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隨筆作文素材
高中隨筆作文素材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高中隨筆作文素材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高中隨筆作文素材(精品8篇)】,供你選擇借鑒。
高中隨筆作文素材篇1
追逐目標說實話說,我這個人還真比較鍥而不舍的,大概是遺傳我媽,我也同樣有著不完成,決不罷休的精神。
前不久學校舉行運動會,我踴躍的參加了后勤工作服務,可不知咋地,老師竟讓我參加這次的跳遠比賽,我在心里暗想:哎,老師的腦袋咋整的,是不是被驢踢了,讓我這種特菜鳥級的人物來參加。沒辦法,學生服從老師。我猶豫不決的同意了。
我那鍥而不舍的精神又顯現出來了:前一個月前我和我的隊友一起訓練跳遠,一次次的失敗與一次次的成功慢慢的,慢慢的在我心中產生了一個難以磨滅的信念:一定要獲得取得名次。開始時我從跳不進沙坑,到跳到了一兩米。我漸漸的有了些自信。但我始終不敢松懈
隨著我越來越進步,運動會的日子也越來越逼近。
運動會終于來到,我站在錄檢處,報道。我一遍遍的深呼吸,以便于達到最好的發揮狀態。我站在助跑的跑道上,做好助跑的動作,我環看四周,跑道兩側站著一些互相交談的學生。載判員老師手一揮,我慢慢的加速,速度慢慢的加快,不過一會兒我奔跑的速度以達到最高了,我踏下木板,吼了一聲,一躍而起,身子成一個完美的弧線,優雅的落到了地上,哈,3米21,一個聽上去挺不錯的成績。可是越到后面,成績就越高,最終第一名的成績竟上升到3米60。
我不動聲色,注視前方,咬咬牙,猛地沖了出去,狠狠地踩在木板上,呵!3米62。暫時超過了第一。我的心情也隨之沉重下來。環顧四周,我們六年級的只有我一個了。孤軍奮戰的我趕忙恢復心態。為了完成起初的目標,
為了為我們班爭口氣,更為了我自己出口惡氣,我奮力拼搏。爆發出我最高的實力。一個完美的跳躍,使得我在跳遠比賽中獲得較好的名次。因為我相信在每件事上成功的秘訣,就在于在永不改變既定的目的,與信念。
高中隨筆作文素材篇2
鏡子中的我并不出眾,我是一個平凡的女孩兒。雖然很平凡,但是,也有不平凡之處。
說起平凡,我是幸運的。我生長在一個比較幸福的家庭里,我向來是比較乖巧的。那天下午,媽媽正在收拾房間,我則認認真真地寫作業,我一轉頭,只見媽媽疲勞地試著在捶后背。我連忙跑過去,給媽媽捶背,讓她休息一會兒。跑到廚房里,給媽媽倒了滿滿的一杯熱水,只見媽媽笑容滿面地從我手中接過水杯,拍拍我的腦袋說:“閨女長大了!”看著媽媽欣慰的笑容,我感覺到是媽媽對自己的鼓勵和褒獎,覺得自己特別幸福、快樂!
我很平凡,但我也快樂。在學校里,我是勤奮而努力的。下課了,別的同學都在干別的事情,還有的同學到操場上去玩了,只有我在班上寫著老師當堂布置的作業,溫故而知新嘛!那些閑談淘氣夠的調皮蛋兒,遇到不會的問題,我就會給他們講得有條有理,絲毫不差。我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我最可愛的;我也許不是最聰明,但我是最勤奮的;我也許不是最富有,但我可以用知識來充實;我也許會遇到困難,但我是最樂觀的。
我很平凡,但我不畏懼困難,甚至可以迎難而上。一次數學月考分數下來了,我本以為這次能考個不錯的分數,但原來對自己很有信心的我,聽到分數的剎那,心情仿佛跌入了谷底!我趴在桌子上仔細反省:想想最近這段時間自己的確沒有怎么用心學習。我坐了起來,重新對自己燃起希望,因為“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啊!不停的計算、檢查、問老師,下周的月考爭取考得滿分。那次給我的啟示:挑戰才能成功,我要超越自己!
雖然我坐不了大江大河,就做一條小小的溪流吧;做不了參天大樹,就做一株小小的野草吧;做不了頂天立地的英雄,就做一個平凡的百姓吧。只要不停地奔流、生長,努力。也一樣走過山高水遠,也一樣路走天涯!
我平凡,我也驕傲!看,天空正晴,春天的路上顏色正好!
高中隨筆作文素材篇3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著香甜的湯圓,一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的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這不,我們一家三口吃完湯圓后就早早的來到了廣場,等待夜幕的降臨。過了大約半個小時,天黑了,人們也陸續來到了廣場。隨著夜幕被徐徐拉開,廣場上幾排巨人似的燈“唰”的亮了起來,廣場中央早已擺好的花燈也亮了,整個廣場頓時變得燈火通明,我看花燈亮了,就一個箭步沖到了花燈前,開始一個一個的仔細觀賞起來。有蓮花燈,魚燈,雞燈,噢?還有個頭不小的二龍戲珠燈!“咦?那里怎么那么多人?”老爸不知什么時候走到了我身邊。“我們去看看吧。”我和爸媽就向人群走去,我好不容易從人群中擠了進來,一看,原來是猜燈謎的。燈上寫著“伸長像根繩,盤起像面包”打一動物。我想了想心里有了數,謎底到底是什么?我就不說了。
正當我專心致志猜燈謎的時候,忽然聽到了“嗵”的一聲,回頭一看,天空中頓時綻放出一朵金黃色的菊花,“哦?開始放煙花了!”我向放煙花的地方跑去,我剛停下腳“轟隆隆”十幾個“二踢腳”同時被點燃,那場面怎么能算壯觀那――那是相當的壯觀呀!我的耳膜差點被震破,嚇的我向后退了好幾步。接下來各式各樣的煙花就紛紛飛上了天,有心型圖案的,有笑臉圖案的,有孔雀開屏的……看得我眼花繚亂,脖子酸得都抬不起來了。“唰”半空中懸起了一條火花瀑布,我不禁“哇”地張大了嘴。原來是在一臺吊車和旁邊的電線桿上系了一根繩子,繩子上的火藥筒噴出的瀑布。“突突突”幾聲天空又明亮了起來,一隊煙花像機關槍掃射似的升上了天空,又發出了“啪、啪、啪”整齊的爆炸聲。正當我看得出神時,老媽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家啦,明天早上還有補習班呢!”“噢!我這就走。”我一邊說一邊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廣場。
我躺在我的小床上仍然興奮不已,久久不能入睡。今年的元宵節這么熱鬧,說明我的家鄉富裕了,大家的生活改善了,我相信明年的元宵節一定會更精彩,更有趣的!
高中隨筆作文素材篇4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智慧背囊》。里面的一個小故事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細細地讀著,品味著,感受很深。
這個故事很短很平凡,但字里行間都流露出對母親深切的愛,也不難看出女孩對媽媽的敬佩感恩之情。作者在文中寫到“因為多年前的一次意外導致重度殘疾,只能躺在床上,孩子的母親數十年如一日的照顧著她。”這不難看出母愛是最偉大的。是啊,人世間的很多情感都可能由于時間而淡忘;由于傷害而破裂。而母愛,則不管在怎樣的時空,都展現出其不變的動人。
母親,一種沒有浪漫色彩卻美麗無比的形象;母親,一種最堅韌、最具有感召力的力量。每當我上校時,一雙溫暖的手提醒我帶好紅領巾;每當我不認真寫作業時,一雙美麗的手告誡我好好學習;每當我取得好成績時,一雙輕柔的手讓我時時刻刻記住:不驕傲,不氣餒。母親那雙春風般的大手,是最偉大的手!
作者還在文中寫到“因為如果那樣的話,我就有機會,有能力,像母親照顧我一樣照顧她”這一點我也是深有體會的。記得4年級那會兒,我發燒了,燒得很嚴重。去醫院掛鹽水也要花不少錢,媽媽便帶著我東奔西跑,四處買藥,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病好了,全家都很開心,奶奶對我說:“蕾蕾啊,你媽媽為了你連班都不上了,你可要好好學習!”我低下了頭,反思著……
“世界上回報親情的方法有千種萬種,幾乎每一種都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主觀努力達到,而維有一種似乎永無實現的可能”,當我讀到這句話時,不僅陷入了沉思:我回報媽媽的是什么?應該是頂嘴,是不可理喻嗎?我愧疚起來。我責備自己不應該這么做。那次花瓶事件,明明是我不對,反而責怪媽媽沒放好。哦,對不起媽媽,我在此向您道歉。
啊!親愛的媽媽,我真希望從頭再來,如果那樣的話,我就能用這種方式,報答您。我的媽媽,您在單位盡心盡職;在家里也仍然保持著“家庭主婦”的光榮稱號。盡管是休假日,您還不肯休息,忙著打掃客廳。我看著你那大汗淋漓的樣子不由得心疼了,試問:那一個子女不心疼啊?您辛苦了,為了支撐我們這個家,您是費盡心思,下班后還得幫我復習功課可我總是惹您生氣,想想真不應該。在量體重時,我突然發現您瘦了,我也勸過您休息,您卻說:“這個家你爸爸一個人支撐得了嗎?我還能休息嗎?”我被問的啞口無言。這時,一顆淚珠從我眼前掠過,您哭了。媽媽,馬上就是您的生日了,我決定給您過一個特殊的生日。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是的,母親對我們的愛無窮無盡。媽媽,我愛你!我要你為榜樣,,我唯有一個這樣的媽媽驕傲!
高中隨筆作文素材篇5
做你自己的上帝
一日,我與上帝一同出行。
路過一條河時,我看到水里有一個人在掙扎,我指著那個人問:“上帝,為什么你不去救那個人,難道他沒有向你祈禱嗎?”上帝回答:“不,他向我祈禱了兩次,但我也救了他兩次——第一次我讓一根圓木從他身邊漂過,他沒有去抓。第二次我讓一個人劃著竹筏從他身邊經過,他又不肯去抓那個人向他伸出的手。你讓我怎樣去救他,難道非得我親手去把他拉上來?”我啞口無言。
我們繼續前行,又路過一座城市。我指著城里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問:“上帝,你為什么不幫那個人脫離貧困,難道他不是你的信徒?”上帝不答,只是指著一座豪宅里的主人說:“那個人是他的弟弟,他們的父親死的時候,按我的旨意將遺產平分給兄弟二人。他自己好吃懶做,不肯上進,你讓我怎么幫他?我對他不公平嗎?”
我猛然驚醒,我明白了:擺在我們面前的機會很多,只是我們自己從不會去好好把握。
我明白了:生活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是我們自己從不會去好好珍惜,只會一味的抱怨。
我明白了:我們就是我們自己靈魂的上帝,我們就是我們自己人生的上帝!
同情害死人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在森林中,不小心被樹枝戳傷了胸部,於是它捂住傷口搖搖擺擺的回家。一路上遇到其它的猴子就出示傷口,以博取它們的同情,猴子們為了表示關懷,也都撥開它的傷口,仔細的檢視,并且七嘴八舌的建議它如何治療,於是原來的小傷口逐漸變成了大傷口,并且嚴重感染發炎了。就在小猴子奄奄一息時,其它的猴子為了表示友愛,紛紛跑來看它,再三撥開傷口檢視,甚至希望它恢復活力,抱著它活蹦亂跳的,經過這三番兩次的折騰,小猴子承受不了,終于氣絕身亡了,其它的猴子不相信它竟因如此小傷而死,一再的撥弄它,希望能使它起死回生,一直到小猴子的尸體發臭,才黯然的把它埋葬了。
我們不能苛責猴子們彼此間的關懷與友情,但卻無法不痛心其愚昧無知,竟然因為好心而斷送了小猴子寶貴的生命。在為枉死的小猴子嘆息的同時,不禁警覺到,在萬物之靈的人與人之間,不是也常發生類似的問題,許多小小的誤會,造成的委屈與不平,由於親友們的撥弄檢視,造成傷口越來越大,終至不可收拾,永遠無法愈合。
高中隨筆作文素材篇6
1.美國化學家路易斯于1916年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共價鍵理論,但在本世紀20年代曾一度被稱為朗繆爾理論。原因是路易斯雖很聰明,但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他提出功價鍵理論后,并未引起多大反響。致使這一理論瀕臨泯滅的困境。幸虧三年后,一位思想敏銳的化學家朗繆爾看出了共價鍵理論的重大意義,于是,一方面憑借生動活潑流暢的文筆在有影響的《美國化學學會志》等刊物發表系列論文,一方面又以滔滔不絕的口才在國內大型學術會議上多次發表演說,終于使這一理論走出了困境,得到普遍承認。
2.現在舉世公認,美國科學家維納是信息論的創始人,因為他在上世紀50年代對信息論做了系統闡述,并建立了維納濾波理論和信號預測論。可早在30年代就提出信息論的竟是中國數學家申農。最先提出信息論的卻沒有成為創始者,其原因固然很復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申農未能充分利用語文工具對信息論進行系統闡述和廣泛宣傳,該是原因之一。
3.著名物理學家法拉第,早在1873年就已經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但由于他在論述這一現象時,用語晦澀,致使這項重大的科學發現在長達26年的確時間里被束之高閣。后來幸虧了酷愛詩歌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以他特有的形象思維和精練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才使這一重大科學發現公之于眾。
高中隨筆作文素材篇7
家鄉的冬天猶如寫出來的童話,浪漫美麗;家鄉的冬天好似美味的雪糕,涼爽消暑;家鄉的冬天就像圣誕的禮物,神秘驚喜。——題記
秋天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冬天邁著歡快的腳步走向了我們。一陣風吹過,他就來了,冬天來臨了。家鄉冬天的太陽總是暖洋洋的,而城市冬天的太陽卻并不好。工廠排出的濃煙污染了大氣層,太陽的光芒無法照在我的身上,寒冷的我就只好縮著身子,一邊祈禱太陽快點出來,一邊思念家鄉的太陽。家鄉冬天的太陽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清晨他便早早舒展了身體,曬得我很暖和,也照散了灰蒙蒙的霧,讓我看清楚了前方的路。
倘若我問:“你們喜歡冬天嗎?”這個問題一定會有許多答案。假如我是梅花的代言人,它們會對我說:“當然喜歡啊,如果沒有冬天,我們就無法報告春天的來臨,冬天雖然凍僵了我們,但如果沒有冬天我們開花就沒有意義了,那多沒勁呀!所以我們愛冬天。”假如我是小溪的發言稿,它們一定會寫到:“冬天多好呀!它讓我們結冰,這樣就不用一直奔波到大河,可以休息休息,仔細看看沿途的美景,還可以和小魚一起自由自在地玩耍,我們沒有理由不喜歡冬天。”假如我是太陽的傳話筒,它一定會高聲對我說:“夏天太討厭了,幾乎每天都下雨,讓我都沒地方站了,而且在夏天的時候人們老嫌棄我。還是冬天好,人們都需要我。”
在家鄉的冬天,山永遠不會有白雪皚皚的情景,以期待的目光看遠處的山,映入眼簾的只有翠綠茂密的竹子。傍晚時分,晚霞與遠處的山構成了美麗的圖畫,目不轉睛地看著晚霞,它仿佛變成了火紅的太陽,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沒有覺得一絲寒冷,會有想去跑上十里的沖動。沒想到,一會兒的功夫就從傍晚進入了晚上,唉!一天過去了。不過,你可不用擔心在漆黑的夜晚里會寂寞。瞧,星星出來了,一閃一閃的,雖是微弱的光,但卻并不平凡。看啊,那遠處的北斗星,它就是最不平凡的一顆,它指引著北方。冬天的風并不溫柔,它像一把鋒利的刀刃,劃傷了我的臉頰。嘿嘿,可別說,它可是能磨練意志的。
現在的我已不在家鄉,這些也只是零碎的記憶,完整的記憶早已在歲月里被沙化了。但那溫柔的家鄉,幫我寫出了她在冬天的完整面容。愛你,家鄉!愛你,家鄉的冬天!
高中隨筆作文素材篇8
一件小事,但它卻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反映的是愛的傳遞,它才以加速度發酵,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溫暖,因為它傳遞的是正能量,是一種強大的正能量。
__作家威塞爾曾說:“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以往一度,因“小悅悅事件”、“彭宇案”……等極端事件,讓我們有過道德下降的擔憂和焦慮。同時,每一個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著一種渴望,渴望我們這個社會少點冷漠多點溫暖,渴望人與人之間少點戒備多點相助。任由世事變遷,愛與善終是社會的主流、時代的潮流。從這件小事的加速度發酵、傳播,不難看到它帶給人們內心的觸動和產生的共鳴。
大家對這種愛心產生溫暖的感覺,源于人與人之間那種最為寶貴的理解和對善的認同。正是這種理解和認同,穿透了世間的冷漠與輕視,用一種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獲得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懷。
愛心,被看作是人類最珍貴的情感,尚的情操,是人類良知的生動展示,是社會禮貌的重要標志,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乏善心和愛心,只是在等待一個被觸發的機會。當一個人被感動之時,也是他的愛心和善心被觸發之時。讓人“一看就暖和”的溫柔,這是激發了我們內心柔軟與善意的溫情。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熱淚盈眶,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深刻銘記。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評論,“總期望自我是這溫暖鏈條上的一分子,讓這樣善的傳遞不在我身上斷掉”。正如有人認為,此事釋放的是“正能量”,自我看到了,有職責傳遞下去。
在現實中,“正能量”帶來的正效應確實不少。我們身邊有阿里木帶給我們的感動,他靠賣烤肉資助貧寒學子,而不少人專程去“捧場”,那里面有感動,也有“正能量”的傳遞。
社會需要愛,時代呼喚愛。對善行、對愛心的感動,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動,而是一種顯示感動的勇氣,一種傳遞感動的行動。傳遞感動,就是“正能量”的傳遞。愛心無價,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沒有強弱之分。愛心是春風,能夠溫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間;是火炬,能夠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愛心是擔當,是奉獻,也意味著收獲。愛心照亮四周,同時也溫暖自我,幫忙別人也就是完美自我,升華自我,幸福自我。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種心靈的溝通、相互的給予、共同的追求。
我們不盲目偉大,我們只做偉大的一個分子,我們的社會就會偉大,我們的民族就會偉大,我們的國家就會偉大,讓我們一齊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