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胡適讀后感1000字
我們的母親使我們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師,通過讀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作者的母親對作者所付出的愛。一起來看看母親胡適讀后感1000字,歡迎閱讀!
母親胡適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1)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母親。”——現代著名學者胡適的那幾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那種對母親刻骨銘心的真情流露,一直回旋在我的腦海里。一氣讀罷胡適的《我的母親》,我也不禁潸然淚下,深感它對每一個已為人父母的,還是那些即將為人父母的,或是那些將來為人父母的,都將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胡適的母親和胡適用他們的真愛和真情詮釋了這樣一個家庭教育的哲理——用真愛換取真情的一生。
胡適自幼失去了父親,母親用那瘦弱的身軀撐起了整個家。在家里,母親一人擔當起了慈母和嚴父兩個角色——既要把母愛傾注給孩子,讓他們感受家的溫馨,又要嚴格管束孩子,讓他們學會怎樣去做人。事實證明,胡母的慈愛和嚴厲,實踐了她作為家長的責職,也贏得了孩子對她的尊敬,這不得不讓我們對她肅然起敬,同時我們從中也悟到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真諦:真愛等于愛而有度,嚴而有格。
人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的,家庭教育既是啟蒙教育,又是終身教育。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面對新世紀的教育,明確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環境內”、“改革教育應從家庭著手”、“家長作為第一任老師”的系統工程早已開始全面實施。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現代社會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國的家庭教育有著光榮的傳統,孟母、岳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家喻戶曉,但是現代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教育實實在在存在著這樣一個誤區:愛而無度,嚴而無格。對孩子的“溺愛”“寵愛”,使孩子從小失去了在艱苦環境和挫折中磨練的機會,形成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等;另外“棍棒教育”、“恨鐵不成鋼”,過高期望成泡影,使不少家長失去了教育方向,一種“看不見的災難”,嚴重的扭曲了孩子幼小稚嫩的心靈。種種跡象表明,家庭教育的現狀令人堪憂,因此我們期待著更多的“孟母”“岳母”“胡母”的出現,讓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中得到真愛。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是這樣說到他的既是慈母又是嚴父的母親的:她每天催我早起、早學,要我學父親做一個完全的人;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在我犯錯時,無論怎樣重罰,母親總不許我哭出聲來,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母親很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胡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理念和做人原則堪稱先進,母親的言傳身教影響了胡適的一生,母親的人格魅力使胡適成為了一個大度、大氣、大智的一代名人,胡母用真愛換得了胡適的真情。在這里,我期待著更多的“胡適現象”的出現,我更期待著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斷出現新熱點、新氣象、新模版,我真切希望“岳母”胡母”的故事催生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新時代的好家長的成長、成熟、成功。
轉眼間,我們離開《我的母親》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又其是教師,既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又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我的母親》中,把愛比成很多,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真情需要付出,真愛必有回報,有情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有愛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胡適用心、用情表露了自己對母親的真情、真愛,同時他的作品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唯有真愛才能換來真情。愿全天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從胡適母親教育子女的啟示中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諦——真愛等于愛而有度,嚴而有格。
母親胡適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2)
一直以來,在我的印象中,胡適先生就是一位著名的學者,以及從歷史書中得知他是五四文學革命的倡導者,再無其他。并沒有讀過他任何的文章,看過他任何的著作。只在近日,一次偶然的機會讀到了胡適先生《我的母親》一文,全文脈絡清晰,層次分明,文字文筆流暢明白如話,娓娓道來,感人至深。使我們理解到當時,母親含辛茹苦教子成龍的追求,又寫出大家庭環境作為后母維系家庭關系的不易,表達了愛子對母親的深深敬意和綿綿無盡的懷念。
讀罷全文,有兩段話久久的回旋在我的腦海里,一遍一遍的來找我,讓我無法忘記。第一是:“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第二便是:“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我在平時也極喜歡翻書,小說散文更是我的愛好,不敢說看過多少多少書,但最近的兩年間幾乎沒有一天間斷過。在我所讀的這些書中,不乏讓我感動到流淚的作品,也有不少獲益很深的文字,但卻從來沒有一篇或是一段話能夠向胡適先生《我的母親》中的上兩段話給我帶來心靈上的強烈的共鳴與震撼。讓我在讀完之后的兩天中腦海中總是回旋著,在第三天又找來讀,讀過之后我第一次有了想寫東西的沖動,文章字里行間胡適先生對母親的愛與敬勾起了我對父親的深深的懷念,在父親離開我的第四個年頭,在我一直想用文字紀念我的父親卻不知從何處下手的時候。讀完這篇文章,我的心中似乎一下子打開了一個缺口,童年時父親教育我的點點滴滴豁然涌上心頭。
父親是一個極愛讀書的人,他讀的書包羅萬象。全套的《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詩詞選》、《易經》、《曾國潘》、《古今對聯大全》、《古文觀止》等等,甚至還有父親高中時代手抄的書,在家中小小的房間里對的滿滿當當,到處都是。我極小的時候,就會學著父親的樣子抱一本書看,盡管當時我認識的字可能連一頁書都看不到。現在想來,我從學生時代開始一直到現在都很喜歡看書,和父親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但是父親對我的影響卻遠不止一項讀書,我從小學開始成績便是班級中的佼佼者,考試從來沒出過前三名,很是有一些小聰明,這樣的好成績使得我在小學時便開始有些飄飄然了,于是便開始有些驕傲,做題馬虎的小毛病慢慢暴露出來。我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的中午,母親做好飯等我吃飯,我卻偏要把老師布置的數學題做完了再吃,于是父母親在吃飯我便在一旁慌慌張張的做作業,不到十分鐘便解決問題,本子往旁邊一扔就開始吃飯,父親順手拿來我的作業檢查,結果5道題目錯了3道,父親拿了吃飯的筷子“啪啪”在我的頭上敲了兩下,那是我第一次挨父親的打,打完之后父親飯也不吃開始教訓我,拿過我的本子寫了四個字:“戒驕戒躁”,說:“自己看去吧,晚上告訴我什么意思?”從那以后我在學業上再也不敢馬馬虎虎,父親倒是經常會拿一些話問我,“學而優則仕”,“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等等,年幼的我每每會把自己從字面上理解的意思講給父親聽,父親只是微微點頭然后語重心長的說:“我的閨女呀,你要弄懂這些還早著呢?!倍耶敃r只是聽著,心里卻是不以為然的,總以為父親因為總是看書是有一些迂的,現在看來卻不是這樣。父親去世的時候我25歲,至今已經四年多了,在這四年當中,每當我遇到事情自己無法解決,才會發現身邊沒有人可以給我幫助,這幫助不是物質上的,而是心靈上的。每當這時我才曉得父親的好,才總是去想念父親那一句句話中蘊含的深意,想念與父親晚上談天談到很晚的時候,想念父親告訴我女孩子外套上的扣子沒扣好不要出門時的表情,想念那一雙敲我的頭的筷子。
就像胡適先生在《我的母親》末尾的那段話一樣:“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零二、三個月)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蔽乙蚕雽Ω赣H說:盡管女兒沒有多么崇高的理想,沒有多么大的能耐,但是我會做到不比同齡人差,不跌您的股。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父親!
母親胡適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3)
你要爭氣,因為你是母親的孩子!
“當旭日驅散夜的殘幕時,當夕陽被朦朧的地平線吞噬時,你不慌不忙的走著,光明和黑暗都無法改變你的節奏;當枯黃的樹葉在寒風中飄飄墜落時,當垂危的老人已留戀的目光掃視周圍田地時,你還是沉著而又漠然地走著,嘆息也不能使你停步?!蔽蚁脒@是用來形容時間的佳句,可總覺得拿它來比喻母親對子女的愛似乎更有滋味。因為母親會為我們堅守,在風雨中,在怒濤里,安然矗立,默默守候。
正如胡適先生說的,“她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我想這應該是天下母親的共性吧!
從沒見過那個母親像小說中那樣,那么綿弱,那么地永遠只有母性的光輝在閃耀。我所見過的母親們,不管身自名門,衣食無憂,還是居于平淡,操勞辛苦,那或綿軟冗長,或細膩隱微的母愛中,總會透射出一絲嚴毅,一縷堅強。
一直那么認為,那是一位剛強的女子。胡母對適之,管教嚴厲,母愛深藏。從眠醒時的教訓到說錯話時的責罰,在小胡適心中,母親儼然是一位嚴厲的先生,是他畏懼的對象。然那一晚母親夜舔眼翳,還是讓她理解了母親那隱藏深處,隱微含蓄的深情關愛。
這是一位特別優秀的母親,這是一位特別有才的兒子。他感恩母親的付出,他感謝母親的教誨。正如他在文中說的:“我在母親的教訓下生活了九年,獨自在光魔的人還離婚了二十多年,感謝母親,讓我學得了好脾氣,學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氣,學的了寬恕人、體諒人……”
適之先生是一位好兒子,在他面前我覺得自己竟那般不爭。不管是在學問上還是在感恩這事上……
我一直都這么認為,母親是熱愛織毛衣的,因為她所有的閑暇都在織、織、織,找了魔般地織。對于母親的織物,小時候,我是驕傲的,我自豪母親的心靈手巧,母親也總是燦爛地笑著;稍大一些,我是自卑的,再大一些,我拒絕母親的織物,我要穿有牌子的,母親的心碎了,他竟有些不知所措,然而她依然在織;漸漸地,我又默默地穿上了,只是用外套裹著,不露分毫,母親終于有所欣慰……
現在讀著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往昔的點點滴滴充斥腦海,那些早已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甚至不耐煩的絲絲入微的愛?!巴蓿嗪赛c雞湯,增強體質”,“娃,睡前記得喝牛奶”,“娃,晚上早點睡,別熬太晚”……沉浸在記憶的海洋里,不覺已淚流滿面。
“吱呀”,老屋的門被打開了,是母親回來了。
擦干淚,對著鏡子笑了一笑,我迎了出去。抓著母親的手,搖啊搖,撒嬌似的,道:“老媽幫我織件背心~~”“嗯。”淡淡地,母親應了一聲,我心里一驚,“母親,難道我傷您已如此之重?”偷覷了母親一眼,卻發現母親眼中是一絲難以掩抑的驚喜,連嘴角都微微上揚著。
一周后,穿著乳白色的背心,我在村上招搖過市,因為我已長大,我的招搖會讓母親欣然自喜。
真心的感謝“麇先生”讓我在今天懂得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也知道了我的無理取鬧。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但愿在下一個花開之時,早已不同的人多一些喜悅,少一縷懊悔。
母親,我不求您長生不老,因為那意味著您將為我操勞千年。母親,我不求您多么精神,只要您還打得動、罵的動您這不爭氣的女兒,這就足矣!
感謝有你,陪伴我走過這么多個風風雨雨……
在您的愛面前我的文章竟顯得那么蒼白,母親,您給予我別具一格的愛,而,不爭氣的我的笨筆,卻只能寫出它的千篇一律。
母親,一路走好!
母親胡適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4)
小學的課本里,總是有這樣的描寫:“父親或是把孩子打得鼻青臉腫,或是一個勁往孩子腦子里塞大道理,講得兒女涕淚橫流。然后孩子們用力地點頭,發誓從此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從《通往廣場的路不只一條》到《落花生》,再到那篇釣大魚放大魚的文章,父親總是充當了主角,母親的戲份委實不多。
既是慈母,又是嚴父,還是嚴師,頗有些人格分裂的架勢。但即使是這樣的重任,她也擔了起來。就像雞媽媽保護雛雞,在別人眼中很偉大的事情,在她眼里是天經地義的,盡管沒有人強迫她去這樣做。
胡適母親的“慈”,在文章中并沒有太多展現,倒是罰起胡適來“心狠手辣”,也許是因為胡母覺得父親的角色要比母親重要?或者是她認為自己就應該嚴格管教兒子,讓他離開了自己也能獨立生存?我們不得而知。“嚴”與“慈”,就像冰與火一樣對立,卻同時在胡適的母親身上體現,為什么?
其實,“嚴”并不意味著束縛,“慈”也絕非放縱,“嚴”也是“慈”的另一種體現,就像風箏上的線,它從未刻意束縛你,當你覺得被束縛時,只是因為你走錯了方向。所謂“嚴”與“慈”,其實都是那根細線,只是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感受。它們是不可分割的,就像我在書中讀到的一段影評一樣:“善惡本身就像硬幣的正反面,你以為善惡分隔很遠,差別很大,其實它們一直都緊密聯系著,它們是天生的雙生子。關于它們,只差了一個轉身?!?/p>
這段話原本是在評論《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蝙蝠俠與小丑。但有時,善惡與嚴慈是一樣的,當你看到胡適母親的嚴厲外表時,總覺得她缺少慈愛,而實際上,“嚴”與“慈”,有時只差了一個轉身。
母親胡適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5)
母親雖然嚴格,可是在她心里面卻是包容著千千萬萬的疼愛。有一次“我”害了翳病,母親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她便真的用舌頭舔“我”病眼。在當時她根本就沒有考慮后果,也沒有擔心病菌會不會傳染給自己。
作為當家的后母在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的時候,總是克己謙讓、寬容善待,就算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少的臉色,都不曾與他們臉紅、吵嘴、鬧氣,只是再也無法忍受得了就悲泣,讓矛盾暫時地和緩下來。
因為作者從心底里同情與心疼母親,所以他說,“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是的,打和罵還只是軀體上的疼痛,可是糾結在心里的難受是會讓人發瘋的。
雖然,母親待人是最仁慈最溫和的,但是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是絕對不允許的。譬如那次五叔對母親的污蔑,“母親氣得大哭,并請了幾位本家來,把五叔喊來,她當面質問他,她給了某人什么好處。直到五叔當眾認錯賠罪,她才罷休”。從這可見母親的剛氣與對名節的忠貞。
從這些作者對母親的回憶可見作者對母親的愛是多么地深沉與難忘。作者還說,“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從這便可知母親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與份量。
愛,這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是我們感情中最最寶貴的發自內心的情感,是我們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缺失了愛,那么他的人生就會有無限的遺憾與不堪。很開心能在胡適平實的筆調中見識了世間偉大母親的一種,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現在的生活與所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