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精選范文
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看過哪些高考滿分作文?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高考滿分作文精選范文五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滿分作文精選范文篇1
古往今來,歷史的車輪如狂風般呼嘯而過,卷起的風沙曾湮滅多少輝煌?!然而,一直有一群人昂首在天地之間!他們是歷史的弄潮者,他們永遠忠于自己民族的靈魂,他們稱自己為:中國人。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誠然,這是中華民族自古便有的民族精神,它作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支柱,屹立千年,以至于時至今日,這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仍深埋在我們民族的靈魂之中。
靈魂是不可棄的。若連靈魂都可以遺棄,又談何精神?又談何民族?然而,中華民族歷卻又不乏丟失靈魂的時候。君可記得曾經的喪權辱國?君可知曉__中的人心惶惶?這都是我們曾經的"落魄"。但君又可記得虎門上空熊熊的熱浪?君又可知曉粉碎____時的舉國歡慶?沒錯,中國人一直未曾忘記他們民族的靈魂!那是他們永恒的,不屈的精神!
"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這是魯迅對曾經的中國人的告誡。而這句話又是否適用于現代中國人?我們中不乏缺少民族精神的人,沒有上進心,崇洋媚外,民族歧視者怕是大有人在。然而人們總以一種抱怨教育、抱怨社會、抱怨國家的心態回避問題,而不是從自身調整。而那些問題也并未有所解決。我們是不是該反省,我們是不是錯了?我們是不是已經丟失了民族的靈魂?我們是不是應該正視這"慘淡的人生"?!
中華民族的靈魂是堅定不移的磐石,是勇往直前的激流,是不朽不折的古樹,是昂首挺胸的雄獅!
中國人可能不是最偉大的民族,但中國人絕對是不向任何人低頭的民族!所有的輝煌我們都記著,所有的屈辱我們也記著。因為我們知道,這輝煌是所有屈辱的血淚支撐起來的!我們要讓所有的后代都知道,中國人面對屈辱并沒有妥協,而是在忍辱中豐滿羽翼,等待崛起后的一飛沖天!
正如___所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我們不能遺忘曾經,我們要銘記歷史,銘記所有的屈辱與輝煌,更要銘記那永垂不朽的民族的靈魂!
高考滿分作文精選范文篇2
名句之所以成為名句,是因為它包含了人生至理。中國名句,背后往往還暗藏了天地玄機,是為天機。所以如此,全因中國文化,不僅注意體察人情世故,還注意參悟天地之道。
這些參悟天地之道的圣哲,窺破了天機之后,留下的法語金言,吾輩若能領悟一二,真真受用無窮。
窺破天機一:法天則地
天垂象,圣人則之,中國文化由此產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易經》的這句名言,是說:上天的運行之象,剛健運轉不息,君子進德修業,應效仿天地之道,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這里面暗藏的玄機是:天地的運行有它的法則,一個人的行事作為,一定要觀天之道,執天之行。
人性若不合乎天性,就會變異、退化和扭曲。順應天道的人生,方顯剛健、中正、純粹。
你要達到莊子所說的“逍遙游”境界,你得先做到“無己”、“無待”,“乘天地之正”——一切完全順應自然。
庖丁解牛之所以能做到游刃有余,是因為他遵循了解牛的規律:批大隙導大窾,因其固然;郭橐駝種樹,就是讓樹靜靜地生長,盡可能少的去擾動,去干涉,甚至去過多養護……
窺破天機二:返璞歸真
有一種美,清雅脫俗;有一種花,清香四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這是在寫桂花,也是在寫詩人自己。李清照就是這樣一種美:美在內在修為,美在高雅氣質,美在本色,美在純真。
這使我想到了蘇軾的一句詩:“人間有味是清歡”。能在平常的事物中發現趣味,能于平淡的人生中發現詩意,這是最難以達到的境界。蘇軾歷盡宦海沉浮,歷經人生風雨之后,再來看走過的路,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內心完全趨于平靜。這正是:
繁華落盡,鉛華洗盡,人生進入真境界。
返璞歸真,至純至簡,生活方得真滋味。
窺破天機三:心包宇宙
___詩詞,有一種“雄視古今,俯仰天地”的大氣,有一種“日月經天、江河行地”的壯美。無論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還是“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都既有“推倒千古之豪杰,開拓一代之新風”的胸襟豪情,又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使命擔當。
只有進入“宇宙境界”,才能如此鳥瞰人間,見一般人所不能見之景,抒一般人所不能抒之情。人存在于宇宙這個巨大的時空結構之中,可我們往往忘記了這一點。讀主席的詩,能把我們“喚醒”,把我們從狹小、平庸、猥瑣中“喚醒”,從而遇見“胸懷天下、心包宇宙”的最美自己。
讀名句,如果不能“喚醒”自己,從而找到自我,既有負于名句,也有負于自己。天機已泄,大道已顯,趕緊對接,完成生命的不斷自我超越。
高考滿分作文精選范文篇3
自古以來,文人以兩種面孔示人:一種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文弱諂媚,毫無氣節;一種是堅持操守,傲視群雄,擁有獨立而又強大的人格魅力。這種傲骨,撐起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也使得華夏文明除了“和”與“禮”,多了些剛韌與個性。
傲視百花是一種獨善其身的高潔品性。諸多文人以物自喻,潔身自好。愛菊的陶淵明,面對充滿束縛的官場選擇隱遁。不愿久在樊籠,心為行役,于是種豆南山,采菊把酒,復得返自然,靈魂舒暢,安貧守志。愛蓮的周敦頤沒有選擇逃避,不被逍遙山水所吸引,不被污濁世風所沾染,亭亭而立,香遠益清,操守高潔,矢志不移。愛桂花的李清照,竟埋怨起當年的屈原來,《離騷》里贊美了那么多花,為何不提桂花?“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她眼里,桂花為秋花之冠,“梅應妒,菊應羞”,只因它色淡香濃性柔,卓爾不群,這種清雅秀美,幽香襲人的美,也是李清照傲視塵俗,亂世挺拔性格的寫照。他們雖不見得要馳騁沙場,建功立業,但或出世入世,或自賞自傷,都保有文人的一顆清凈之心,止于至善,完善人格,無愧于心,也便無愧此生。
傲視死亡是一種殺身成仁的民族大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面對誘降不為所動,忠心可鑒,如同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夏完淳落入敵手,不屈不卑,年僅17歲,慷慨赴死,可嘆可敬。“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家國不復,悲情難書,身入黃土,心系天下,陸游的身后事與己無關,與利無關,只有民族危難,國家統一。“此去泉臺找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不懼死難,存亡之間豪氣沖天,有的只是“死亦為鬼雄”的英雄壯歌。他們有血性,有骨氣,有面對死亡的無畏和悲壯,這是中華民族凜然正氣之所在,也是我輩敬仰膜拜的楷模。
傲視群雄是一種兼濟天下的絕對自信。黃巢作為起義領袖,身上更多的是一種英雄豪情,“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罷百花殺。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他眼里的菊花獨芳天下,香透長安,列陣如勇士兵甲,怒放如君臨天下。之后雖無帝王之功,彼時確有稱雄之意。這種自信與張揚在歷代文人身上很少見,也并不會因他的功敗垂成的而消弭,反而格外難得。與他不同,___的豪言壯語變成了現實。青年時期的___面對湘江寒秋,發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叩問,已有鴻鵠之志。就算是在長征最艱難的時期,他也會慷慨高歌:“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個是文韜武略了然于胸的真正英雄?那真英雄舍我其誰。何況這也不是屬于他們的時代了,那屬于誰?這種含蓄的自況迸發的卻是絕對的自信,難怪蔣誠惶誠恐,責令御用文人再寫詩詞壓過___。___是胸懷天下,心有黎庶的,他帶領無產階級所開創的新時代也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這種氣魄豈是一般庸才所及。
當今時代,文人的傲骨更不可少。這種傲骨不是清高自閉,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高高在上,也不是不與塵俗,不觸名利的酸葡萄心理,更不是沒有道德底線無知無畏的沖鋒陷陣。它是一份沉淀了浮躁的平心靜氣,是一種摒棄了俗累的自由性靈,是一種有節有度的自尊自強,更是一份充滿了理性的社會擔當。
高考滿分作文精選范文篇4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無己、無功、無名,所以擁有了三秋。"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陽光敞開胸懷,擁有了全世界;人打開門窗,才會永遠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陽光里。這就是中華兒女傳揚和踐行的"眼界格局說"--眼界無窮世界寬!
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異。"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是眼中充滿自我的孤芳自賞,桀驁中透著孤寒,所以它只能絢爛一隅。"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是滿眼功名的你爭我搶,積極進取中透著自我,所以它們只能哀嘆春之歸去。"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著高尚與豁達,所以桂花與秋永恒。它不將群芳爭艷視為進取,也不將自我封閉視為高潔,而是將全部精神用于醞釀:每一粒花都凝聚了秋之精華,每一次呼吸都散發著靈魂的芳香!為什么柳永熱情地歌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為什么人們殷切地期望"蟾宮折桂"?因為桂花是深深體味秋之真諦的哲人,是深沉、濃郁、成熟的象征。它彰顯了秋天,也彰顯了自己。
人在理解宇宙的運行中提升境界。"受光于隙見一床,受光于窗見室央,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原來陽光與人都在成長。當陽光的眼界與身影由窗欞間、窗戶、庭戶擴大至天下時,它擁有的世界也由一床、室央、一堂擴大至四方。魏源正是在太陽的運行中領悟了眼界和境界提升的關鍵:所受者小,所見者淺;所受者大,則所見者博。滿足于一米陽光的人怎能體味真正的光明與溫暖;睜開雙眼看世界才能擁抱時代,擁抱世界。
杜甫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王安石說"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層";莊子筆下望洋向若而嘆的河伯,用巨鉤巨餌、踞會稽、投竿東海的任公子,井底之蛙與東海之鱉,還有"摶扶搖羊角而上"的大鵬......汪洋恣肆的筆端分明流淌著兩個詞:眼界與格局。哲人的話言猶在耳,社會上卻早已喧囂著浮躁、自我、狹隘與淺薄。君不見,"秀"成了"規定動作":秀顏值,秀財富;秀孩子,秀愛人;秀仁善,秀孝順!到底是要彰顯對方,還是虛榮自卑自私自利地彰顯自己?君不聞,"保護自己"成了"必修課":不與陌生人說話是保護自己的法寶;思想和內心是不敢被陽光觸碰的堡壘;"世界那么大"的__敵不過"社會充滿陷阱"的恫嚇!到底是陰霾太多還是我們自我封閉太小家子氣?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落霞成就了孤鶩,還是秋水彰顯了長天?"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是蘇軾成就了赤壁與黃州,還是命運與歷史成就了大師?我想,成熟的人一定能給出正確的答案:擁有大眼界和大格局才能趨向真善美的境界。是為"眼界無窮世界寬"。
高考滿分作文精選范文篇5
解老先生,生于農家,少時受業于名儒唐老先生。后得國家師范教育,以教書為業,享高級職稱,為廬西防虎中學校長。
青年伊始,先生耕耘杏壇,數十春秋,嘔心瀝血。既任校長,腳踏實地,感召同仁以人格,引領發展以睿智。先生仁德,一生桃李天下,無論仕宦或販夫走卒,桑農子弟,皆以先生名下為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直至晚景,先生仍不忘己責,雖退位校長,對青年栽培之情,念念不忘,言之諄諄,意之切切,感人肺腑。今先生年勢雖高,然精神矍鑠,雄心不減。
覽其一生,先生之功,可謂恩惠當代,利澤后人。先生以業績顯著,屢受鄉民垂敬。
先生之行,嚴謹篤實,堪稱楷模。他擔任校長期間,謙遜好禮,尊師愛生,一言一行,率先垂范,一時傳為佳話。昔日,吾幸遇先生,耳濡目染,余雖愚鈍,亦自覺大有長進。先生對青年后生,關心備至,寄予厚望。先生提命告誡吾等,君子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潭;為師一曰應愛生如子,力戒盛氣凌人;二曰謙和好學,力戒驕傲浮夸;三曰清廉公正,力戒謀財好利。其言辭懇切,諄諄不倦,神態安詳,歷歷在目。雖則當時并不為意,然時過境遷,吾長掩卷而思,更覺意味深長。先生奔波教育,古道熱腸,一生辛苦,言行誠乃我等榜樣。先生可敬可親可畏,儼然一智者亦,慧者也!
先生性格溫和,待人和善。然剛正之氣,令人肅然起敬。昔日,我曾現場見證,面對上面主管部門,肆意所為,先生拍案而起,足以震撼!
先生一生以簡樸為約,無任何不良嗜好。先生好音樂,一聲口琴,專業人士為之汗顏,喜書法,如行云流水,頗具大家風范;愛體育,籃球場上,扣殺進退,少年甘居下風。家教甚嚴,所生子女,雖不顯赫,然為人處事,不驕不躁,毫無虛夸之風。知情者皆謂先生之家,實乃書香門第也。
先生誕應天衷,聰睿明哲,仁篤慈惠,以關愛之心行平常之事,以長者之道待平常之人。先生晚年,品愈高逸,人愈醇厚,精神愈充盈,讓人羨之仰之,尊之親之。吾言于同仁,先生晚年之容貌,頗有周總理之氣質。同仁皆云,論之甚當。先生一生,可謂一本厚重大書。讀之,慕之,嘆之。《史記》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此之謂吾輩對先生感受,甚當。
縱觀先生足跡,慈祥熱情公正善良諸語難括先生之品質,學高業精嚴謹踏實之論不足形容先生專業之作風,大度大氣淡泊名利之詞又難顯先生為人處事之高尚。仰其有余,學其難成,借一言以抒懷:“與其相處,受其教誨,乃人生之大幸哉!”又借一言以贊之:“孤山蒼蒼,淠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丁酉年夏日,后生王國敏謹書以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