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1000字初中作文
周恩來喜歡讀書,他認為書可以拯救一個民族,讀書讓我們得三觀日趨成熟,你還認為讀書無用嗎?一起來看看讀后感1000字初中作文,歡迎閱讀!
讀后感1000字初中作文【篇1】
最近我閱讀了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真是受益匪淺。它成書于春秋末期,在中國軍事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主要論述的是戰略方面的理論,比較抽象,但哲理性強,可借鑒的范圍很廣。孫子兵法的作用遠遠不再局限于一本軍事著作的范疇,它還被廣泛運用于政治斗爭、商業競爭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戰爭規律、哲理、謀略、政治、經濟、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內容,堪稱古代兵學理論的寶庫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廣為傳播。
在當代,一些相關企業要求員工的入門基礎就是熟讀《孫子兵法》,因為它的作用及地位在管理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孫子兵法》的《謀攻》當中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缎巍?、《勢》講決定戰爭勝負的兩種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斗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勢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短搶崱分v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回,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最后以多勝少?!盾姞帯分v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毒抛儭分v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戰略戰術。《行軍》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兜匦巍分v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地形及相應的戰術要求。《九地》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痘鸸ァ分v的是以火助攻。《用間》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書中的語言敘述簡潔,內容也很有哲理性。在古代,很多將領用兵都受到了該書的影響。處于當代的我們更應該像古人學習!
有人說,讀《孫子兵法》的啟示就是:無論做什么都不要有一顆仁慈的心。我覺得這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與古代是不一樣的,雖然也需要競爭,但它們競爭的性質是不一樣的,至少現在不用我們上戰場與敵人廝殺,只是與對方動腦子競爭,專業的話就是心理戰。
在《孫子兵法》里,學到的不僅僅是在戰場上的技術,更多的是教會了我們如何在社會上立足的最好技巧。
讀后感1000字初中作文【篇2】
《麥田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塞林格的名著。16 歲的中學生霍爾頓有著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發泄、易沖動的個性。這與我身邊的人都很相似,他是我們心情的真實寫照,他做的事情都是我們想做而又不敢做的。
作者用第一人稱敘述了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卻發人深省的故事,以一個青少年的口吻敘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和行為舉止,也以一個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虛偽面目和欺騙行徑。作者緊緊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來表現主人公的善良純真和荒誕放縱。在語言的運用上,本書也獨創一格。運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鋪直敘,不諱隱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語,生動活潑,平易近人,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引起讀者共鳴。
很多時候,我也希望能做個像霍爾頓式的麥田里的守望者,用心去守護身邊的人,可是我也只能是想想罷了,我們都在忍受著這個社會,我們要為了事業而放棄自己的理想;我們要接受這個社會根本沒有如宣揚的那么光明,這個社會的真實與黑暗一面是那么真切的存在著,那是怎樣的謊言與欺騙都難以遮掩的。即使我們盡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個世界,也是需要經歷多年的時光,因此我們只能盡力而為。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別人的守望者來拯救別人,而實際上,我們更希望當我們沖向那混帳懸崖的那一剎那,會有那么一位守望者從不知名的地方沖出來,截住我們。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霍爾頓”,都有過敏感、怯懦、脆弱而易激動的青春歲月,即使走向社會多年,也會有人在虛偽與骯臟的社會泥濘中無力地掙扎;然而,人總是要社會化的,總是要被推入社會的,需要我們盡快學會在頹廢、虛偽與庸俗中隨波逐流,就像霍爾頓的老師開導他所說:“一個男人不成熟的標志在于他甘愿為某件事業悲壯地獻身,一個男人成熟的標志在于他甘愿為某件事業卑賤地活著?!痹诿篮煤统舐?、向往和厭惡之間掙扎,這樣的過程充滿了苦惱,就像我們一方面教育子女誠實,另一方面又要精心傳授選擇性撒謊的技巧,前者是做人的本質,后者是生存的需要。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新時代的孩子,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假如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著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縱然生活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就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會更美好!
守望,像守望者一樣呵護他們的成長,及時的給予疏導和關懷是最重要的。我們要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讓那些生活在新時代的孩子們,那些早已習慣了困惑和孤獨的孩子們,不要走向懸崖。
我想,“守望”應該是一種習慣、一種智慧,同時也更應該是一種境界,一種態度。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社會還需要更多的“麥田守望者”。這個麥田當二胺可以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所學校甚至是一個社會。每個人,都應該為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守望并在守望中成就單純而又美好的生活。
讀后感1000字初中作文【篇3】
看完之后第一感覺就是《日瓦戈醫生》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巨作,帕斯捷爾納克是真正的大師。與其說它是一部作品,更不如說它是一幅畫,一幅巨大的社會圖景。它的時間跨度非常大,講述了那個社會的變遷,人們疲倦的心。以日瓦戈醫生為線索,他的一生就是那個社會的一個縮影。他是一個真正的人,是帕斯捷爾納克筆下的靈魂??赐觌娪昂笕胀吒赆t生的身影一直揮之不去,這本書賦予了這個角色以生命,給了他靈魂。
帕斯捷爾納克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靈在觀察那個時代,觀察社會。《日瓦戈醫生》刻畫了1905年革命、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經濟政策這段時期近45年的歷史。它描寫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生活的無奈和生不由己。我覺得帕斯捷爾納克就是那個醫生,他沒有自己明確的政治立場。他不支持革命,也不反對革命。他像日瓦戈醫生一樣渴望拯救世人,醫生的使命就是救死扶傷。他不管他的病人是紅軍還是白軍,也不管他的病人是布爾什維克還是孟什維克,他只是把他當做一個人,一個有權利獲得生命的人。只要是人,就有生命的權利,就有追求自我表達自我的權利,不管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都不應該犧牲掉個人的尊嚴,犧牲人性來成全所謂的進步。醫生愛寫詩,可是那個年代連寫詩都能牽扯到政治,寫詩都有罪。一個人連表達情感的自由都沒有,那真的是太壓抑太殘酷了?!度胀吒赆t生》揭露了社會的動蕩帶給人們的悲劇,在那個年代,個人的聲音被遺忘。它的視角不是放在社會的進步,也不是放在革命的進步意義,而是放在人身上,放在他們的生活和他們的情感上。
任何文學作品都不缺乏凄美的愛情,《日瓦戈醫生》也不例外。臘拉是一個命途多舛的女子,就像一朵綻放在沙漠中的曼珠沙華,經歷風霜,依舊妙曼多姿;醫生是亂世中救死扶傷的人。他們兩本來是兩條平行線,是戰爭把他們連在了一起,可也是戰爭把他們分開。他們的愛情就像是黑色夜空中的一道流星,如此短暫的相守,可是絢爛,在心中永遠盛開。在那么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人心惶惶,恐怕只有如此完美的愛情才能使那顆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吧!他們的愛情太美好,更顯得以后的生活是那么的殘酷。冬妮婭也是一個悲劇人物,醫生從小青梅竹馬的伴侶,直到最后分別那一刻都深愛著醫生,即使知道可能永遠不會再相見,她也會永遠愛他。戰爭中,他們聚少離多;最后,還是因為政治原因,永遠地分離。巴沙,那個狂熱的革命分子,深愛著妻子臘拉,可是他更愛自己,更愛革命,最后不得不選擇自殺。醫生最后娶了鄰家女,他最愛的人臘拉也被送去集中營,下落不明;最愛他的人冬妮婭和他已經永遠的分開,醫生也在某天下了電車之后死亡。
讀后感1000字初中作文【篇4】
他是一位偉人,我們家喻戶曉,是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他就是高爾基。這個假期,我讀了他的書《我的大學》。
書中作者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沙皇統治的黑暗時期,人們相互抱怨,對罵,三天兩頭的打架,甚至于去殺人。作者為了上大學,來到了喀山,最終因種種因素,高爾基沒有上成大學,而是在那里上“社會大學”。在這期間,他曾當過搬運工、面包師助手、小店店員······在剛來到喀山時,他遇到了小偷和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人。有的人嘲笑高爾基看書的“愚蠢行為”,有的人贊賞高爾基渴望獲得知識的精神,這些贊同高爾基獲得知識的人是理智的,因為他們堅信只有智慧才能崛起,不受這種壓迫。高爾基經人介紹,認識了藏有很多書的小店老板潘科夫。以后,他白天銷售貨物,到了晚上刻苦讀書,并最終走向了革命的路。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高爾基生活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經歷了諸多磨難,從事了很多辛苦的工作,然而他卻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后來,他在潘科夫的店鋪里一邊做工,一邊埋頭苦讀,不顧一群愚昧的人的嘲笑,仍然讀書。我們生活在這個幸福的環境中,吃得飽,穿得暖,也有很多書看。我們生活的環境比高爾基要好很多,再不好好讀書,上不了大學,那就很說不過去。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用功學習,超越高爾基。
只有知識才能使人進步,只有讀書才容易獲取知識。沒有了知識,人們就會像一堆廢物一樣。沒有了知識,人們也不會發展科技,建設一個現代的文明的世界。
讀后感1000字初中作文【篇5】
輕輕合上《蘇菲的世界》,我深深地長舒一口氣,全書四百八十七頁的閱讀旅程實在是讓人回味無窮。回想著蘇菲的世界中的一點一滴,印在我心中的不單單是那個十四歲的女孩。
在《蘇菲的世界》中,我第一次讀到了柏拉圖曾說過的那句話:“哲學始于驚疑。”它告訴我,不論誰,倘若對這個世界和人生不曾有過驚奇和疑惑,就不會開始哲學的思考。
書中有這樣一個生動的比喻:這個世界好比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變出來的一只白兔,所有生物都出生于這只兔子的細毛頂端。人們一開始對這種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感到驚奇,然而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也就會逐漸沿著細毛滑回到兔子的毛皮,他們覺得非常安適,便不愿再爬回柔弱的兔毛頂端。
對于孩子們而言,世上的所有都是新鮮而令人驚奇的;而對于大人們來說,這個世界就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在生活中,我們聽到的最多的話莫過于“我們今天的股價漲了么?”“白菜現在多少一斤?”“某某電影票房好像過億了!”等等。大多數人因為忙于日常生活瑣事而使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受到了壓抑。難道我們就只能生活在這種整天談論菜價、爭議股票的世界里么?
哲學才是拯救這個世界的良方,唯有哲學家才會踏上這條危險的旅途,邁向語言與存在所能達到的頂峰,以仿佛乍見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在《蘇菲的世界》中,艾勃特化身為艾伯特向同樣化身為蘇菲的席德進行了哲學啟蒙,一堂堂哲學課變成了懸疑與破案,虛虛實實,似夢似真。
帕梅尼德斯想要揭穿各種形式的“感官幻象”,恩培竇探索著四種基本元素,即使因為哲學理論而被迫離開雅典的安納薩哥拉斯也仍對大自然的組成提出疑問,德摩克利特努力證明組成各種事物的是原子;希波克拉底堅持著“醫學倫理”;蘇格拉底重視良心,真理,仍舊反對詭辯學家;柏拉圖研究著雙重性質的人;亞里斯多德又對柏拉圖的理性論提出新的質疑……自古至今的西方哲學家,每位都在不斷探求中得到新知,每位都充滿著對世界的好奇心,他們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的戲法看個究竟,弄個明白。
同在一片十四歲的天空下的我,發現自己已經開始朝向兔子溫暖舒適的毛皮深處滑去:我開始習慣這個社會,習慣這個世界,從未去考慮過更深刻、更有意義的問題。一本《蘇菲的世界》,一群哲學家攔住了我,他們揪住我的衣領,將我拽回毛尖,在那兒,在兔子的頂端,希望我也能以嶄新的眼光度量生活。
葛朗維格曾說:“真實啟蒙之于人,如同陽光之于土?!薄短K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喚醒每個人對生命的好奇,帶我們爬回兔毛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