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張嘎讀后感100以上
《小兵張嘎》講的就是張嘎子保衛國家、跟日寇誓死對抗的故事,看完小兵張嘎,是時候寫一篇小兵張嘎讀后感了。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小兵張嘎讀后感100以上”,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小兵張嘎讀后感100以上精選篇1
前不久,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小兵張嘎》。我以前看過關于張嘎的老電影,這次再看書,讓我對這個小英雄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本書寫了1943年發生在冀中平原白洋淀地區的事情。張嘎子從小父母雙亡,相依為命的奶奶為了掩護在她家養傷的八路軍,也被鬼子殺害了。嘎子從此孤身一人。但失去親人的悲痛不但沒有使嘎子意志消沉,而且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堅定了復仇的信念。
嘎子聰明淘氣,愛上樹掏鳥,愛下河摸魚,還愛搞點惡作劇。看著他的那些有趣的故事,體會他的那種心情,就像是我們自己的故事一樣,讓人倍感親切。嘎子機智勇敢,臨危不懼,為了把日本鬼子引到八路軍設好的埋伏圈,冒著生命危險與“白脖”周旋,幫助八路軍成功地打敗了鬼子的部隊。他從一個為親人報仇而踏上戰斗之路的孩子,成長為一名八路軍真正的小偵察員,處處都表現出他的機靈頑強。
嘎子的故事給我帶來了閱讀的樂趣,嘎子的精神也為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他那種身處險境卻積極樂觀的精神對我產生了極大的鼓舞。今天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經歷戰爭的洗禮,但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想想以前,一有困難我就不知所措,甚至打退堂鼓。有一次,我在英語課外班上的測驗成績不好,覺得自己學不好英語,就想放棄這門課。后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才重拾信心,堅持學了下來。看了嘎子的故事,我覺得自己好慚愧。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精神,一種從容不迫,樂觀向上的態度。讓我懂得了,遇到困難時不能被它嚇倒,要保持冷靜,勇敢面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就一定會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小兵張嘎讀后感100以上精選篇2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小兵張嘎?,主要人物是張嘎,張嘎很勇敢。
這本事講的張嘎從小就失去了父母,和奶奶相依為命。在村子里養傷的八路軍老鐘叔送給他一把木頭槍,他特別喜愛。在鬼子的一次突襲中,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鬼子打死,老鐘叔也被鬼子抓走了,張嘎非常傷心,他想參加游擊隊為奶奶報仇。可是八路軍叔叔們都覺得嘎子年紀小,暫時還不能加入游擊隊。嘎子沒有放棄,而是帶領著小朋友們一起對付日本鬼子。嘎子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次次地把鬼子打的落花流水。最后,區隊長表揚了嘎子,獎勵給他一支真正的小手槍,嘎子終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
我喜歡張嘎,因為他是一個機智、勇敢的男孩,我要以張嘎為榜樣,遇到困難時不畏縮,勇敢地去面對!
小兵張嘎讀后感100以上精選篇3
先聽我講一個故事:1934年的白洋淀,奶奶為了保護八路老鐘犧牲了,嘎子只身上縣城找傳說中的羅金保,打鬼子替奶奶報仇。于是。他認識了許多小伙伴,英子,佟樂,胖墩。四個人找八路,深入鬼子司令部。最后,終于消滅了在白洋淀的全部敵人,并活捉了鬼子的頭兒齋藤。
沒錯,這就是小兵張嘎里的故事了。初讀完這本書,心里真是激動萬分。嘎子這位有勇有謀的少年,真叫人佩服!在敵人的刀槍前,他鎮定自若;在面對賣國賊,更是義憤填膺。他做了許多中國人應該做的事,也做了許多中國人不敢做的事。正因為有了他,八路軍才順利將鬼子趕了出去。
從蕩氣回腸的故事情節中出來,又不禁想起了我們自己,跟小兵張嘎比起來,我認為我們是幸福多了,有爸爸媽媽呵護,還有飽滿的精神食糧。可是不知為啥,總有那么一些人,身上長滿了刺。他們叛逆,反抗師長。反抗家長。曾經是祖國的榮耀,現在,卻成了悲哀么?
諾貝爾獎是國際上的最高榮譽獎章。然而這個獎創辦也有那么久了,為什么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中國人呢?中國人口數十億,難道連一個天才也沒有?是時代在進步,還是我們在退步?
苦難中出英雄。若是凡是事不經努力,任何事也辦不成。若是張嘎子出生于我們這個年代,也許一切會不同。憑著嘎子的那股勁,很可能走向兩個極端,一是鉆入學問,二是成為老師家長都束手無策的問題青年。兩者看是距離遙遠,但其實只有一念之差,就在于你想不想努力。
說實話,我們不可能成為像張嘎子那樣的人。但其實只要我們努力,一樣可以讓國家強大。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說不定,下一個諾貝爾獎,就是我們中國少年!
小兵張嘎讀后感100以上精選篇4
八路軍的偵察員排長老鐘叔在他們家養傷,抽閑時給張嘎做了一個木頭手槍。一天,鬼子突然包圍了村子,把老鐘叔抓走了,奶奶為了保衛老鐘叔被鬼子殺害了。張嘎一心想要報仇,他帶著木頭手槍去找八路軍。在路上張嘎巧遇八路軍的偵察員羅金保,羅金保把張嘎帶著去見八路軍的錢隊長,讓張嘎加入了八路軍。在以后的戰斗中,張嘎機智、勇敢的跟鬼子做斗爭,出色的完成了一個個任務,殺死了殺害奶奶的鬼子,還救出了老鐘叔。
讀完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張嘎不怕困難的精神。他一次次遇到困難,總是能冷靜的思考。不像我,遇到一點點困難就害怕了,例如:一個字不會寫就大喊:“媽媽,這個字怎么寫呀?”一個題不會做,就大叫:“爸爸,這題怎么做呀!”…… 這跟張嘎相比,我一點都比不上他,這怎么行呢?
跟張嘎相比,我就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可張嘎呢?他跟我差不多大,可他吃不飽穿不好,還要當偵察兵,跟鬼子斗智斗勇,他不累嗎?
所以我們要張嘎學習,學習他不怕困難的精神,更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為強大我們的祖國而努力!
小兵張嘎讀后感100以上精選篇5
今天,我要說的是一本關于抗戰的中篇小說,也是我最喜歡看的書:《小兵張嘎》。
主人公張嘎子雖然年紀才只有13歲,卻活潑機靈、伶俐懂事,生來就是一副寬寬的漂亮心腸。張嘎子有個年近70的奶奶,和張嘎子一起生活在白洋淀的一個叫鬼不靈的村子里。那時正值抗日戰爭最殘酷的時期,張嘎子非常羨慕八路軍,夢想能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去參加戰斗。這不,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當上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小偵察員!“可手里沒槍怎能戰斗”。當上小偵察員的張嘎子非常想擁有一把屬于自己槍,可隊長卻說:“槍要從敵人手中繳過來!”隊長出的難題還是沒能難住張嘎子,很快他憑借著自己的機智得到了一把槍。可這把槍卻還是被隊長沒收了,張嘎子想不通,埋怨隊長說話不算話?隊長告訴張嘎子,一些機關同志經常要獨自活動,需要短槍自衛,張嘎子還不用去打仗,所以就不用配槍了。雖然心疼的要命,但懂事的張嘎子還是聽從了隊長的話,在與鬼子搏斗中出了不少力。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抗戰取得了最后的勝利。當然最令張嘎子高興的是,他也最終得到了一把真正屬于自己的“張嘴燈”(槍)。
我很羨慕和佩服張嘎子,有當八路軍的志氣,一心為保衛國家不怕流血犧牲,機智勇敢地抗擊敵人,表現出小英雄的智慧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