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魯濱孫漂流記的讀后感1000字
他,不幸遇上海難,但又幸運一人生還流落到了荒島上;他,憑著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在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園;他,在島上生活了整整28年,終于依靠自己的智慧逃離了孤島,他就是魯賓遜.克羅索。一起來看看寫魯濱孫漂流記的讀后感1000字,歡迎閱讀!
英國小說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描述了主人公漂流海島,戰勝困難,艱苦創業的傳奇故事。小說寫得真實自然,富有傳奇色彩。內容講述了有個英國人名叫魯濱遜,喜歡航海和冒險。他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業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一次,他乘船前往南美洲時,途中遇上大風,船翻了,同伴們都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生存下來,并被大浪沖到海島邊。這是一個荒蕪人煙的海島,書中講述了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魯濱遜生活了二十八年的冒險經歷和內心活動。魯濱遜在島上孤身一人,面對困難和挫折,克服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由于難以想象的堅強、毅力和勇氣,魯濱遜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造船只,并搭救野人"星期五"。故事最后,正當魯濱遜準備救出一批淪為土人的西班牙船員時,被一群--劫持,被人送上了荒島,魯濱遜又一次表現出超常的勇氣,他單槍匹馬地打敗--,救出船員,奪回大船,結束了自己的荒島生活。當世界上只有一個人獨立生活的時候,還有對生活這樣的充滿信心的,實在是難能可貴。
如果我是他,當船在暴風雨中失事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向命運低頭繼續遠航嗎?如果我是他,當獨自一人置身于荒島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重燃生的希望嗎?如果我是他,當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類開宴會時,我會像他那樣勇敢地站起來,在僅有一個助手的情況下同他們搏斗嗎?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從呱呱墜地到背上書包,父母,學校為我鋪設了成長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這條平坦的大道上走過了一年又一年,沒有挫折,沒有風浪,而我還整天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其實我根本沒有咀嚼過生活中的苦澀,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沒有意識到能吃飽穿暖,背上書包去上學,每天接受家人們的關愛,社會的關注是一種莫大的快樂。我需要具備魯濱遜那樣的刻苦奮斗的精神。
安逸的生活煉不出精干的水手,平靜的湖面造不出時代的偉人。環境優越,生活舒適,往往會誘發這種惰性,阻礙人們成長;而惡劣的環境卻能激人奮發,使人立志改變處境,因而促使一個人成長。有了這種敢于挑戰的精神,不管環境是好是壞,都能創造條件,克服困難成才。否則,優越的環境,會成為滋養惰性的溫床,艱苦的環境會成為淤埋弱者的深淵。正如人生道路,它坎坷,它不平,到處有荊棘,石頭,高山,急流。人生,并不滿布絢爛的朝霞;它是由痛苦、磨難、快樂的絲線,組成的網。當我們受到挫折,積極對待。我看到這樣一句話:"天不總是藍的,水不總是清的,草不總是綠的,花不總是艷的,人生也可能一帆風順!"花要凋落,草要枯黃,但春天又給它們生機。
《魯濱遜漂流記》給我的啟示是:只有奮斗,才有出路。
寫魯濱孫漂流記的讀后感1000字【篇2】
書是知識的海洋,智慧的翅膀,在去年暑假,我讀了很多書,其中《魯賓遜漂流記》另外深受啟發。
這本書是英國著名小說家笛福的作品。小說主要寫了一個名叫魯濱孫的青年想發財暴富,就到大洋里去旅行,卻被海浪沖到了一個荒島上。當時,他身上只有一些煙草、一把刀和一個煙斗。他花了三十天的時間,把船上所有東西都搬到了岸上。從此,他靠著自己的雙手和簡單的工具造房子、種糧食、養牲畜,還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星期五”。第二十八年時,一艘英國船來到海島,他幫助船長打敗了叛亂的水手,并乘船回到了家鄉。
我了個去,自己一個人在孤島上面生活了28年,在來到這里之前,只有一些普普通通的東西,但是通過自己的雙手的努力在這絕境的環境中活了下來,這都是他流出的汗水,受過的傷所換來的。
合上書,我頓時覺得自己受益匪淺。魯濱孫不愿過那種平庸的生活,而是喜歡冒險,要用自己的雙手發財致富,用自己的意志與困難斗爭,戰勝自我,實現人生的價值。一個人要是不勞動,就會變得頹廢。勞動可以培養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還可以使人變得勤勞。我們也要像魯濱孫那樣,不怕困難,靠著雙手去勞動,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在碰到失敗時,要知難而上,不能退縮。如果你勞動了,你總會有進步,但是你不勞動,絕對是一無所有。在這之前,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能不勞而獲。當你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時,你總會有第二步,但不能急于求成。當你成功的時候,你會無比興奮,為你的勞動所得而感到喜悅……
勞動是可貴的,它可以改變一切,可以發現一切,可以讓你變得更有智慧。讓我們一起去奮斗,去創造美好的明天吧!
寫魯濱孫漂流記的讀后感1000字【篇3】
當讀完《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后,我被書中的主人公魯濱遜的經歷所震撼,被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所折服!
1659年9月30日,魯濱遜在與同伴一起出航去南美洲探險時,不幸遭到暴風雨,除魯濱遜外,船上無一人幸免。魯濱遜被海浪沖上了一個小島,從此孤身一人生活在這荒無一人遠離大陸的孤島上。在克服了悲觀和絕望以后,他憑借自身頑強的毅力和勇氣,與大自然開始了斗爭,終于在島上孤身生活28年后,被一位船長救,回到了大陸。
在荒島上獨自生活了28年多么驚人的數字呀!在惡劣而又艱苦的生存環境下,在孤立無助的凄涼處境下,他是如何堅持28年呢?為了生存,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他把船上的衣物、食物、工具等運到了岸上;沒有房子,他就找到木材,用雙手建房子;缺乏食物,他就拿槍到森林里去打獵,去海邊捉魚,并捉山羊,把它們圈養起來;他還想到了播種,他用船上的麥片,種子,反復播種,就這樣,最終吃上了自己辛辛苦苦種的食物。
面對危險,魯賓遜用自己的智慧、知識和勇氣,采取了多種自救的方法,還想進對付高大威武的野人的方法,最終平安度過荒島艱難生活。
堅強、樂觀,不輕易放棄,敢于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比如;當他流落荒島時,面臨困難和不幸,并沒有悲觀失望,失去活下去的勇氣。相反,他樂觀積極,激勵自己一定要活下去,他面對死神,不懼怕,他勇敢,堅強,敢于與死神拼搏。
魯賓遜用自己的智慧,打敗野人,救出星期五,耐心教他說話,教他各種技能……
我們要像魯濱遜學習,做一個勇敢、堅強、樂觀積極不輕易放棄,敢于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人。
寫魯濱孫漂流記的讀后感1000字【篇4】
今天的語文課上,語文老師講了這樣一篇課文《魯濱遜漂流記》。這是一本長篇小說。主人公是魯濱遜。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個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著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島,這個人就是倒霉而又幸運的魯濱遜·克羅索。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啊!多么驚人的一個數字!
可見魯濱遜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島的他是絕望的,他說:“我整天悲痛著我這凄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獨特的個性體現了出來,對生活充滿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設計的悲觀中,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種了小麥、稻子……就這樣,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在島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之后,魯賓遜遇見了野人,那些野人殺死了自己的同伴。其中有一個正在往魯濱遜住所這邊跑來,魯濱遜對自己默默的說:“我一定要把他救回來?!本瓦@樣,魯濱遜把這個野人救了回來,并給這個野人取名為“星期五”。魯濱遜教“星期五”說話,砍柴……“星期五”成了魯賓遜做伴的人。
他們在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后的一天,一只英國船停泊在孤島邊,船上出現了叛亂,船手綁架了船長。魯濱遜把船長救了回來,好心的船長答應魯濱遜把他帶回英國去。就這樣,他們的船開了半年后,終于回到了英國。
讀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島,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能干些什么?會劈柴?會打獵做飯?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的呢!再說了,沒有一個人講話,多孤單呀!我準會憋死的!可見魯濱遜是多么樂觀向上!我覺得人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我們要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
寫魯濱孫漂流記的讀后感1000字【篇5】
期末考試后的這幾天,我和媽媽一起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創造了自己的家,種植了很多糧食,養了許多家畜。他在小島上居住了28年多,的確是一個很聰明,很有毅力的人,我應該學習他這種精神。但是,我覺得他太不孝順了,在爸爸媽媽極力反對的情況下,還堅持去航海,結果幾十年都沒見到爸爸媽媽,當他再次回到家的時候,爸爸媽媽已經離開人世了。就算他最后回到了家,也沒有盡到孝心呀!
媽媽的話:暑假前買來了幼兒彩繪版的《魯濱遜漂流記》,并和兒子一起閱讀了這本名著。因為要堅持我們的博客,所以要求兒子寫一篇讀后感。原以為兒子的想法會和絕大多數人的一樣——認為應該學習魯濱遜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還要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等等。沒想到,兒子說的第一條想法竟是:“媽媽,我覺得魯濱遜是一個特別不孝順的孩子,爸爸媽媽不讓他去航海,就是怕他出危險,結果還是出了。而且,他回家后爸爸媽媽也去世了?!蔽抑?,他是聽到魯濱遜的爸爸媽媽還沒有等到兒子歸來就去世的消息,認為魯濱遜作為兒子沒有盡到應盡的孝心,才有感而發的。雖然和我想象中的讀后感大相徑庭,但我還是決定尊重他的一部分想法,但為了顯得不那么“叛逆”和“嘩眾取寵”,我還是把應該有的讀后感內容講給他聽,讓他懂得作者笛福寫作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還是那句話,讀后感也沒有“標準答案”,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不太成熟的想法,應該是正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