稱贊的音樂人;如果我成了一名歌手,一定會像華仔一樣,把祖國的故事與自己的故事緊密相連;如果我成了一名歌手,一定會像成龍大哥一樣,一定會很努力地工作,給山區里孩子們和災區老百姓都給予資助,幫助他們生活得更好!
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篇6
“每次奮斗拼來了榮耀,我們乘風破浪舉目高眺,心中力量不怕萬萬里路遙,再高遠的夢呀!也追得到,我們都是追夢人。”
今天晚上看電視讓我認識了一位執著追求夢想的姐姐——付麗娟。她今年19歲,在2013年她曾參加過“開學第一課”。
舞臺后方的大屏幕迅速切換到了跳傘隊的場景,在長長的隊伍里有一個矮小的身影,她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付麗娟。在整個跳傘隊里,她年齡最小。清晨的長跑已經讓她筋疲力盡,但心中的夢想使她堅持下來,夢想就是她前進的動力。
她每天起早貪黑地訓練,從沒叫過一聲苦累,為的就是享受那高空一跳的自豪。她和她的伙伴們每天都要及時完成訓練,否則將會被淘汰。她說過,多少次她曾想放棄,但夢想一次又一次讓她勇往直前。
說到這里,我心潮澎湃:我也要為夢想而奮斗,在學習上勤學好問,在生活上獨立自理,在體育上強身健體。成為執著追夢的人,堅持自己的夢想,讓人生出彩。
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篇7
我們身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認真學習,堅持鍛煉也是做一個新時代合格的小公民不可缺少的,在學校里也是必須做到的,同時一定要學好電腦和外語。現代化信息社會做什么事都講效率,如果像以前那樣:計算用算盤、購物要靠步行、聯系要用寄信……那肯定跟不上時代步伐,更談不上提高工作效率了。除了電腦要重視外,外語也不能忽視,因為中國已經“入世”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跟更多外國客人打交道。
記得在《生活的鏡子》這本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大連市公共汽車公司司機黃志全,在行車的途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他用最后的力氣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路邊,并拉下手動剎車閘;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將發動機熄滅,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這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共汽車駕駛員,他在生命最后一分鐘里所做的事并不驚天動地的,但我卻牢牢地記住了他的名字。想起了這個故事,我想作為一個合格的小公民,一定要學會負責任,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任。
一些少年兒童由于受不良風氣的影響,染上了不道德、不文明的習慣。如隨地吐痰、亂折花木、盲目攀比、不關心他人······這些不良習慣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如果不及時改正,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句古話說得好:“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所以看到比我們小的同學做了錯事,我們應該及時勸阻,同時自己也要吸取教訓,不能也跟著錯。應此要做有道德講文明的合格小公民。
我們要以雷鋒叔叔為榜樣,打好思想和科學文化基礎,做一個講道德,講文明,誠實守信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熱愛祖國······的合格小公民,讓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充滿愛心的大家庭里。
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篇8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后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篇9
我想一提到愛國大家吐出來的第一句話一定是氣勢磅礴的豪言壯語吧!是的,愛國這個詞好象離我們真的很遙遠,好象愛國只能表現在語言世界里而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很遠。
但是我們錯了,其實愛國與否的表現就在我們的生活里的點點滴滴,例如:你在早上上公車的時候,去翻你的口袋,你好不容易才翻出一張一圓的,你的前腳已經跨上了車門。這時你卻突然的發現地上有一個一角的硬幣,這是你會怎么辦呢?去撿,會不會顯的自己很窮酸?不撿,又是不愛惜人民幣。這時你一定處在兩難的境界吧?也許聽了這個故事你就會做出決定,我的外婆的鄰居是一個84歲老人,鶴發童顏,十分健康,讓你猜不出他的年齡。他告訴我外婆:"在抗日戰爭期間,他的老母親被日軍飛機所投的炸彈炸死了,又沒有多久他的妻子又被日軍殺。在兩度喪親的悲痛下,他毅然決定跟隨共產黨抗日!最后終于日軍敗退了。他也盡到自己所有的力量。”也許你不能夠去轟轟烈烈的打仗,也許你也不能像一些偉人一樣為國捐軀。可是你也擁有表達你熱愛祖國的權利。你只要一看硬幣背面的國徽,就會想起中國的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你的雙手就會輕輕的把它拾起,擦去它表面的灰塵,心中涌起了愛國之情,其實愛國就在生活的一瞬間中。
下面我講的是一個反面教材,其實熱愛流行的同學不難發現,現在精品店中有一種帶侵略性質的日本旗的頭巾。街上也有很多女孩都帶了這種頭巾,并且認為這就是流行,這就是所謂的“哈日”。
我覺得她們錯了,在祖國這種逐漸的開放的情景下也并不是不允許這些人的存在。只是人應該學習他人好的一面而修正錯的一面。如果把那一段日本人都自以為辱的歷史拿來當做中國歷史上最光輝的一面那你是不是太傻了呢?中國現在已經日漸發達,如果一些人還把一些有損于國家的事拿來宣揚,那么這將是中國的悲哀,我們的悲哀和他的悲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習慣成為自然。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將愛國進行到底!
央視專題片《領航》觀后感篇10
一次次之路不知道方便了多少觀眾。一張張笑臉不知給多少人帶來了溫暖。在大街小巷,在機場車站,總會有一個忙碌的身影,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志愿者是城市跳動的脈搏,是都市亮麗的亮麗的風景,由一群熱愛公益的熱血青年組成的團隊撐起了社會的公益事業。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志愿者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奧運會期間,各個比賽場館每天會產生上百噸的生活垃圾,一批由垃圾分揀志愿者組成的隊伍,每天在忙碌地分揀,回收場館垃圾。他們用最臟最累的工作,換來了奧運場館的清潔。
走進垃圾大棚,墻上掛滿了“綠色奧運”的標語,才顯出這個垃圾大棚的與眾不同。飲料瓶子,充氣棒,飯盒,紙板箱,甚至飯盒,西瓜皮!20多個帶著口罩的分揀志愿者正忙著分揀堆積如山的垃圾。為了防止細菌感染志愿者們還需戴上手套,穿上長褲和膠鞋,每個人的腦門上豆大的汗珠吧嗒吧嗒不停的往下掉,但沒有一個人嫌苦抱怨。這是多大的意志力啊!
在8月23日下午的國家游泳中心正舉行花樣游泳決賽,一日本花游選手突然在水中昏厥,3名醫療志愿者在一分鐘內就趕到了水池邊,對運動員進行緊急救治……
朋友,這樣的場面還有很多;朋友,像志愿者這樣默默無聞在背后工作的人也還有許多,你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