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土地是神圣的讀后感800字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這片土地是神圣的讀后感800字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讀后感800字(精選篇1)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通過學習,我感慨萬分。我了解了在19世紀50年代,“華盛頓特區”的白人領袖想購買美國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領地。本文是根據當時印第安人酋長西雅圖的回信翻譯的。
他在文中多次提到“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這句話充分表現出了他對土地的珍惜與熱愛。這封信讓我感悟到:土地的神圣讓西雅圖為代表的印第安人尊敬自然,與萬物和睦相處。其實,“神圣”的不應僅是“這片土地”,而是整個大地!心存神圣的不應只是“我們這個民族”,而是整個人類!提到印第安人的領地,我們周圍的環境是得到了保護還是遭到了破壞?答案可想而知。
拿水資源來說,水資源是我們地球萬物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也是非常寶貴的自然資源。但我們并沒有珍愛。肥城的康王河周圍本是綠草如茵,河水碧綠清澈,如今的她,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周圍臭氣熏天,河水烏黑渾濁。經過學習這篇文章,我想大聲疾呼:讓我們一起來保護資源,善待每一寸土地,珍惜自然資源,保護我們的地球。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讀后感800字(精選篇2)
我們是否看見過許多這樣的事情,一些人走在路上,隨手就是一個垃圾袋和紙皮,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扔在了地上——這些人,是可恥的。如果我們人人都去扔些垃圾在地上,那地球不就成了“垃圾球”了嗎?所以,我們都不能光說不做——假把式,一定要更好的保護好環境。然而,當我讀完《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時候,心中對保護環境的感觸就更大了。
文中的每一處地方,都體會到了作者十分熱愛那片土地,當要把它賣給白人的時候更加是依依不舍。他把土地上的每一處地方都當成親人一般呵護、愛護。因為,在他們眼里,這一切純凈的美,絢麗的美,美的不可侵犯,美的那樣神圣。
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這幾句:“如果所有的動物都死去了,人類也會滅亡。降臨到動物身上的命運終究也會降臨到人類身上。”對呀!動物就像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如果好朋友們都死去了,那我們只是剩下一個空殼,那又有什么樂趣可言。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把扼殺動物當成是一種理所當然,如果這樣,動物也是會對人類進行報復的。還有一句也讓我感觸頗多的是:“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也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這句話并不出于夸張,更不屬于荒唐,而是活生生的事實。比如,工廠每天排行的廢氣,汽車的尾氣,空調的濕氣,都可以使臭氧氣層受到嚴重的破壞。臭氧氣層的破壞,陽光的紫外線就可以乘虛而入,導致人類的皮膚灼傷。難道這樣的列子還少嗎?難道這樣還不能給予人類警示嗎?
人類啊!醒醒吧!別在破壞生態環境了,讓我們像印第安人那樣,保護好生態,熱愛我們的環境。共創我們美好的家園吧!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讀后感800字(精選篇3)
印第安,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一片神圣的土地。
西雅圖,印第安部落的一個酋長,一位熱愛土地的酋長。
“對我們來說,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信奉“萬物靈論”的印第安人,把高山當做母親,把動物當做兄弟。“神圣”是什么意思呢?“每一部分”!在我們心中對大地的索取是理所應當,而他們呢?
其實,初看這篇文章,我還有些好奇:“神圣的每一部分”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沙灘,耕地,山脈,河流,松針,昆蟲,薄霧,白云……“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和體驗中,都是神圣的。”這是敬畏萬物的印第安人啊!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事,就是有人做到了。雖然印第安人的生活很落后,但是卻真正做到了對土地的尊重。再看看我們這些所謂的“文明人”吧,有誰能及得上他們呢?
“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印第安人已經和大地、萬物融為一體,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與大地是互相依存的。
提起自然,就不得不提起動物。我曾在班級里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艘捕鯨船把魚叉狠狠插入一頭座頭鯨的背脊,準備獵殺。可是不幸的事發生了,海嘯來臨了!海面上頓時狂風大作,令人驚異的是座頭鯨竟然借著與插在脊背上的引導,將船奮力托進避風港。它死了,只留下一大片腥紅的海水和尸體。我想問:動物善待我們,而我們呢?難道只有傷害嗎?
印第安部落的酋長西雅圖在書中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如果所有的動物都滅亡了,人類也會滅亡。降臨到動物身上的命運終究會降臨到人類身上。”
請珍惜這片土地吧!它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禮物。同樣,我們也應該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這片美好的土地,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在這片土地上幸福地生存,繁衍。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讀后感800字(精選篇4)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這篇課文,不但語句優美,還讓人感受到人與大自然是“血肉”相連,息息相關的。
150年前印第安人能夠這么愛護大地山巒、河水、空氣、動植物,他們是把大地看成了人類的一部分,人類也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溪流河川閃閃發光的不僅僅是水也是我們祖先的血液。他們在150年前說出了今天我們該說的話,真的令人佩服。
是呵,誰也沒有權力,誰也不能任憑自己的喜好來對待神圣的大地。因為大地擁有讓生命成長的物質,使人類的生命不斷地得以延續。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在我們祖輩的辛勤呵護和不懈的努力下,水源才不至于被污染,所以印第安人把河水比喻成是祖先的血液。
然而,近代的人卻鼠目寸光,被眼前的一點點小利益,不惜濫砍濫伐,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工廠用水毫不節制等等。殊不知道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大地是人類的家園,人類在大地母親的懷抱里成長。如果家園受到破壞,而我們不知道醒悟,不知道及時補救挽回,那么任何對大地的影響和傷害都將會演變成對人類的自身傷害。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環境,熱愛大地,就像初生的嬰兒眷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我們要象印第安人一樣熱愛它,照管它。為了子孫后代,讓我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吧。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讀后感800字(精選篇5)
“如果我們放棄了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文章中的這句話給我的印象最深,感觸最大,我在想,再對我們的子孫們講,我們會說一些什么?我們又能說一些什么呢!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正在逐步增加,我們的這個家園正在被各類的污染物垃圾所包圍:白色垃圾、工業廢水、汽車尾氣……如此繁多而又頑固的生命力,它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嚴重危害,我們大家都是可想而知的。雖然現在有許多的環境資源保護者在不停的疾呼:“保護環境、保護家園”,但他們的力量總是寡不敵眾、微乎其微的,真不知那些無視環境的人是怎么想的!
就拿我身邊的事來說吧,每當六月,我不用聽、不用看,就會知道小麥豐收的季節到了,因為一出門你就會感覺是有點嗆得你透不過氣,眼睛也被熏得睜不開,有時忍不住地流淚,這就是不遠處的農民在焚燒麥秸,雖然比以往要好許多,也是會難受幾天晚上不想出門。想不明白,他們難道不知道麥稈是可以再生,可以作為肥料?不知道這樣不僅污染環境,也傷害他們自己的身體?
不過要比起那些更無知的人們來說,農民伯伯真的不算什么,比他們更加厲害的是有人過量開采地下資源、過度開發核能源、頻繁挑起戰爭,他們看似聰明卻是鼠目寸光之極,難道他們不懂得“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嗎?
我常想未來的地球會是什么樣?是真正的空氣清新、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山清水秀,環境幽靜,到處是綠意盎然,到處是生機勃勃的人間仙境,還是重金屬(很多是電子產品廢棄造成的)、農藥殘留、廢氣廢水引起的土壤嚴重受害、樹木自然死亡、大地慢慢被沙漠吞噬……
其實地球的顏色只會出現兩種,一種“綠色”,一種“灰色”,這需要我們馬上進行選擇,雖然浩瀚宇宙無邊際,雖然我們人類充滿智慧,但我們的地球資源仍是有限的,現在我們既不可以使地球重生,更無法預知何時才可以移民到外星球。所以,聰明的地球人,行動起來吧,現在開始把所有的精力地都放在我們的大家園身上,地球是人類的母親,可母親現在已被人類傷害得遍體鱗傷,美麗的森林被砍得體無完膚,不少可愛的動物也頻臨滅絕……親愛的朋友們,對于傷害母親的行為,我們不能再坐視不管了,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攜手保護地球母親,還她一個碧海藍天,綠草成蔭的本來面目。
讓我們記住: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