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精選篇1
提起居里夫人,大家都很熟悉吧,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事跡可真是了不起,一生曾兩度獲得諾貝爾獎,最近我閱讀了《居里夫人傳》這本書。
居里夫人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家境貧困,她的祖國被侵占,受著沙皇統治。她的童年充滿了憂患,但卻樹立了她堅定的夢想信念,十分刻苦地學習。在年輕時,她住在簡陋破爛的小屋里,在艱苦的環境中為夢想而奮斗。在那里他結識了埃比爾居里,他倆結了婚,一齊鉆研科學。1898年,居里夫人發現了新放射性元素,一個命名為釙,一個命名為鐳,,釙的放射生比鈾百倍,鐳比鈾強一百萬倍。1903年,居里夫人榮獲了諾貝爾物理獎。在20年后居里夫人患上了白內障,做了一次手術,又在1924年11930年做了兩次手術,但他還是對科學不離不棄,可真是堅強啊!又過了十年,居里夫人得了白血病,但在1935年,她卻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1935年7月5日她他走了,偉大的科學家走了,但她偉大的事跡仍然在每個人的心中。她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僅有辛勤的汗水才會有豐厚的回報,無論遇見什么困難挫折都不能放棄。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精選篇2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名人傳記——《居里夫人傳》。作者是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二女兒。這本書詳細的講述了居里夫人的個人成就、個人生平、以及和丈夫皮埃爾·居里的生活。主要講述了兩人在化學研究上取得的輝煌成果——發現了化學元素——鐳。
居里夫人原名瑪麗·斯科洛多斯卡,昵稱瑪妮婭,祖籍波蘭,是斯科洛多斯卡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她從小便擁有了神童一般的超本事。在學校里,她比她的同班同學整整小兩歲,但在班級里成績總是第一。這給她將來的成功打下了基礎。除此之外,青年時期的她也喜歡參加舞會。
她選擇了在巴黎上大學,學習化學。但她不明白,這個選擇讓她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她在大學里十分勤勉的學習,常常讀書讀到凌晨才躺下睡覺。她省吃儉用,一天只吃櫻桃、小紅蘿卜、奶油面包,只喝茶。為得是省下錢來寄給住在波蘭的父親。她渴望得到知識,如饑似渴的學習。
她和皮埃爾·居里結婚。從此,兩人便從早到晚的做實驗。他們為何如此勤奮?因為他們對鐳這種化學元素很感興趣,他們想要提取出純凈的鐳。他們在一個簡陋的小木棚里做實驗,十分辛苦。忽然有一天,他們在黑暗中發現了一點點閃著藍色磷光的東西,那就是鐳。雖然鐳會燒傷皮膚,但它射出的放射性物質能治療我們所謂的不治之癥——癌癥。可見他們對科學界巨大的貢獻。居里夫人還所以獲得了寶貴的諾貝爾獎牌。她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女科學家。她的成就被永久的記載入史冊中。
她為了這個成就,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們凡人若是能像她這樣努力,又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我認為本書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每個人都要有自我的夢想和夢想,并且為之堅持不懈地努力!當應對困難時,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要勤奮努力,想盡辦法克服困難,才能取得成功!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居里夫人是我們的榜樣,我十分喜歡這本書,并且想把它介紹給大家。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精選篇3
上個星期,奶奶從圖書館借回來一本名叫《居里夫人傳》的書。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讀完以后,我深有感觸,自愧不如。
居里夫人祖籍波蘭,是有史以來唯一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既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又生活得像是普通的工人,還是家庭的主婦,兩個孩子的母親。
作為科學家,在研究放射性元素鐳時,居里夫人可是經歷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磨難。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礦渣中提純出鐳,居里夫人整整奮斗了45個月,每一天都待在一個十分簡陋的實驗室里,穿著沾滿灰塵的工作服,不停地攪拌,煙熏得眼淚直流。并且還是一個婦女,這是多么繁重、多么艱難的勞動!
居里夫人發現了鐳,這固然是偉大的貢獻,可是更偉大的,卻是她放棄了專利可能給她帶來的財富。實驗室就是她的家,一克鐳是居里夫人與丈夫的心血。她雖然是著名的科學家,但她的日子卻過得很儉樸,沒有一點想享受榮華富貴。估計此刻,這種事情已經很少了。
《居里夫人傳》讓我們懂得:第一,必須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不懈地做事情,才可能成功。第二,不能貪圖享受,即使有再大的成就,也要過樸素的日子。
居里夫人有著堅持不懈、刻苦鉆研、艱苦樸素的精神,如果我們能好好學習居里夫人這些可貴的品質,就必須能在自我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取得成功。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精選篇4
世界上有許多名人,但我最佩服的名人就是出生在波蘭教師家庭的一位著名女科學家瑪麗居里。
居里夫人是偉大的科學家,經過辛苦的工作,和她的愛人居里先生一齊,發現了兩種新的放射性元素——釙和鐳,獲得了巴黎大學的博士學位,同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可是,不幸的事情降臨在了居里夫人的身上,居里先生過馬路時被馬車撞到,車輪從他頭上碾壓過去,居里夫人失去了她的伴侶。
居里夫人是一個頑強的人,她沒有因為悲傷而放棄工作,還拒絕了政府發給她的撫恤金。居里夫人不但繼續在巴黎大學授課,擔任居里實驗室主任,并且,完全承擔起家庭的全部職責。
今后我必須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不怕困難,勇攀高峰。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精選篇5
法國著名波蘭裔女科學家,她發現了治療疾病起到關鍵作用的鐳,她是為提取鐳而努力鉆研的女科學家,也是一位毫不在意名譽的女科學家。當然,她也是一位不畏懼挫折的妻子。她是愛因斯坦最為推崇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
這本書主要講了居里夫人在成為科學家路上的種種經歷。她少年時期為當上教師而艱苦奮斗,成績十分優異。中年時期,她的丈夫因車禍去世,而自我卻十分堅強,毅然決然地接替了丈夫的職務。之后,她又在破舊的實驗室里廢寢忘食地研究鐳。她是史上第一個二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將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療第一人。
其中,我被居里夫人不在乎功名的完美品質所打動。她為世界醫學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是她卻對功名毫不在意,她放棄了專利所帶來的財富,使鐳提早為人類造福。她受到幾次三番的邀請才不得不去領取諾貝爾獎。這在貪官現象那么嚴重的今日,是多么珍貴的品質呀!她就猶如一只勤勤懇懇的蜜蜂,只為人類的利益著想,義不容辭地為人類造福,從來不顧自我的名利。她不看重財富,對名利功勛的態度也十分漠然。最終,她因病去世,與世長辭。
讀了《居里夫人傳》后,我才相信愛因斯坦對居里夫人的評價:“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僅有居里夫人不受到名譽的腐蝕”這句話并非胡亂之說。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精選篇6
有一個叫瑪麗居里的女性,從我讀完她的自傳后,她就走進了我的腦海里。
她六歲失去母親,大姐被病魔帶走,幼小的她只能依靠年邁的父親,還有哥哥約瑟夫和二組布羅妮婭。可貧困的生活好比一個噩夢困擾著全家。孩子們很努力,全部都拿著獎學金來到了巴黎,在這期間,居里為了讓二姐順利完成學業,自我甘愿當了五年家教,這不禁讓我敬佩她,贊嘆她多么堅強!
看到那里,我又想起了瑞典化學家舍勒。舍勒自幼失去雙親,在一家修鞋廠做童工來維持生活,那時他僅五歲,可是他很堅強,在經過了多少汗與淚的付出后,最終成為了著名的科學家。他和居里的經歷是多少相似呀!同樣身為名人,同樣經歷風吹雨打,同樣都有堅毅的品質。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
每當你被困難擊打,不禁哭泣時,請用堅毅做你的創可貼吧,把傷痛輕輕撫平!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精選篇7
讀完《居里夫人傳》,我的心被這位高尚的女科學家的偉大精神所深深震撼了。
居里夫人經過不屈努力,改變了自我的命運,詮釋著一個個奇跡,讓我們贊嘆不已。她不僅僅有高尚的品質和人格,還有著巨大的貢獻。她因為發現并提煉出鐳,在19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但她卻淡泊名利,繼續研究科學。她對事業那么執著,有著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愛因斯坦以往說過:“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一個不為盛名而顛倒是非的人。”居里夫人給我們敘寫了一個個傳奇。她的經歷告訴我們,知識是多么的可貴,如果不是因為她勤于學習掌握知識,如果不是她擁有鍥而不舍,頑強不屈的精神之柱支撐著就不會發現并提煉出鐳。
讀了這本傳記,使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此刻這種精神無形地激勵著我,使我明白了許多,也讓我今后的學習有了新的目標與追求。
居里夫人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的精神永遠照亮著我的心門,我要像她一樣,為自我的夢想而奮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