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兒名著讀后感1000字
學者對《海的女兒》中小人魚追求愛情的執著精神評價很高,認為“(讀者)從她犧牲自我的行為方式,從倫理學的角度敬佩她對愛的奉獻”。”實際上,從愛情倫理的角度看,小人魚追求愛情的做法并不值得過分褒揚。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海的女兒名著讀后感1000字5篇,供大家參考。
海的女兒名著讀后感1000字篇1
海的女兒是我自小就非常喜歡的文章,每次讀都有著不同的領悟。
幼年時,讀懂啦:小人魚回到海底宮殿,她變得非常憂郁,她愛上了王子,她愿意放棄自己三百年的生命,只為擁有一個人類一樣的靈魂。于是,他去找海巫婆。海巫婆給小人魚一瓶使她的人魚尾巴變成人腿的藥。海巫婆警告她說,如果他不能嫁給王子,那么在王子結婚的那天早晨,她就會變成海上的泡沫。
作為代價,小人魚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小人魚來到王子的宮殿,喝下了藥,她覺得好像一把利刃劈開了她的身體,她昏了過去。當她醒來時,那位王子正站在她面前。王子收留了她。小人魚是宮殿里最美麗的人了,然而她是一個啞巴,既不能講話。小人魚為王子表演舞蹈,沒人知道她的腳接觸到地面時候,就像是在刀刃上新走一樣。
可是,王子娶了海邊那位年輕女子做妻子,他一直以為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小人魚的心都要碎了。姐姐們送來一把刀子,只要把它插進王子的心臟,王子的血會讓小人魚與恢復原形。小人魚不愿意傷害王子,在天亮之前在王子的婚禮即將舉行時,她跳進大海,化成了泡沫。
那時,這個故事告訴我,為了友情,感情、愛情,要勇于犧牲自己的精神。
如今,《海的女兒》告訴成年的我:人魚是海底的公主,在海底她可以擁有很多,有父母的愛、有姐妹的關心。她卻向往岸上的一切,特別是遇上自己的王子時,為了靠近他,她犧牲了一切。為了獲得這個靈感她放棄了海里的生活,她忍受得這些痛苦把自已的魚尾換成了一雙人腿。后來她喜歡上了一個王子,得到一份人類的靈魂。那個王子和人間女子結婚了,她的希望沒有了。
小時候讀《海的女兒》,我以為,那是一個悲傷的童話。
現在讀《海的女兒》,我堅信,那是一個幸福的童話。
美人魚為王子割去長發,犧牲了甜美的歌。可是,她可以用微笑傳達對王子的愛。她會有甜蜜的感覺……
美人魚為王子離開王宮。可是,她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因為,她活在王子的世界里……
美人魚為王子變成泡沫,雖然,她沒有漂亮的長發,沒有甜美的歌喉,她甚至連繼續活下去的權力都沒有。可是,她卻是最美的泡沫,因為她可以守候王子,看到王子的幸福。
美人魚有守候的幸福,王子有思念的幸福。放棄又何不是一種幸福?
海的女兒名著讀后感1000字篇2
大海,一個多情的名字。他有時候溫和、恬靜,有時候卻是兇悍無比。
在那片藍藍的天空下,有一片廣闊無際的大海。多么美麗的風景啊!看那金黃的沙灘,海濱的村莊,一群群海鷗,映襯著這蔚藍的大海。在太陽溫暖的眼神下,這一切是那么耀眼奪目。
然而,一切來得是那么突然。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人們仿佛是從天堂墜落到地獄。 在蔚藍的大海,冰冷的泡沫浮起了小人魚的愛情,那悲涼的歌聲,我們曾在哪里聽過。
海與天的交界處,人魚愛上了王子,她忍著疼痛,用歌聲交換了雙腿,來到愛人的身邊,王子卻娶了鄰國的公主——他誤以為她是救他的女孩,于是小人魚賭上毀滅來見證真愛的永存,她在天國的女兒之間用愛努力為自己創造一個不滅的靈魂。
也許,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曾經聽過這個娓娓動人的故事,也曾經為這個故事滴下純潔的淚水,它應承了普通孩子對愛情的某種悲劇式幻想,浪漫,專一,奉獻,憂傷,這些都是足以刻骨銘心的心靈體會。每每聽到小人魚自愿剪去了頭發失去了聲音,便悲從心來,頭發剪便剪了,痛苦的是從此不能說話,不能將真相挑明,不能爭取自己的幸福,只能含淚為愛人祝福,這在年幼的我心里是何等委屈,以至于后來總是不忍翻到結局,而寧愿停留在小人魚最初的幸福中,縱然真相仍然沒有大白,但小人魚依舊可以待在王子的身邊,夢想人間的幸福及獲得一個不滅的靈魂。小人魚必須作王子的妻子,否則她非但無法得到她夢寐以求的東西,還會在王子結婚的頭一個早晨變成海上的泡沫,這無疑是刀刃上的愛情,她的微弱的反抗在蒼白的命運前顯得軟弱無力,劇情的高潮是小人魚丟掉刺殺王子的刀子,奔向海中,咸咸的海水意味著生命的消逝,她感到虛無縹緲,她意識到自己的軀體在一點點的融成泡沫……
如果劇情就此打止,《海的女兒》一定會大失顏色,人魚的傳說也不過是一則誤解的悲劇,安徒生沒有讓人失望,他用小人魚升入天國并擁有自己創造不滅靈魂的權利來升華愛,由個人的愛變為博愛,由對等的愛變為真心實意付出而不求回報的愛,安徒生正是用《海的女兒》的結局表達了自己對愛的烏托邦式的理解,這有點類似于柏拉圖之說。同時,他又熱情地贊美愛——世界上所有的沒有事物歸根究底都是因為愛。只有付出過愛的人才能得到最高獎賞,這一點從小人魚可以通過自己善良的行為創造不滅靈魂的劇情可見一斑。
再來談談王子和小人魚的愛情吧,小人魚從最初迷戀王子的大理石雕塑。到從海邊奮不顧身地救起王子,再到用自己的死亡來成全王子的幸福,她自始自終都不曾了解王子卻甘愿當他的影子公主,王子人格中唯一的亮點就是對救他的女孩的念念不忘和不俗的審美觀『王子認為善良是一種美,他曾贊揚過小人魚的善良』,如果就因為這些而讓小人魚死心塌地地愛上他,是否顯得過于突兀?當然,這是童話,童話一見鐘情的幾率是相當高的,但我寧愿相信王子對于小人魚始終是人間幸福和不滅靈魂的象征,這種追求不同于生活中相濡以沫或志趣相同引為知己的愛情,而是小人魚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及對美的向往,王子亦復如是,他對救他的女孩魂牽夢縈,亦是他對他理想中的美的肯定。也許,小人魚以曾經救過他的女孩的身份永遠活在王子的心中是最美好的結局,王子真正愛的人仍是小人魚,小人魚仍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樣被愛過。他們的愿望都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
有一點疑惑的是小人魚的人格中應該有執著追求的,反抗命運的部分,從她迫切地想要浮到海面上,作為人魚不安于命運而想要不滅的靈魂中都可以看出,但為什么在她舍棄了最珍貴的聲音終于來到王子面前后,她的追求就顯得那么軟弱呢?也許是我把只是一個意象的童話研讀得過于穿鑿,也許童話原本就不適合居住在城市的鋼鐵的森林,那么,就讓我們在成為大人前,忘掉所有的遺憾和不快吧,讓安徒生扇動著他冰冷的翅膀帶我們走進他絲絲入扣的憂傷,畢竟,童話的本質是傷感,正如強烈的陽光讓人感到眼前一片黑,美好的東西總是那么脆弱。
海的女兒名著讀后感1000字篇3
讀完《海的女兒》我對海的小女兒非常敬佩。
故事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海的小女兒是一個美人魚,她有這一顆好奇的心。姐姐們都長大了,可以游到水面上,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而小美人魚卻不能,因為她還沒有滿15周歲。不能游到水面上,她只好聽著姐姐們和外祖母給她講關于水面上的一切事情及故事。終于,小美人魚的15周歲來到了。她戴上百合花環激動的游出水面。誰知,正好碰到一個人類王子的生日,小美人魚看看他那英俊的臉龐,立刻就愛上了他。不料,忽然狂風大作、烏云密布,引來了一場暴風雨。暴風雨的來臨,把王子乘坐的大船掀翻了,王子掉入海中。美人魚急忙躍進水中,營救王子,王子被美人魚救到了岸上。
這時,美人魚聽到了腳步聲,急忙游到一塊海礁石后面。原來是一位姑娘正在海灘上游玩哪!忽然,那位姑娘看見躺在地上的王子,就把王子弄醒了。美人魚早就游到海底,找巫女去了,找到了巫女,巫女答應把小美人魚變成人類,但巫女有個條件,就是讓小美人魚用自己的聲音來換,小美人魚答應了。巫女還對她說:“如果王子要結婚,你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讓王子娶你,否則,你將會在第二天早上化為泡沫。”美人魚變成人類后,她找到了王子,王子讓她在宮殿住下,她以為王子很愛她。
可是,她錯了,王子只把美人魚當妹妹看。一天,美人魚得到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王子要和那位被王子誤認為就自己的姑娘結婚了。可憐的美人魚公主多么想告訴王子,是自己救了他。可惜,她不能說話。在王子結婚的那天晚上,美人魚望著水面,在思念自己的家。
這時,她的姐姐們游上來,給她一把刀說:“這是我們用頭發和巫女換來的,你用這個刺王子,王子的血流到你腿上,腿就會變成魚尾,這樣你就可以游回家了。”姐姐說完就走了,小美人魚不忍心傷害王子,于是,便將刀拋進海里。第二天早上,美人魚化為泡沫,飛到天上去了。
多么善良的美人魚啊!為了自己愛的人幸福,犧牲自己也再所不辭,真令人敬佩!
海的女兒名著讀后感1000字篇4
《海的女兒》是一個純粹的愛情故事,故事的結局以悲劇結束,給人們留下了惋惜的聲音。其實,我不知道安徒生在童話里表達的悲劇愛情的意義是什么,因為我弄不懂這個童話到底是寫給兒童的還是成人的。如果這個童話故事是寫給兒童的,那故事的悲劇性很顯然超出了兒童的閱讀期待,讓兒童無法在欣賞中體會到童話的完美性。一般來說,童話故事的愛情都是相當完美的,而且適合兒童的興趣,基本都是王子公主的完美結合。讀了《海的女兒》,我認為,安徒生這個童話故事應該是寫給成人的,故事中的悲劇愛情和癡癡苦戀的意義,只有成人才能領會。
這是一個一廂情愿的單相思童話。童話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海的深處,是一條美人魚。她可以在海底世界里度過三百多年的歲月,然后化為泡沫,結束她一生的幸福。她的壽命比人類長幾倍,但是她沒有人類特有的那種“不滅靈魂”。她喜歡上了一個王子,為了得到一份人類的靈魂,她放棄了海里的生活,她忍受了這些痛苦把自已的魚尾換成了一雙人腿。那個王子和人間女子結婚了,她的希望沒有了。她如果要繼續成為“海的女兒”,就要刺死那個王子,然后就可以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屬于她自已的世界。但她沒有這樣做卻自已投入海中化為了泡沫。
健康,是一種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東西。用一座金山,換取一雙明亮的眼睛,有人愿意做這個買賣嗎?我想是沒有的。用一座金山,換永遠踩在刀山上那樣的痛楚,有人愿意嗎?至少我是不愿意的。失去了健康,擁有再多的財富又有什么樂趣?然而有時候,愛情,卻比健康來的更加重要,對小人魚,就是如此。巫婆顯然也知道這些,對于小人魚,重要的不是珍珠制成的花環,也不是象征著高貴身份的大牡蠣,而是她引以為傲的嗓音……但美人魚卻愿意用這一切來換一個不滅的靈魂。后面的故事,就如巫婆所說,是一個悲慘的結局。人魚變成了泡沫。她沒有得到王子的愛情,也沒有將尖刀刺進王子的胸膛,以換回三百年快樂的生命。人魚變成了泡沫,這是故事的悲劇結局。
安徒生在這篇童話里揭示的是愛情的悲劇性一面,還有人魚公主的美麗與純真。美麗、執著、純真而偉大的人魚,也許是安徒生心里的一個完美的人魚!
海的女兒名著讀后感1000字篇5
走過了童年,本以為已經遠離了童話世界,直到有一夜,看到了《海的女兒》,眼眶里禁不住又濕潤起來,才發現自己還是沉醉其間,未尋的出路;走過了高高低低的路,遇到了林林總總的人,經歷了許多世事,以為心中的童話已經隨稚氣一同洗脫,不經意間又誤入了自己構造的美麗虛幻中。
握著格林和安徒生的不眠故事,才明白童話不止是孩子的特權。古剎青燈,清貧孤獨,楊柳岸,曉風殘月,不是最終的歸宿。循著兒時的小路,又回到了那曾經的心靈花園,這片天空下,沒有瑣碎的灰塵連索自我,沒有淺談的風月撩人心深,只有緩緩道來的真摯與美滿。夢想與追求,它教會我們“古井天波“般的平和寬容,“藤葛翩然“的灑脫豪放,“大江東去“式的生聲不息,“傲霜斗雪“一樣永不低頭,當在一次離開家園時你會體會更理解情感與理智,理想與現實,真實與虛幻的意義。
童話的美感不僅是一條蕩滌心靈的小溪或是指人前路的孤燈,那是一種“帶著錯覺性的感受,它代替我們說出了已經感到卻又不善于表達出來的美感,只有獨具想象力,并甘愿逆足深陷才能留下童話的不朽印記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筆者這么說,他愿意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的真實存在或是曾經存在(事實上我們也接受了這種假設)因而建筑在這個世界上的美德也有了堅實依托。希臘神話中有工人整日推石上山的西西佛斯,中國有個涉千山跨萬水的夸父,我不想區別神話與童話的種種,只想信用這種瀟灑的毫無保留的執著,叩問童話中我們在追求的時候曾經如此執著嗎?
當我們在生命結束的時候,就變成了水山的泡沫,我們甚至連一座墳墓也不給我們心愛的人,我沒有不滅的靈魂,我們從來得不到一個死后的生命,我們象那綠色的水草一樣,只要割斷就在也綠不起來了,相反的人類有一個靈魂,它永遠活著,即使身體化為塵土,它仍是活著的,它面向晴朗的天空,一直開向那些閃耀的星星。
只要當一個人愛你,把你當作比他父母還要重要的人,就想”海的女兒”,她為了他,她離開了她的族人和家庭,她交出了她美麗的聲音,她每天受著沒有止境的苦痛,然而他卻一點兒也不知道''
人是沒有不滅的靈魂的,而且永遠也不會有這樣的靈魂,除非她獲得了一個凡人的愛情,她的永恒的靈魂,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善良的行為為而制造出一個靈魂,我們飛向炎熱的國度里去,哪兒散布著疲憊的空氣在傷害人們,我們可以吹起清涼的風,可以不花香在空氣中傳播,我們可以散布健康和愉快的精神。
往生命的終極眺望,我們的發膚骨血,終會在某個月白風清的夜晚”溟滅”―甚至不會有一顆流星應我們的生命的沉浮而隕失,但我們心中曾固守的一方花園將恒久流傳,成為另一段不朽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