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1000字
女人,永遠是一種感性動物。為了愛情,總是可以奮不顧身到失去自己,卻偏執的認為愛上心中的那個他是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10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篇1
小說講述了一個四十一歲的男作家在生日當天收到了一封信,沒有署名,沒有地址,厚厚的一疊。這封信解讀了一個女人的一生的暗戀,她的生命里除了那個男人,其他的都是微不足道的,盡管他不知道。
最初讀這本小說的時候,我的精神很集中,除了心靈的震撼外,我沒有對女主人公有絲毫的評價,不覺得她太執著,也不認為她太可憐。讀完后,卻感覺她好辛苦,更認為男作家有不對的地方。在收到這些信之前,于他而言,她是一個過客,不曾有過動心,茫茫人海中的匆匆一瞥,也不過是一個美麗卻陌生的女人。而于她而言,他卻是她這十八年來的希望,她唯一的愛,如飛蛾撲火,在所不惜。都說愛情開始于對對方的好奇,進而發展成愛。于一般人而言,他們會選擇向對方表達出自己的愛,或者暗戀一段時間后,感覺無望,便放棄了。但是對于她來說,由剛開始的好奇,到之后的崇拜、羨慕,最后變成了愛。他于她而言,是另一個世界的人,英俊、富有、博學,但也是高不可攀的,他身上的一切都是好的,甚至于他的風流也是理所應當的,他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她渴望著與他接觸,觀察著他,卻又只敢默默地愛著。她不可自拔地沉醉在自己的暗戀里。
時光不待人,她的精力在緩慢地消逝,她的狂熱的愛,是耗光了她的生命,還是璀璨了她蒼白的感情世界?
而現在重讀這本書后,可能因為年齡及見識的變化,卻又有了新的看法。雖然我認同她的愛,但是她的想法以及做法讓我不認同。她說,我愛你,與你無關。那為什么在經歷兩次歡愛后,她因為他認不出她而感到悲哀絕望,在遇到老管家后,強忍的淚水終于落下呢?哪有人不渴望被愛呢?
她和他的孩子,卻是她的情人撫養,心甘情愿的為她打理好一切,愿意照顧她,而她也需要他。在她可以不為生技發愁,可以有空想念愛人的時候,她卻因為那個男人放棄了情人的照顧。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不把她的愛埋在心底,這并不妨礙與一個合適的人組合一個家庭。她的愛,太炙熱,太深沉,也牽扯到太多的人,與太多人有關。她的暗戀捆住了自己的心,也阻礙了那些愛她的心。或許,真正愛上一個人后,我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但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比愛情更重要。
不知道這是不是柏拉圖式的愛,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在生活中極少存在的瘋狂的愛,有人向往她的純粹,但也有人懼怕她的極致。可能是女人長期處于弱勢的地位,沒有事業心,又是感性的動物,所以多數希望有一個全身心愛自己的男人,心思細膩,總會為感情輕易的讓心神波動。如白薇與楊騷。自己愛的男人一直最愛他的舊情人,總是拈花惹草,讓自己染上了性病,甚至打罵自己,但是她就是離不開他。但是她的這種時刻注視對方、撫摸對方用過的東西的瘋狂行為,或許一些人難以接受。當然,她的這些事對方不知道。
想到女主人公與她的情人,我感到一絲遺憾。或許,是因為我沒有經歷過愛情的原因,我不認為沒有愛情不能夠結成夫妻,畢竟親情能夠讓婚姻持續下去,誰都不能確定會愛一個人一輩子。緊緊抓住手中的幸福,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
關于《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精選5篇心得體會1000字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篇2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茨威格寫的一篇經典短篇小說。看過這篇小說后,我的心始終無法平靜。我不斷地問自己:愛一個人深入骨髓,卻一直被忽視,到底是悲哀還是圣潔?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過一段年少時的青澀時光,都會想起曾暗戀的某個人;想起某個人時,曾在夜里無法入睡;想起每次放學后,悄悄打量著那個人,而又不敢靠近的心情……年少時的愛戀簡單、青澀、純潔,沒有成年的情欲、利益、物質所累。然而小說中的女子,卻暗戀了R作家18年,她用盡了整個生命,忽視了自己的所有。
是啊,一個女人用一生愛一個人,她沒有人可以述說,甚至也不能說,更不知道該怎么說,她只有默默忍耐。她為愛的人生下孩子,為了這個孩子過上上等的生活,她甘愿做別人的情婦。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孩子死了,她生活中的最后一絲希望沒有了。而這一切,她心中唯一有牽連的人——R作家——卻怎么也記不得她,這該是多么痛苦啊?!可是,他們見面后,他卻塞錢給她,用來支付他們一晚的歡愉。雖然她一次次暗示,但他卻沒有絲毫的記憶。無奈中,她帶著絕望的心離開了,出門時卻碰到了管家,管家卻認出了她,這該有多諷刺啊?!連他家里的管家都知道她是誰了,都似乎明白了她正在承受著什么,可他呢?永遠都記不起她!
記得張愛玲曾這樣描述愛情的美好:“于千萬人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剛巧遇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但茨威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大概是這句話的最大反面例證。陌生女子硬生生地將自己生命中最寶貴的愛情,發展成了一個人的暗戀,最終以自殺作為結局。悲劇,就是她命中注定的結果。
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談論愛情,其本質上也許都是為了滿足一種需要,大多數情況下想到的是利益……而茨威格筆下的這個陌生女人對于作家R的感情,卻始終不帶一點利益之心。她心心翼翼地都是如何做會讓作家R更高興一點,從來不奢望得到什么,即使再艱難都沒有向作家渴求過什么。她從來不卑不亢,獨自堅守著那份孤獨。這樣做,陌生女人是不是低到了塵埃里呢?誠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沒有高低之分。但我總覺得愛情中的雙方,應該是平等的!
時下,人世間大多數煩惱也源于此。其實有時候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發生多大的改變,正如陌生女人奉獻了自己的一切,依舊沒有讓作家R記住她。可現實呢?人的欲望是無窮的。
所以,開始著眼于眼下的生活吧,那樣你就會發現生活也沒那么糟糕。面對自己無法得到的東西,學會放棄和釋然,瀟灑轉身。尤其是在愛情中,也許和平地離開會很痛很痛,但把時間拉長來看,一切都不算什么了,所有的傷痛都會成為口中的故事,學著像個“江湖俠客”一般勇敢地離開,也許是留給對方最后的溫柔。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篇3
高爾基在給茨威格的回信曾寫到:“以其驚人的誠摯語調,對女人超人的溫存,主題的獨創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藝術家才具有的奇異表現力,使我深為震動。讀著這個短篇小說,我高興的笑了起來--您寫得真好!由于對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動得難以自制,我竟絲毫不感羞恥地哭了起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優秀短篇小說之一。
著名的小說家41歲生日的那天,從外面游玩回到家里,在信箱里看到一封厚的奇怪的信,他好奇的打開信封坐下來看:
一個女人,在生命以最美綻放的十八年,去守侯一份僅僅是她所珍惜的愛情.看著深愛的人周旋在香肩軟腰里,一次邂逅,一次遺忘;再次邂逅,再次遺忘,心是怎樣的痛?
不是沒有失望,只是任失望一次次侵襲,卻控制不住自己繼續愛著,又或者,她根本沒想去控制.從年幼的她撞到他懷里那一刻開始,愛,是那許多年一直支撐她活下去的勇氣.“世間再沒有比置身人群之中,卻又孤獨生活更可怕的了”, “我一心想著你,在心靈深處始終單獨和你呆在一起.”不在他身邊六年,就是這樣靠回憶,不到一年的點點滴滴的回憶度日.然后,回到他的周圍,希翼著能到他的身邊.
“我一回來就去找你!”這是他離開前的承諾,一個男人是這樣可以輕易的將承諾說出口,卻又完全不留任何痕跡的忘記.可以不擁有,但是不要擁有后再失去,那種空白的痛讓人難以承受。這個堅強的女人卻帶著深深的失望,和一個屬于他們的孩子,孤身遠行了,帶著愛離開了。
“我希望你想起我來總是懷著愛情,懷著感念.紀念那忘卻的時刻。”然而,他卻不會想起,如果沒有這最終的一封信.
8年,又是8年的時間,她回來了,她游弋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間,為了讓他的孩子,可以過和他同樣的生活,不沾染灰塵,雜質的生活.她永遠接受不了任何人,在內心,她只愛一個人,一個將她遺忘的那樣徹底的一個人。可以放棄自尊,放棄一切去愛他,不在乎自己會不會讓他覺得低賤。又是一次離別,同樣的房間,同樣的話語, “我一回來就去找你。”她灼灼的看著他,希望他可以回憶起她曾經的幸福,但是,他沒有,終沒有記起這個女人。她知道,這又是一次永遠不會實現的承諾。
她這樣失落的穿戴著,即將離開那間承載著她一生夢的房間時,在鏡子里看到他往她暖手套里塞進鈔票時,我體會著心如刀割的感覺。在他眼中,她只是個風塵女子。是的,沒有自尊的風塵女子。那一刻,她絕望了吧?疼到顫抖......
頭發花白的管家都能記得的,而他卻能這樣忘記。眼淚終于在無人看見的地方滴落。
“可一夜之間他就殘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復回。我又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了,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孤單。”恒久以來她的愛轉移的承載體也失去了,終于,內心不可承受的坍塌的了。絕望,徹底離開,結束自己的傷,自己的痛。
這樣一個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女人,讓我心疼,讓我動容。這就是女人,為愛可以不計一切,可以飛蛾撲火,為了一點點的幸福,即使再短暫的幸福,可以用一身的傷痛去守侯。無論那是個怎么樣的男人,無論是否值得。愛了,永不回頭。
信終于看完了,一些零碎的片段似乎可以拼湊起來,他似乎記起當初的小女孩,記起那三天的相處,那個年輕女郎的美麗,可是他不知道她的名字!他的身體已經麻木,手上的信滑落在地,桌子上的花瓶,在今天他生日的這一天,第一次空著,他也知道已經也將空著,他似乎吻到了白色玫瑰淡淡的味道還彌漫在這個屋子!他的眼淚終于掉下!
他努力的站起來,走到門口,推開房門,望向對面的屋子,隱隱約約,那個不起眼的小房間,有依稀的燈光,窗戶微微的開著一線,窗戶后面是女人十八年前童年時的樣子,她純潔,美麗的眼睛,偷偷的觀察著他的一切......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篇4
我真正在劇場看的第一部劇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個獨角戲。那是一個小劇場,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夠看的很清楚。不過令我介意的是,周圍要么是女觀眾要么成雙入對的情侶,像我這種獨來獨往的男同志倒是少的可憐,在候場時讓我有些尷尬。最初買票時我也沒想太多,不過感覺這么名字很吸引人。和之前在學校看的話劇不同,這個小劇場最大的不同除了是要花錢之外,就是舞臺布置好像山峰一般,而非平地。
這個故事是一個女人臨死之前的回憶,講述了她對花花公子瘋狂而不顧一切的癡情。情節方面就不過多了贅述了,真正令我激動的是獨角戲這種形式。真的看完了全程還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一個人獨撐兩小時,從十六歲演到孕育演到生命最后一刻,黃湘麗小姐姐(主演)從頭至尾用滿含深情的表演徹底打動了我。十六歲的俏皮,初嘗禁果時的不顧一切,分娩前被迫進入貧民區的對自尊的拋棄,再相遇時的希望,得知真相的絕望和決定與世界永別的決絕……種種的感情、種種的人生狀態,就在沒有鏡頭處理、沒有長時間換裝的情況下赤裸裸展現在我們幾百個人的幾百雙眼睛下。幾百個人看著她,她也看著我們幾百個人。這是一種交流,她為我們講述著撕心裂肺的故事,我們向她回饋著聽者的悲哀和對與她的同情。這種真實的感官在當時沖擊著我,這種奇妙的感覺讓我感受到了劇場的魅力、獨角戲的魅力。
半年多過去,這部劇的開場我還記憶猶新。在主持人介紹完之后,劇場的燈全部關閉,劇場似乎從上一秒的紛紛擾擾瞬間切換成了靜音模式,燈光漸漸打開,只能聽到周圍人的呼吸聲。一個女子從舞臺后方緩緩走出,一聲不吭地向我投射出冷冷的目光,在舞臺前方從這頭到那頭,從那頭走到這頭。從頭到尾,窒息般的沉默和那冷冷的目光不斷地提示我,好像我才是那個信中的渣男w先生。好像劇名一般,我才是那個收到來信的人。
最令人撕心裂肺的片段,是主人公生下孩子,迫于生計選擇混跡風塵的那段演繹。她站立在舞臺中央,向下脫去一層層黑色的內褲(特別說明:并無任何ghs之意)。每脫一層,就好像在生活面前低頭了一次頭,就放棄了一次自尊。配合著現場壓抑的音樂,我整個人不由得冒起了雞皮疙瘩。正常看來,這一幕色情的要命,但是在當認真地看清楚來龍去脈之后,每個人都會覺得這一幕既神圣又蒼白,既合理又荒誕。最后當她脫去最后一層黑色的內褲只剩下白色內褲時,一個電話鈴聲打斷了一切。在我眼里,那白色內褲好像象征著她內心的最后一絲貞潔,她對于w先生最后一絲的希望,她活下來的意義。這種大尺度而又撕心裂肺的演出,只有在小劇場中才能夠看到,夸張而又恰到好處。
最終女主選擇了自殺,結束了這段令人絕望的浪漫,演出結束,觀眾散場。看完劇后,心情有些起伏,但不久之后就隨著著急趕車消散了,之后每次想起有感動、有惋惜,但沒有過多的悲傷。對于我來說,話劇的魅力就在于此吧,找兩小時完整的時間面對面地與演員交流,專注、認真,隨著演員的音容笑貌而情感起伏。我不認為兩小時能對我人生有多么大的啟發,而是讓我更多地放空自己,有些不一樣的思考罷了。喜愛卻不癡迷,這是我作為平凡劇迷的基本定位。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篇5
我常常做這樣的夢,夢里我是一個女人,躲在餐廳陰暗的角落,端著高腳杯,關注你,守望你,而你的視線卻從未觸及角落里那個憂傷的女人。臉龐的濃妝刻著苦淚的痕跡,我以為你會看見,我以為你會知曉,而你卻從未留意寒風中那個暗自哭泣的女人。
也許每個人都是某個人的至愛,只是那個人從未提及她的執著,而不經事的你只顧追求自己的美好,忘記了角落里注視著自己的陌生目光。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時候,我哭了,一個女人,從她不經事的童年到生命的凋謝,十八載花開,十八次燕南,她依舊守望著他,等候著他,等候他送來相識已久的目光,等候他送來鎖定生命的戒指,等候他送來凋零青春的一支白色玫瑰。
年華匆匆而逝,從滿懷心事的童年,到煙雨蒙蒙的花季,再到顛沛流離的結局,她的生命仿佛只因他而存在,只因他而精彩,可那男人生命中卻只有她劃過的一絲快感,只有她帶走的一支慘白的玫瑰,玫瑰謝了,心也死了,死在那個沒有星光的夜晚,死在他從未停留的心上,除了他,誰還能在那里留下半點印跡?他卻淡忘了,淡忘了那個扎馬尾的女孩,淡忘了那些斑駁的血跡,多少次相逢,多少次等待,他從未想起。他給她錢,給她回憶,給她絕望,可那女人不是他嘴角的朱砂痣,也不是他胸前灑落的飯粒,她只是他眼前飄落的一片葉子,只是他腳邊滑過的一粒細沙。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講述的是一位作家郊游回來的時候,收到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對這個女人他幾乎一無所知,而那個女人卻深深地愛著他,她了解他的全部,也許在他看來,信中所講述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對這女人來說,卻是生命的全部。陌生的筆跡將一個女人凄涼的一生娓娓道來,她的喜怒哀樂,她的點點滴滴,零落在那幾十頁微黃的信箋紙上。那女人唯一的兒子死了,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她拿起了筆,蘸著墨水,落下的每一筆都是她生命和愛情的印跡,有甜蜜的回憶,也有痛苦的劇情,而她沒有抱怨,沒有責備。
作家是一個風流倜儻的男人,他對每個女人都那樣熱情,那樣溫柔,在他眼中,也許愛情不過只是一場場風花雪月的表演,那男人把她當作街邊的妓女,把她當作夜總會招搖的小姐。在萬千人群中,在歌聲飄搖的劇院,在燈光曖昧的夜總會,甚至只是一只搭在欄桿上的手,那女人都能認出他。而他,只識那女人曼妙的身姿,只識勾魂的眼神,即使站在他跟前,即使躺在他身邊,他的目光依舊是那么陌生,那么遙遠。
那天是他的生日,他收到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而那女人已經帶著她的等候輕輕地離去;那天是他的生日,他的花瓶第一次空落落的,他的心也空落落的,無所謂快樂與無所謂悲傷;那天起,卻不會再有人記起,不會再有人在他生日那天送上一束清香的白色玫瑰,不會再有人給予他如此熾熱而又不求結果的愛情;從那天起,那女人微弱的呼吸就此散去,那男人或許還能記起那些倏而忽逝的往昔,或許他自己也會就此老去。
我想人生就是一場充滿偶然的戲劇,原本毫無瓜葛的兩個人,因一次偶然的搬家糾纏在一起,就像墻角的一棵樹和一根藤,藤緊緊地纏著樹,順著它高大威武的身軀蜿蜒上升,貪戀它,依偎它。而樹卻只識它的枝枝葉葉,只識那些慵懶的陽光,它舒展著肢體,從不肯低頭看一眼盤在腰間的那株楚楚可憐的藤,它甚至不知道它。也是因為一個偶然的出現,男人戀上了她的母親,那女人到了因斯布魯克,在將行的那個晚上,她用盡了全部勇氣,敲響了對面房間的鐵門,卻無人應答。
“從你的門口到我家一共四步路,我卻走得疲憊不堪,就仿佛我在深深的雪地里跋涉了幾個小時似的。”那四步路的距離就是他們一生的距離,她的一生也走得是那樣的疲憊不堪。因為她的堅持,她回到了維也納,每天她站在那男人的樓下,守望著他房間里微弱的燈光。某個晚上,她引起了他的注意,并最終委身于他,那三個曖昧的夜晚是那女人生命中最燦爛的時間。可那男人卻總是在她最幸福的時候離開,歸來就再也想不起那個愛他的女人。
如果不是那女人的膽怯軟弱,如果她能說出沉積在心里的話語,如果他能在離開的時候帶上她,如果……這一切的一切都將被改寫。然而,生命中沒有如果,那女人的兒子死了,她也死了,那根依偎在那男人軀干上的常春藤枯萎了,輕風捎來了干枯的葉子,他攤開微黃的信箋,故事也就塵埃落定了。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曾經我和你如此接近,你吻過我的發稍,牽過我的手,我噠噠的馬蹄從未驚醒過你緊閉的心扉,在你繁星滿天的夜空里,我只是微不起眼的一顆,在你落英繽紛的小道上,我只是一片細小分明的枯葉,或許在那男人看完那封信的時候,他會感到惋惜,他會感到自責,然而斯人已逝,早已挽不回他不曾珍惜的情誼。
那一年的寒風中,我畫了很濃的妝,我以為你會看見我,關注我,然而,你只是走過,匆忙的走過,像一只沒有雙腳的鳥,從不肯回頭,也從不肯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