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讀后感1000字
康熙王朝看了三遍了,這是一部經(jīng)典電影。康熙是繼往開來,千古一帝,而陳道明的表演確確實實的詮釋了這個意思,他的姿勢,手勢,表情,每一個眼神,無不讓人沉迷于戲中,被他的王者之氣所折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康熙王朝讀后感10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康熙王朝讀后感1000字【篇1】
說起康熙,都會想起他的事跡,八歲登基,除鰲拜,平三藩,定臺灣,兩克雅克薩,三征準噶爾,開疆拓土;他重視文化,文武治國,建立盛世,是古代最英明皇帝之一!
我在讀的過程中,更多的是以當時社會的形式進行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想想怎樣才能解決好問題,在讀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很多處事方法,怎樣從大局出發(fā),再到細節(jié)上的問題,利用心術,用人用事,經(jīng)過多重不同的角度,權衡利弊,下定決心,處事果斷。在閱讀后也意識到康熙能做成明君的條件有以下幾點。
第一,要保持一直學習的欲望,有自己的思想。帝王的教育與培養(yǎng),是明君養(yǎng)成的第一步,康熙自幼讀書繁多,大了一點從蘇麻喇姑那學習,八歲登基稱帝時,自拜賢能之士伍次友為師,在學習中勤學好問,遇到大事多問老師群臣,從各種回答中揣摩意思,摘取最優(yōu)策略,果斷決定!在他剛登基時,國家內(nèi)憂外患,內(nèi)有鰲拜專權,三藩蠢蠢欲亂,外有周邊國家騷擾,國命如此,憂心忡忡,在此之際,聽取伍次友之言,先除鰲拜,再攘外。除鰲拜策略也是在他聽課中學來,培養(yǎng)壯士,找準時機,在宮中秘密殺掉他,同時圈住其黨羽,不讓作亂,則事成!從多學習中,多問中康熙敏銳的了解到社會現(xiàn)狀,然后解決它。在如今,大同小異,知識越多,越來越認識到什么叫“做人生而有涯,人知而無涯”
第二,要能忍,有度量。不只是宰相肚里能撐船,皇帝也得能忍,忍不是對現(xiàn)實的一種屈服,而是人的一種修養(yǎng),忍也有忍的道,什么樣的可以忍,什么樣的不能忍,也講究個度。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康熙作為皇帝,要駕馭群臣,然而也有大臣犯了大罪,當康熙知道了大臣明珠貪污受賄,間接害死大臣周培公,伍次友。他還是不能立刻去捉拿他,因為此時他所在的地方大殿內(nèi)外的防務人員都是明珠的人,下令捉拿明珠都有可能沒人去拿,周圍人效忠誰是個值得考量的問題,萬一逼急了自己折了怎么辦!再者,朝廷大多群臣都依附明珠有不明來往,先不說處置明珠牽連眾多大臣有沒有傷到國家大局,從當時情景來說,只有先忍下來,待到安全地方再行動。從小了說,有耿直的人說話沖了點,自己忍下,也可以表現(xiàn)自己的度量,表現(xiàn)寬容的為人。
第三,識大體,親民,任賢而用。作為皇帝,要從國家利益出發(fā),當然,對皇帝說國家就是自己的,國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康熙很明白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親民愛民,用賢能的官人去治理國家人民,才有了太平盛世!
總之,明君之路漫漫而修遠,想要有什么樣的名聲,就得有什么樣的能力。對于如今的我而言,作為那個時代人的后人,看完之后還會接受其中的一些思想,使用現(xiàn)實社會中生活,從中收益無窮!
康熙王朝讀后感1000字【篇2】
場景一:大雪紛飛,萬物蕭瑟,周沛公病臥榻前,奄奄一息,數(shù)盞昏黃的孤燈撲閃在一張碩大的地圖上,十年心血終成此圖,而他要將這心中江山贈與待他恩如紙薄的康熙,可想這垂死之命曾率三千家奴踏平了吳三桂的幾十萬鐵騎,而到鳥盡弓藏之日,卻來到這冰天雪地,寸草不生之地,未知天命卻已姍姍離去,未見恨然知天下,山山水水待王清。
場景二:藍齊兒遠嫁他鄉(xiāng),容妃卻因為一句“老祖宗說,太子不可費。”而被貶西宮,干盡臟活。女兒回家省親,暫時的雍容華貴帶來的卻是更長久的悲涼,一個深秋的黎明,天夾著寒意,一身單衣的容妃,剛開始一天的工作,身邊的馬桶掉落了,一個又一個,帶著對家庭溫暖的無線憧憬,容妃就這樣走了...一個女人對幸福家庭的渴望,難道這也錯了嗎?和棺的那天,康熙拍著她的棺桘,只說了一句:"我不能把一個不爭氣的兒子推上皇位呀!”小家為大家。但情又何可堪?
場景三:濤聲拍案,咸咸的海風吹皺了心中的苦澀,姚啟圣掛著兩行渾濁的老淚將先人的骨灰點點的灑向大海,不遠處是跪成一片的農(nóng)民,“鄉(xiāng)親們,為了收復臺灣,遷界禁海吧,那里的莊稼地比這里大兩倍,搬不動的東西我們用官府的車載著,走不動的老人用轎子抬著,三年以后這里還是你們的......老叫花子求你們了”一生從未畏懼皇權,面對天下的百姓卻生生的下跪了!三年后,江山一統(tǒng),一顆赤子之心卻從此背上了一個千古不孝的罵名!
周沛公,容妃,姚啟圣....他們有的不是對皇權的敬畏,而是一種至死不渝的信念,為此,他們放下了個人恩仇,孝道,甚至是性命
江山,家庭,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信念。
天地無數(shù)有情事,世間滿眼無耐人。
人物蘇麻:她過早入宮,將后宮冷暖,紅顏枯骨看的透透的,老祖宗都贊她“晶瑩剔透心”再加上她本身淡然質(zhì)樸的天性,使她能干受寂寞,遠遠的旁觀宮中的繁華煙云與血雨腥風,洞若觀火而保持沉默,她輕輕的繞開一個妃子黃花委地的命運真正成了后宮的隱士, 她的伶俐與善心使她得以善終。她很清醒,她對皇上的愛發(fā)乎情而至與禮,總含著若即若離的溫情,卻不沉迷糾纏,試想,若蘇麻真當上妃子,那麼她就是后來那個悲劇的容妃,她始終將皇上視作主子,這是她的底線,而這一禮教規(guī)矩,源于蘇麻與孝莊太皇太后的不解之緣,孝莊的意旨,成全了她的命,不要忘了,除了姐姐,蘇麻在皇帝心中也成為了孝莊的影子,兩個女人都已不同的方式給年幼的康熙毫無保留的關愛。孝莊給了丫頭永久的庇護,也留給她終身解不開的心結。就這樣,蘇麻獨守著心中的溫存,只有在命不久長之時,才在紙上寫下了她深愛一生的人是她的弟弟康熙,一語道破一生的隱忍,旁人也為之惻隱,但即使這份愛只能見于紙上,蘇麻最終還是把它燒了,只告訴皇上自己寫了信又親手燒了,就像蘇麻對皇帝的愛,不能說,一說就是錯,直至最后一刻。
影片的權術之爭,為官之道,在現(xiàn)實的企業(yè)當中可以借簽嗎?與稻盛和夫在活法里面倡導的精神沖突嗎?
康熙王朝讀后感1000字【篇3】
看完了由陳道明和斯琴高娃領銜主演的一部電視劇《康熙王朝》,總想記下點什么,哪怕只是記下里面的幾個熟悉的人名來也好。怕多年以后忘記這些許感悟,于是寫下此文。
不只是喜歡每集結束后的那首歌里唱的“把江山扛在我肩頭那一刻,就決定我男兒本色”、“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說”,也不只是喜歡那句“做人有苦有甜,善惡分開兩邊”——太多讓我難忘的東西莫名地時常縈繞在心頭。即使電視劇拍攝的不是太真實,但我寧可相信一切就是那個樣子。歷史不會說話,但是我們只要從歷史中看到了我們想看到的真善美,明白了我們之前不明白的道理,這就足夠了。
最難以忘懷的是里面的幾個人物。
先說里面的中心人物:康熙。康熙這個人物由陳道明飾演真是太合適不過了。陳道明的形象就是我心中康熙的形象,他從八歲不得已登基開始就表現(xiàn)出他天才的帝王才能。古話說人各有志,他的父親順治一心向佛,當最愛的妃子死去之后萬念俱灰當了和尚這幾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暫且不說是非功過,至少他找到了他的歸宿,在寺廟里做著水稻的研制也不能不說是一種貢獻,這是后話。
康熙這人聚大氣、大智和大勇于一身。除此之外,康熙的獨特的用人之道也堪稱一絕。康熙一生先后戰(zhàn)鰲拜、平三番、攻臺灣、親征葛爾丹,政績卓著!先后重用了很多原本是布衣平民的人。他隱姓埋名師從伍次友,小小年紀學到了很多治國之道,他賞識了上萬言書的李光地;相信了執(zhí)法嚴明的吳六一,尤其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地重用了傲氣十足的姚啟圣;包括在被貶期間還歷時多年為康熙繪制了大清地圖的周培公——這些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出身貧寒,有的甚至沒參加過大的考試就被康熙破格錄用,而正是他們?yōu)榭滴醯姆睒s昌盛的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說,正是因為康熙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善于利用人才,才使這些人像金子一樣的得以發(fā)光!康熙的政治才能、用人之道讓人拍手叫絕!即使是奸臣,在死之前,康熙也是用盡其才才殺。
另外幾個人物,四大輔臣鰲拜、遏必隆、索尼、蘇克沙哈。四大輔臣中鰲拜的侵權奪政似乎在預料之中,歷史上一切功高蓋主的人幾乎都會有這樣的嫌疑或舉動。而在一些重大議事上,面對鰲拜的強權、康熙的年少,蘇克沙哈和遏必隆的不知所措,索尼的稱病相推、求全自保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然而,之后的索額圖、明珠等人卻在盡心盡力輔佐康熙了幾十年之后因為貪心不足、欲望升級導致最后上百封奏折彈劾他們,所謂惡有惡報、善有善果,他們終究落得個身敗名裂、鋃鐺入獄的.下場,情節(jié)安排中戲劇性地讓他們在牢里互相埋怨、互相指責,仰天哭笑,無濟于事。然而,與此相反的如李光地、姚啟圣——他們就能準確定位自己,李光地時常銘記自己的那“三尺黃土”,姚啟圣也在功成名就時自動隱退,多么高明的想法和做法!再就是淡泊名利的濟世、剛正不阿的康熙的老師魏承謨、冒著生命危險參奏吳三桂的朱國志、為收復臺灣立下了不朽功勛的海霹靂施瑯、忠臣陳廷敬、良將圖海、機靈小太監(jiān)小毛子等等,因為他們的美好形象,這些人物真是讓人記憶猶新!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和皇帝一起玩大的魏東亭,到了耄耋之年的兩人依舊親密無間,撅著胡須笑談往事,多么美好的友情啊!
最后,不得不說的就是里面的幾個女人。首先是孝莊皇后,她忍辱負重,不惜下嫁給權臣多爾袞,好不容易盼到順治當上了皇帝,沒想到順治因為董鄂妃的死而心灰意冷,放棄皇位。孝莊盡了最大努力勸說順治也沒能挽回,只好又含辛茹苦地扶持孫子康熙坐上皇位。這種為了理想而做出巨大犧牲的精神令人震撼和敬佩!絕非常人所能做到!孝莊的個性當中帶有濃烈的冷靜、堅韌、大氣,說起話來忽而漫不經(jīng)心,忽而自信滿滿,忽而又擲地有聲、敲山震虎!康熙因為裁撤三藩的決策失誤準備退位,孝莊教訓并鼓勵康熙的片段被斯琴高娃演繹得尤為精彩!孝莊說:“我孝莊,天塌地陷,巋然不動。日月星辰,惟吾獨尊哪!”這句話說出來真是鏗鏘有力,彰顯出十足的皇家氣派!孝莊最過人之處在于很會琢磨別人的心思,宮廷中各個關鍵人物,只要有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孝莊的眼睛。孝莊到處培養(yǎng)親信,安插眼線,表面看一付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實際上卻是下足了工夫。以此為基礎,孝莊非常懂得抓住人心,懂得處理關系,分析問題精道準確!孝莊喜歡把問題和局勢分析得很清楚了再擇機而動,機會不成熟就蟄伏起來。比如孝莊出宮祭祖期間,聽聞康熙要提前親政,準確的判斷出康熙必敗。康熙親政后謀劃要擒拿鰲拜,孝莊又準確判斷出時機成熟,不僅支持,還密掉五萬精兵。康熙力排眾議執(zhí)意撤藩,孝莊又準確判斷出時機不成熟,吳三桂會反。這都體現(xiàn)出一個政治家卓越的才能!難怪鰲拜對孝莊的評價是又老又辣,抵得上十萬大軍。此外孝莊在領導藝術方面還很擅長平衡之術,利用下面人之間的矛盾來提升自己的地位。在康熙親征葛爾丹的時候,風燭殘年而又臥床不起的孝莊讓人隱瞞事實,最終孤獨死去,為的是讓康熙安心做事,多么偉大的女人!可以說沒有孝莊就沒有康熙的輝煌成就,孝莊一手栽培了康熙,她又是康熙最溫暖的港灣,最堅實的后盾。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后世的每個母親學習嗎?另一個女人:容妃。從萬人敬仰的容妃娘娘到刷洗馬桶的“容老婆子”,這無疑是從天上到地獄的一個過程。是什么造成這樣的結局呢?康熙把和容妃生的女兒藍齊兒嫁給葛爾丹,為的是國家的和平和安寧,容妃怎能理解得了一個男人的心痛!康熙最寵容妃,他對容妃不僅有寵愛,更重要的是,康熙一段時期里視容妃為知己,對容妃無話不談。然而,從對容妃說“我想和你說說話”的信任和親近到“我最討厭女人干政”的斥責和疏遠,我們不難看出一個男人的“變心”過程。
這部電視劇看完了,最讓我回味無窮的還有以下四個情節(jié):一個是陪伴康熙長大并一直深愛著康熙的蘇麻拉姑最終沒能對康熙說出愛這個字,就圓寂了。只因為她對孝莊承諾過只把康熙當?shù)艿苷疹櫍嗝瓷屏嫉呐e動,多凄美的結局!再就是伍次友對蘇麻拉姑的那份欲言又止的愛情。最終只得在蘇麻拉姑含淚的一句:“你怎么不向皇上要我”的痛苦的怨語中抱憾!無論伍次友當時是不是怕被殺頭,也無論是不是伍次友生性懦弱,但這一段還沒開始就夭折的愛情故事讓人久久難以忘卻!第三就是被大阿哥愛上的草原女兒卻愛上了皇帝,心痛無比的大阿哥胤褆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獻身父皇!第四處:當康熙的愛女藍齊兒在奉父皇命遠嫁葛爾丹時,原本極不樂意的藍齊兒就在高大粗獷的葛爾丹抱在懷里的那一刻,她愿意了。僅僅因為葛爾丹一句:摟著脖子,否則摔下去會摔壞你的。或許這部電視劇對歷史做了一些處理,但是這一段多么真實而可信!葛爾丹的那句話難道不是包含著深深的愛嗎?像對待瓷器一樣的對待自己的女人——這表現(xiàn)了這位草原漢子粗獷背后的多少柔情蜜意呢!藍齊兒最終愛上了葛爾丹,即使到最后一刻也不愿意再回北京了。
回憶這一切,想著這些人,我想:如果電視劇是虛假的,我寧愿相信一切是真實的。藝術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就是因為它來源于現(xiàn)實,又去粗取精地高于現(xiàn)實!把現(xiàn)實中最美的和最丑的展示給后人看。
正所謂:做人有苦亦有甜,是非善惡分兩邊。戲里戲外真也假,忠奸美丑后人辨!
康熙王朝讀后感1000字【篇4】
康熙自8歲登基為皇,小小年紀便設計除去了當時張揚跋扈的鰲拜,他勝在自制,強在自省。 他雖無實權,卻也是一國之主;想那鰲拜,只是四大輔臣之一,仗著力大無窮、武藝高強,便為非作歹,這便是被權勢沖昏了頭腦。康熙在被孝莊點醒后,一直勤奮好學,若他也似鰲拜那般,在少兒時代貪欲享樂,恐怕江山就要易主了。若他不能自制,不懂自省,就算有孝莊在一旁時時引導他又如何? 但當三番同時起兵造反時,他被嚇倒了,開始頹廢 ,墮落,甚至要放棄皇位,也許有人認為他太懦弱了,但有哪個人不是從大風大浪中吸取經(jīng)驗來提升自己呢? 康熙可以說不是一個好的父親,沒有哪個皇帝做到了好皇帝的同時,也做到了好父親,他們身為帝王,要承擔的責任太多了,也太大了 。 就好比藍齊兒,當時準葛爾汗——葛爾丹來大清和親,選中了藍齊兒,而藍齊兒是康熙的掌上明珠,他舍得嗎?不。但那時大清的實力還不足以于準葛爾對抗,他在等,等一個時機。康熙最終還是把藍齊兒嫁給了葛爾丹。藍齊兒在走前,把那只玉兔狠狠地摔在了地下,轉身離去,只剩下屋內(nèi)的康熙把碎片一塊一塊的撿起來再粘好。 他是一國之君,無價之寶數(shù)不勝數(shù),他又何必在乎那個玉兔?他在乎的,不過是與藍齊兒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罷了。 終于,他等到了那個時機,“葛爾丹不除,必成大患”,他帶著這個信念,踏上了親征準葛爾的道路。在隨政大臣一次又一次的`傳來捷報時,他只是點點頭,繼續(xù)埋首讀書。眼看他從少年時的年少氣盛,蛻變到處事不驚,我開始敬佩他了,但也只是敬佩作為皇帝的他罷了。 他去迎接藍旗兒回京時,藍齊兒卻疏離的叫他“大清皇帝”,他的親外孫捶打著他,說要為父汗報仇,難道他不心痛嗎?但他只能這么做,因為他不僅是藍齊兒的父親,還是大清的王,臣民們的天下。 臨走時,他留下了龍輦和玉兔,因為他知道,他的女兒——藍齊兒不會再恨他了,她會理解他的。 我不知道,有這樣一個父親是藍齊兒的幸福,還是藍齊兒的不幸,但不可否認,藍齊兒比起來康熙的大多數(shù)子女幸福得多。 也許,想成就一些事,就要放棄一些事作為代價。
康熙王朝讀后感1000字【篇5】
很老的片了,不過我最近才看。二月河先生的小說沒看過,很多人說《康熙王朝》有很多與歷史不符的地方。我想,對于一部以小說為藍本的電視劇,追究其歷史根據(jù)的做法本來就是挺可笑的。更何況,這部電視劇讓我流下了久違的淚水,更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個男人,一個擁有家庭和國家的男人的艱辛和痛苦。毫無疑問《康熙王朝》是成功的。
自小,有個可愛的愿望那就是希望當皇帝,可真的當了皇帝,肩頭的重擔你能擔得起嗎?擔起來了,又能像先古明君那樣擔得千古流芳嗎?某種意義上,皇權的爭奪也是實力的考驗。能夠奪得皇位者,他本身就是實力超群之輩。
然而,愛新覺羅玄燁,大清國康熙皇帝他不是。作為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玄燁并非實力超群,而是被硬生生地命運扯上了皇位。可憐八歲玩齡童,天降萬古千斤重。勝似一葉孤舟草,皇城內(nèi)外會心中。可正是父親和皇太后的支持和鼓勵,加上自己的發(fā)奮努力。玄燁竟沒有被壓垮,反而越來越喜歡上了重擔生活。康熙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說他幸運,那是因為有孝莊這位前無古人的偉大的女人站在他的背后。說他不幸,那是因為康熙年間發(fā)生了最多的事端,鰲拜,吳三桂,鄭經(jīng),葛爾丹...不過也正是這些人成就了康熙皇帝,成就了他的豐功偉業(yè),成就了他的蓋世英名。
然而,作為一個父親和丈夫,康熙是失敗的。女兒兩次摔砸父親的禮物,我看到了一位父親那種傷心痛苦卻又礙于皇帝尊威無法動容的無奈和悲涼。同是礙于九五至尊的金口玉言,直到容妃死,都沒能得到康熙的召回。向自己的妻子認錯,這在常人眼中無比正常的事情,在一個帝王身上卻難之又難。正如最后老年康熙所說:“她扎得太深了,不想拔出來了。”除了給死后的容妃還原全部的榮耀和加封皇后,這位丈夫再也無法補償給自己這位賢惠的好妻子任何東西。可憐容妃賢良中惠,確看不到宮內(nèi)勾心斗角,可憐容妃直言不諱,卻瞧不到皇帝的心頭痛苦。
容妃是了解康熙的,康熙也是了解她的。可到頭來正是這相互之間的了解和默契。讓容妃再未得見康熙一面...如此賢惠的妻子,當真古今罕有。康熙啊!你還是幸運的!
不過陳道明將千古一帝的康熙詮釋的很有霸氣,康熙更是一位真正的人力資源管理大師!
康熙的一生從智拿鰲拜開始平三藩蕩葛爾丹降臺灣驅除俄國好一個成功的皇帝但是如此榮耀的背后是他廢掉2兒子的無奈是他違背孝莊密令的嘆息是他離開最喜歡的女人的傷感留下了一行淚,男人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