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古詩詞的高考滿分作文
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融合古詩詞的高考滿分作文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融合古詩詞的高考滿分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融合古詩詞的高考滿分作文【篇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古詩詞的金光。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匯聚了多少文化的清泉。在文化的清泉中,詩人用他們的才學(xué)寫下了千古傳頌的詩篇,有的像鏡子,反射出歷史的光環(huán);有的像春天的溪流,澆灌出心靈的花朵;有的像大河之水,呈現(xiàn)出壯闊的波瀾。
他,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了縣令,“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歸隱田園而不與世爭,開荒南野際而守拙歸園田。他,低頭鋤地耕菊花,抬頭采菊釀詩酒,對酒當歌,能悠然下千言。此中的真意,也是欲辨已忘言。這就是陶淵明的聲音,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自號五柳先生,難怪世人都羨慕五柳,能度過那淡泊的年月。
他,“五岳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領(lǐng)略過直奔入海不復(fù)回的黃河水,也想像大鵬鳥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他,寂寞時會把月亮當做朋友月下獨酌卻對影成三人,想念朋友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游遍了大江南北和黃河兩岸的李白,仕途上經(jīng)歷過嚴重的挫折,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追求。他那奔放的性格,奔流的人生,奔騰的生活,就好似他筆下的江河之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豪邁。
她,聲聲慢,一剪梅……淡淡的憂傷,“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飽經(jīng)戰(zhàn)亂,家破人亡,身在無能的宋朝,自愧為何不托生男兒,像岳飛一樣去保家衛(wèi)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人生的苦水,點點滴滴,怎一個愁字了得?
回眸歷史長河,古代詩人詞人的聲音在耳畔回響。“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雖然沒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他們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食糧,一生也取之不盡。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給我們留下了千古絕唱,白居易的敘事長詩《琵琶行》永遠是秋夜江上的一輪明月,而李煜的春花秋月不會了。啊,古詩古詞,美不勝收,“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古詩古詞若流水,共嘆人生皆如此。聽,那潺潺的聲音,永久,永久……
融合古詩詞的高考滿分作文【篇2】
傲然挺立于飛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楊,創(chuàng)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跡,它們追求的是與沙漠抗爭的堅強與不屈,卻從不向往微風吹拂、細雨飄落的江南水鄉(xiāng)。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們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認清了自我價值的真正所在。
人生亦如此。人應(yīng)該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認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實的追求。他沒有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中同流合污,而是發(fā)出了“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感慨;他沒有在污濁的官場中“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寧愿投身汨羅,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從不忘自我的真正價值,在現(xiàn)實的考驗面前,他留給我們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人生的追求應(yīng)該是多種多樣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楊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鳥兒向往藍天白云一樣,應(yīng)永遠記住自己最真實的身份,認清自我價值,而不可以超越這個極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留給我們無窮的財富和智慧。他沒有因為仕途失意而忘卻自我的價值。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灑脫與豪放,是他內(nèi)心品質(zhì)的真正寫照。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安靜與閑適淡遠,帶給我們無窮的享受。他們在自己的追求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人生價值,并沒有在失意中迷失自我。
找到適合自己的價值取向,才能更好地體味人生的情趣,而不應(yīng)該盲目地追求,不應(yīng)該忘卻自己的真實身份。
我們在蘇軾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當中感受雄渾壯志。在追求中認清自我價值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選擇。
人們都說,人生的追求不應(yīng)該是一樣的,要不然,每個人都會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本應(yīng)有的豐富多彩。
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們用奮斗去闖蕩,在人生的追求當中,清醒地認識自我的價值,才能在人生旅途創(chuàng)造生命的輝煌!
融合古詩詞的高考滿分作文【篇3】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鶴鳴》(別座山上的石頭,可以取來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來制成美好珍寶。意思可引申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比喻避免招惹無端的懷疑)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諷刺了上行下效而造成的迫求時髦的不良社會風氣)
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5、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世界時刻發(fā)展變化,不可扭轉(zhuǎn)。翻譯:人間的事情都有更替變化,來來往往的時日形成了古和今)
6、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萬物興敗自由規(guī)律)
7、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調(diào)張籍》(1、自不量力;2、即使挑戰(zhàn)巨大,依然有勇氣嘗試)
8、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把握重點)
9、功高成怨府,權(quán)盛是危機——王邁《讀渡江諸將傳》(身居高位,更應(yīng)謹慎)
1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世事變遷,物是人非)
11、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李白《上李邕》(可作為年輕人自我鼓勵之語。翻譯:孔子還說過“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輕視少年人)
12、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13、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楊柳枝詞》(創(chuàng)新)
14、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15、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蜂》(奉獻精神;借蜜蜂歌頌辛勤的勞動者,而對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以無情諷刺)
16、爾曹身為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為六絕句》(今天用來比喻那些反對真理、破壞倫理,企圖誹謗歷史文化者,到頭來必定徹底失敗,身敗名裂;而正義事業(yè),必將如長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勢,滌蕩一切污泥濁水,而奔流不息,滾滾向前。翻譯:你們(守舊文人),在歷史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滅,而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初唐四杰卻如江河不廢,萬古流芳)
17、只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勝舊人。——釋文向《過苕溪》(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動或替換陳舊的事物,不斷前進)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高瞻遠矚,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yīng)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1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20、不是一番梅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高明《琵琶記》(磨礪,付出與收獲)
2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實踐出真知)
22、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斷句》(創(chuàng)造便利的條件)
2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diào)歌頭》(思親;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世事難完滿)
24、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戴善夫《陶學(xué)士醉寫風光好雜劇》(“死水”無浪之靜是暫時的,關(guān)鍵是有春風吹拂之動。指處于困境中的人,也會有得意的時候。)
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白樸《陽春曲。題情》(比喻任何理想都要經(jīng)過波折和努力才能得以實現(xiàn)。)
2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論詩》(贊美人才輩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換舊人,或新一代的崛起)
26、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史記》(做事情竭力而為,做得出色)
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論語》(相知和溝通必須是雙向的)
2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比喻不冒危險,就不能成事。今也用來比喻不經(jīng)歷最艱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真知。)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原道》(除舊創(chuàng)新。原意是佛、道兩教不加以堵塞,儒教就不能得到推行,今多指不破除舊的,新的東西就建立不起來。)
29、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時光飛逝,珍惜時間、珍惜當下)
30、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孟子》(比喻只有通過規(guī)則與禮法的約束,才能使人品行方正,謹守禮法。)
31、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由己推人,由今推古)
32、差以毫厘,謬以千里。——·班固《漢書》(細節(jié)決定成敗)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卜居》(各有長短,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34、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雪梅》(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35、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舍惡從善,需強大信念。翻譯:順從良善如登山一樣艱難,屈從邪惡如山崩一般迅速。)
36、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論》(果斷處事)
37、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舊唐書》(客觀看待事物)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孟子》(堅守道義)
39、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堅守道義)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前期準備是后期成功的基礎(chǔ))
4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在一定條件下,事物可以相互轉(zhuǎn)換)
42、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廣泛聽取他人意見)
43、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彌補錯誤時刻不晚)
44、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見義__為)
融合古詩詞的高考滿分作文【篇4】
1羅曼?羅蘭說過:“一個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為了探索它的內(nèi)在生命--它的各種行動的源泉--我們必須通過它的文學(xué)、哲學(xué)和藝術(shù)而深入它的靈魂,因為這里反映了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理想。”所以一個人,無論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如果他從來沒有讀過《老子》《孟子》《論語》《詩經(jīng)》和唐詩和宋詞、漢文章,如果他對于“天下為公”的理念、“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品格、“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則……這一切都一無所知,那么,他決沒有資格說他懂什么是“中華民族”!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是屈原的選擇;‘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的選擇;‘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林則徐的選擇。他們所關(guān)注、傾心的是國計民生,天下大業(yè)。”‘東窗密謀莫須有,風波冤獄天也哭。’這是秦檜的選擇;盡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節(jié)重如山乎’?這是洪承疇的選擇;不顧‘痛哭六軍俱縞素’,只會‘沖冠一怒為紅顏’,這是吳三桂的選擇。他們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祿、醉生夢死。”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閱讀面、記憶力恰到好處的運用非同一般,因而此文獲得了滿分。
3.2002年高考“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有位考生是這樣運用排比的。“關(guān)于歷史,我們的老祖宗也有不同的見解:心細如絲的孟浩然也有灑脫的時候,他說:‘人事有謝代,往來成古今。’樂觀積極如李白,他對歷史卻出奇地消極:‘世上賢者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杜甫則保持了他一貫的憂國憂民,他嘆了口氣,說:‘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其實何必呢?”
在這里,作者在運用引言式排比句的時候,不是單純地引言,而是巧妙地把對古人的評價貫穿其中,則更增添了其藝術(shù)感染力。
融合古詩詞的高考滿分作文【篇5】
文采思維及表達技巧訓(xùn)練 一、分類聯(lián)想巧設(shè)喻 1、自然類。
我們要表達“生活處處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這個話題,便可這樣設(shè)喻: 美是游蕩在寒冬中的幾點殘雪 美是漫步在藍天上的幾縷浮云 美是跳躍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陽 美是回蕩在密林中的幾聲鳥鳴 在訓(xùn)練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好一個角度,然后用一個合適的引導(dǎo)句,逐步增加難度,提高要求,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詩詞類。
燦若星辰的古詩詞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寶庫。以“生命”和“樂觀”為例: (1)引用古詩詞。
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
生命就是蘇東坡“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脫與豁達。 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2)化用古詩詞。 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鷺 樂觀就是那沉舟側(cè)畔的萬點白帆。
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 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3、人文類。 如果能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與人文精神,那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
例如: (1)名人+名事。 命運就是項羽英雄末路自刎烏江時的那一聲仰天長嘆。
命運就是屈原留在汨羅河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 命運就是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時指尖下所擊出的那一曲曲悲壯的交響。
命運就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后寫下的那一頁頁輝煌的華章。 (2)名人+名言+名德。
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忠貞不渝。 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岸不羈。
骨氣就是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剛強不屈。 骨氣就是葉挺“人的身軀怎能從狗的洞子爬出”的凜然不懼。
二、花葉相宜巧映襯 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襯。”借這個比方,文章中的一些中心句好似紅花,一枝獨艷稍嫌單調(diào),如果能從其他角度鋪排幾句(綠葉)陪襯起來,就有韻味和風采了。
1、撥葉尋花——鋪墊式。 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 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 葉—鋪墊句 碩果把秋天的門推開 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 真誠把友誼的門推開 花—中心句 2、擎花攜葉——牽引式。
生命因追求而美麗 花—中心句 生命中如果沒有追求 葉—牽引句 就好像大地上沒有群峰 就好像山川內(nèi)沒有了飛瀑 就好像河流里沒有了浪花 三、縱橫交錯巧排比 1、層層深入法(縱式)。 寬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 寬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滿 寬容的民族一定強盛不衰 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這樣通過層層遞進,造成語義上的不斷深化,不僅有層次感,而且也很有力度,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
2、同類并列法(橫式)。 青春是一縷輕輕吟唱的和風 青春是一捧溫暖明亮的陽光 青春是片片馥郁醉人的花瓣 青春是顆顆晶瑩透亮的露珠 3、異類交叉法(交錯式)。
兩袖清風是廉者的幸福 加官進爵是政客的幸福 生意興隆是商人的幸福 春種秋收是農(nóng)人的幸福 該例與同類并列的寫法不同,每一個排比句所選取的角度都不一樣,是一種異類交叉的手法,顯得靈活多變,姿態(tài)萬千,意蘊豐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